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成绩上不去,归根结底与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这里,我就和大家说说,妨碍孩子数学成绩提高的15个坏习惯。
1.不认真听课
孩子的基础知识主要来自于课堂學习,而课堂效率高不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是否认真听课。倘若上课开小差,就很容易错过某个重点知识的讲解,导致下课花费很多时间去理解。
建议孩子:
(1)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不要一心二用。
(2)学习要有计划、有目标,并围绕计划和目标展开学习。
(3)做作业时,放在桌面上的东西要与当时的学习内容有关,减少注意力分散的可能性。比如做语文作业时,不要把数学课本摆在桌面上。
(4)长时间学习,容易出现思维停滞现象,所以要在合适的时候切换科目或者休息片刻。如果在家学习,除试卷练习外,建议学习一小时休息10分钟。
(5)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精神不好,注意力肯定不能集中,所以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劳逸结合。
(6)通过由易到难不断地解决问题,建立自信心;同时培养学习兴趣,让兴趣引导学习,进而提高注意力。
(7)学习前的1小时,避免做让人感到非常兴奋的事,如唱歌、运动,因为人的身体如果是亢奋的,那么学习起来,注意力会很难集中。
(8)课前要有预习环节,听课要主动,尽量在听懂的基础上做笔记,而不是一味地抄笔记,否则就没有思考的空间。实在听不懂,一定要标记出来,课后找老师或同学给自己讲解,直到弄懂。
需要注意的是,预习是为了带着问题去听课,而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已经预习过了,上课就不认真听了,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2.学习无规划
很多同学在学习上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老师、家长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要知道,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计划性都很强,小到每日计划,大到学年计划都安排好了,所以规划一下自己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制订学习计划的思路:
学习计划是系统计划,应包括平时计划、阶段计划和长远计划。
平时计划,就是常规的学习内容和临时性安排的学习任务;阶段计划,是以一个月或一个学期为一个周期的学习计划;长远计划,则是以一年或几年为一个周期的学习计划。
在制订学习计划时,应先考虑长远计划,它是整个学期的最终学习目标或升学目标,比如小升初择校,中考、高考进入哪所高中或大学;稍小的长远目标,可以是期末考试年级排名多少,或者是数学能够考到多少分等。
要想实现长远计划,就要将其分解成阶段计划,比如小升初要考进心仪的学校,那成绩应该达到多少分;要达到这个分数,自己要分阶段做好哪些事。再比如,想把数学成绩提高30分,那么最近几周要将哪块知识学好,要练多少习题等。
定好阶段计划后,还要将阶段计划分解成平时计划,比如要学好数学不等式,具体要练习哪些题,需要在哪天完成等。
通过一步步分解,大目标变成中目标,中目标变成小目标,这样执行起来就会比较容易,可有效避免因为计划过于“高大上”而不切实际,结果难以执行,流于形式。
3.只看书,不做题
很多孩子有个误区,以为看懂了,知道这道题怎么做的,自己就算是掌握住了。可是一上“战场”,这样的孩子往往拿不了高分。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没有动笔的缘故。中小学数学考试其实不会考很多难题,很多题是由基础题加上复杂的计算演变而来,如果没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怎么可能在考试中获胜呢?
这个误区还常常出现在学生的复习当中。有些同学为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复习时就简单地写一下思路,或者感觉这道题会做了就跳过去,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
在数学学习中,做题是很重要的,即使难算,也要耐下心来一步步得出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计算能力,还会在做题中发现一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查漏补缺和强化训练。
4.边做题,边翻参考资料
有的学生边做题边翻参考资料,比如做到某道题时,忘记公式了就翻一下书本,忘记某个步骤了就翻一下答案。虽然对着书能把题做出来,但是下次遇到同类型题,而手上没有书时,很有可能就做不出来了。这种做题方式和开卷考试一样,考完就忘了,结果导致不能牢固掌握知识点。
其实,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把公式等比较重要的知识熟记在脑子里,需要用的时候,一思索就出来了。这样,一是节省时间,二是能够快速提供解题思路。一开始有些知识点没记住,需要翻书,这是正常的。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做数学题时就要慢慢地“戒掉”书,这样才会有进步。
5.遇到问题不马上解决
有的孩子有惰性,遇到问题,总想着等明天再说。有的孩子羞于向别人请教,结果问题越积越多。要知道,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知识漏洞,拖得越久,漏洞越大,成绩自然不会好。因此,发现问题,就要尽快解决。
6.只做题,不思考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思考对于学习数学而言是最核心的,做题更是如此。不坚持思考、做题、联想、类比、总结,那只相当于背书。数学考的是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够理解这些知识点,然后运用这些知识点去解题,通过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因此,做数学题时要学会思考题中所包含的知识点,思考题与题之间的异同与联系等。通过思考,整合知识点,提炼出思路,以后再碰到这类题就会非常容易解决。而且每思考一次就会加深一次印象,经常思考,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7.打草稿随心所欲
每次考试都有不少学生,因为在草稿上乱写乱画,结果导致条件写错或抄错答案而扣分。因此,学生平时就要注意养成打草稿条理清晰的习惯。这个习惯的养成会慢慢提升对大型计算题的信心和仔细程度,等上了考场就能做得又快又准了。
8.觉得晚上做数学题效率高 有很多孩子是夜猫子,喜欢熬夜。他们晚上思维敏捷,白天精神状态不佳,要么打瞌睡,要么思维停滞。可是考试都是在白天进行,所以這类孩子最好把生物钟调整一下。
9.听课不记笔记
上课只听老师讲,当时听懂了,但是下课后容易遗忘。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老师讲的重点,如果能及时记下,等于在大脑里又过了一遍,所以课堂不记笔记是非常吃亏的。
10.不求甚解,死记硬背
有的孩子在学习数学时,不深究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和推理方法,死记硬背。其实,排除极少数必须死记硬背的公式外,很多公式定理都是可以推理的。这些推理能够帮助理解基础知识,这一块不掌握,在运用时就不会得心应手。因此,学数学要深究公式背后的原因,尽量不死记硬背。
11.审题不细,急于下手
有的孩子为了图快,看见题目就动笔,结果本来思考一下就能做对的题也丢了分。其实,如果能再读几遍题目,尤其是几何题、综合题,看清题目的已知条件,同时将已知条件标注到图上,就能做出来了。
12.看完答案就不管了
仅粗略地看了看最后的答案,就认为自己会了,这是学习中最严重的错误。要想学好数学,必须能够在不看答案的情况下,自己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因此,在做完数学题或者考试结束后,一定要分析做过的题,尤其是试卷上的错题。
13.不到最后不学习
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会到开赛前的最后一刻才训练吗?当然不会。数学,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提高成绩的学科,所以一定不能有这种想法。
14.不注重劳逸结合
有的孩子认为,坚持高强度地学习,成绩一定会提升。事实上,很多这样苦学的孩子成绩一直在原地踏步。这样的情况在高中生中非常多见,他们利用提神饮品,如咖啡等,减少疲惫感,以获得更多的学习时间。长此以往,会导致脑疲劳,思考缓慢。因此,该休息时要休息,该放松时要放松,该学习时要学习,做到劳逸结合,才能科学有效地提高数学成绩。
15.将数学练题当任务
练题,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效方法,但练题要有针对性。有的孩子练题没计划,不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题,而是随便找一些题来练习,做完了事,不去思考这些题背后的思路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练题,事倍功半。因此,多分析错题,找到自己的知识漏洞,根据知识漏洞去找相关的题练习,从而掌握这类题的解法,才是正途。
以上这15个坏习惯,如果你家孩子有的话,一定要让他尽快改掉。这样,数学成绩才会有明显提升。
小贴士:
怎么使用错题本
要想学好数学,建立一个错题本必不可少。以下,是具体使用错题本的一些建议:
1.定期翻阅,自查自纠
错题记在本上不看,就是废纸一张,经常浏览,才能变“废”为“宝”。尽量少做机械的练习题,增加复习整理和实践题,翻阅“错题集”最好成为学生每周必做的功课。翻阅的过程,就是让孩子大脑加深印象,从而避免再犯的过程。考前翻阅,会再次加深印象。
2.同学互阅,借鉴防错
错题本,就是写满教训的指导书。而获得教训的方式,可以来自于直接经验,也可以来自于间接经验。如果孩子们能够互相交换阅读错题本,就能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3.竞赛出题,提高兴趣
组织小组竞赛,让几个孩子以对手赛的形式从对方的错题本上出题测试。对自己做过的错题,孩子熟悉又有兴趣,对曾经出错的地方,他会特别小心。答对加分,答错扣分,小组累计算分。在这样的竞赛中,孩子们巩固了知识,纠正了错误,以后也会更有兴趣地整理错题。
4.分类训练,全面整理
出错的地方,就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抓住这些重点和难点,就能有针对性地复习补救。
【编辑:杨子】
1.不认真听课
孩子的基础知识主要来自于课堂學习,而课堂效率高不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是否认真听课。倘若上课开小差,就很容易错过某个重点知识的讲解,导致下课花费很多时间去理解。
建议孩子:
(1)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不要一心二用。
(2)学习要有计划、有目标,并围绕计划和目标展开学习。
(3)做作业时,放在桌面上的东西要与当时的学习内容有关,减少注意力分散的可能性。比如做语文作业时,不要把数学课本摆在桌面上。
(4)长时间学习,容易出现思维停滞现象,所以要在合适的时候切换科目或者休息片刻。如果在家学习,除试卷练习外,建议学习一小时休息10分钟。
(5)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精神不好,注意力肯定不能集中,所以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劳逸结合。
(6)通过由易到难不断地解决问题,建立自信心;同时培养学习兴趣,让兴趣引导学习,进而提高注意力。
(7)学习前的1小时,避免做让人感到非常兴奋的事,如唱歌、运动,因为人的身体如果是亢奋的,那么学习起来,注意力会很难集中。
(8)课前要有预习环节,听课要主动,尽量在听懂的基础上做笔记,而不是一味地抄笔记,否则就没有思考的空间。实在听不懂,一定要标记出来,课后找老师或同学给自己讲解,直到弄懂。
需要注意的是,预习是为了带着问题去听课,而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已经预习过了,上课就不认真听了,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2.学习无规划
很多同学在学习上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老师、家长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要知道,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计划性都很强,小到每日计划,大到学年计划都安排好了,所以规划一下自己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制订学习计划的思路:
学习计划是系统计划,应包括平时计划、阶段计划和长远计划。
平时计划,就是常规的学习内容和临时性安排的学习任务;阶段计划,是以一个月或一个学期为一个周期的学习计划;长远计划,则是以一年或几年为一个周期的学习计划。
在制订学习计划时,应先考虑长远计划,它是整个学期的最终学习目标或升学目标,比如小升初择校,中考、高考进入哪所高中或大学;稍小的长远目标,可以是期末考试年级排名多少,或者是数学能够考到多少分等。
要想实现长远计划,就要将其分解成阶段计划,比如小升初要考进心仪的学校,那成绩应该达到多少分;要达到这个分数,自己要分阶段做好哪些事。再比如,想把数学成绩提高30分,那么最近几周要将哪块知识学好,要练多少习题等。
定好阶段计划后,还要将阶段计划分解成平时计划,比如要学好数学不等式,具体要练习哪些题,需要在哪天完成等。
通过一步步分解,大目标变成中目标,中目标变成小目标,这样执行起来就会比较容易,可有效避免因为计划过于“高大上”而不切实际,结果难以执行,流于形式。
3.只看书,不做题
很多孩子有个误区,以为看懂了,知道这道题怎么做的,自己就算是掌握住了。可是一上“战场”,这样的孩子往往拿不了高分。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没有动笔的缘故。中小学数学考试其实不会考很多难题,很多题是由基础题加上复杂的计算演变而来,如果没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怎么可能在考试中获胜呢?
这个误区还常常出现在学生的复习当中。有些同学为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复习时就简单地写一下思路,或者感觉这道题会做了就跳过去,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
在数学学习中,做题是很重要的,即使难算,也要耐下心来一步步得出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计算能力,还会在做题中发现一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查漏补缺和强化训练。
4.边做题,边翻参考资料
有的学生边做题边翻参考资料,比如做到某道题时,忘记公式了就翻一下书本,忘记某个步骤了就翻一下答案。虽然对着书能把题做出来,但是下次遇到同类型题,而手上没有书时,很有可能就做不出来了。这种做题方式和开卷考试一样,考完就忘了,结果导致不能牢固掌握知识点。
其实,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把公式等比较重要的知识熟记在脑子里,需要用的时候,一思索就出来了。这样,一是节省时间,二是能够快速提供解题思路。一开始有些知识点没记住,需要翻书,这是正常的。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做数学题时就要慢慢地“戒掉”书,这样才会有进步。
5.遇到问题不马上解决
有的孩子有惰性,遇到问题,总想着等明天再说。有的孩子羞于向别人请教,结果问题越积越多。要知道,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知识漏洞,拖得越久,漏洞越大,成绩自然不会好。因此,发现问题,就要尽快解决。
6.只做题,不思考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思考对于学习数学而言是最核心的,做题更是如此。不坚持思考、做题、联想、类比、总结,那只相当于背书。数学考的是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够理解这些知识点,然后运用这些知识点去解题,通过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因此,做数学题时要学会思考题中所包含的知识点,思考题与题之间的异同与联系等。通过思考,整合知识点,提炼出思路,以后再碰到这类题就会非常容易解决。而且每思考一次就会加深一次印象,经常思考,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7.打草稿随心所欲
每次考试都有不少学生,因为在草稿上乱写乱画,结果导致条件写错或抄错答案而扣分。因此,学生平时就要注意养成打草稿条理清晰的习惯。这个习惯的养成会慢慢提升对大型计算题的信心和仔细程度,等上了考场就能做得又快又准了。
8.觉得晚上做数学题效率高 有很多孩子是夜猫子,喜欢熬夜。他们晚上思维敏捷,白天精神状态不佳,要么打瞌睡,要么思维停滞。可是考试都是在白天进行,所以這类孩子最好把生物钟调整一下。
9.听课不记笔记
上课只听老师讲,当时听懂了,但是下课后容易遗忘。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老师讲的重点,如果能及时记下,等于在大脑里又过了一遍,所以课堂不记笔记是非常吃亏的。
10.不求甚解,死记硬背
有的孩子在学习数学时,不深究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和推理方法,死记硬背。其实,排除极少数必须死记硬背的公式外,很多公式定理都是可以推理的。这些推理能够帮助理解基础知识,这一块不掌握,在运用时就不会得心应手。因此,学数学要深究公式背后的原因,尽量不死记硬背。
11.审题不细,急于下手
有的孩子为了图快,看见题目就动笔,结果本来思考一下就能做对的题也丢了分。其实,如果能再读几遍题目,尤其是几何题、综合题,看清题目的已知条件,同时将已知条件标注到图上,就能做出来了。
12.看完答案就不管了
仅粗略地看了看最后的答案,就认为自己会了,这是学习中最严重的错误。要想学好数学,必须能够在不看答案的情况下,自己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因此,在做完数学题或者考试结束后,一定要分析做过的题,尤其是试卷上的错题。
13.不到最后不学习
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会到开赛前的最后一刻才训练吗?当然不会。数学,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提高成绩的学科,所以一定不能有这种想法。
14.不注重劳逸结合
有的孩子认为,坚持高强度地学习,成绩一定会提升。事实上,很多这样苦学的孩子成绩一直在原地踏步。这样的情况在高中生中非常多见,他们利用提神饮品,如咖啡等,减少疲惫感,以获得更多的学习时间。长此以往,会导致脑疲劳,思考缓慢。因此,该休息时要休息,该放松时要放松,该学习时要学习,做到劳逸结合,才能科学有效地提高数学成绩。
15.将数学练题当任务
练题,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效方法,但练题要有针对性。有的孩子练题没计划,不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题,而是随便找一些题来练习,做完了事,不去思考这些题背后的思路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练题,事倍功半。因此,多分析错题,找到自己的知识漏洞,根据知识漏洞去找相关的题练习,从而掌握这类题的解法,才是正途。
以上这15个坏习惯,如果你家孩子有的话,一定要让他尽快改掉。这样,数学成绩才会有明显提升。
小贴士:
怎么使用错题本
要想学好数学,建立一个错题本必不可少。以下,是具体使用错题本的一些建议:
1.定期翻阅,自查自纠
错题记在本上不看,就是废纸一张,经常浏览,才能变“废”为“宝”。尽量少做机械的练习题,增加复习整理和实践题,翻阅“错题集”最好成为学生每周必做的功课。翻阅的过程,就是让孩子大脑加深印象,从而避免再犯的过程。考前翻阅,会再次加深印象。
2.同学互阅,借鉴防错
错题本,就是写满教训的指导书。而获得教训的方式,可以来自于直接经验,也可以来自于间接经验。如果孩子们能够互相交换阅读错题本,就能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3.竞赛出题,提高兴趣
组织小组竞赛,让几个孩子以对手赛的形式从对方的错题本上出题测试。对自己做过的错题,孩子熟悉又有兴趣,对曾经出错的地方,他会特别小心。答对加分,答错扣分,小组累计算分。在这样的竞赛中,孩子们巩固了知识,纠正了错误,以后也会更有兴趣地整理错题。
4.分类训练,全面整理
出错的地方,就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抓住这些重点和难点,就能有针对性地复习补救。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