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中华音乐文化素养课程教学研究

来源 :民族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Pr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前来中国进行深造和学习,科学且有效地运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来开展留学生的教学工作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方向。积极带领外国留学生去切身感受我国音乐文化,既有利于增强留学生的中华音乐文化素养,又有利于激发留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索欲,引导着留学生们去继续深入了解和探索中华文化,进而更加深刻地感受我国社会的风土人情。
其他文献
埙是我国最早的史前乐器,从西安半坡出土的埙和浙江河姆渡出土的古哨,表明了埙乐器在我国已有千年的发展历史,它从原始走来,一路历经沧桑而未绝。从历代埙出土的文物来看,埙曾在商朝发展繁荣,并作为重要的祭祀乐器,其古朴、雅正的独特音色深受历代王公贵族及文人雅士的喜爱。唐代郑希稷《埙赋》中云:“埙之自然,以雅不潜,居中不偏。故质厚之德,圣人贵焉。”(1)盛赞埙的音色“挫烦淫,戒浮薄”,有“和平之气”。
交响乐,也就是我们常说到的在现代的交响乐团演奏的音乐。这种音乐风格类型的表演形式和交响乐团在演出中的规模和配置,早在19世纪就已经存在了。其中包括交响乐演奏的很多的经典曲目,是在175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创作的,还有一部分近现代作品是20世纪上半叶创作的。在这个时期,交响乐的创作和演奏在欧洲国家发展的极为迅速,尤其是对于铜管乐器在交响乐中的使用和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戏剧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戏剧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幼儿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交往、语言发展、审美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是站在尊重幼儿的角度引导幼儿进行主动学习,是比教师主动教幼儿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幼儿园以经典绘本《雪孩子》为主题开展戏剧活动,以项目化的形式推进幼儿自主参与戏剧活动,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评价”的螺旋循环步骤,梳理出相应的实施策略。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劳动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第一课,奏响新时代最强音。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试行)》
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中,藏族声乐艺术有着极其重要的音乐地位和艺术价值。由于藏族人民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青藏高原和川藏高原地带,常年在地广人稀的草原游牧,生活比较单调,所以藏族人人都喜欢用歌唱、跳舞的方式来表达心情:比如在田地劳作、山间和草原放牧、亲朋好友聚会和每逢节日、婚嫁,都会用专门的歌曲来抒发此时此刻的情绪;这些歌曲节奏自由,旋律悠扬动听,歌词简单朴实,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都会加入一些装饰音进去。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同年7月,教育部又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主要面向学校,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
江门是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同时有着“中国曲艺之乡(粤剧)”“中国舞蹈之城”等美誉,这里是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先生、音乐家李凌先生等诸多名家的故乡,艺术文化底蕴深厚。民间音乐历史悠久,种类丰富,民间音乐和舞蹈创作的结合,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有着积极的作用,希望更多的舞蹈创作者关注民间音乐,把传统民间音乐和舞蹈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传承经典,保留特色,发扬光大,树立文化自信,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推向五湖四海。
祈祷小米丰收歌pasibutbut是台湾布农族为祈祷小米能丰收所吟唱。目的是借着最好的声响传达上天,祈求今年小米能丰收。其声响特殊性受到瞩目。靠吟唱者(10~12人)的默契,从第一个音开始到最后一个音结束,中间不能间断。没有固定音高、固定节奏、固定拍子,必须配合起音的声部,其他各声部衔接在相对的位置,一起渐渐上行,提升音高。直唱到最高、最响亮、最美的声响。布农族称为圆满(bisosiling),也就是天神满意的声音为止。
以广东为代表的岭南舞蹈在非遗的舞蹈创作上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近年又以高校非遗舞蹈的创作表现最为突出,已成为广东校园舞蹈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排头兵。五邑侨乡是一系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乡,它们为本土舞蹈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江门近些年校园舞蹈教育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舞蹈作品内容在本地文化的创新与继承方面显得乏善可陈。
民间音乐作品是特定群体(个体)在一定历史时期经过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形成的智力成果,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形式是人类社会宝贵的财富和珍贵资源。创造者权利遭到侵害时应受到法律保护,权利归属发生争议时应有公正合理的救济渠道。本文试图对民间音乐作品的知识产权即著作权保护问题展开讨论,引入实践中真实案例进行分析检讨,以构建和完善民间音乐作品的新型保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