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研究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m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的要素:现实、目标与差距,它们的关系可以表示为问题=差距=现实-目标。
  要正确看待问题,确定的目标是否妥当,现实的评估是否确切,差距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来弥补。于是问题就有了解决方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差距。
  要善于发现问题,发现不了的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实现新的目标。
  使用工具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获得什么?
  问题本身是否存在,只在于你使用工具后,想要获得什么。
  而问题的本质就是诉说着如何承受与如何选择承受,而不是选择什么。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在教学中特别强调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从发现问题入手,通过激励提问、相互解疑、合作学习、激发问题产生、合理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本次研究在有关资料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抽样调查、实践的对比,我们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从反馈的各项指标来看,研究的效果明显优于实验前。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还指出:“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而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最有效的学科之一。陶行知说过:“创造始于问题。”学则生疑,疑则学进。平时我们常说要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分析、解决问题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发现与提出问题,正确解决问题,这才是老师学习的最高境界,要登上这个境界,首先必须具有问题意识。然而,目前数学教学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学生总是被要求去解答由教师或他人所提出的问题,而很少有机会自己提出问题,并予以解决,教育的过程几乎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导致了学生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少。造成这种学生问题意识较薄弱的现象并不是偶然。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加之生怕学生弄不懂,听不明白,往往是按步就班地进行琐细的分析、讲解,过多地诉诸纯理论的分析、讲解,学生的创新就失去了展现和发展的空间。
  其次是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和讨论,学生被动地回答问题,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者,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得不到体现,再加上教师应变机智不够等因素,结果使教学流于形式,放而不开,无法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再次是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师自编、自导、自演(少数学生当群众演员)的教案剧。导致我们的教育是“没有问题”的,我们的学生是“不敢有问题”。
  总之,当前教育虽在不断改革,老师的教育观念也在改变,但大部分教学过程仍存在“问”的“教师化”现象。课堂上很少见到学生主动、大胆地对教材或教师的讲课内容提出疑问,致使学生始终处于被教师的问题牵着走的被动学习状态,他们的思维也是跟随性的,问题教学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课题组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研究》的研究,必须突破课堂中学生始终处于被教师的问题牵着走的被动学习状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研究的目标
  1.全面促进老师改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研究水平,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推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2.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新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好习惯。
  3.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技巧和方法,开发创新的潜能,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组织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活动能力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形成乐于创新的品质。
  二、研究的内容
  1.问题意识的研究:①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②教学中问题的培养和训练。
  2.合作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研究。
  3.建构知识互动提问的研究。
  4.激发问题产生的研究:①引入开放题教学 ②引如竞争机制,合理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三、研究实施
  1.行动研究法:先由课题组成员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准备。再在课堂中具体实施,并由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探讨,依托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去审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2.经验总结法:该方法要求我们根据研究所提供的材料,分析学生提问能力的现状,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更改地改进自己的教学。从活动开展的大量实践中,发掘和总结科学有效的方法,及时推广。
  四、阶段研究要求
  坚持课题与提高参加实验人员的素质相结合,每两个月组织一次理论学习和研究情况的报告,及时纠正研究措施,不断增强教育实效性;加强调查研究,加大能力训练的力度,力求在学习能力和习惯上养成有一定突破。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112年10月—2013年4月)
  (1)学习有关理论文章,积累心得,进行调查认证。(2)制订并上报课题研究方案。(3)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成立课题小组。
  第二阶段:研究实验阶段:
  (1)2013年5月—2013年7月:着力构建七年级段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重点研究如何激发学生质疑,善于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2)2013年8月—2013年10月:着力构建八年级段问题式课堂模式。重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自问自教、合作探究的能力。(3)2013年11月—2014年1月:重点研究如何强化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高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阶段(2014年2月至2014年5月):(1)对课题的研究过程进行整理总结,撰写实验报告。(2)开观摩课,邀请专家鉴定,做好结题的各项准备。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标不断推进的新背景下,高中数学作业题型呆板、形式单调、题量过多、内容封闭、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有效的高中数学学科作业设计应该要遵循目的性、针对性、趣味性、互动性、适度性五大原则,而且我们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来划分作业类型,通过设计分层作业、趣味作业、实践作业,使之成为学生在成长中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更是兴趣的需要。  【关键词】 作业设计
邻避(简称NIMBY),指的是公众因担心在居住的社区附近建设项目对其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不利后果,而产生的抗拒心理。邻避设施是一种具有负外部性的设施,其在为全
连翘为滕黄科植物,别名为女儿茶、千层楼、大对叶草、小刘寄奴、贵州连翘等,性辛、寒。全草含金丝桃素,以花瓣的含量最高。具收敛、抗菌、止血、通经活络及抗病毒与抗肿瘤作
城区是城市的基本行政区域,其发展对我国城市乃至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多年从事城区管理工作,深感在实际工作中理论不足。因此,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
学位
【关键词】学生心理 班主任职责 管理方式  一、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学生处于一个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的发展变化具有鲜明的特点。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要做到科学有效地管理学生班级,就必须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对学生的管理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如果不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而盲目的去管理,就会事与愿违,妨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的不同的、
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人的创造力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指具有推陈出新的思维,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与以往不同的、独树一帜的思想方法措施。对于教师来讲,要从本质上解决这种状况,就要在教学中打破思维定势,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教学中各个方面。教师在做这方面工作时,也要督促学生积极配合,共同完成教学计划,达到这一目的。  一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但仍然面临着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附加值低、整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解决目前的问题,就不能孤立的就制造业谈制造
在美术教育中,审美素质是人的精神境界中一种高层次的整体素质。包括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多种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欣赏、评价和创造能力。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教师与学生双方在对美术活动和美术作品的感受、认识、理解、评价基础上共同参与教育过程,其直接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审美素质的构建和发展。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能有助于他们形成高尚情操,愉悦精神,美化心灵和启迪智慧。将会使他们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化学工业和其他高风险产业的安全性不断提高,但受我国的技术水平的限制,不能完全保证这些产业的职业风险系数降至最低.安全仪表系统(SIS)作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计算能力。一个小学毕业生应该能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以及正确地估算,并进行简便计算,能达到这个要求,才能为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和参加生产劳动打好基础。这是因为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