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成长型企业青春期的烦恼

来源 :AMT前沿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tel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成长型企业 战略执行保障体系 体制 管理
  经过前期的了解和调研,我对再起飞公司面临的问题已经基本清楚。其实,再起飞公司面临的很多问题和我在为其他很多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时看到问题非常类似。这仅仅是巧合吗?
  既然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是类似的,所以这些企业应该有一些共性,掌握并理解这些共性有利于更准确、更有效地去解决,下面我会从几个维度分析这些企业的特征。
  
  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
  根据爱迪斯的企业生命周期模型,再起飞公司处于青春期。这样的企业一般成立10年左右,已经不再为生存发愁,但面临持续发展的问题,形象地来说,就是如何完成由一个游击队变为正规军的脱变。
  再起飞这样的公司,创始人一般都是超人,无论是企业家的个人魅力还是能力都是超级一流,老板的市场前瞻能力强,老板直觉好、有眼光,往往通过敏锐地抓住行业细分机会成功创业并迅速扩大,一般在产品或营销等某一个领域会有极强的创新能力或独创商业模式。所以,类似企业一般在行业某细分市场排名比较靠前甚至已经成为细分市场领导者,但距离行业领先企业还有较大差距。
  
  成长型企业与成熟企业的特性对比
  
  分析这类企业面临的问题,不如先与成熟型企业做一个特性对比,这样便于理解企业面临问题的背景、必然性、严重性。因为很多快速成长型企业面临各种管理问题时会比较困惑,其实知道很多问题是必然的,而且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和逻辑,反而有利于确定解决问题的主次并解决问题。
  作为对比,我相信大家对再起飞公司之所以产生如此多的管理问题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有一次和另外一家成长型企业老板沟通后,他形象地说“原来我们企业面临的问题是青春期的烦恼”,的确很形象,也很到位。
  企业通常会面临的问题
  常见问题一:战略执行保障体系缺失
  这类企业一般战略能力很强,而且一般也是这类企业成功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核心成功要素之一,但这种战略往往都在老板脑袋里面。可能老板偶尔也会在公司内部会上讲解公司的战略,但往往是碎片式的,而且往往只说大方向,但各级经理人员和员工并不清楚。
  有的企业可能已经整理成书面的战略报告,但往往仅仅通过会议传达的方式告诉各级经理。但仍然是一系列口号,没有分解落实到各级经理的目标和行动举措。更谈不上跨部门协同和监控。
  很多人可能很是疑惑,既然企业在前期发展阶段,老板的战略执行效果很好,为何现在反而成为一个问题呢?我想通过下面这个图示说明一下。在企业发展初期,因为业务规模较小,组织结构简单,很多职能是整合的,创始人在战略上想得非常清楚,而且知道如何落地执行,再加上往往老板也会亲自带队负责战略具体执行,所以作为企业的唯一发动机,企业家完全可以胜任这个角色。但是,当企业发展到青春期这个阶段后,老板的战略还是非常清晰,但他现在发现很多战略思路无法落地,因为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组织架构复杂化而且职能开始细分,他发现自己的很多战略意图无法准确地传达到各部门各岗位,更无法实现协同效应。所以,处于青春期的企业需要做一个改变,由企业家一个发动机,变为一个核心团队组成的多个发动机牵引企业前进。
  常见问题二:机制不完善管理差
  一般为家族式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不清晰,比如这类企业创始人一般同时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甚至兼任业务部门第一负责人。因此,有时候可能存在角色混淆,比如很多企业总经理没有考核,反正都是自己的企业,但这给整个经营团队的管理带来困难,很多决策随意性大。
  另外,这类企业一般老板凡事亲历亲为。有些创始人也认为需要放权,但往往担心一放就死,或者的确发生放权后发生风险的问题,最后又无奈集权。所以,当老板外出时,很多事情必须先搁置,老板返回大家排队签字。而且,很多会议上,各类事宜一般也由老板最后决策,其他人不愿意或者已经习惯执行。员工人浮于事,做事习惯于请示,缺乏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
  这类企业的中高层一般会有创业核心团队成员,所以在企业发展初期,大家都非常有激情。但随着企业组织快速裂变,跨部门协同越来越差,中高层的激情也逐渐退去。而且“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非常普遍。因为往往企业发展到这个阶段,中高层的薪酬结构与绩效体系并不完善,一般靠老板拍脑袋打分。所以,中高层天天围着老板转而非围着既定计划转的现象很明显。因为缺乏绩效评估标准,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多做事。因为做好一般没奖励,但做坏一般会有惩罚,所以大家干脆都推卸责任尽量不做,遇到问题跨部门扯皮也很多。所以,青春期的企业要开始关注设计能支撑战略的绩效体系,“不能让雷锋吃亏”是企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另外因为部门协同需求的增加,企业的运行模式也需要完成从强调专业分工到强化部门协同模式运作的转变。
  计划性差是这类企业最明显的特征,领导天天忙于救火,组织绩效差。虽然企业也会做一些规则梳理,甚至制度文件梳理成册,但往往都流于形式,制度多无执行,精细化和量化管理只是口号,没法落实。企业运作主要还是靠习惯、经验和个人关系做事,好的经验没有积累,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另外,这类企业一般IT建设水平较低,绝大部分流程都走纸质审批,也没有完善的经营分析报表体系,领导关心的关键指标报表都看不到。
  综上所述,再起飞公司属于青春期企业,这类企业有很多共性的问题。这类企业如果想完成管理变革,促进战略转型,就必须完成四个转变:
  转变一:由机会型成长转变为有策略、有计划的可持续性成长。
  转变二:由领导者人格凝聚力转变为文化价值观的企业凝聚力。
  转变三:由老板驱动业绩增长转变为全员自发驱动业绩增长。
  转变四:由个人英雄的成功转变为组织化运作的成功。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后续更精彩!)
其他文献
90%×90%×90%×90%×90%=?  90%×90%×90%×90%×90%=?答:59%。抛开简单的数学计算,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  无数次应对考试的经验告诉我们,60分是及格线,100分遥不可及,而90分似乎已经是个可以自豪的分数了。工作中也有很多人认为:“把工作做到60%会被公司炒鱿鱼;做到100%太累、太辛苦;做到90%就很不错了”。乍听之下似乎很有道理,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环节
期刊
近20年,科技浪潮发展的一个基本框架可以被描述为:基于网络互联的Web 1.0时代,基于社交的Web2.0时代,以及现在的基于移动的Web 3.0时代。从Web1.0到Web2.0到Web3.0,网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局部应用到全球扩展,网络使用从精英化到全民化,从固定位置至随时随地应用,从场景化应用到智能化应用,从独立互联应用到多元系统整合,从积分经验值式的无私奉献到鼓励原创式的虚拟货币化的变迁
期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在公司内部深入推进流程管理工作,有的企业处于流程体系建设阶段,致力于搭建一个客户导向的流程架构,并期望以流程为主线逐步实现多标一体,循序渐进地改变以往那种多套体系并存、文件制度混乱交错的情况;有的企业已经建立一套流程框架,在逐步开展流程梳理工作,致力于业务标准化、规范化;有的企业基本完成了流程的显性化和标准化,探求通过常态化的流程优化工作促进业务绩效的持续提升与改善。  
期刊
企业持续成长三要素:战略决策、精益管理、人才建设。    成长型企业的5个“沒有”和“想有”。技术、产品、市场、品牌、战略,对于很多成长型企业来讲,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个有,那个沒有。成长型企业如果希望达到规模化,就要技术、产品、市场、品牌、战略全部到位,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坚持精益求精的精神,组建优秀的人才队伍,最重要的是人才要忠诚。成长型企业最想有的5点是:人员稳定、研发有力、营销有效、运
期刊
民营企业成长中的人力资源问题,实际上在很多国企中也存在。企业的能力是什么,这是个很复杂的话题,但是可以肯定地说,企业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能力的主要载体。    民营企业家,目前他们普遍的焦虑是企业人力资源存在缺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存在各种需求,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任务和目标,有不同对待的要求,但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支撑不足,随着企业的发展,缺口越来越大。实际上缺口的原因主要是
期刊
在复星做战略工作,与很多企业都有所不同。很多企业的战略更多地是作为一个长期计划,但对于复星来说,战略规划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要探寻未来做大、做强的发展机会在哪里。对于未来的探索,是我们整个战略制定的基础。我们对于未来的探索,是针对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的研究。复星认为未来的中国是制造大国、投资驱动大国、消费大国。中国会由一个接受资本的国家转向一个输出资本的国家,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选择要成为一个投资集团的
期刊
关键词:利润中心 定价 内部转移价格  利润中心是指拥有产品或劳务的生产经营决策权,是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它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收入和生产经营决策权。从战略和组织角度,利润中心被称为战略经营单位(Strategic Business Unit;SBU)或事业部。在公司内部,利润中心视同一个独立的经营个体,在原材料采购、产品开发、制造、销售、人事管理、流动资金使用等经营上享有很高
期刊
关键词:新产品 流程体系 需求管理 市场管理  新产品的决策是总体经营战略和市场营销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它对企业将来的经营状况和前景有重大的影响。开发新产品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的成长,经营得好的企业大多数都有能向市场推出更多新产品的能力。新产品开发是对竞争环境变化的反应,可以维护企业的竞争地位,促进其它产品的销售。同时开发新产品能够激发企业管理人
期刊
我们仰望天空的时候,没有人能把整个天空尽收眼底。  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而大多数人只知道别人是。  公司里面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本来好好的两个人突然争论起来,各有各的的道理,各有各的证据,谁也说服不了谁。甚至有时候争论的只是一些非常小的事情。  譬如,这个人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个人说,学来干什么,很多人小学没毕业,不也是照样做亿万富翁?  这个人说,大丈夫就应该力争上游,成就一番伟业;那
期刊
前言  初见Tommy Hilfiger的中国总裁沈文峰(Steve Shen)先生,一身清爽的纯色POLO衫休闲裤,一副金属边框色眼镜再加上利落的圆寸,这样的行头和我们传统认知中的时尚圈中人的印象差别不小。如果单纯从形象上判断,与其说沈文峰(以下简称Steve)是一个时尚品牌的大掌柜,倒不如说更像一位具有海归背景的IT企业高管。  事实上,在Steve进入服装行业的90年代早期,无论是全球最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