涂少辉新作中的视知觉与心理学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u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识少辉的画是在“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上,他凭借一件《百鸟朝凤》斩获大奖,但我对他绘画的兴趣并不在于传统意义上的花鸟题材和形式赋彩,而肇始于语言的观念。
  在这个系列的作品中,少辉将“鸟”这一“形象”置于正形与负形的关系中,而不是极尽能事描绘其举足高升、展翅翱翔或一羽一翎。白色的负形并非投影或其他类似的具体之物,仅仅是“形式”本身及其所产生的暗示。从这里开始,涂少辉的绘画脱离了“现实”图像,转而对绘画自身进行研究和创造。跨出这一步,便意味着不再在传统画学的逻辑之上进行延伸,从而打开了一个语言观念的全新世界。
  少辉的新作,尤其是《似是而非》等系列,是这一艺术脉络的合理发展。关于“形式”以及所衍伸出来之哲学的研究,是现代主义艺术的首要课题,在抽象艺术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少辉对“形式”的关注并不在抽象艺术领域内,而是与视知觉和心理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一系列新的作品中,他将独立自律之视觉元素与具体形象之递进演化关联起来。譬如,羽毛是构成飞鸟形象的视觉元素,水波是描绘河流形象的视觉元素,这两种基本元素因其“形似”而在某个阶段合二为一、彼此融合,但它们又可以通过不同的组织方式变成相异之物,此为“是似而非”。
  在“绘画”这一视觉体系中,任何具备完整形象的物,原则上都可以分解成或相似或相异的基本视觉元素,正如砖头与大厦的关系,线条与素描作品的关系。因此,当我们将这些形象看作某种基本元素的组合体时,它就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完形”。所谓“完形”,即“格式塔”(Gestalt)。在视觉心理学中,指不同细节感觉经组织和组合后,形成有机整体。一个弯曲的“形状”,既可以被我们识别为一根羽毛,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片柳叶;一个旋转内曲的“形状”,既可以成为组成菊花的花瓣,也可以被看作祥云的局部。这些不同的理解并不是完全的客观的,而是取决于知觉的主观性,恰如格式塔心理学中经常提到的一个著名例子:一个形象既可以被看作鸟,也可以被看作兔子,二者并不矛盾。
  在观看的过程中,这些基本的元素是我们“感觉”的结果,而对某个组合后的具体形象的理解,则是我们“知觉”的结果。感觉具有直接性,而知觉是在我们已有的记忆、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对感觉细节的综合和发展。也正是因此,大脑对它们的理解能够脱离基本元素的机械堆积,从而捕获完整的“形象”。少辉的绘画暗合了这一点,他通常是将最为基本的元素置于中心位置,并通过明暗和色彩的差异,将它们从背景中强化出来。因此,在观看其绘画的时候,我们所获得第一感觉是“许多弯曲形象的基本元素”他们散落在画面的中央,而且也没有被组合成一个整体。当我们的视觉沿着这些基本元素运动的方向继续往画面两端检索的时候,藏在背景中的完整形象逐渐显现出来。
  这就像阅读历险记或玩进阶游戏一样刺激,通过既有知识和经验对刺激物之间相似性的主观寻找,线索之间的关系网被建立起来,分离的元素由此成为有机的整体。同样,在荷兰版画家埃舍尔的经典作品中,我们亦能发现这一点。
  在形式方面,少辉与埃舍尔等画家有着相似的兴趣,但在具体的作品表达和价值诉求方面,却大相径庭。如果说他们相似之处在于语言的观念,那么,少辉的新作则还有着观念的语言之追求。笔笔墨墨,宋以来成为中国画立足之根本。用笔用墨之规则,渐趋程式化,这是近代艺术革命对古典传统之批判。技不能进道,或道成为高度统一之物,皆失却了它原初的意义。打破技法与特定对象之对应的惯性关系,并树立某种某些基本元素(譬如点线面)造型之多种趋向和可能,是少辉的新作中的价值生长点。此外,国画之外谈国画,笔墨之外求语言,以务实之风,扎根与视觉自身规律的研究和创造,而非重复那些可以通过其他艺术方式(譬如语言、文字)替换的文学叙事、社会批判、哲学表达,正是少辉新作的追求。
其他文献
中泰信托上个月刚刚募集的一款10亿规模的集合信托,因为信托融资人郭文贵与方正集团高管的生死恶斗,最终面临兑付危机。  这个案例暴露出当前经济下行的趋势下,债权融资产品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投资人不可不察。  一个信托产品躺着中枪的故事  11月3日,政泉控股赶在股市收盘前发公告,称2013年战略投资方正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北大医药,实际上是应方正集团CEO李友的要求,代为持股。公告指控李友等高管涉嫌内幕
期刊
采访涂少辉是在冬天的下午,上次采访他也是在冬天,阳光下吹着冰凉的风。冬天的世界总是显得冷静。一年的生活沉淀下去,一些思想的认知总会暗中浮动着,我们对于世界又增添了新的理解。画里的景象呢?一年的时光过去了,去年画下的一根蛛丝如今不知绊住了谁的脚步?去年被风吹落的叶子不知幻化成谁的羽毛?  事物有了新的生长;事物回到本来的样子;事物在画家的笔下繁荣,冷静,归于初始。画里就是他的精神世界,它们在艺术家的
期刊
石鲁是20世纪中国书画界的革新家,人称“中国的梵高”。石鲁原名冯亚珩,因为敬仰大画家石涛和作家鲁迅,遂把名字改成石鲁。  石鲁是近现代中国最有争议,最具传奇,也最为悲情的画家。有人说他的作品“野、怪、乱、黑”,他以诗回应:  人骂我野我更野,搜尽平凡创奇迹;  人责我怪我何怪,不屑为奴偏自裁;  人为我乱不为乱,无法之法法更严;  人笑我黑不太黑,黑到惊心动魂魄,  野怪乱黑何足论,你有嘴舌我有心
期刊
何森用一颗古典的心活在现代。他说话的语速提示着面对这个繁复时代的沉着。  提到何森,抽烟化妆的女孩儿形象令人太深刻。话说这么入世的作品怎么会出自一个性格内向的艺术家之手,可能之后仿画中国画系列的作品才能更准确地呈现他心灵的世界。谈及创作,他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作品中的主观地位。对音乐狂热的何森,从绘画之外的角度找到了解释自己的出口。  接续自己  从成都到北京,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给何森带来了极大
期刊
2014年春拍以来,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身价过亿的拍品在各大拍场上难觅踪迹。而在2014保利秋拍的新闻发布会上,保利拍卖副总经理李雪松隆重介绍的乾隆御笔五卷本《白塔山记》,将以亿元的估价重振拍卖市场的信心。  提及为何在经济环境紧缩的情况下推出乾隆御笔《白塔山记》、王翚《太行山色》山水卷等重量级作品,保利拍卖董事长赵旭说:“参加艺术品拍卖的藏家都是上帝。保利拍卖要为藏家呈现最好的拍品。”  古代书
期刊
原作呈现直接摄影  “乘物游心——1839-1937直接摄影原作展”为中国观众呈现53位国际摄影家的200余幅摄影原作。展出内容包括摄影发明人亨利·福克斯·塔尔伯特绝世原作及安塞尔·亚当斯《月亮和半圆山》、爱德华·韦斯顿《青椒30号》等摄影史经典名作。  用F64摄影小组宣言中的一句话来解释何为直接摄影最为恰当:“摄影的艺术形式应当为一种简单、不加矫饰的‘再现’”。这一思想正应和了中国古代经典庄子
期刊
华谊兄弟公司董事长王中军11月初上头条了,不是因为电影,而是买了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会上的梵高作品,《静物,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加上佣金拍价合计为6176.5万美元(约人民币3.77亿元)。据《纽约时报》揭秘,之前这作品曾在私下寻找洽购,当时的要价是4000万美元至4500万美元。  这说明王中军买亏了?未必,首先,私下洽购的时候王可能并不知晓,拍卖公司广而告之的中介作用当然也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讲,决策的智慧其实就是信息取舍与把握的智慧,掌握信息是智慧决策的前提条件,中国古代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是此理。  假如你属于办公室坐班族,又整天对着电脑,你是否被海量信息羁绊困扰?当你打开文档,准备起草抑或修改一篇文稿,但是总是迟迟不能“入定”,要么不断刷新网站页面,要么时不时跟QQ好友漫无边际聊天,或者被网易新闻那些醒目标题乃至“标题党”紧紧抓住眼球……这就是我们每天要遭遇的
期刊
如果我们讨论“是”与“非”的关系,似乎就显得深奥,透出终极,涂少辉却在这个问题上苦下功夫。当下的新工笔,很多艺术家在图形组合上寻找可能,涂少辉则瞄准了图形的根本,从祥云到孔雀,他们的根本都来源于同一个纹理,这个纹理,就是他眼中的“似是而非”,归结到根本,是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观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少辉其实无意探究工笔的技术优劣,他想表达的是在当下的文化情境中,图形本身如何被人的
期刊
近期看到涂少辉创作的一组名为《似是而非》的系列作品。  似是而非,具有似是而非的显示性与隐秘性。  是,透露出山石.花叶.飞禽;非,它们仅像纹饰般地隐入迷离的光色之中。  迷离的光色幽深.空濛。云峦山气在蒸腾中,水色潭影在辉映里,由幽深空濛间伸展出变幻的长卷。长卷不断的放射光芒。光芒是晕化的,虽然它的形确实含有似是而非的因素,但自有它偶然性中完成画面的结构。它不是散漫任性,而是反映心理的旋律;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