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教学方法探究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ji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函数知识贯穿于中学数学教学的始终,而且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十分重,中考的压轴题往往也是函数题。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是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到了高中阶段,学习的内容难度会加深。所以在初中阶段,学生一定要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把基础知识掌握好,这样才能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否则在今后的学习中只会举步维艰。笔者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来谈谈初中一次函数的教学方法。
  一、 培养学生学习一次函数的兴趣
  在课堂上,经常会看到个别学生活跃的身影,他们总是在教师讲完甚至未讲完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将答案脱口而出。难道这些学生有学习数学的天赋吗?难道是他们有与生俱来的才智吗?不,都不是,是因为他们对数学学习具有热情。他们总是充满激情,充满学习的乐趣,善于思考,如此,就会形成自己的思维。因此,要想教好数学,教好一次函数,首先就应该培养学生学习一次函数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氛围。
  二、 明确函数及一次函数的概念
  要学习一种新事物,首先要明确它是什么。因此,在学习一次函数前,应该让学生先明确函数的概念,以及所要学习的一次函数的概念。所谓函数,其实表示的是一种关系,表示每个输入值对应唯一输出值的一种对应关系。而一次函数是函数的一种,它表示在某一变化过程中,设有两个变量分别为x和y,如果将其写成y=kx+b(k为一次项系数,b为常数)这样的表达式,那么我们就说y是x的一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看起来似乎很复杂,那么如何来理解这个概念呢?就是说在某一个变化过程中,设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可以写成y=kx+b(k为一次项系数,b为常数),即每一个x都有唯一一个y与之对应,那么我们就说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它随x的变化而变化。当x取一个值时,y有且只有一个值与x对应。如果有2个或2个以上的值与x对应,那就不是函数。然后教师可以写出一些表达式,让学生来区分一下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不是。比如这样的一个习题:确定下面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不是?
  1. y=2x-1 2. y=x2 3. y-2=x 4y=-x
  很显然第二个是不符合一次函数定义的,而其他的几项都符合,所以其他几项都属于一次函数。
  三、 通过图象理解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性质特征
  将数与形进行有机结合,对于理解函数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形,能够熟练作图以及通过图形得出一次函数的基本性质特征。图象的画法一般是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的:1.列表;2.描点;3.连线。通过分析图,我们可以得出一次函数的基本性质:(1)在一次函数图象上任取一点P(x,y),则都满足等式:y=kx+b(k≠0).(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交于(-,0).a.当 k>0,b>0, 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b.当 k>0,b<0,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c.当 k<0,b>0,的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d.当 k<0,b<0,这时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可以将其总结概括为:当b>0时,直线必通过第一、二象限;当b<0时,直线必通过第三、四象限。特别情况,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O(0,0).这时,当k>0时,直线只经过第一、三象限,不会经过第二、四象限。当k<0时,直线只经过第二、四象限,不会经过第一、三象限。这就是一次函数最基本的性质特征了,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只有充分理解掌握了,才能轻松解题。比如:函数y=k(x-k)(k<0) 的图象不经过(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熟练掌握了这些基本性质,很快就可以得到结论了。
  四、加强训练和巩固
  学好数学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练、勤练,在做题目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的问题,熟练掌握解答每一类题目的方法,这样无论遇到什么题目都可以轻松。课堂上教师要出一些习题进行当堂训练,课后还要布置一些习题让学生加强巩固训练。
  总之,对于初中生来说,函数是比较陌生的,因为在小学阶段几乎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不过学生只要上课认真听讲,紧跟教师的步伐,按照要求去完成,一定可以克服在函数学习上的困难。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的数学课堂教学仍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存在较大的不足。中国学生多次在国际数学测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也出现了“中国学习者的悖论”这一热点现象。通过教育家蔡金法的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学生在“过程受限”问题通常表现很好,但是在“过程开放”问题上则不如西方国家的学生。这也就说明了我国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而在创新能力上则逊色于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既要富有趣味性,也要具有知识性,以游戏活动为载体,通过游戏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乐学、善学。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数学游戏或教育游戏,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目标。  一、引入数学游戏,优化新授课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新授课是最基本的课型,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的重要途径,其教学环节包括新知的
体验式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造直观、生动、趣味化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思维能力,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及进行实际应用。根据此种方法展开数学教学,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认知结构以及学习目标等,使学生能够感知知识,并且帮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全面深入地掌握其所学的知识。  一、初中数学教师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原则  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验式教学从本质层面来讲,
合作学习的定义有着多种表述方法。本文选用我国教育家王坦提出的定义:“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在此定义中,合作学习是以特定的目标为导向,以全体学生的合作交流为基本学习动力,在班级授课的前提下以小组活动作为教学载体的一种教学活动,是一种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助合作的学习活动。  一、科学设计合作内容,拓展学生合作学习
期刊
期刊
一、为什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数学基础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只有被动地学习和吸收,而最终的教学效果却不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苦不堪言,这主要是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不正确,教师也没有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智力的开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
期刊
面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但行不通,而且会加剧学生两极分化的情况,进而影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了改善学生学习的状况,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采取分层教学法,即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给广大数学教师一些借鉴
小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主要的学习活动都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因此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担任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而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变得更加繁重,教师在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探索能力和应用能力。具体而言,教师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优质性,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主要是指教师要充分分析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