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绅共和国的乌托邦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t3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现代中国的政治实践而言,传统社会以士大夫为主体的精英政治如何转型为现代中国的大众政治或者说民主政治,是一个根本性的历史议题。而弥漫着强烈的精英意识的张东荪无疑是考察这一历史转型极为有效的个案,他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所浓缩的恰恰是现代中国文化精英应对历史巨变时所展现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高波对于张东荪的研究《追寻新共和:张东荪早期思想与活动研究(一八八六至一九三二年)》充分地展现了一个转型时代中国知识人的政治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彼此交错,他以其旁通中西的恢弘視野、思想史与政治史的贯通以及细致入微的文本细读能力,将张东荪这个极为复杂的历史人物的早期生涯、人格特质与思想隐秘勾描了出来,正如高波所说:“他(张东荪)一生都在中西接触的边界地带—不管是上海还是燕大,都是最典型的不中不西的地方。他也刻意保持着这种两边不靠的状态:身在燕大二十多年,且以输入西学为己任,却从未出国;研究最远离政治的数理哲学与认识论,不肯担任任何政治职务,却又不断地‘谈政治’甚至‘干政治’—凶险的政治与高蹈的哲学构成了看似不可能的共存。”这种两边不靠的身份上的漂浮性与暧昧,恰恰隐喻着传承了中国士大夫精神的知识人,即使到了一个职业分途和专业主义至上的现代社会,仍旧难以忘怀其“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责任与文化使命。而纵观张东荪的前半生,如何为共和的政治奠定一个真正的社会基础就成为始终萦绕在其心中的命题,换言之,共和政治的主体何以产生成为一个关键性的议题。作为一个具有显著的文化精英意味的读书人,却生活在一个反精英主义越来越成为主流的巨变时代,其对于知识精英的角色与使命的反思,就可以成为我们管窥张东荪的政治思考和心智生命的视角。
  传统中国的政治精英和政治形式具有一种显著的中国文化所赋予的特质,余英时先生在讨论钱穆与新儒家的关系时曾指出这一特点:“中国的行政官员,自汉代始,即由全国各地选拔而来,并以德行和知识为绝对的标准,这是世界文化史上仅见之例。在其他前近代的社会中,政治权力无不由一特殊阶级把持,其所凭借的或是武力(军人)、或是身份(贵族)、或是财富(早期资产阶级)。中国的‘士’阶层则与农、工、商同属平民,‘四民’之间至少在理论上是可以互相流动的。这一制度更显然直接源于儒家‘选贤与能’的价值系统。”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精英身份是因内在的文化价值和德性而赋予的,所谓依自不依他,这自然会让从这个文化系统中成长的读书人对之有一种强烈的心理依赖,而到了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晚清民国,这一基础性的社会结构与政治形态遭受了强有力的挑战,士人不再具有不证自明的精英身份,其对于政治核心与社会大众的影响力同时在消退,从列文森所言的以博雅通人和业余精神为特质的士人向现代的专家转型成为大势所趋。许倬云曾简洁地描述这一历史趋向:“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其成分与功能,均有重大的改变。变化之巨,较之春秋战国之间,犹有过之。最主要的现象,则是知识分子中的主流,逐渐由以文化为志业的通识之士,转变为以追求知识为志业的学术人士,与以知识为工作资源的专业人士。一方面,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由此可以摆脱政教不分的特性;另一方面,知识分子与社会大众之间,又横亘了一条深广的鸿沟。”城市与乡村的脱离、上层与下层的脱离、知识人与民众的脱离,就使得读书人群体成为这个巨变时代最具内心动荡感和身份上的漂浮感的社会角色,而这样一个群体在其灵魂的深处,可能仍旧不能忘情于改造社会与国家的政治意识。极而言之,作为社会精英的读书人所依托的社会肉身已经分崩离析,而其灵魂仍旧在苦苦寻觅道成肉身的现代政治形式。张东荪就是这样一个在现代社会为传统式的精英政治寻路的典范。
  而实际上,在民初的语境里,士、士人或士大夫的社会角色面临着各种政治力量甚至读书人群体自身的批评,成为与时代浪潮格格不入的“多余的人”。一九二三年,社会学家陶孟和曾在《努力周报》发表一篇《士的阶级的厄运》,从多重视角分析“士”这个阶层在现代中国的“多余”,就士人在传统中国习惯扮演的政治角色而言,他痛心疾首地指出:“如果中国的政治有清明的一日,这些改造的士一定要被淘汰。中国政治的腐败,实在就是他们在那里作祟。政治清明不特不是他们的利益,反可以制他们的死命。因为他们生活与一般人不同,一般人要靠着平和生活的,他们偏希望有扰乱纷争,才可以觅生活。做代表,做说客,筹大选,办政党,作奸,营私,一切政客官僚的行为都是在纷扰的时局中才可以成立的。他们一方面借着固有的文字的知识,一方面又借着新得到的肤浅的政治法律的知识,得肆行他们鬼蜮的行为。”这段话对士人的知识水准和道德品质都给予了极端的否定,但也可能代表了民初相当一部人对于士人群体的观感。即使精英如张东荪者,也同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士人群体有着激烈的批评,他在《解放与改造》杂志撰文《中国知识阶级的解放与改造》指出中国的知识阶级必须改造,以自己“在社会上阅历了好几年”的经历,激烈地主张“中国人中最坏的就是士大夫”,他们“实在具有许多的不道德,比不上其他的阶级”,尤其是“没有互助的道德和团结的引力”。时隔两年,他又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提出:“中国的士大夫若都死完了,于中国没有多大影响;若是农民死完了,就灭种了。”
  高波注意到了张东荪对于士人群体的复杂态度,这态度也涉及现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如何产生的问题。简而言之,回到张东荪的思想与实践来看,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坚持士人群体的政治责任,甚至寄希望于清末时成为新政治主体想象核心的中等阶层,也就是以学生等政治之外的职业的读书人为现代中国政治的社会基础,并基于对民初国会政治的反思,认为要排除这种多数决的“庸人政治”,就必须以所谓“贤人政治”取而代之。何为贤人政治?一言以蔽之,以有德性和能力的士人群体为政治决断中的“关键的少数”,其实质无异于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政治。张在《贤人政治》的这段话很清晰地表示了他对“庸众”政治能力的怀疑甚至不屑:“由是以言,唯持多数,其不能得真是非也,明且审矣。盖数之多少,与理之是非及事之真伪,乃绝不相涉,故是非真伪之标准,当别求诸他途,而不能以头数多寡为判也。且不宁唯此,多数之心理,乃系一种特别心理,而非单纯之集合,此特别心理,殊为劣钝,常激易蔽。对于事理之追求,转不如少数之为冷静公平与周密也。是则非但不能以数之多寡而判理之是非,抑且常呈反比例之现象矣。……用是贤能主义不以多数为取决,以为人而贤也,虽为少数,其所造诣必较众虑为甚,其所贡献,必较群黎为大,其所负担,必较常人为重。出其所独得之确信,展其所自修之天才,以为一群谋福利,其功果必较诸群众之自谋为适当也。吾人因认定庸众主义为多数决主义,贤能主义为少数决主义。”
其他文献
期刊
一九三0年底, 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正式发表了其于一九二八年完成的《我们后代的经济可能》(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Our Grandchildren )一文,在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多数人陷入失业和贫困之际,对子孙后代的经济可能做出了乐观的预测。凯恩斯坚信,随着科技革新和资本积累,他的子孙后代将在一百年后彻底摆脱贫困,遗留的社会问题将是后贫困时代的富裕的烦扰。今时今日
期刊
  目的 本文通过健康体检筛查慢性病人并进行心理测评,统计分析慢性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健康管理对慢病管理的有效性,为慢病管理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方法 收集在2013年
  目的 个性化体检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 通过收集与个人健康相关的信息,根据每个用户的年龄、性别、家族多发病史、既往患病史、上次体检危险因子聚居等情况进行个性化
  目的 了解建设银行女职工妇科疾病发病状况.方法 对2012-201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设银行女职工妇科体检资料汇总并分析.结果 在已体检的350名女职工中,异常180例,体检异常
在传统农业时代,技术只是辅助人力零星地使用,技术伦理问题不足以成为思想家的核心议题。至少要到十八世纪工业资本主义兴起,当大规模技术设施、技术装置和技术工程逐步推广时,才产生了所谓的技术伦理问题。  而在这个时代,处于支配地位的道德哲学、社会哲学与法律哲学,乃是古典自由主义理论,即由康德、密尔、洛克等思想家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伦理。由于这样一种特定的历史亲和关系,近代以降的技术伦理,也就自然继承了自由主
期刊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因堂说人,由远而近、纵论古今,文章虽有褒贬,却含着满满的善意,获人称赏,说是“天下文章,莫大于是”,引起我的共鸣。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金圣叹深谙其中三昧,说:“古人著书,每每若干年布想,若干年储材,又复若干年经营点窜,而后得脱于稿,裒然成为一书。”在金氏眼里文章就是一坛陈年老酒,酿久了才能有香洌的口感。一般人读书,如金氏所说,多属“混账过去”,“古人书中,所有得意
期刊
期刊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预防保健意识的增强,要求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人越来越多。与体检客户良好沟通已然成为我们体检中心医护人员的必修课,把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