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骅 “戏痴”不讨好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huhua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本刊记者 姜晓明

  演员马少骅信佛,北京的家里有专门的修行室,整日香火不绝。三面墙上摆满了从全国各地“请”回的佛像。走近才会发现,条桌上还摆放着一张邓小平的黑白照。这是演《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前,广安方面特地送他的。拍片时,他每天起来化妆都对照着这张相片,拍戏时,也会对着照片琢磨。
  “演邓小平一定要心地干净。那是一杯很清亮的水,如果有油污,很快就把它弄脏了。”马少骅指着面前为我沏上的绿茶,正色说道。
  自从出演了邓小平,他被母校等各种机构请去谈心得体会。播出后,他又去了一趟邓小平的老家广安。2014年底,刚从四川两所大学演讲回来,马少骅告诉我,对学生讲演时,他再度想到了邓小平。
  出身于梨园世家,“不疯活不成魔”、“被角色附体”,看似可以拿来解释这些举动,却又远非那么简单。
  “文革”后的上戏新鲜表演专业苗子,刚毕业就被打回原籍贵州,40岁才出演首部电视剧,50岁成为“北漂”,这一切让马少骅有种至今还在路上奔跑的迫切。他在家里碟片汗牛充栋的地下放映厅钻研大片和美剧,出去拍戏必定会写工作笔记,留下“不真实是第一敌人”这样的感悟。为了和孙中山的形象靠近,他曾整形垫腮,“差点昏死去”;演戏时两次摔下楼梯,鲜血淋漓……这种玩命、死磕,既让他赢得了管虎、黄渤等青年同行的尊敬和赞叹,又因为过度抠戏,难免招某些圈内人厌烦。
  “戏痴,戏疯子,这些叫法,听上去是赞美,其实是带点贬义的。”他对此并非不知。
  他演过至少6次孙中山,很希望能演出“高大上”范式之外的寻常面貌,却又不愿破坏伟人的光辉形象。
  2003年的历史正剧《走向共和》曾是热议的文化现象。当年接受《南方周末》采访,马少骅表示,不想把孙中山演得“城府很深,沉重深沉”。制片人刘文武评价他演的孙中山,“没有按模式表演,而是从人的角度刻画,更接近真实的历史。”这次见到马少骅,他却和那时的口风背道而驰,认为当时的演绎走偏了,将一个国家精神领袖硬生捏成了一个鲁莽窝囊的“愤青”。
  他经历过“文革”和更多的动乱场景,见到过“谁把车停在街上就被放气”,以及广场“臭气熏天”的混乱。在他的词典里,一个人、一个演员、一个行业的水准一定基于自身的道德与修养。而道德,又与社会规范、既定秩序密不可分。那是他心目中神圣不可侵乱和颠覆的金线。“国家不能乱啊”,“群众没有免疫力”,类似的字眼,在马少骅的话语里一再出现。
  关于最高指示下的文艺座谈会,他不似有的人那么“走过场”,而是当成“里程碑事件”般严肃对待。但他又自辩说,“拍戏要讲责任和导向、不要腐蚀和麻醉下一代”的这种理念,早在座谈会前,他已养成多时。“只不过,大家想一块去了嘛。”

邓小平是民族英雄


  人物周刊:你说演完邓小平,最大的感受不是演技上的?
  马少骅:对,演邓小平这个人物,心地一定要干净。如果带着杂念,有很多利益的欲望,百分之百是演不好的,连“靠近”他的可能都没有。
  人物周刊:在看他资料、做功课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马少骅:我爱邓小平。爱他的原因是他爱我们。一个人如此爱我们,我是其中一员,能不为他的思想、行为,他一生的奋斗目标所打动吗?如果你连这个都不被打动,我感觉你就不配去塑造他。
  我绝对不是唱高调,我是很反对唱高调、讨厌极左的人。我从“文革”过来。但我们不要从那个极端跑到没有底线、没有防线的另一个极端,比如搞“占中”。我也撒过传单,知道那种兴奋、那种单纯、不考虑后果的做法,那不行。
  我演过《辛亥革命》,知道那时留法留英的知识分子有“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意识,人家抛弃了个人生活的优越,回来干革命,为什么?说实话,没上点年纪的孩子,不懂。
  咱们是从一个极其封建、落后的社会,马上转到现在这个状态。难道要求我们的民众马上达到西方的民主化吗?年轻人一定要明白。我们是要走向更加民主、更加好的道路,但现在还不适宜。首先要把国家搞富强,把人民生活搞富裕。
  人物周刊:那什么时候适宜?
  马少骅:你比如说,开车,看见行人就停下。咱们这边,还是走走走,抢道。我儿子从美国回来说,在美国这绝对不可能,都是互相谦让。我们要做到这样才好,这就有了自我约束的力量嘛。
  大家都恨贪官,贪官是在什么程度上建立起来的?我们自己就是这块土壤的培育者,社会风气、思想领域,都是每个人在参与建设。所以演邓小平,对我这方面启发比较大,就是如何看待国家,看待人民。老爷子不是说,我这一生为这个国家?他确实做到了。
  人物周刊:拍戏时,和邓家接触多吗?
  马少骅:原来我是很注重他们家的。现在不是。只要他们家不对我过多指责就好了,我也听不到他们家的表扬,也没有联系。
  原来我还有“这是你家的爹,不是我家的”这种念头,拍完之后没有了。小平不只是他们家的,是我们全国人民的。他为我们做事,也包括我家。这是我最尊敬的一个老人,是为我们做了好事的老人。因此我才再次去广安,去老人家的坟上拜一拜。
  人物周刊:有一场邓小平重新主政、全家在家中拍照的戏。当时邓小平突然拥抱了卓琳。
  马少骅:导演吴子牛也很青睐这个情节。原来剧本不是这样,是导演给的。邓家人看着很感动。但同一场戏也留下遗憾。毛毛(邓榕)后来看样片时发现,我(邓小平)身上大衣的风领口没系上。她说,如果我妈妈看到,会上去把爸爸的风领口系上。我说毛毛,你怎么不早说呢?这个细节很好,非常自然啊!   人物周刊:电视剧的后半部分涉及到对刘少奇的平反和对毛泽东的评价。这些拿捏起来有难度?
  马少骅:52集里,有法拉奇访谈邓小平的精彩谈话,邓小平说毛泽东刚开始干革命是反封建的,结果自己也被封建的东西影响。小平在说这个的时候,是少有的嘟囔的语气。这里边有一种很痛心的感觉。这也是他一贯实事求是的原则和作风。他这个人特别实,不说空话。这也是我能靠近他的一个方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现在都认为是一个历史转折。但到底转在哪儿,为什么,电视剧还不能完全展现。我希望能把这一段拍成电影。也有人说,要拍一部像《撒切尔》那样的人物传记,因为邓小平是我们国家的历史名人里,世界上最能接受的人。
  人物周刊:你感觉,邓小平定调对毛泽东和历史问题的评价,是一种韬略,还是基于内心?
  马少骅:他有策略,要注意这个国家不能乱。党不能乱。如果说完全否定,那就像习近平说的,“否定毛泽东就会天下大乱。”当然是不是这样,我还得学习。(笑)
  人物周刊:你觉得,如果他活着,看见今天的腐败,会是什么样的做法?
  马少骅:杀头,百分之百。他认为,姑息不得。这个时候要严厉的。
  人物周刊: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既得利益集团……
  马少骅:什么叫既得利益集团?你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不存在什么既得利益集团,照样拿下。现在就是太注重利益均衡了。所以我很佩服王岐山,提着脑袋在干工作,不怕得罪人。小平说的,干我们这个,要不怕得罪人。

演员要修炼自己


  人物周刊:你接戏不多,选片比较慎重?
  马少骅:我选戏很在意。我是觉得,不该拍的不拍,拍就得拍演起来不恶心的。
  人物周刊:什么样的叫“恶心”?
  马少骅:低俗的,不道德的。
  人物周刊:什么样的片子、剧目是这样?
  马少骅:我感觉电影问题更大,纯票房主义。美国也没这样,人家也分级的。咱们现在是怎么逗乐、怎么窝囊,怎么来。特别是有些当导演的人,你难道愿意把你拍出来的东西给你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看吗?你看人家奥斯卡、金球奖的那些获奖作品,哪一部不是宣扬崇高的道德品质的?全是。
  人物周刊:你也演过有点搞笑风格的《正德演义》。
  马少骅:我们接戏,有时也要考虑生计。当时来北京没多久,演这个戏,还跨着《贞观之治》,挺辛苦的。不过有的戏,真不好说……比如我头天晚上把这个角色、剧本想得很好,第二天到了现场以后,导演说等某某某来。她晚来不说,来了之后问,今天拍什么?她就当时才看本子,叫导演和我们过去,按照她写的来,让我们拿笔记。这叫拍戏吗?这还有艺术创作规律吗?哪个学校、哪个师傅教你的?这是我们影视圈很不好的现象。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照

  人物周刊:听说有一次你对一位台湾演员当场发火了?
  马少骅:是。那是另一部戏。灯光、录音全都准备妥当了,这个台湾演员还在玩游戏。我就说,“你干什么呢?你再这样,出去,咱们不拍了!”
  从小跟着学戏曲的老演员告诫过我,“你今天下多少尺的苦,明天就有多少寸的甜。”所以你别把不认真的带到这里来,会影响别人。其他人都在等你了,你哪怕有个良心,也要对得起人家的劳动吧!
  你看牛奶有问题,国家工商局会罚,质监局会惩他。我们演艺圈呢,很少有互相的监督批评。要不展开文艺的批评讨论,怎么会有提高?就靠网上来点帖子,不够的。协会就该展开学术讨论,提高从业者的思想。不是说大学毕业以后,教育就完了。那到底是培养艺术家呢还是培养所谓的明星?
  人物周刊:现在影视学院里,学习业务的气氛浓厚吗?
  马少骅:应该说条件更好了,但对自己的要求,丢掉了。为什么戏剧学院让我回去讲学?现在学校都不知道,如何去培养一个优秀的演员。如何做好自己,做成一个优秀的人。
  人物周刊:这种东西怎么学?
  马少骅:练自己啊。你有是非观念、评判,把这个放在角色创作、选剧目中去,就会渐渐引导到修马路的、搞建筑的,更草根的人。
  我们有责任是要影响人家的,就是国外所说的“灵魂工程师”。我儿子去使馆签证,人家问,你父亲干什么的?他答,是演员。人家就很尊重。为什么?“就是你们这些人,给了我们精神上的营养。”记者也是,凡是意识形态都是。如果我们大家都有优秀修养,民主自然就来了。不会闹事了。
  人物周刊:北京的文艺座谈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马少骅:就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参加一个习总座谈会讲话的学习会。有赵汝蘅、濮存昕、交响乐团的指挥,好多艺术家。还有一个网络作家坐我旁边。他说,现在网络管得很严,“十有八九”这样的字眼都不让上了。我也不懂。后来我才明白,他是对目前文艺管制的情况,有一点意见。他觉得管得有点“过死”了。
  我还是很认可座谈会的精神。为什么文艺工作者要有这样的责任心?不要拍一些低级趣味、庸俗的东西。我们不能腐蚀、麻醉下一代人。
  人物周刊:习近平的讲话出来以后,像你这种“很认同”的思想,在演艺界算多数吗?
  马少骅:人们也就听一听,是不是从心里认同,我打问号。我们现在还是形式主义,套话太多。多了就是假话。发言的时候,动不动“正能量”,听多了,都不往心里去了。中国人特重这个。层层座谈会,也是形式。应该要改变。要真心实意,而不是用套路的方式。比如协会可以自发地讨论,畅所欲言。现在是公事公办,桌面上装出一副面孔。习主席他累死也没辙。所以效果就打折扣,被形式主义扭曲了。没听进去,就不会真心去想。   人物周刊:那你认为,艺术与政治是什么关系?
  马少骅:我不想把艺术和政治挂钩。我想把艺术和道德、品格,跟美学挂钩。道德品格是有优秀和不优秀之别的。

想塑造不一样的孙中山


  人物周刊:你演过五六次孙中山了,《走向共和》的孙中山,和以往不一样。
  马少骅:这是一部很好的戏。不过我当时也提出过意见。这个戏,在解读孙中山上,有点个人意气。对袁世凯、慈禧和李鸿章,一反过去丑化、概念式的刻画,我管它叫“正声”。
  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去贬了孙文。
  孙文是那个历史时期了不起的中国人。他是gentleman,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我是跟据他的身份、经历来说,不是我臆想的。不能把他弄成一个饭掉到地上捡起来吃、毫无思想的“愤青”,倒霉、窝囊、没风度,孙中山不是这样的。
  拍的时候,我是做了一些斗争的,我是和他们拧着来的。《走向共和》对孙文,“扭过头了”。
  人物周刊:这和几年前媒体采访您说的不一样了。
  马少骅:我那时不方便说,现在也没啥了。陈丹青那时赞扬我:你这个孙中山好。他是从“一反常态”这个角度。我认为是可以的。但那时还是“过”了。
  人物周刊:在片场的时候,就有争执?
  马少骅:有啊,他们说孙中山就是“搅屎棍”。这是那时剧组对孙中山的定位。当时的湖南宣传部长说,你们不能这样,孙文是全世界都认可的人物。但我觉得,后来几部戏,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了,太“高大全”,总是不那么客观。我很想有一个最真实、最客观地再现孙中山的机会。
  人物周刊:你对表现他和宋庆龄的爱情,也有自己的想法?
  马少骅:中山对庆龄的爱情是很美的。蒋介石受他的影响,对宋美龄也好。所以我一直想实现这么一个场景,孙中山在外面很累,筹款、打仗,回来坐在庆龄的腿下,让她摸着他的脸,像孩子一样。他要找这种爱。一个叱咤风云的男人,一旦回到她身边,靠着她,这和在外面的形象形成很大的反差。这就是男人。
  人物周刊:你跟导演提过?
  马少骅:提过。不过不采纳。“戏痴,戏疯子”就是那时别人跟我说的,实际上有点代表贬义。人家觉得“马少骅成天堵我的门口,不让我睡觉”。我站人家门口,又怕惊动人家,您看看……我X,我为什么呢当时?我就是那么痴。
  人物周刊:剧中孙中山有一段9分钟的演讲,令人印象深刻。听说你当时拍的时候,一遍就过了?
  马少骅:是的。那是剧里虚拟的一个演讲,在结尾对孙文的理念有了一个总括。演讲词最后说,“我孙文此生啊,没有别的希望,就一个希望,那就是,让共和不仅是一个名词,一句空话,或一个形式,要让它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让它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信念。”他提出五权宪法,还用中山装口袋来形容。还有人说,《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也应该在最后来一段他的内心独白,这样更有力量。但邓小平这个戏受局限,什么都要按照史料来。这是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嘛。京剧有个歌颂包拯的戏叫《铡判官》,挺棒的。包拯为了一个百姓鸣冤的案件,深入阴间。阴间还有腐败,他把阴间的判官给铡了,多艺术啊!穿越能力多强啊!我们的艺术作品为啥不能大胆点?
  人物周刊:你演了六七次孙中山,在你看来,他的弱点是?
  马少骅:政治上,他还不太了解中国老百姓的民情。只有理想,想引向西方的民主化。
  人物周刊:孙中山曾经有“孙大炮”的外号?
  马少骅:嗯,“大炮”有两层意思,一是直言,一是说出来的话像大炮一样有威力。我去台湾的国父馆和馆长聊过。有机会,希望台湾和我们共同拍一个戏。我会拿出拍《邓小平》的劲头,豁出来再演一个更全面的孙中山。
其他文献
早晨6点,狂飙突进式的失重让人丧失记忆。我从海鸥的叫唤声中醒来,依靠谷歌地图上的定位确定自己身在何处。摩洛哥,大西洋沿岸风城索维拉。巨大的不真实感在频繁奔波之后扑面而来。    我从北京飞到伊斯坦布尔,又马不停蹄来到卡萨布兰卡。和一群阿拉伯妇女在绿色火车里分享了四小时的食物之后,我抵达马拉喀什。在乔治·奥威尔的《马拉喀什见闻》中,这座城市令人沮丧:“当你穿行在这样的城镇——其居民20万中至少有两万
这是我不多的几次“卧底”采访之一,并且预谋已久。在QQ上,我提前跟一个备孕妈妈取得了联系,出发之前,我甚至特意仔细检查了自己的说辞,还检查了背包,抛下碍眼的东西——我在忙活那个关于不孕症和辅助生殖的题目,要去几个备孕妈妈合伙租的小屋里住一夜。  在那之前,我跟几个不孕论坛著名的坛主联系,有的在国外,有的没有回信,也有的回答,“电话?哦我最近带娃比较忙,这样,你看看我写过的经历帖吧。”医生们并不特别
李泰祥  台湾音乐家,1 月2 日晚间因甲状腺癌病逝,享年73 岁,作品包括管弦乐、实验音乐、音乐剧、舞剧、电影配乐等,最知名的作品为《橄榄树》《欢颜》《走在雨中》等。告别  2013年12月27日,下午两点,在台北新店慈济医院的安宁病房,南京媒体人黄佳诗见到了弥留之际的李泰祥。“这是我第一次见他,没想到也是最后一次。”她对李泰祥的热爱始于高中时代,“从喜爱齐豫的歌开始,自然关注到歌曲背后的人,当
为什么欧洲足球联赛没有选秀机制,而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及MLS(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全都有?因为环境不同、理念不同、体系不同、基础不同。环境  欧洲足球联赛本质上讲只是一个概念上的整合,并不真正存在一个欧洲足球联赛可以将所有欧足联成员国的所有各级别参赛球队全部包括在内,只能够通过锦标赛性质把各个国家顶尖及次顶尖级别的球队聚在一起,形成欧冠和欧联。但是实质上各国联赛是没有关系的。  北美四大盟的情况
出现在中环一家酒店咖啡厅里的张小娴身材娇小,披着与海报里一样的直发,气质沉静且疏离。她淡淡地说起,十几年前,《明报》编辑主任就是约她在这家咖啡厅见面,邀她在《明报》写专栏。两年后,这个专栏结集的第一本散文集《贴身感觉》成了畅销书。她在专栏上推出的连载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更为她积累了大量的读者,这些读者从她的专栏一直追到小说出版。张小娴自认为运气好,赶上了报纸专栏的黄金时期,转型当作家后从第一本开
最近一次拍冯小刚是 2012年初冬,当时他在王中军的画室进行创作,正式开拍前我被允许进入画室先抓拍几张。  画室宽绰明亮,两面落地窗呈L形,光从临街的一面漫进来,另一面遮着黑色窗帘。墙壁和地板上随处可见王中军的画作,风光、人体、静物……它们看上去色彩夸张,笔触突兀。    穿着PRADA皮衣的冯小刚站在画架前,拿着画笔,神情严肃。王中军坐在画室中央的栗色皮沙发上,一只胳膊搭在扶手上,手中夹着雪茄,
孙继海还没退役。这是所有对21世纪初那批国家队成员有记忆的人再次看到他出现在中国职业联赛赛场上时的共同反应。根据官方履历,他今年38岁。  90年代中期,在万达王朝,他几乎是年纪最小的主力队员,大连球迷叫他“无敌王子”。在2002到2008年间,他是《体育新闻》中一个遥远又亲切还时常带着骄傲的名字,在他效力的英国曼特斯特城,球迷称他“中国太阳”。目前,他在中超球队重庆力帆踢球。年初力帆闹退出,被当
在巴黎,当然也是在所有西方主要城市,中国人几乎已如空气一般无处不在。  卢浮宫、巴黎圣母院、艾菲尔铁塔、凯旋门,从旅行大巴车下来、揉着眼睛打着哈欠东张西望的旅行团成员;在LV、HERMES旗舰店里举着手机拍照、打电话回国和亲友大声讨论颜色款式的扫货者;香榭丽舍大街上两手拎奢侈品包装袋、登着高跟鞋踉跄行走的亚洲女孩;每一个地标景点背景前穿黑西服白长裙拍婚纱照、做出种种恩爱甜蜜状的青年男女,不用问,十
明代文学家屠龙这样评价苏轼和香、品香的境界:“和香者,和其性也;品香,品自性也。自性立则命安,性命和则慧生,智慧生则九衢尘里任逍遥。”和香,在用香的历史上,已超越技艺,更是人的思想与性情的体现。和香之妙,令历代嗜香者跃跃欲试。然而,和香之难,却非普通人可以随意把玩。宋代颜博文在《香史》序中写道:“合和窨造自有佳处,惟深得三昧者,乃尽其妙。”而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写道:“幽趣各有分别,熏燎岂容概
“半月可在林中静寺松神经,半月可在都市work,轻松、灵活、自由,你还在等什么?看过来,你能负责APP运营维护、程序数据对接,熟悉iPhone/Android/WP等手机客户端产品,精通第三方软件,我佛要你……”为招聘年轻人才,连佛祖也上网征才。广东千年古寺东华禅寺为宣传佛法,在网络上推出征APP人才广告,还表明“我佛要你”。该广告在朋友圈爆红,除有百万点击量外,还吸引了4000份履历投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