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泡》教学实录及评析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1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简介作家,导入课题
  师:有这样一位女作家,她被称为“世纪老人”,她十分擅长写作,在中国文坛有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冰心文学奖”,她是散文家、诗人。今天我们就怀着对冰心老人的尊敬,学习她的一篇散文《肥皂泡》。
  (师板书课题,出示“皂”字。)
  师:“皂”这个字想要写好,就要注意到它是上下结构,横斜钩平。齐读课题。
  生:(齐)肥皂泡。
  【评析:先结合课后资料袋介绍作者生平事迹,这样的教学可以增进作家与学生的亲近感,从而缩短学生当下阅读与课文年代的情感距离,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李老师恰当把握三年级学生的学情,在课题教学中遇到生字时,关注生字的识记与书写指导,并抓住关键笔画,指导学生写好生字,这样的指导及时有效。】
  二、检查预习,读准字词
  师:课前我们都预习课文了吗?你们读了几遍?
  生:四遍。
  生:五遍。
  ......
  师:课文都会读了吗?
  生:(齐)会。
  师:老师来考考大家。
  (师出示课文描写肥皂泡的词语)
  師:谁来读一读这些词?
  生:玲珑娇软、圆满、轻清透明、光影零乱、轻清脆丽、软悠悠、颤巍巍、脆薄。
  师:不错,词语都会读了。其他同学会读了吗?同桌之间再读一读。
  (生读)
  师:读了这些词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轻清透明。
  师:好,你再来说。
  生:我感受到冰心奶奶在课文中用的形容词很生动。
  师:是啊,这些词都很美。你们发现了吗?这些极富美感的词散落在课文当中,都是在描写肥皂泡。(指课题)
  (生再次齐读课题)
  师:作者不厌其烦地用了八个不重复的词描写这小小的、不起眼的肥皂泡,作者用词多么丰富。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些词再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师出示: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师:词语难不倒大家,句子会读吗?
  (生读句子)
  师:你读准了这句话中的多音字。当它作名词的时候读——
  生:shàn 。
  师:当它作动词的时候读——
  生:shān。
  师:记住这个规律,我们一定能把这句话读准确。请男生读一读。
  (男生齐读)
  师:短句难不倒大家,长句呢?
  (师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
  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师将“和弄和弄”标红,指名读。)
  生:和弄和弄。
  师:这个字还有其他读音,谁知道?
  生:hé,共和。
  师:共和,还有吗?还有一个读音,谁知道?
  生:huo,暖和。
  师:读轻声。还有没有别的发现?我请手举得最高的孩子。
  生:还有hú,麻将里面的和牌了。
  师:对,没错,其实还有一个读音,hè。我们把它们再读一遍。
  (师出示,生齐读。)
  【评析:本单元语文要素为“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课文里有些词语、句子学生阅读起来比较陌生,难懂,不好读。检查学生预习的关键处就在于了解学生是否能正确读准生字词,读通难读的句子,为接下来的段落与篇章阅读理解做好铺垫。李老师从描写肥皂泡的11个词语的认读到归类,到对短句中的多音字关注,再到将课文中最难的长句子读通顺,语言文字训练可谓扎扎实实,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教学精彩且不失巧妙。】
  三、抓关键词,理解语词
  师:同学们,我们在读一句话或者一段话的时候,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懂这段话写的是什么。
  生:冰心奶奶做肥皂泡。
  师:是啊,写的就是冰心奶奶怎么做肥皂泡。那冰心奶奶怎么做肥皂泡呢?阅读时,我们要善于抓关键词,并理解难懂的句子。
  (师一边读课文第3自然段,一边圈出“放”。)
  师:你还能找出像这样的关键词吗?拿起笔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里面圈一圈。
  (生圈动词)
  生:落、扇、吹。
  师:你们同意吗?
  生:不同意,“落”不是冰心奶奶做肥皂泡时的动作。
  师:是啊,谁还有补充?
  生:放、加、和弄和弄。
  生:蘸、吹、提、扇。
  师:“和弄”的意思是——(做搅拌的动作)
  生:搅拌。
  师:对,这里的搅拌是让水和肥皂相融,变成肥皂水。让我们再读一遍这个词,和弄和弄,这些都是冰心奶奶做肥皂泡时——
  生:所做的动作。
  【评析: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读—找—圈”有关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并抓住这些动词表达的丰富性、准确性、顺序性,初步感知冰心奶奶是怎么做肥皂泡的,是怎么写做肥皂泡的,为接下去由读到写,引导学生学习怎么写好“做肥皂泡”的过程做准备。】
  师:可是那么多动作,冰心奶奶是怎么有条理地说清楚的呢?接下来我们要四人小组合作着研究研究,思考思考,请看合作要求。(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师:第一步你来读。   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第一句。
  师:听清楚了吗?好,开始。
  (生自由读)
  师:第一步完成。第二步,你来读要求。
  生:结合生活体验给动词排排队,分分组。
  师:大家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了吗?那下面就给动词排排队,分分组吧。
  (生小组合作给动词分组)
  师:老师发现很多小组都按照先后顺序把这些表示动作的词排清楚了。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然后”“再” 这两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请你们借助这两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把表示动作的词分为三组。第一组是——
  生:放、加、和弄和弄。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组?这几个词写的是——
  生:她是在做肥皂水。
  师:能再说具体些吗?
  生:在调肥皂水。
  师:聪明,给你竖起大拇指。第二组呢?
  生:写怎么吹肥皂泡。蘸、吹。
  师:第三组,谁来说?
  生:提、扇。
  师:这是在——
  生:玩肥皂泡。
  师:真棒,刚才我们借助连接词和抓住关键动词把这个长长的句子读懂了。现在我们完成第三步。谁来说说做肥皂泡的过程?
  生: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
  师:那怎么让泡泡落下来呢?
  生: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师:谁愿意再来说说?
  生: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
  师:然后——
  生: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
  师:再——
  生:再轻轻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
  师:真棒!你看我们借助了先后顺序的词把句子说清楚了。冰心奶奶能写得这样准确,当然还少不了生活中的细心观察。让我们再用心地读一读。
  (生齐读)
  【评析:遵循教学系统性原则,李老师先从简单的读准字音预习的检查与纠错,到读通句子,再到读懂语段,让学生初步掌握阅读遇到难懂的句子时可以通过抓关键词、借助图片想象、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同时,在这个教学环节,李老师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小组合作、分步阅读的方式,分层推进教学目标。先让学生读通句子,再将动词分组,接着关注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说清楚做肥皂泡的过程。在合作中,循序渐进地让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由旧知到新知,由阅读指向表达。】
  四、读写结合,练笔表达
  师: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的是吹肥皂泡,
  我们的童年同样丰富多彩。(出示课件)去年秋游研学活动,我们去龙台山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制作了风车。你怎么做的风车呢?做风车的时候,你肯定也和冰心奶奶一样,会用上许多动作。同学们,拿起笔,先在学习单上写下你可能用到的动词,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师提示,生写。)
  师:我们学着冰心奶奶,除了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还有先后顺序的连接词,试着说说你做风车的过程。
  生:首先拿出一张做风车的纸,然后再找到中间有洞的口,把一角的纸折到里面去,再用管子插进中间的位置,最后再扣进去。
  师:很好,你用上了拿、折、插、扣。谁再来试试?
  生:找一张正方形彩纸,四个角叠向中间穿洞的位子,然后把三个零件扣在中间的洞里,再压紧,最后串上棍子就可以了。
  师:真棒,这样风车就做成了。今晚回家再回忆回忆做风车的过程,把你的小片段写详细。
  【评析:课堂教学中,李老师先让学生回忆研学时做风车的过程,然后提炼出系列动词,再巧妙地迁移课文里表示动作先后顺序的连接词,串联起系列动作,口头表达做风车的过程,并鼓励学生动笔写下来。重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联系,将读写有机结合。在课堂阅读中,李老师将学生的阅读与生活体验交融,从而使学生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以致用,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
  五、反复朗读,读中悟情
  师:冰心奶奶说过:童年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你们瞧,这美丽的肥皂泡吹起来了,让我们尽情欣赏吧!
  (师出示: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生齐读句子)
  师:这浮光流转的小泡泡们,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輕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师:有感情地读。
  生: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师:表扬你抓住了关键词,并让我们感受到了肥皂泡的五彩斑斓。其实冰心奶奶在这句话中也藏着她的心情。请用你的声音、表情读出来。
  (生读)
  师:你走进了冰心奶奶的内心,读出了对肥皂泡的喜爱。
  师:如果说前面一句话写的是肥皂泡的美,那这句话写的就是肥皂泡的变化美。
  (师出示课件)
  生: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
  师:看来我们班同学特别喜欢读书。我喜欢会读书的学生,更喜欢大胆举手的学生。   (生读)
  师:你读得那么入迷,一定有自己的生活体验。谁还做过泡泡,读一读?
  (生读)
  师:多迷人啊,你看她多娇气。
  师:可是还有一种情况,有时吹得太大了会怎么样?
  生: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师:同学们,想要读好这句话,眼前一定要出现颤巍巍的、光影零乱的形象。
  (生齐读)
  师:让我们一边欣赏着这些千姿百态、浮光百转的肥皂泡,一边带着自己的想象,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读句子,体会冰心奶奶的心情。
  (师生配合读)
  师:同学们,读书的时候,再加上自己的生活体验,你一定能读好冰心奶奶的童年生活。让我们再试着读一读,让我看到你们的表情、你们的眼神、你们的动作,感受到你们对肥皂泡的喜爱。
  (生齐读)
  【评析: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和默读。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情感交流的纽带。这个板块的教学,李老师紧紧围绕一个“读”字,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文字,通过有情有趣的读,有滋有味的读,充满想象的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理解。李老师在评价时有意识地让学生以多种方式朗读,抓关键词,边读边想,联系生活体验读,既加强了读书指导,又指向了语感形成。】
  六、总结拓展,延伸阅读
  师:冰心奶奶诗一样的语言,源自爱,源自对肥皂泡游戏的喜爱,源自对母亲的爱,对童年的爱,对生活的爱。课后大家可以读一读她的《繁星·春水》。
  【评析:本篇课文作为学生走进冰心文学作
  品的“引子”,在阅读教学中,李老师将学生课内与课外的阅读融通,将学生引向冰心广阔的文学作品,感受“一片冰心在玉壶”的优美笔触。】
  【总评】
  《肥皂泡》是一篇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富有斑斓想象、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如何把握统编本教材的语文学习要素,立足三年级学生年级发展的阶段特点上好这一课,李燕老师的教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教学思路与启发。
  一、立足文本,挖掘教材独特价值
  教材既是“教本”,又是“学本”,它是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儿童学习语文需要教材,但语文阅读必须宽于教材,广于教材。教师要钻研教材,立足文本,根据实际,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把课本作为学生学习的起点,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渗透阅读方法与思维,由阅读迁移到表达习作,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李燕老师执教的《肥皂泡》一课,立足文本,把握儿童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立足单元主题,尝试教出“这一课”的独特价值。“儿童语文”教学要着眼于有趣、有意、有情、有用,要善于挖掘文本词法、句法、章法的独特性,通过文本涵泳,品味教材的谋篇结构、情感价值,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规律,构建文体和篇章的概念,引导学生回到作家的语言本身去咀嚼语言,去学习语言,去实践语言。
  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充满着对少年儿童的爱和希望,她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寓教育于情趣之中,以情感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感受多彩的童年”。《肥皂泡》在这个“童年”主题单元,作为一篇散文,立意新颖,构思灵巧,具有诗一样美的语言,体现着冰心独特的创作风格。作者通过撷取生活中的片段,在吹肥皂泡中感受美的情思,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文章按“忆泡泡—做泡泡—吹泡泡—想泡泡”的顺序,结构清晰,描写细腻,详略得当,字里行间流淌着童年生活的多彩有趣,充满了童真童趣。课文的开头简洁明快,直接表达了对吹肥皂泡游戏的喜爱,接着作者详细有序地介绍这种游戏的玩法,在第4、5自然段用细腻的文笔对肥皂泡的颜色、形状、动态及变化进行描写。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抓住事物特征写出事物特点”,课文写肥皂泡特点的词语有很多,而且形式多样,且不重复,从肥皂泡的形状、颜色、质地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运用准确生动又极富美感的词语写出了肥皂泡清轻、圆满、脆薄、光丽等特点。这些词语虽不常用,但真实而准确地再现了冰心回忆中,肥皂泡的美丽而有趣,生动地再现了孩子们吹肥皂泡时投入的状态。理解这些词语的方法多样,可以抓关键词、难懂词,借助字典、词典,借助图片、动作,借助想象、联想,并结合生活实际等途径进行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有了直观感性的学习体验,既了解了多姿多彩的肥皂泡,又体会了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感悟到作者内心的欢愉,以及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的情感。学生读着读着就会发现,原来吹肥皂泡带给冰心的是童年的快乐,是成长的骄傲,是希望和梦想。所以,她的《肥皂泡》不但吹出了这个游戏本身固有的情趣,还吹出了她自己留在童年的梦想,寄托了她个人美好而独特的情感,既让读者感到乐趣无穷,又让读者浮想联翩。每一个读者都在冰心的文字里感受着她的童年,并在字里行间寻找到自己童年生活的影子。教学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作家的表情达意融为一体,再让学生感受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这就真正做到了让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并能够充分挖掘出这篇课文的独特价值。
  二、立足儿童,实施教学有效价值
  学生的学情应当是教学的起点。根据湖前校区的实际情况,大部分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三年级开始学习习作时,很多学生咬断铅笔头也只有寥寥数十字,有的甚至只能写一两句话,或者无话可说,或者有话但不知如何表达,如何组织习作语言,是这个阶段、这里的学生习作起步的难点。
  可以看到,教学中李老师立足于三年级学生的学情,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紧抓学段语文学习目标,重视自然段的教学指导。比如在第3自然段的教学中,李老师从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难读的词语、句子入手,读通段落语句,理解段落大意,在学生对段落有了大概感知的基础上,为加强学习的互动性与互补性,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一起关注关键动词和表示顺序的连接词,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句子之间的连接表达,并思考作者是如何表达清楚一件事情的。如运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如运用准确的动作词语,如关注做肥皂泡的寫法,最后引导学生从阅读到表达,以学生研学课程中做风车的回忆,进行模仿,练习表达。从段落阅读到段的表达,教学可谓步步为营,层层递进。再如第4自然段的教学,李老师根据学生乐于表现的特点,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方式朗读。在教学“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时,李老师通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的语文要素,让学生明白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借助图片、动作,借助想象、联想,并结合生活实际等途径理解难懂的词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边读边想,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在朗读中理解内容,在朗读中品味体会,在朗读中比较思考,在朗读中揣摩情感,在朗读中体验共情,力争每次朗读都能推进教学,落实语言文字实践,实现教学的有效价值。   三、立足课堂,关联课外延伸价值
  冰心是一位有着独特人格魅力和独特写作风格的作家,一生追求真、善、美,歌颂真、善、美。美蕴含于其作品中的各个方面,有人情美、自然美、童心美、情感美……《肥皂泡》一文饱含着冰心对于“童年、童心、童真”的赞美。课文应该是儿童阅读冰心文学作品的“引子”或者说“例子”,在每个环节,教师都应有意识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迁移到对作家作品的亲近与好奇之中。
  教学导入部分,李老师先卖了个关子:“有这样一位女作家,她被称为‘世纪老人’,她十分擅长写作,在中国文坛有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冰心文学奖’,她是散文家,诗人。今天我们就怀着对冰心老人的尊敬,学习她的一篇散文《肥皂泡》。”这样的导入拉近了作家与学生的亲近感,也让学生在初步了解作家的同时愿意走进作品。词语教学,采用个人读、同桌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认读描写肥皂泡的词语,感受作者不厌其烦地用八个不重复的词,从泡泡的颜色、形状、质地三个方面细致描写这小小的、不起眼的肥皂泡,作者用词丰富,学生也可以从中领略冰心写作的细腻表达。语段教学,李老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感受作者通过生活中的细心观察,运用了顺序词和准确动词将肥皂泡的制作过程叙述得清楚详细,表达得有趣生动。由这一篇课文激发学生对阅读冰心文章的好奇与兴趣。在本课即将结束时,李老师用冰心自己说的“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以“童年回忆”的主题,让儿童与作家、作品在“童年”的契合点上产生共鸣,通过《肥皂泡》一文的教学,把儿童的阅读引向冰心广阔的文学作品,并鼓励儿童广泛阅读。课后,她还将组织“走进冰心”的系列活动,让学生走进冰心纪念馆,开展冰心阅读交流读书会,阅读冰心其他文学作品,写读后感,并制作手抄报等。这些活动都会让儿童走进冰心的童年世界,用冰心的作品或者说作家的人生影响学生,并滋养他们的童年成长。
  四、立足表达,发挥文本示范价值
  本篇课文的教学,李老师不断引导学生体会冰心奶奶的童真童趣,抓住语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在“做泡泡”这一环节教学中,李老师以课文为例,发挥文本优秀范文的示范价值,并迁移习作表达。她先从词语入手,从“玲珑娇软、圆满、轻清透明、光影零乱”等描写肥皂泡的词语,揣测体会冰心如何多角度观察肥皂泡,然后让学生分三步抓住关键的动词和连接顺序的词,体会冰心奶奶是怎么写出做肥皂泡的过程;再让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回忆社会实践课程中做风车的过程,并把做风车的动作写清楚,说具体,写出趣味性;最后将今日所学所悟迁移到习作表达,实现学以致用。整个教学从“知”到“悟”,再到“用”,扎实有效,富有层次感,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切实提高了学生读写结合的运用能力。整个教学扎实有效,分层递进,体现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这也是第二个板块的重点。这样的教学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读写结合,更发挥了文本的示范价值。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的一句名言,也是她一生坚持的信念。“永远的爱心”融入这位“世纪老人”的文学创作,洋溢在她七百万字的作品的字里行间。冰心以爱的笔触为我们编织了一幅童年美丽的百花园,“爱星星、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冰心的文字把内在的深情和外物的触发融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爱的世界。教学就要教出文本本来的滋味,以学共学,以真归真,课堂上师生共读,共同思考,课堂与课外结合,这样的教学才会真正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真正发生学习,真正实现湖前语文研修团队所憧憬的“声·色·味”儿童语文教学的诗意景象。
  (作者單位:福建福州市钱塘小学教育集团湖前校区)
  责任编辑 田 晟
其他文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阅读,感受拟人体科普小品文的语言特点。  2.进行比较性阅读,体会实现不同表达目的的说明效果。  教学过程:  一、做读者:读明白了  1.读懂“鼠”字。  出示甲骨文、篆书、楷书的“鼠”字。  中国汉字太有意思了,一看就知道“鼠”字是个象形字,哪些形状特别明显?  (指导书写“鼠”字)  2.检查预习效果。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松
读一本好书犹如一次愉快的旅行,虽然偶有舟车劳顿,却能与美好的风景相遇,能与有趣的灵魂靠近。而这次我遇见了三十个有趣的灵魂,带我领略了“核心素养”的美景。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是一本围绕“核心素养”展开讨论的论文集,涉及范围比较广。从纵向上来说,包括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从横向上来说,包括各类不同的课程。钟启泉老师为本书写了一篇代序,根据内容,我自制了核心素养研究的构图。     从这张核心
贾志敏老师的作文课堂,时而是孩子们言语表达的纯朴之音,时而是眼神里闪烁的智慧光芒,时而又是思维与内心迸发的真诚。这样的课堂,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儿,洋溢着温馨的人情味儿。这样的课堂,能扎实高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长久深远地影响学生的品性人格。从“学作文”到“学做人”,贾老师将真实、诚信、责任、自信、高尚、美好等无数的美德元素渗透到作文教学过程之中,使作文教学彰显人格化的显著特色。  大道至简,贾老
推荐语  我第一次见到杨坤,是在一次磨课研讨活动上。  上课的人不是他,可让我惊讶的是他这个“配角”比“主角”更积极主动:思考、提问、记录、演绎……不明就里的一定以为他是上课的老师。  第二次见到杨坤,是在四川省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展示活动上。  如果说他临时换课的“壮举”让我惊讶,那么他在课堂上所呈现的状态更是让我惊喜:轻松、自由、幽默、真实……极强的代入感,无论听课的老师还是学生,几近忘我!  第
教学目标:  1.学习“宁、官、窃、私”等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其中“窃、私”等10个生字只认不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海底动物多样的活动方式等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引起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3.了解课文的构段方式,能迁移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  4.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品读体会拟人、比喻、作比较等方法在表达上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揭
习作过程中的教师介入是指教师在学生的习作过程中给予具体的写作指导。科学把握介入的时机,合理驾驭介入的  程度,充分考虑活动实践的主体,可以提高教师介入行為的有效性。每一节习作指导课,都有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能是审题立意,可能是选材与组材,可能是布局谋篇,也有可能是书面语言表达……围绕这些教学重难点必然产生习作教学的核心问题。教学中,教师的介入与指导应有比较清晰的目标意识,能清楚地意识到“我为什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通过抓对话和动作,学习把故事讲具体、讲生动。  2.通过比较、表演、联系生活等方法,体会“迎、追、披、鼓”等动词的准确运用,并尝试说话。  3.学习生字“就、跳”,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过程:  板块一:比较辨析,体会用词准确  1.朗读课文。  2.交流:  (1)小蝌蚪先后找到了谁?(板书:鲤鱼 乌龟 青蛙)  (2)分
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识写本课生字词,区分“载”“闷”“供”三个多音字的读音和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提取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品读关键词句,感受“孝顺”的王冕这一人物形象。  4.学习多角度正面描写、侧面烘托丰满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了解《儒林外史》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1.检查字
低年级的阅读课文,多以儿歌、童谣和故事呈现,大抵内容简单、语言朴素,学生乐读。目前,低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内容取舍不当、教学方法单调乏味、教师指导作用不突出等问题。时值统编本教材使用之机,我通过探索總结出一套低年级阅读教学“五步十环”基本模式,供老师们准确把握和使用教材,夯实基础。  此模式主要针对一、二年级的阅读教学。“五步十环”即两课时中的五个步骤、十个环节。每步明确了具体任务,
现实中常有这样一些教学场景:课堂上教师或激动昂首问苍天,或悲伤无语凝噎,但奇怪的是学生们却无动于衷,甚至会表现出完全不符合情境的举止,造成教学目标的落空。如一名教师正在上《姥姥的剪纸》一课。课堂上,播放着深沉的音乐,配着音乐,教师深情地叙述着:“后来,我渐渐长大了,离开了家乡,离开了姥姥。姥姥高兴了,我无从得知;姥姥悲伤了,我也无法陪伴;姥姥生病了,我也无法在床头尽孝……”说到这里,教师都已经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