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政治教师如何构建融知识提升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一体的高效课堂呢?作者以“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具体阐述了五方面的体会与感悟。通过精心构思教学中的每一步,展现思想政治课的艺术魅力,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知识提升 核心素养 高效课堂 活动课堂 主题情境
高中思想政治课不仅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德育课,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素养课。目前,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课程体系即将实施。这就给老师们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提出了新要求。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知识提升与素养培养融为一体的高效课堂呢?
以“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一课为例,谈谈自己浅薄的想法。最初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歌曲导入说明我们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分别通过三个情境(图片展示各少数民族代表参加人民代表大会、讲述藏区支教故事、视频呈现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新成就)分析本课重点内容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畅所欲言“如何做对待身边的少数民族同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课堂上歌曲、视频、故事一个接一个展示在学生眼前,氛围很热闹,我想当然地认为教学目标会顺利实现,但实际结果不尽如人意,在进行巩固训练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几乎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这节课于他们而言只是听了一两个生动的故事。“无用功”这个物理概念涌上头脑,并深深地引起我的反思:政治教师应该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步步为营,让课堂更高效呢?
一、以“问”导学:疑是思之始
古语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反观我的课堂,学生是以“听故事”的心态学习,而不是带着问题通过课堂讲解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其实对于民族问题,在阅读教材和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提出一些疑问:大到对援疆援藏等政策的认识,小到对身边人的相处之道……如果一开始就由学生提出问题,借助“问题”这一连接点,加强师生间的对话、合作、交流,那么不仅在知识掌握上极大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而且将知识和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达到学科素养养成的目的。
高效课堂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预设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课堂随机生成的问题有侧重地进行讲解,既能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更能提高他们参与政治课的热情和学好政治的信心,有效提高其人文素养。
二、以“动”促思:实践出真知
动,即活动型课堂。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是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他在批判传统教育以知识为中心的教材和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做中学”等观点,强调通过游戏、活动、表演和实验等获得与社会相适应的经验。这一要求在这一轮课程改革中明确体现。新旧课程标准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为此需要“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
于是在修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这一教学设计时,我就将课堂活动融入其中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在课堂导入部分,我将“播放歌曲”换成“猜谜活动”。两次课堂实践后比较时我发现:两种导入方式都很热闹,不同的是前者的热闹是媒体“自带音效”,学生安静聆听,虽然得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结论,但这是根据歌词而形成的结论,是一种从文字到文字的认识;而后一种热闹是学生积极参与带来的,谜语刚呈现在大屏幕上,他们就摩拳擦掌,运用各种方法不断尝试,随着一个个谜底被揭开,“多民族国家”的结论顺理成章地得出来。相比之下我们可以发现:这种从感性活动到理性结论形成的过程,明显更能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知识的生成更加自然,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同时理性认识、政治认同等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又在这一过程中发酵萌芽。
活动型课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通过学生主体的参与,在活动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领悟知识、提高能力。因此,高效课堂的第二步:“活动”出真知。老师应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社会,明辨是非,获得真理,感悟人生。
三、以“境”贯知:入境始与亲
情境教学是政治教师喜用并常用的主流教学方法。上述课例就是情境教学的典型体现。但因为情境过多、过散,导致喧宾夺主,学生在知识掌握上收效甚微。那么,如何选择素材有效且高效地创设情境呢?重新进行教学设计,我选取青海玉树某校来我校交流的真实事例,创设“藏区学校实行藏汉双语教学”、“我市开展格桑花结对助学计划”、“玉树震后重建快速发展”等关联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素材入手进行思考分析,从而过渡到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两次设计究竟有何不同?效果又是怎样的呢?相较于最初的课堂,这节课采用“主题情境教学法”,即通过围绕教学主线创设“情境链”的方法,它有效地克服了情境素材的随意性、散乱性,借由故事的连续性而把散落的知识有机地贯穿起来,保持课堂的流畅,自然让学生思路清晰。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曾写到一条经验:“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可见为了帮助学生生成具有逻辑性的主干知识,提高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在坚持目标导向和生活导向的基础上,从大量纷繁芜杂教学素材中确立某一主题情境,然后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剖析,将教材的各知识点寓于其中,贯穿整个课堂。因此,走好第三步:创设主题情境链,使教学更有条理、更加流畅、更加高效。
四、以“架”构型:天堑变通途
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中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笔者认为,一节高效的政治课在结尾部分如果能根据某种联系或者某种规律为学生搭一座“桥”,“桥”上排列着的是他们之前通過情境感悟和活动体验获得的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因为这些排列是根据某种内在联系建立起来的,那么原先无序且散乱的小知识就会变得有序化、系统化、理论化,即构成我们常说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从杂乱无章的一个个知识点到系统化的知识框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清这节课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还能纵向透视教材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将书本内容了然于胸,熟练运用,这正是达到了“天堑变通途”的效果。因此,搭建“框架”整合教材内容进行,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全面、更深刻、更有效,当然这一过程中能力的提高也是显而易见的。课堂上老师们不妨帮助或者引导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常用的方法是以“大括号”的形式表明知识点之间层次性的逻辑关系,也可以以“箭头式”表明前后知识之间的递进关系,当然如果能配合课堂情境活动等用一些特殊图形表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就会让学生印象深刻。比如设计“民族”这一课的知识构架时,我结合课堂情感升华部分“祝福祖国民族团结之树长青”这一内容,将知识体系设计成“树”的形状:枝繁叶茂的大树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粗壮的根桩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它为大树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各个民族和谐发展硕果累累表现为“新型民族关系”……抛砖引玉之后,学生的设计热情被高度激发:比如从国家和公民两个角度搭建了“链条式”结构图,也有学生用“三角形”表示三原则寓意民族关系稳定等。这些设计也许不够成熟、经不起推敲,但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在深刻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找到知识的联系从而进行设计构思,可见这一过程中他们对书本内容的掌握早已超越了知识本身,从零散的知识——教师搭建框架——自主设计体系,其实这正是“理性精神”这一政治学科素养的养成过程。 政治课是一门系统化理论化的学说,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是零散的一个个知识点,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对整节课甚至整本书的知识体系的构建。高效课堂从“看热闹”走向“看门道”的关键一步是需要教师适时带领学生共同梳理知识脉络,建构起完整、清晰的知识框架。
五、以“情”染情:情动而辞发
物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磁场”,它虽然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但对放入其中的物体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说起政治,一般人往往会认为它毫无“磁场”,甚至就是“枯燥”、“空洞”、“抽象”的代名词。看起来两者毫不相关,但打造高效课堂,政治老师们完全可以借用这一物理概念,即将政治课打造成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磁场”,将学生深深吸引其中。那么,如何让课堂具有磁性呢?美国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打造高效课堂,用“情”很重要:教师需要营造充满温情的课堂,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讲授,更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打动学生,才能让其释放学习热情,才能对他们来说充满磁性而成为长久高效的课题。
在后来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将导课部分的歌曲挪到课堂收尾部分,将播放歌曲改成带着大家一起合唱《大中国》。因为通过学习学生对我国的民族现状已经有了一些感性了解,对我国的民族关系和原则也形成了一定的理性认识,这时候的情感升华就显得水到渠成。在我的鼓励和带领下,大家从最初静静地聆听到轻轻地哼唱,随着气氛慢慢被带动起来,“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的歌声在教室上空久久回荡,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情感体悟在这歌声中愈加坚定。
这样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充满情感的高效课堂不仅有利于“传道、受业、解惑”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有利于学生能力素养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习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精心设计好课堂的每一步,步步為营,走向高效,既是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又是老师们不懈的努力与追求。
参考文献:
[1]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3]谭琳.赫尔巴特四步教学法与杜威五步教学法之比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11(A).
[4]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Z].人民教育,1998.1.16.
关键词: 知识提升 核心素养 高效课堂 活动课堂 主题情境
高中思想政治课不仅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德育课,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素养课。目前,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课程体系即将实施。这就给老师们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提出了新要求。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知识提升与素养培养融为一体的高效课堂呢?
以“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一课为例,谈谈自己浅薄的想法。最初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歌曲导入说明我们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分别通过三个情境(图片展示各少数民族代表参加人民代表大会、讲述藏区支教故事、视频呈现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新成就)分析本课重点内容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畅所欲言“如何做对待身边的少数民族同学”,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课堂上歌曲、视频、故事一个接一个展示在学生眼前,氛围很热闹,我想当然地认为教学目标会顺利实现,但实际结果不尽如人意,在进行巩固训练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几乎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这节课于他们而言只是听了一两个生动的故事。“无用功”这个物理概念涌上头脑,并深深地引起我的反思:政治教师应该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步步为营,让课堂更高效呢?
一、以“问”导学:疑是思之始
古语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反观我的课堂,学生是以“听故事”的心态学习,而不是带着问题通过课堂讲解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其实对于民族问题,在阅读教材和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提出一些疑问:大到对援疆援藏等政策的认识,小到对身边人的相处之道……如果一开始就由学生提出问题,借助“问题”这一连接点,加强师生间的对话、合作、交流,那么不仅在知识掌握上极大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而且将知识和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达到学科素养养成的目的。
高效课堂的第一步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预设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课堂随机生成的问题有侧重地进行讲解,既能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更能提高他们参与政治课的热情和学好政治的信心,有效提高其人文素养。
二、以“动”促思:实践出真知
动,即活动型课堂。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是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他在批判传统教育以知识为中心的教材和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做中学”等观点,强调通过游戏、活动、表演和实验等获得与社会相适应的经验。这一要求在这一轮课程改革中明确体现。新旧课程标准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为此需要“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
于是在修改“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这一教学设计时,我就将课堂活动融入其中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在课堂导入部分,我将“播放歌曲”换成“猜谜活动”。两次课堂实践后比较时我发现:两种导入方式都很热闹,不同的是前者的热闹是媒体“自带音效”,学生安静聆听,虽然得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结论,但这是根据歌词而形成的结论,是一种从文字到文字的认识;而后一种热闹是学生积极参与带来的,谜语刚呈现在大屏幕上,他们就摩拳擦掌,运用各种方法不断尝试,随着一个个谜底被揭开,“多民族国家”的结论顺理成章地得出来。相比之下我们可以发现:这种从感性活动到理性结论形成的过程,明显更能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知识的生成更加自然,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同时理性认识、政治认同等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又在这一过程中发酵萌芽。
活动型课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通过学生主体的参与,在活动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领悟知识、提高能力。因此,高效课堂的第二步:“活动”出真知。老师应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社会,明辨是非,获得真理,感悟人生。
三、以“境”贯知:入境始与亲
情境教学是政治教师喜用并常用的主流教学方法。上述课例就是情境教学的典型体现。但因为情境过多、过散,导致喧宾夺主,学生在知识掌握上收效甚微。那么,如何选择素材有效且高效地创设情境呢?重新进行教学设计,我选取青海玉树某校来我校交流的真实事例,创设“藏区学校实行藏汉双语教学”、“我市开展格桑花结对助学计划”、“玉树震后重建快速发展”等关联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素材入手进行思考分析,从而过渡到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两次设计究竟有何不同?效果又是怎样的呢?相较于最初的课堂,这节课采用“主题情境教学法”,即通过围绕教学主线创设“情境链”的方法,它有效地克服了情境素材的随意性、散乱性,借由故事的连续性而把散落的知识有机地贯穿起来,保持课堂的流畅,自然让学生思路清晰。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曾写到一条经验:“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可见为了帮助学生生成具有逻辑性的主干知识,提高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在坚持目标导向和生活导向的基础上,从大量纷繁芜杂教学素材中确立某一主题情境,然后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剖析,将教材的各知识点寓于其中,贯穿整个课堂。因此,走好第三步:创设主题情境链,使教学更有条理、更加流畅、更加高效。
四、以“架”构型:天堑变通途
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中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笔者认为,一节高效的政治课在结尾部分如果能根据某种联系或者某种规律为学生搭一座“桥”,“桥”上排列着的是他们之前通過情境感悟和活动体验获得的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因为这些排列是根据某种内在联系建立起来的,那么原先无序且散乱的小知识就会变得有序化、系统化、理论化,即构成我们常说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从杂乱无章的一个个知识点到系统化的知识框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清这节课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还能纵向透视教材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将书本内容了然于胸,熟练运用,这正是达到了“天堑变通途”的效果。因此,搭建“框架”整合教材内容进行,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全面、更深刻、更有效,当然这一过程中能力的提高也是显而易见的。课堂上老师们不妨帮助或者引导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常用的方法是以“大括号”的形式表明知识点之间层次性的逻辑关系,也可以以“箭头式”表明前后知识之间的递进关系,当然如果能配合课堂情境活动等用一些特殊图形表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就会让学生印象深刻。比如设计“民族”这一课的知识构架时,我结合课堂情感升华部分“祝福祖国民族团结之树长青”这一内容,将知识体系设计成“树”的形状:枝繁叶茂的大树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粗壮的根桩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它为大树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各个民族和谐发展硕果累累表现为“新型民族关系”……抛砖引玉之后,学生的设计热情被高度激发:比如从国家和公民两个角度搭建了“链条式”结构图,也有学生用“三角形”表示三原则寓意民族关系稳定等。这些设计也许不够成熟、经不起推敲,但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在深刻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找到知识的联系从而进行设计构思,可见这一过程中他们对书本内容的掌握早已超越了知识本身,从零散的知识——教师搭建框架——自主设计体系,其实这正是“理性精神”这一政治学科素养的养成过程。 政治课是一门系统化理论化的学说,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是零散的一个个知识点,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对整节课甚至整本书的知识体系的构建。高效课堂从“看热闹”走向“看门道”的关键一步是需要教师适时带领学生共同梳理知识脉络,建构起完整、清晰的知识框架。
五、以“情”染情:情动而辞发
物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磁场”,它虽然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但对放入其中的物体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说起政治,一般人往往会认为它毫无“磁场”,甚至就是“枯燥”、“空洞”、“抽象”的代名词。看起来两者毫不相关,但打造高效课堂,政治老师们完全可以借用这一物理概念,即将政治课打造成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磁场”,将学生深深吸引其中。那么,如何让课堂具有磁性呢?美国教育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打造高效课堂,用“情”很重要:教师需要营造充满温情的课堂,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讲授,更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打动学生,才能让其释放学习热情,才能对他们来说充满磁性而成为长久高效的课题。
在后来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将导课部分的歌曲挪到课堂收尾部分,将播放歌曲改成带着大家一起合唱《大中国》。因为通过学习学生对我国的民族现状已经有了一些感性了解,对我国的民族关系和原则也形成了一定的理性认识,这时候的情感升华就显得水到渠成。在我的鼓励和带领下,大家从最初静静地聆听到轻轻地哼唱,随着气氛慢慢被带动起来,“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的歌声在教室上空久久回荡,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情感体悟在这歌声中愈加坚定。
这样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充满情感的高效课堂不仅有利于“传道、受业、解惑”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有利于学生能力素养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习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精心设计好课堂的每一步,步步為营,走向高效,既是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又是老师们不懈的努力与追求。
参考文献:
[1]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3]谭琳.赫尔巴特四步教学法与杜威五步教学法之比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11(A).
[4]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Z].人民教育,199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