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课堂实录(片段)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iskhot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孔子是中华文化最杰出的代表,而《论语》是研究孔子最重要的作品,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季氏将伐颛臾》,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首先,我们一起回顾有关孔子的文学常识。(幻灯片展示)
   《论语》是记录         时期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它是        体,凡       篇,
  为         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北宋时,朱熹把   、    、    、   编在一起,称为“         ”。
   (生齐答。)
   师:今天早读课我们已预习了这篇课文,大家有几个句子翻译不够到位,我们一块研究研究,看看到底怎么翻译。第一句是第一段的“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哪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
   生:颛臾,过去先王把他作为主管祭祀蒙山的人。
   师:颛臾,过去先王把他作为主管祭祀蒙山的人。(师一字一顿重复)大家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吗?
   生:这是一个病句。颛臾,是个地方,不可以把他作为主管祭祀蒙山的人。
   师:很好,那么如果“人”不出现,该怎么翻译?
   生:颛臾,过去先王让他主管祭祀蒙山。
   师:很好。我们翻译时当然以直译为主,字字落实,但是当出现病句时,我们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保证文从字顺。所以当我们翻译完后,需要自己读一读,体味一下,避免出现病句。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二个句子,第二个句子是第一段的“是社稷之臣也”,谁来翻译?
   生:这是国家的功臣。
   师:哪一个字翻译成“功”?
   生:这是国家的臣子。
   师:“这”指代什么?
   生:“这”是颛臾,这是国家的臣属。
   师:现在好多了。这是一个判断句,要注意主语和宾语的协调一致。然而还有一个字的翻译从字面上看是可以的,但从语境上理解不够妥当。
   生(迟疑):是。
   师:“是”一般翻译为“这”。“这”是近指而不是远指,而颛臾并不在眼前,这个地方译为——
   生(齐声):那是国家的臣属。
   师:不错,第二个句子也解决了。现在我们看看第三个句子,第三个句子是第三段中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生: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前来。
   师:翻译要联系上下文,前面有一句“既来之,则安之”怎么翻译?
   生(同上):使他们来了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师:很好,那么这一句你现在再翻译一次。
   生(同上):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使他们前来。
   师:好多了,然而这个“而”需要明确。前后是什么关系?
   生(同上):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前来。
   师:这就对了。大家完全有能力自己翻译正确,只是因为缺乏字斟句酌的态度,所以经常会翻译得别别扭扭的。只要自己多读一读,多想一想,翻译会顺畅舒服的。
   师: 这篇课文题目叫《季氏将伐颛臾》,那么季氏到底该不该讨伐颛臾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在文本中有哪些人对此表明自己的态度?
   生1:孔子、冉有、季路。
   生2:季路没有表明态度,不算。
   师:季路有没有表明态度呢?大家看一看文本。
   生2:没有,季路除了第一段和冉有拜见孔子时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之后一句话也没有。
   生1:冉有曰:“夫子欲子,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吾二臣者,说明冉有不是表明自己的观点,他是表明他与季路两个人的观点。
   师:看得很仔细,是的,冉有代表他与季路两个人发表意见,他们的观点是一致的。
   生:还有,季氏也表明观点了。“夫子欲之”说明他很想攻打颛臾。
   师:对,可以这么说,季氏尽管没有直接出现,但是他的观点通过家臣冉有季路,还通过孔子表达出来。我们首先看看孔子的态度。
   生:孔子反对的是鲁国攻打颛臾,而冉有、季路对孔子说的是季氏将要攻打颛臾。
   师:孔子认为上位者与下属不是绝对服从的关系。(幻灯片展示)
   孔子五十六岁代理宰相,把鲁国治理得有声有色,齐国于是挑选女乐80人,良马120匹,华车30辆送给鲁君。鲁国国君沉湎于女乐,一连三天不上朝问政。孔子对鲁君大失所望,于是离开鲁国,开始了他周游列国之行。
   是的,孔子希望家庭稳定,社会稳定,消除战争。所以他提出的观点确实有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而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百姓安居乐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并不是封建等级观点的糟粕,在那样一个时代,这个观点是进步的,是有利于百姓的。
   (生静听,领会。)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时隔两千多年,同学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儒家文化的魅力,领略孔子思想的博大,课后看看《论语》,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共产主义、爱国
期刊
微笑是一种从容豁达的情怀,能够融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使教师成为深受学生喜爱、善解人意、受人欢迎的“伙伴”。但在实际教学中,总有一些教师,一直信奉“严师出高徒”这一理论,因此总喜欢板着脸,以一副冷面孔面对学生。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始终面容严肃、冷漠,经常是声嘶力竭和暴跳如雷,以为这样能够显示自己的威严。可是,这样的做法,低年级的学生会觉得你可怕,高年级的学生会觉得你可笑,无论如何,如此做的结果只会破
期刊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学科。但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均衡点,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从各自的角度和理解出发,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而各人的理解不同,导致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同,很难说谁的理解就一定是对或错的。那么,就让我们来拷问一下自己,语文教学的初心是什么?   1912年,《教育部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对语文教育提出了要求:“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
期刊
读写结合,要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必须在课堂中以训练为主,在写中巩固阅读知识,以促进两种能力的转化。如今语文教材采用的文本是很多专家精心选编的,文质兼美。在教学中,按照“品析材料——确定发散点——大胆创作”几个环节,进行系列化训练,通过续写、补写、读后感等,巧用文本材料,因势利导,是成就佳作的在效途径。   一、仿照文本表达技巧,活学活用   教材中有些段落,或结构严谨,或修辞恰切,是极好的仿写
期刊
兴趣产生于人的主观需要,客观上也可以加以激发。成功能激发兴趣,兴趣又能导致成功,越是成功越有兴趣,越有兴趣越能成功。基于这种认识,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笔者建立起作文兴趣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分数机制   多年来作文评分已形成了固定模式:好作文80分,优秀作文85分,很给见到90分以上的作文,更难见到满分作文。老师们不敢给高分,也不肯给高分。究其原因是一种思想在作怪:写作水平
期刊
一、 寻找情感熏陶的有效教学方式   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影视资源对中小学学生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几乎是伴随着影视发展而成长的一代人。在电视荧屏上,越来越多的名著文本被翻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成为学生阅读学习名著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影视资源往往能通过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借助声、光、电、影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将静止、抽象文字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载体,①将老师难以表达的书面知识表现出来,便于
期刊
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从高考作文的结果来看,还存在着套作、空谈、无病呻吟等问题。纵观现在的作文教学,“一切为了高考”根深蒂固,教师满堂讲和学生默默听的现象还很普遍,学生主体地位严重缺失。学生严格按指定的模式写作,忽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体验和思考,写作兴趣和快乐也就丧失了。   那么,要改革进步,就要从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写作的局面开始,把学
期刊
作文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它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媒介。把情感教育渗透到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会做人、会作文的综合素质,理应成为如今作文教学的一个方向。围绕作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消除学生消极的情感,必将成为作文课堂的重要内容。因此,作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师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潜心创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  
期刊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为了不断地给学生补充“营养”,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针对学校语文主题学习的实际,在语文主题学习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非常必要。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指导学生选择好书   在学生有书读的情况下,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需要指导学生选择好书,让学生学会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作用,除向学生推荐读物外,还要指导学生学
期刊
一、巧设比喻增活力   比喻是一种基于联想,抓住本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恰当的比喻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也能让评卷老师眼前一亮。当代文学家秦牧曾说过“美丽的比喻简直就是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因此,在作文中用上恰当的比喻,既会给文章添注活力,也能刺激评卷老师的眼球,提升作文的印象分值。   二、善用排偶添和谐   排偶即排比和对偶,这两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