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导论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ng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雕塑运用材料的源头、发展及其创新为主轴线,雕塑材料已经有原有的材料运料运用表现发展材料创作并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创作方式。雕塑家们用不同的材质表达完善自己的创作灵感,材料的多元化成为现当代艺术创作的新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再次改变,人们改变时空观,新概念的雕塑艺术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和表现世界,从突破二维转变至突破三维,并向多维的时空心态方面探索。
  【关键词】:雕塑材料;材料创新
  概述
  雕塑是造型艺术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它不是普通的二维构成而是一种三维的表达。随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式雕塑材料被不断发掘出来,艺术理念也随之发展。正因如此,制作材料的应用在雕塑创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且给予雕塑艺术一种全新的阐释。与此同时,传统的雕塑艺术开始受到这种新材料所带来的挑战。现代雕塑的发展过程也是对固有雕塑材料探索、拓展的过程。因此我想浅谈一下雕塑材料与其发展。
  雕塑,体现了艺术最原始的生态文化。远观雕塑的历史,雕塑的雏形是从削制的石头工具和用黏土涂在编制或木制的容器上经火烤而成的陶器工具开始演变,在最早出现造型艺术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似乎雕塑这个词的已经具备了“雕刻和塑造”的内涵。后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成熟及发展,雕塑材料中添加了新的成员;再由铜制、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大型的石雕、木雕的制作成为可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不仅雕塑形体的尺寸不断扩大,制作工艺也越精良,材料来源和其他诸如运输、安装等基础科学技术也随之完善,造型艺术表达及材料选取也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出现近现代各种形式的艺术类别。虽然在传统雕塑中,材料只是作为一种媒介,从属于选择地位,但随雕塑几千年的发展,雕塑家们对材料的运用已非常成熟。
  因而雕塑发展史也是人类对材质利用的历史,雕塑风格的演变也展现了雕塑材质科技发展与进步的过程。首先我将以雕塑发展为脉络,延伸至雕塑其材料的发展及其根源与意义。
  一、雕塑材料之源
  最原始的造型艺术体现作者对于“型”的表达。它的含义顾名思义,即是用雕、刻、塑来展现那个时代的独特审美。初期时代,雕塑的实用性与目的性远远超过它的观赏性。当然,由于当时掌握不熟练不透彻,表达手法也就拘于形式,例如古埃及美术的雕刻程式;古希腊的古风式的微笑。艺术形成初期,雕塑家为了记录或再现当时的生活而创作,因此材料的选取便以就近为原则,采用最方便易取的墙壁、石头、木头等类似的材料进行创作。古埃及和希腊驾驭石材的高超技巧,精密的计算和石材的运用,都反映了古代人类征服石材的技能。随着人们对石材掌握的程度越来越深,雕塑作品的形象也生动起来,不再是公式化的微笑,衣饰及人体的描写也具有了生动和谐的韵律。古罗马的青铜雕塑开创了全新的局面,青铜的运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后随着人们对材质更深更广泛的了解,金属材质加入了雕塑材料的行列。在中国,金属材质的器皿、雕塑更代表了某种统治、权威、财富的象征。但由于古代中国的雕塑由于社会背景和观念的局限,尽管艺术家在雕塑创作中都尽其所能发挥自己的能力来摆脱题材的束缚,但雕塑中对材质的把握和运用知识只作为辅助的作用。西方古代雕塑多以石头、木材、象牙、铜、陶土为材质;而中国古代雕塑材质使用上多为石头、木材、青铜、泥土、玉。
  二、雕塑材料之延
  逐渐地,雕塑家们的雕刻技巧越发成熟,他们创作动力更贴近于诠释头脑中理想画面,在注重传统雕刻技法的基础上把当下作品的服饰、动作、表情、事件用当时人们审美标准和形式趣味来处理,也越来越注重质感的体现。科技水平有了发展。为了更好的展现质感,冲破最初时期的创作限制,雕塑家们的视线从塑造转向材料的选取。雕塑不再是自然的展现,而是成为了雕塑家的主观表达。在20世纪60年代后,特别是在西方,随着近代世界的门逐渐被打开,艺术家的思想也是空前的激进。他们与生活结合,材料艺术在抽象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不断在创新发展。从塔皮埃斯、波洛克这些西方材料创作的大师作品中我们看出,当时西方一些艺术家雕塑家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架上绘画的束缚,开始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来进行艺术创作。例如粗刻和拼贴手法,这是塔皮埃斯在材料技法上的一个创新,它突破了平面的二维空间和几何图形概念,打破传统美学思维的束缚。再例如勃洛克从传统的绘画油彩到后来使用家庭常用油彩,更早有克里姆福使用金粉。新西兰艺术家Ben Young利用玻璃展现大自然的魅力;美国雕塑家Beth Cavener Stichter 用油泥等泥质材料把动物表现得惟妙惟肖;还有艺术家通过海绵挤压变形体现人体艺术,这些都是如今材料多元的例证。如今,材料创作已经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创作方式被艺术界及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雕塑家们用不同的材质表达完善自己的创作灵感,材料的多元化成为现当代艺术创作的新趋势。
  三、雕塑材料之新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再次改变,伴随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在现代艺术中出现了反传统的四维雕塑、五维雕塑、动态雕塑、聲光雕塑、软雕塑等。他们改变人们的时空观,使得这种新概念的雕塑艺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和表现世界,从突破二维转变至突破三维,并向多维的时空心态方面探索着。
  正是这样的突破,使雕塑艺术向一个崭新的领域迈进。
  我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了一种新型雕塑模式,它彻底改变了雕塑创作的环境和方法。不再满手黄泥,灰尘弥漫,而是可以坐在舒适的工作室里,操纵计算机进行创作。利用zbrush、maya、3dmax等计算机软件制作用机器成型的雕塑作品。在虚拟世界中,数字雕塑家可以使用软件创造一个不受实际材料和技巧手法的局限,完全基于自己想象的现实的或虚拟的雕塑作品。这种技术产业的物种并不是不真实存在的,它可以通过3d打印等技术手段使之成为真实的存在。而其创造过程并没有与实际材料与技巧创作发生关系,而是一种虚拟的材料选择与创作。数字雕塑是新鲜事物,植根于现代技术与艺术的土壤。虽然,与传统雕塑被认可程度对比,这种新鲜事物并没有完全被人们接受,但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这种方式将会逐渐被普遍接纳。但是这种新方式会取代传统雕塑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传统雕塑与数字雕塑创作所遵循的美学规律是相同的,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计算机基础及必要的艺术思维能力,才能进行数字雕塑创作。可以说数字雕塑并不是基础雕塑方式,而是一种在基础雕塑之上的升华的雕塑创作方式。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字雕塑也算是另外一种雕塑创作的新型材料方式。
  新时代的材料创新方式不再同传统方式一样,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科技型的材料方式加入雕塑艺术。
  我想用塔皮埃斯的话以结尾:“材料本身是没有生命力的。一件艺术品所具有的感人力量并不仅仅取决于材料。材料所承载的艺术家的精神,才是人们所很关心的。其实艺术并不是呈现可见的东西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更多地把艺术通过材料作为媒介,引向象征和意蕴。艺术家让一文不值的稻草承载着人类生命的起源,让残损斑驳的城墙承载着人类血泪的历史,让朴实无华的床承载着家的温暖和爱人的眷恋。”当人们的新思想穿透材料,材料才会有新的灵魂,艺术更会不断向更深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百度,数字雕塑词条
  [2]许崇强,《由塔皮埃斯的材料艺术看中国材料艺术的发展》[J],《上海美术家》,2008,(2);82-8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制陶印的过程也有突破,其颠覆了传统,可以做到先烧后刻的流程,这是陶印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其为印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本文从审美角度入手,来领会现代陶印之美。  【关键词】:现代;陶印;审美  一、陶印的新鲜美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做到了可以先烧成印料再刻。意味着如今可以可以大批量的生产印胚,印人可由市场采买印料。其跳过了工具的限制以及烧制费时力的巨大阻碍,加上烧后再
期刊
【摘要】:研究、挖掘、传承、弘扬中国北方三少民族具有的独特民族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本文针对“鄂伦春族民歌的类别及其音乐表现特征”进行比较归纳出鄂伦春民歌具有的调式特征、趋势特征、旋律特征和多元化特征。  【关键词】:鄂伦春民歌;类型;音乐表现形式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各地鄂伦春族先后实现了定居,搬进人民政府为他们建造的新村镇,成立了自治旗、民族乡,从原始公社末期一跃进入社会主义民族大
期刊
【摘要】:“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不仅要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要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这些优秀的工作精神品质在今天的社会中依旧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对平面广告设计也有很大的启示。本文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精神特质进行了详细介绍;在工匠精神影响下,思考了,平面广告制作的要求与态度。工匠精神,第一是热爱你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钱;第二就是精益求精,精
期刊
【摘要】:在宋代文人当中,米芾收藏书画数量之多,品格之高,居同时期私人收藏之冠。同时,米芾所特有的书画鉴定方法也显示了他非凡的书画鉴赏能力,并对当时及后世的书画鉴定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着从米芾的书画鉴藏背景、特点及方法等方面来研究其书画鉴藏。  【关键词】:米芾;书画鉴藏  米芾出于学习的需要,开启了他的书画鉴藏之路。在短短几十年里,他收藏书画数量之多,品格之高,居同时期私人收藏之冠。  一、米
期刊
【摘要】:艺术文化往往以符号的形式传达观念、影响思维、促成风格信仰其本质离不开媒介的传播。社会氛围、经济制度、科技水平、公众素养、文化样态、媒介组织、艺术文化群体及个体特征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艺术文化的大众传播场。其中,大众传媒、大众文化等因素在当今社会的影响更为突出,已上升为最关键的因子,艺术文化的发展深深地打上了与现代传媒、大众文化同步发展的时代烙印。受这些因素的制约,大众传播情势下的艺
期刊
刻石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风貌屹立于人类社会的文化之林。传统意义上的刻石包括碑刻、摩崖、墓志、造像题记和砖文等。北朝时期固原地区的刻石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蕴,对中国艺术史的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由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并且幅员辽阔,导致地区性的文化和地理差异非常的明显。历史上固原地区刻石艺术的发展及文化的体现,
期刊
【摘要】: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在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将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和传统进行融合,注重形式与功能的一致性,并且在设计中对形式进行克制,避免过多的装饰以及刻板的几何图形,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并在设计中强调人文因素,赋予每一件产品“人情味”,认为产品应与人一样拥有“感情”。本文将从情感设计对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现代主义设计进行阐述
期刊
【摘要】:钢琴演奏不仅仅是机械的手指指法技巧训练与情绪情感的表达宣泄,它还包括了听觉参与过程。钢琴演奏者要时刻保持高敏感度的听觉能力,打破固化的审美倾向与心理定势,确保演奏即兴过程的高灵活性与高质量。本文基于两种听觉能力训练方法来探讨钢琴演奏中听觉的重要性,希望为钢琴学习者带来有价值参考。  【关键词】:听觉能力;钢琴演奏;内心听觉;内省法;强化训练  本文所探讨的钢琴演奏听觉能力绝不单纯是人类都
期刊
【摘要】:随着艺术商品化的出现,宋元说唱音乐得以继续发展,这种长篇说唱音乐的出现是我国说唱音乐进入成熟时期的标志。诸宫调是有说有唱、说唱相间、表演情节复杂的说唱音乐形式。它把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缀成套,各套之间的宫调却不相同,作品呈现出多调式的特点。对诸宫调这一艺术形式进行系统研究,辨明其曲牌使用的规律,理清其联缀成套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对研究宋元时期音乐文化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宋元;
期刊
【摘要】:漆艺是不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璀璨的明珠。漆器在最开始出现的时候是被人们作为实用器物出现的,例如酒器、收纳盒等等。它的出现不仅带给我们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同时愉悦了我们的精神世界。虽然在最早的时候并不普遍的被中国大众所接受,但是在最近几十年里,漆艺经过不断的努力,直到现在已经取得了非常令人注目的辉煌成就。  【关键词】:现代漆艺;绘画性;工艺性;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