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 :园丁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xia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启发新问题的问题。”胡适也强调:“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凝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科学理论的发现始于问题。真正的问题应该是教师创设一种疑难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围绕问题而组织起来。在解答的过程中引发出更好的问题、更难的问题。问题是促进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起点,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是以探究性为主的学习活动的重要特征。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间接地用已有的知识处理该问题的情境,只有具有问题性的问题才能为教学创设问题情境。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激励学生努力克服困难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求知欲驱使下,不断探索,完成解答过程,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一个问题得到解决,新的问题将随之产生,探索没有止尽。
  
  1 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实验是学习科学知识、完成探究过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验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创设实验情境,科学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用实验的方法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准备多种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发地产生对科学现象的浓厚兴趣,渴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情境。实验情境的创设应突出科学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如讲《大气压力》时,教师把玻璃杯装满水,用一张厚纸盖上杯口,杯中不能有气泡,这时教师巧妙地问:“同学们注意,老师把杯子倒过来水会怎样?”实验像魔术一样把学生吸引住,求知若渴的情趣被触发了,学生产生了疑问,水到底会不会流出来呢?教师不必发表意见,只需把杯子倒过来,在有悖常理的情境矛盾中,科学探究问题自然萌发。“是谁把水托住了呢?”这一趣问把学生的求知欲推向高潮,学生迫不及待地期望答案,成为主动的探索者。教师用简练、新颖、恰当、妙趣横生的导语引入课题,会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乐趣,进而想学、爱学,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再如教《变色花》时,教师借助化学变化后颜色发生变化这一个外显现象,用花变色这一个小实验将学生引领到抽象而神奇的化学世界,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喷壶中的液体,接着教师出示紫甘蓝菜由此揭开壶中液体的秘密。但是同样是紫甘蓝汁,为什么会让花瓣变红,叶子变绿,这里面肯定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学生产生新的思考,思维活跃,进而带着自己的问题进行理性有序的观察实验活动。这样导入教学自然而高效,使学生对奇妙的化学世界和科学学习活动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2 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教师要迎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适时创设趣味性、启发性的故事情境,就可以极大地吸引孩子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创设很好的问题情境。“事实是最好的教材” 科学教材中有一些著名实验、发现事例,有一些生动感人的名人轶事等都是真实可信,会很容易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一生铭记,会追踪科学家的思维,去体验创造发明的境界。故事的选择不仅局限于科学课本,还可以从其他资源中获取。故事情境的创设要注意内容要精,生动有趣。如《光与热》导入时,教师巧妙地利用古代故事
  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为了揭开这个谜而始终处于高昂的情绪之中。“在古代,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光学知识,他们可以制造出望远镜,而且已经掌握了“燃烧镜”的使用。1973年,希腊科学家伊奥安尼斯.萨卡斯,决定来检验是否能用“燃烧镜”点燃一只船,他让六十名水手排队站在码头上,每人拿一面大镜子,照射到150英尺开外的一只小船上,不到三分钟,船就着火了。光、船、火之间隐含着哪些科学道理呢?”这样把学生引入了光与热知识的氛围中来,积极投入光的强弱与温度的观测活动。再如教《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时,讲述阿基米德揭开王冠真假的故事,阿基米德从浴盆水溢出来的启发而获得一种“直觉的顿悟”,发现了物体沉浮规律的故事。这些丰富的史料,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富有成效地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再现科学家的忘我探索情境,激励学生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培养发现精神。
  
  3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的情境更会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习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合理运用、尽可能真实、要有吸引力。如《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一课主要通过火山和地震的事例来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但学生对火山和地震怎样改变着地形并不很清楚。如果仅仅看课本或靠教师的讲解,不利于唤起学生的思维与想象。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播放录像生动形象的再现火山和地震的情境,学生如临其境,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了解了火山喷发时的壮丽景观,并为推测地表的形态找到了依据,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再如研究《空气》的后续活动中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获取信息。指导学生上网自由查询关于空气的资料,学生不仅扩大了对空气知识的认识面,而且还掌握了研究空气的一些具体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让学生领略到互联网学习的方便与快捷,让学生体会到技术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使课堂更具时代气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这正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价值体现。
  
  4 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鲁迅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游戏即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产生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游戏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某种自然现象,学习科学知识,锻炼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更好地挖掘游戏本身的内在潜能,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如《里面是怎样连接的》一课在游戏的情境中展开,先展示两根未包住中间的不同颜色的电线,请学生观察、区别。再出示两根中间已包住相同颜色的电线,发给每组,请学生辨认,怎样证明它们是同一根电线呢?同一种颜色就一定是同一根电线吗?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操作空间,为下一步检测4接线头盒子的活动进行铺垫,更加激起学生想早点儿参加探究活动的欲望。再如研究《水的表面张力》教学中,是把学生游戏的自成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针对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一个游戏,在满满的水杯里放多少枚回形针时,水才会从杯中溢出?让学生先预测再分组活动。活动中强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讨论问题的原因,把研究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游戏中观察、交流与分析,进一步认识水的性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游戏,学生亲身体验了水的表面张力究竟有多大,让假设和事实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震撼学生的心灵,在脑中留下永久的记忆。学生发自内心地说:“我们以后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自以为是!”这是多么宝贵的科学精神,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热爱,真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 利用日常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科学现象,有的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甚至亲身经历过,可谓司空见惯,如雷电、彩虹等,但有的现象出乎意料,学生倍感神奇,如海市蜃楼等。这些日常生活现象都蕴藏着科学,是科学研究的第一素材。若用日常生活中容易见到的现象来引导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路,充分调动起他们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样,学生的思维认识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思维品质的习惯性、灵活性和广阔性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和锻炼。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客观实际,用强烈、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爆发思维的火花。例如《七色光》导入,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请同学们猜猜这句话描述的是什么?你见过彩虹吗?你在什么时间,在哪里见过?当时你站在什么位置,是朝太阳方向还是背着太阳方向?有哪几种颜色?能把你看到的彩虹描述给大家听吗?学生对彩虹有直接的亲眼所见的感官印象,有的还会制造彩虹,这些都是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起点,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接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当你第一眼看到美丽彩虹的时候,你脑海中首先产生的疑问是什么?教师因势利导,抓住契机,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必要的汇总,选择可行的探究题目。经常接触的生活现象启迪着学生的思维,他们惊讶这么普通的现象也有自己说不清的奥秘,渴望找到问题的答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活离不开科学,科学教育必须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其生命力。正如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说:“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如教学《导体与绝缘体》的尾声,设计了一项分析生活中由于导体与绝缘体使用不当出现的安全案例的活动,引起学生对导体与绝缘体使用的思考和关注。以范例引导的方式,推动思维的涟漪,增强了学科学更浓厚的兴趣。
  为促进学生思考而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在科学课上,我们可以进行灵活多样的科学活动,创设别开生面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保持持久稳定,使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无穷乐趣,让他们学会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寻求方法,最终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其他文献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发现孩子们的一些问题其实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些过度反应造成的,如懒惰、自理能力差、不爱动脑筋、没有责任感等。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我认为根源在父母身上。    1 父母“过度”的呵护    1.1 由于父母太勤劳,反而养成了孩子的惰性;  勤和懒是一对矛盾体,是互相牵制、相辅相成的。很多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家长干多了孩子就干少了,家长太勤快了孩子就懒惰了。从小没有
期刊
“我的明天比今天更精彩”(刘小平)  “人生不是彩排,每一天都是精彩的演出”(刘刚)  “无论我跌倒多少次,我希望自己永远像不倒翁一样勇敢地站起来”(李业)  “天上永远不会自己掉下玫瑰来,如果想要玫瑰,必须亲手种植。”(李媛媛)  ……  这不是名人名言,也不是英雄的豪言壮语,而是在3月22日“我和我的人生格言”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呼声。现在,这些话语赫然登在黑板报的显要位置,并注上同学们
期刊
课堂教学情境是在一定情感氛围中进行的。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1认真分析教材,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是我们借以了解世界的基本工具。这就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
期刊
生命根植于生活,生活因拥有无数的生命而精彩。如何体现生活的课堂?如何让学生生命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活力?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十四年来,我在教学中因课制宜,不断思考与实践,尽管失败多于成功,但每次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 我觉得真正有效的教学能促进儿童快乐的成长,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  课堂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近了,课堂教学也真正地成为了学生生命历程中精彩的瞬间。
期刊
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仅维持了短暂的22年便告覆亡,什么原因使一个政权由强大一时走向迅速崩溃?本文就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经济原因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 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村的土地问题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曾在部分地区实行减租减息并颁布一系列土地法案,试图解决中国农村的土地问题。但是由于新的土地政策触动了国民党新老权贵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抵制,未能真正地加以实施执行。另外,国民
期刊
【摘要】阅读能力是英语语言能力中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方式之一,更是一种重要的英语学习手段。小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丰富语言文化知识,还能促进听、说、写等
期刊
【摘要】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 的精神核心。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取的成功,有益于幼儿产生自信心、树立自信心,充满自信地去争取成功。  【关键词】自信;愉快;成功     Music activities and cultivate children′s self-confidence  【Abstract】self-confidence is the spirit of the child growin
期刊
【摘要】教育教学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当然,在教育教学问题的研讨方面,不同的人即使对同一问题,也可能会从不同的侧面得到不同的观点。见于工作阅历和思想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仅从自己从事教学的实际出发,对“教学”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从整体上来说,“教学”莫非关系到“教”与“学”两个方面。但是,怎么样才能使这两方面达到同步,使学生的“学”能较为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怎么样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理解、组织处理:通读全套教材、分析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掌握教材蕴含的科学方法、分析明确教材的教学意义、组织处理教材、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疏通读懂教材;分析理解教材;组织处理教材    教材①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对教材的分析处理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教学设计的基
期刊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初中文学作品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遵循学生道德与审美能力的发展规律,从学生的文学接受心理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文学作品解读。农村初中文学作品教学的情况如何呢?本文以笔者所在地区的农村初中为例,对文学作品教学的现状进行一些审视,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1 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