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进行计算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认为这部分内容比较枯燥、乏味,所采用的方法也较为单一,就是让学生记住运算顺序和方法,然后进行反复练习,导致学生对学习计算内容兴趣不高,影响计算的正确率和合理性。其实计算和生活紧密相连,在教学中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使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轻松掌握算理,合理进行计算,并能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 计算教学 生活实际 合理计算
  
  在计算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记住计算法则,然后按照计算法则计算就可以了,其实这样的计算方法尽管进行了大量的计算练习,但是计算的效果并不理想。计算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我认为计算教学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合理进行计算,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计算。
  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运算法则
  运算法则是人们根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们在教学这些规律时切不可直接向学生呈现这些规律,而应根据实际生活,让学生理解运算法则。如在教学乘法和减法的两步式题时,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运算的顺序,而应联系学生实际的购物经验,自己体会、总结出运算顺序。例如:小明拿了一张50元钱到学校超市买了2支钢笔,每支钢笔13元,应找给小明多少元?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50-13×2。学生联系自己的购物经历,先算出2支钢笔是26元,再用“50-26”得到应找给小明24元。通过这样的生活情景,学生就会悟出乘法与减法的两步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又如在学习有余数除法时,要求得到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虽然这样要求了,但在实际计算中,学生往往还会出现余数大于除数的现象,这说明学生对这个要求的意思理解不透。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分东西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如我准备了17本练习簿平均分给5个“三好学生”,每人只分到2本,我就故意说分好了,有学生表现出不满的神态。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满,学生说我们班有5个“三好学生”,而老师手中还7本练习簿,也就是还够分给每个人1本。这时再引导学生理解当余数大于除数时,还可以继续分,说明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二、联系实际事例,优化运算顺序
  在一般的计算式题中,我们应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但有的计算式题可以用相互抵消的方法,优化运算顺序。如:609-127 130,这道题目按运算顺序,可以先用609减去127得到482,再用482加上130得到612。其实这道题目由于减去的数与加上的数比较接近,可以用相互抵消的方法简化计算的过程。如果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而难以理解的话,就把这道算式演变成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帮助理解。如我们学校一至六年级原有609人,六年级毕业127人,新收一年级学生130人,我们学校现在有学生多少人?六年级毕业127人,就是少了127人;新收一年级130人,就是多了130人,其实我们学校人数比原来多了3人,也就是先算130减127,再用609加3,就可以求出我们学校现在有612人。这种类型的题目,若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运用相互抵消的方法,会比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要简单得多。
  三、结合实践经验,进行简便计算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计算教学中,我们也要结合学生的实践经验,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进行简便计算。如273-99,这道题目的简便计算方法是先用273减去100再加上1。学生刚开始对这样的计算过程是比较难理解的,即使老师多次强调多减去的1要加上,学生仍然是似懂非懂,即使当时勉强会做了,也是依葫芦画瓢。在教学这种简算方法时我根据平时学生买东西的经验,帮助学生掌握这种简算的方法。如:星期天,小明带了273元钱(其中有两张是100元)到商店买一个篮球,每个篮球是99元,买了一个篮球后小明还有多少元?每个篮球是99元,小明付款时肯定要把一张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收到100元后就会找给小明1元。在这个过程中,小明付出100元就是先减去100,小明收到营业员找给他的1元,应再加上1。类似这样的题目如:134 98,则可以结合卖东西的过程来理解。所卖的物品若是98元,收到顾客 100元是加上100,然后找给顾客2元就是再减去2。通过联系实际的购物情景,学生不仅理解了简算的道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联系生活实践学习数学知识既轻松又快乐。
  四、灵活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学会了计算,并不是最终目的,学生要能灵活利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例如在一节有关计算的实践活动课中,我安排了两个小组,一个小组卖东西,让他们卖一个价值91元的足球,还给他们一张10元钱;另一个小组买东西,给了他们一张100元钱和一枚1元的硬币。当买足球的学生把100递给卖足球的学生后,卖足球的学生应找给对方9元,可是他们手中只有一张10元钱,这时我就组织学生讨论应该怎么办。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经过讨论,卖足球的学生要求买足球的学生再给他们1元零钱,然后把10元找给买足球的学生。经过这样的变换,就避免了钱找不开的尴尬,从而使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这种灵活的计算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实用的,也是普遍存在的。如到超市购物,某种商品是86元,付给营业员100元,营业员为了找钱方便,就会询问顾客有没有6元零钱,如果有就把6元给他,他再找一张20元给顾客。如果顾客没有6元零钱,营业员又会询问顾客是否有1元零钱,如果有就把1元给他,再找1张10元和一张5元给顾客。
  我们在课堂上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教学计算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轻松学会计算方法,进行合理计算,而且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习数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指导实践,从而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一、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和良好审题习惯的养成  审题能力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作保证。应用题的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的情节内容和数量关系,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培养小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并形成较高的审题能力不是一朝一
磨矿在选矿厂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然而,目前磨矿特别是二、三段细磨的效率一般都很低,细磨效率低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在影响磨矿效率的诸因素中,磨矿介质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数学教学中,情感随着认识过程发展觉察某种现象并愿意作出注意→作出需求的反应→对行为的满意欣赏→形成个性、人生观,与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应用紧密平行交叠着发展,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有时需要用情感目标作为达到认知目标的手段,有时把认知领域中的变化作为引起情感变化的手段,才能达到以情导知、知情交替、情知交融最佳的教学效果。  数学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智力水
通过粒子散射截面加权平均方法获得具有粒子尺寸分布随机介质的平均散射截面,平均反照率,平均不对称因子和平均相函数。由此导出等效同一尺寸随机分布粒子光多重射的输运方程。
摘 要: 作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生动活泼的故事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注重动手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放性的数学练习能够提高数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兴趣激发 生活实际 动手实践 开放性教学    兴趣是人积极地认识、欣赏和探索某种事物的倾向。一直以来,许多小学生认为数学课枯燥、乏味,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学数学就要坐得住冷板凳,就要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