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句话在今天读来,依然觉得其沉重的分量。课改至今,我们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就离不开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语言能力训练。为了避免单一的、机械的、低效的语言训练,语境创设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
李海林教授在《言语教学论》中指出:“语境是言语得以实现的环境系统,阅读教学的实质是言语交际训练。基于这种认识,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依傍情境,结合语境进行,以语境为核心。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上就是语境教学。”《语文教学情境论》也指出:“一篇课文的阅读是一个情境,一个字、词、句的正确理解也离不开上下文的‘语境’。”可以这样说,语境教学只是情境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语境创设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它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情绪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促使他们的认知和心理机能全面发展。
小学阅读教学的语境创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文本原有的语境,在教师有目的的“操控”下,显现出来,成为课堂的学习“磁场”;另一种是文本本身没有的语境,教师利用一些教学手段,根据教学需要而“创设”,并与文本语境融为一体。本文所讨论的语境,包括以上两种。简单、恰当、有效地创设语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的艺术性。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语境创设。
一、课始,未成曲调先有“境”
新课的导入,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于漪老师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的思维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创设情境特别重要,它可将师生共同带入一个言语交际的训练场。
1.补充材料,创设语境
有的课文年代较为久远,学生跟文本内容有一定的心理距离,理解比较困难。教师可精心钻研教材,在文本与学生知识背景之间找到“共振”点,适当补充课外材料,以引起情感共鸣。例如:王菘舟老师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课始巧妙地引入宋小明的诗歌《你是这样的人》。他那富有磁性的声音,激情而内敛的情感,抑扬顿挫的朗诵技巧,一下子把人们对总理的怀念、爱戴之情展示在学生面前,营造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语境氛围。
2.紧扣课题,创设语境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抓住题目的特点,不拘一格、因文而异地开讲,往往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对整堂课起着定调、定位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用重音朗读法创设语境,要求学生按不同的要求朗读课题:强调“地球”该怎么读,强调“一个”该怎么读,强调“只有”该怎么读,学生在整齐而富有语感的朗读中,创设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老人与海鸥》时,可用质疑法来创设语境,让学生看课题提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这是一群怎样的海鸥?老人与海鸥有什么关系?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积极思考的学习氛围。
3.导语过渡,创设情境
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用“精心设计”的几句导语,承上启下,巧妙过渡,引入新课。因为其“经济、实惠、高效”,得到了许多老师的青睐。如《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引入:“就是这么一位关心爱护海鸥,把海鸥当作自己亲人的老人,在十几天后却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我们把老人的遗像放在湖边时,在老人的遗像边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4.语言训练,创设语境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在小学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学涵养丰富的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训练语言,提高语文素养的好材料。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训练,若能在课的开始创设语言训练的情境,给学生进行语言理解、欣赏、运用的示范,将对课堂教学的语言训练产生很好的引领作用。如:我在教学《山中访友》时,抓住令人“怦然心动”的开头句“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先让学生欣赏句子写法的微妙,再让学生感悟“撞”的妙用,最后让学生仿说句子。有的同学说:“走出门,就与秋风来了个拥抱,风中带着枫叶的气息和阵阵果香。”有的同学说:“打开窗户,就与阳光撞了个满怀,阳光含着炽热的气息,天气真明媚。”这样,就为学习、欣赏全文拟人化的写法,以及后面仿写排比句“你好,清凉的山泉……你好,汩汩的溪流……”铺平了道路。
二、课中,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课中,教师要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各种语境,让一个个小语境构成一堂课的大语境,构成一篇课文教学的完整语境。创设的语境要鲜明生动,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学生流连其间,似陶醉在一路的美景之中,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各种语文能力在实践中得到训练提高。
1.朗读,创设语境的第一技法
琅琅书声,是语文课堂区别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没有读书声,几乎就不是语文教学。所以,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技法。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
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描写的景物亲切宜人,表达的感情细腻温馨,可谓情文并茂、文质兼美。这些课文若光凭教师讲解,不足以让儿童领略文章的奇妙之处。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在“语言的磁场”中,才能感受到课文中美的形象,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让他们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都是创设语境的重要方法。像《草原》《第一场雪》这类课文景色特别优美,可以让学生边朗读,边展开想象,如临其境,“欣赏”美景。像低年级的寓言、童话,或“故事性”特别强的课文,可让学生“模拟”情境朗读,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体验。像《凡卡》《再见了,亲人》这种感情特别真挚的课文,要让学生“入境入情”地朗读,以读促讲。像一些节奏优美、韵律和谐的诗歌、韵文,如《中华少年》《延安,我把你追寻》,当然要让学生“美美地”朗读,从而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2.问题,课堂教学的助推器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助推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创设问题情境,既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赞可夫也指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郁,情感愉悦,学习的效率将明显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有的课文教师可抓住“主要矛盾”,设计“大问题”提问,如教学《将相和》时可这样设问:“如果秦王不愿意‘归还’和氏璧,蔺相如真的敢将和氏璧在柱子上撞碎吗?”这种问题会引发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讨论甚至争论,具有很高的“含金量”。有的课文可抓住重点句设问,如《草船借箭》中有一个句子——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王崧舟老师抓住这个“笑”字发问:“你知道他在笑什么?”同学们有的说笑鲁肃忠厚,有的说笑曹操多疑,有的说笑周瑜“奸诈”,有的说笑自己“技高一筹”,真是问出一片锦绣。有的课文可以抓住重点词设计问题,如《穷人》的“忐忑不安”,《草船借箭》的“神机妙算”等。当然,在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师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比如课题提问法、重点词提问法、重点句提问法、矛盾处提问法、空白处提问法、标点提问法等,让学生逐渐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才能慢慢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3.词语,语境创设的着力点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境创设的着力点。词语教学的深度,也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深度。
品味词语,首先要从词语的意义入手。词语有三层意义,一是字面义,即词语在工具书中的意义。二是语境义,即靠上下文临时营造的意义。三是隐含义,即词语在语境义基础上散发出来的文外含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课标的要求,也是词语教学要达到词的第二、第三层意义,我们平时也称之为词语教学的深度,即阅读教学的深度。
因此,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教学,教师要创设具体语境,让学生体味词语的隐含意义。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一个重点词语——‘饱经风霜’。如果老师在教学时问:“饱经风霜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学生会在预习查字典的基础上回答。其实这应该只是这个词语教学的第一步,只教了一层意思。假如这个词的教学就结束了,那么这种词语的教学就是粗浅的、没有深度的。老师可接下去进行第二步教学:“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脸?”(先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后继续说:“现在就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车夫的这张脸,要求不能使用‘饱经风霜’这个词,但是要把这个意思说出来。”第三步,老师又问:“那你能不能从这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看出一些别的什么呢?”至此,教师才完成了词语的三层意义的教学,如果老师再布置一道作业:回去把车夫的“饱经风霜”的脸写成一个片段,以巩固对词语的理解和体验,也许许多学生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个词。
4.表演,语言与想象齐飞
世界是形象的,但描述这个世界的课文却是抽象的语言文字。儿童的心理特点,总是喜欢动手摆弄或亲身表演,而不太容易对文字符号产生兴趣。美国心理学家阿尔培根认为人的信息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55%的体态语 38%的声调 7%的言词。从这一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较好地运用体态语,对课堂教学将有很大的帮助。教学情境的表演,正是体态语、声调、言词的最佳组合,是儿童喜欢的一种“游戏”方式,它能使孩子们过剩的精力得到释放,发展想象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把阅读与表演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或教师独演,或学生独演,或师生共演。低年级教学简单的寓言或童话故事时,可师生合作或小朋友自己表演课文情境,小朋友在情趣盎然的活动中发展了语言能力。在教学《晏子使楚》时,可让高年级的同学先把文本改成课本剧,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由组合进行排练,最后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演课本剧。一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表演能力、欣赏能力均得到提升。语文课文中的许多动词的教学,教师如果“以词解词”,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如果辅以表演形式,那效果就好多了。如课文《找春天》中的“探”字,《景阳冈》课文中的“一扑”、“一掀”、“一剪”,让学生来表演,课堂就生动有趣,学生印象深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从本质上,儿童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三、结课,余音绕梁不绝耳
课堂的结尾是课堂教学的收场戏,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黄政枢在《春觉齐论文》中写道:“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课堂的结尾许多教师方法各异,风格迥然,有的犹如撞钟,余音缭绕,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1.再创情境,升华情感
例如孙双金老师教《我的战友邱少云》结课时,老师饱含深情地说:“同学们,邱少云被烈火烧死了吗?不,他在烈火中得到了永生!(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缓缓奏响)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同学们,‘391’高地夺下不久,在那巍峨高耸的坚硬石壁间,出现了金光闪闪的大字。(投影)‘为集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这是战士们怀着最崇敬的感情,用邱少云生前打坑道使用的铁杆、大锤精心刻写的碑文。它将千年万代永不磨灭,它将永远屹立在天地间,闪耀着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光辉!请同学们全体起立,怀着对烈士无比崇敬的心情齐读碑文。”孙老师结课时再次引发学生的情感高潮,使教学效果在结课之后仍能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2.读写结合,仿写情境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技能的形成来自于有效的训练。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读写结合,写法迁移,仿写情境,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如教学了《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等景色优美的文章,让学生仿写“美丽的家乡山水”;教学了节奏优美、朗朗上口的《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了富有童真、童趣的儿童诗《我想……》,让学生仿写诗歌等,这些练习,可在“课尾”完成,也可以延伸到课外,当作家庭作业。
3.激情小结,推荐读物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如果能把学生课内的阅读兴趣,自然地延伸到课外,从一篇文章的学习,达到学习作者的一部、几部作品,或学习一类作品,对于语文老师来说,确实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总之,语境创设,需要教师用激情和智慧,点燃学生语言的核心——思维,让语言和思维共同发展。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他们的课如行云流水般流畅,对学生进行的各种语言能力训练,不机械,不呆板,给人“浑然天成”的感觉。其实,那是执教者的匠心独运,即从课的开始到结束,巧妙地创设了一连串“自然、美妙”的语境,让学生如沐春风一般,下课了还不舍离去。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努力钻研语境创设的艺术,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尚文.语感论(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 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 曹明海主编.语文陶冶性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就离不开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语言能力训练。为了避免单一的、机械的、低效的语言训练,语境创设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
李海林教授在《言语教学论》中指出:“语境是言语得以实现的环境系统,阅读教学的实质是言语交际训练。基于这种认识,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依傍情境,结合语境进行,以语境为核心。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上就是语境教学。”《语文教学情境论》也指出:“一篇课文的阅读是一个情境,一个字、词、句的正确理解也离不开上下文的‘语境’。”可以这样说,语境教学只是情境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语境创设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它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情绪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促使他们的认知和心理机能全面发展。
小学阅读教学的语境创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文本原有的语境,在教师有目的的“操控”下,显现出来,成为课堂的学习“磁场”;另一种是文本本身没有的语境,教师利用一些教学手段,根据教学需要而“创设”,并与文本语境融为一体。本文所讨论的语境,包括以上两种。简单、恰当、有效地创设语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的艺术性。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语境创设。
一、课始,未成曲调先有“境”
新课的导入,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于漪老师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的思维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创设情境特别重要,它可将师生共同带入一个言语交际的训练场。
1.补充材料,创设语境
有的课文年代较为久远,学生跟文本内容有一定的心理距离,理解比较困难。教师可精心钻研教材,在文本与学生知识背景之间找到“共振”点,适当补充课外材料,以引起情感共鸣。例如:王菘舟老师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课始巧妙地引入宋小明的诗歌《你是这样的人》。他那富有磁性的声音,激情而内敛的情感,抑扬顿挫的朗诵技巧,一下子把人们对总理的怀念、爱戴之情展示在学生面前,营造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语境氛围。
2.紧扣课题,创设语境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抓住题目的特点,不拘一格、因文而异地开讲,往往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对整堂课起着定调、定位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用重音朗读法创设语境,要求学生按不同的要求朗读课题:强调“地球”该怎么读,强调“一个”该怎么读,强调“只有”该怎么读,学生在整齐而富有语感的朗读中,创设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老人与海鸥》时,可用质疑法来创设语境,让学生看课题提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这是一群怎样的海鸥?老人与海鸥有什么关系?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积极思考的学习氛围。
3.导语过渡,创设情境
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用“精心设计”的几句导语,承上启下,巧妙过渡,引入新课。因为其“经济、实惠、高效”,得到了许多老师的青睐。如《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引入:“就是这么一位关心爱护海鸥,把海鸥当作自己亲人的老人,在十几天后却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我们把老人的遗像放在湖边时,在老人的遗像边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4.语言训练,创设语境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在小学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学涵养丰富的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训练语言,提高语文素养的好材料。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训练,若能在课的开始创设语言训练的情境,给学生进行语言理解、欣赏、运用的示范,将对课堂教学的语言训练产生很好的引领作用。如:我在教学《山中访友》时,抓住令人“怦然心动”的开头句“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先让学生欣赏句子写法的微妙,再让学生感悟“撞”的妙用,最后让学生仿说句子。有的同学说:“走出门,就与秋风来了个拥抱,风中带着枫叶的气息和阵阵果香。”有的同学说:“打开窗户,就与阳光撞了个满怀,阳光含着炽热的气息,天气真明媚。”这样,就为学习、欣赏全文拟人化的写法,以及后面仿写排比句“你好,清凉的山泉……你好,汩汩的溪流……”铺平了道路。
二、课中,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课中,教师要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各种语境,让一个个小语境构成一堂课的大语境,构成一篇课文教学的完整语境。创设的语境要鲜明生动,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学生流连其间,似陶醉在一路的美景之中,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各种语文能力在实践中得到训练提高。
1.朗读,创设语境的第一技法
琅琅书声,是语文课堂区别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没有读书声,几乎就不是语文教学。所以,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技法。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
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描写的景物亲切宜人,表达的感情细腻温馨,可谓情文并茂、文质兼美。这些课文若光凭教师讲解,不足以让儿童领略文章的奇妙之处。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在“语言的磁场”中,才能感受到课文中美的形象,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让他们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都是创设语境的重要方法。像《草原》《第一场雪》这类课文景色特别优美,可以让学生边朗读,边展开想象,如临其境,“欣赏”美景。像低年级的寓言、童话,或“故事性”特别强的课文,可让学生“模拟”情境朗读,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体验。像《凡卡》《再见了,亲人》这种感情特别真挚的课文,要让学生“入境入情”地朗读,以读促讲。像一些节奏优美、韵律和谐的诗歌、韵文,如《中华少年》《延安,我把你追寻》,当然要让学生“美美地”朗读,从而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2.问题,课堂教学的助推器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助推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创设问题情境,既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赞可夫也指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郁,情感愉悦,学习的效率将明显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有的课文教师可抓住“主要矛盾”,设计“大问题”提问,如教学《将相和》时可这样设问:“如果秦王不愿意‘归还’和氏璧,蔺相如真的敢将和氏璧在柱子上撞碎吗?”这种问题会引发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讨论甚至争论,具有很高的“含金量”。有的课文可抓住重点句设问,如《草船借箭》中有一个句子——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王崧舟老师抓住这个“笑”字发问:“你知道他在笑什么?”同学们有的说笑鲁肃忠厚,有的说笑曹操多疑,有的说笑周瑜“奸诈”,有的说笑自己“技高一筹”,真是问出一片锦绣。有的课文可以抓住重点词设计问题,如《穷人》的“忐忑不安”,《草船借箭》的“神机妙算”等。当然,在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师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比如课题提问法、重点词提问法、重点句提问法、矛盾处提问法、空白处提问法、标点提问法等,让学生逐渐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才能慢慢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3.词语,语境创设的着力点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境创设的着力点。词语教学的深度,也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深度。
品味词语,首先要从词语的意义入手。词语有三层意义,一是字面义,即词语在工具书中的意义。二是语境义,即靠上下文临时营造的意义。三是隐含义,即词语在语境义基础上散发出来的文外含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课标的要求,也是词语教学要达到词的第二、第三层意义,我们平时也称之为词语教学的深度,即阅读教学的深度。
因此,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教学,教师要创设具体语境,让学生体味词语的隐含意义。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一个重点词语——‘饱经风霜’。如果老师在教学时问:“饱经风霜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学生会在预习查字典的基础上回答。其实这应该只是这个词语教学的第一步,只教了一层意思。假如这个词的教学就结束了,那么这种词语的教学就是粗浅的、没有深度的。老师可接下去进行第二步教学:“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脸?”(先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后继续说:“现在就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车夫的这张脸,要求不能使用‘饱经风霜’这个词,但是要把这个意思说出来。”第三步,老师又问:“那你能不能从这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看出一些别的什么呢?”至此,教师才完成了词语的三层意义的教学,如果老师再布置一道作业:回去把车夫的“饱经风霜”的脸写成一个片段,以巩固对词语的理解和体验,也许许多学生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个词。
4.表演,语言与想象齐飞
世界是形象的,但描述这个世界的课文却是抽象的语言文字。儿童的心理特点,总是喜欢动手摆弄或亲身表演,而不太容易对文字符号产生兴趣。美国心理学家阿尔培根认为人的信息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55%的体态语 38%的声调 7%的言词。从这一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较好地运用体态语,对课堂教学将有很大的帮助。教学情境的表演,正是体态语、声调、言词的最佳组合,是儿童喜欢的一种“游戏”方式,它能使孩子们过剩的精力得到释放,发展想象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把阅读与表演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或教师独演,或学生独演,或师生共演。低年级教学简单的寓言或童话故事时,可师生合作或小朋友自己表演课文情境,小朋友在情趣盎然的活动中发展了语言能力。在教学《晏子使楚》时,可让高年级的同学先把文本改成课本剧,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由组合进行排练,最后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演课本剧。一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表演能力、欣赏能力均得到提升。语文课文中的许多动词的教学,教师如果“以词解词”,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如果辅以表演形式,那效果就好多了。如课文《找春天》中的“探”字,《景阳冈》课文中的“一扑”、“一掀”、“一剪”,让学生来表演,课堂就生动有趣,学生印象深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从本质上,儿童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三、结课,余音绕梁不绝耳
课堂的结尾是课堂教学的收场戏,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黄政枢在《春觉齐论文》中写道:“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课堂的结尾许多教师方法各异,风格迥然,有的犹如撞钟,余音缭绕,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1.再创情境,升华情感
例如孙双金老师教《我的战友邱少云》结课时,老师饱含深情地说:“同学们,邱少云被烈火烧死了吗?不,他在烈火中得到了永生!(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缓缓奏响)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同学们,‘391’高地夺下不久,在那巍峨高耸的坚硬石壁间,出现了金光闪闪的大字。(投影)‘为集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这是战士们怀着最崇敬的感情,用邱少云生前打坑道使用的铁杆、大锤精心刻写的碑文。它将千年万代永不磨灭,它将永远屹立在天地间,闪耀着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光辉!请同学们全体起立,怀着对烈士无比崇敬的心情齐读碑文。”孙老师结课时再次引发学生的情感高潮,使教学效果在结课之后仍能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2.读写结合,仿写情境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技能的形成来自于有效的训练。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读写结合,写法迁移,仿写情境,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如教学了《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等景色优美的文章,让学生仿写“美丽的家乡山水”;教学了节奏优美、朗朗上口的《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了富有童真、童趣的儿童诗《我想……》,让学生仿写诗歌等,这些练习,可在“课尾”完成,也可以延伸到课外,当作家庭作业。
3.激情小结,推荐读物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如果能把学生课内的阅读兴趣,自然地延伸到课外,从一篇文章的学习,达到学习作者的一部、几部作品,或学习一类作品,对于语文老师来说,确实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总之,语境创设,需要教师用激情和智慧,点燃学生语言的核心——思维,让语言和思维共同发展。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他们的课如行云流水般流畅,对学生进行的各种语言能力训练,不机械,不呆板,给人“浑然天成”的感觉。其实,那是执教者的匠心独运,即从课的开始到结束,巧妙地创设了一连串“自然、美妙”的语境,让学生如沐春风一般,下课了还不舍离去。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努力钻研语境创设的艺术,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尚文.语感论(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 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 曹明海主编.语文陶冶性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