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妖孽般的女子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ojianpku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又见到了她,是的,就是她。
  一身惹眼的旗袍,抬眼就瞧得见,果真妖艳到了极致。内心潜意识里是带着几分抗拒的,说不清,道不明,执拗,近乎偏执地回避着某些东西,刻意的心中隐隐发慌,乱了阵脚。
  我知道,那是属于我灵魂深处的色调。清冷孤高的姿态,那曾是我用整个年少青春挚守,膜拜的信仰,袅袅青烟弥散着,随着沉香屑的焚烧,一丝一缕,早已蚀心入骨。鄙夷,嫉妒,胸腔被各种不适充斥膨胀,二十年的偶像情怀岂会如此轻易倒戈?
  那个妖孽般的女子。她施施然走来,大红色的繁花锦绣旗袍,外罩蓝色欧根细纱,在那个烟雨蒙蒙的四月,直直地撞进心扉。那本应是张爱玲式的喧嚣与孤寂,私人定制的风华绝代。
  没有人知道我有多么迷恋张爱玲,那种发自骨子里的沉醉,是教徒般虔诚的信仰,顶礼膜拜,过犹不及。少年时读到她,几度痴迷,文字里那些爱恨纠缠的悲凉,冷寂,清高,那时的她必是穿了锦绣旗袍盈盈独立阁楼之上,周遭俗世的烟尘飘渺,就那样站着,不喜不悲,骨子里的冷傲在纸上早已纵横驰骋。那是张爱玲式的爱恨情仇。
  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金丝雀,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 / 见了他,她变的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 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偏偏是爱情
  清冷中透着几许阴郁,缠缠绕绕,那沉寂如水的文字慢慢的,满满地,不知不觉就会让你的心中泛出隐隐的潮湿。犹如尘封千古的妆匣里重见天日的凤头钗,惊艳决绝的瞬间带着祖母绿的刻骨凉意,触目,皆是一座座斑驳沉寂的老宅光影,恍若隔世。
  可偏偏,她却那么招摇地肆虐着。她鲜衣怒马,穿各色的旗袍,惹眼的紅,明晃晃的黄,翠如水的绿,婉约的靛蓝,素雅的黑底白梅……喝茶,写字,唱戏,穿梭行走,繁花不惊,银碗盛雪,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有一种毒舌叫做血性,说的就是她。她毒舌,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爱憎分明的不曾有半点婉转。酣畅淋漓。
  她生性不羁,有那么点桀骜不驯,旗袍配球鞋,说走就走的旅行,行走天地间的坦荡富足,撒开欢似的奔跑,在醉人的午夜街头呐喊,在空旷的原野和土地对话,享受阳光的抚触。
  煮酒,烹茶,在时光的脉搏里细数禅的雅韵。去见想见的人,听爱听的戏,瓦瓮里插花,拍自己钟意的静照。约三五知己,围炉夜话,兴致来了,唱一段程派戏曲。
  读她的书,字里行间快意恩仇,又极富西方主义浪漫情怀。
  从此繁花,一路盛开 / 如果在十七八岁,我会选择动荡一生 / 青春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场盛大的演出 / 你收拾一片旧山河,才终于发现,那青春里所有的过往,即使是疼,即使是碎,依然美到心惊
  不同于张爱玲的寂寥,远在生活之外,那种与世俗格格不入的疏离感并没有在她的身上显现出来,相反,她完全是个生活的行家。化身美厨娘,炖一锅讨喜的肉,去乡野小镇淘一件件瓷盆陶罐,品味哪个牌子的酱油醋好使,也是她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与她,自在经营的犹如艺术,浑然天成。
  还是想说说张爱玲,爱玲爱玲,最爱雨霖铃,可偏偏那个四月烟雨中,我看着她赏花、赏雨、在花海里谈笑风生,自嘲安安静静地做个养花人,多么美好!而那日,竟冥冥中记住了她的所有神采。
  喜欢旗袍,最早源自于张爱玲身着旗袍的一个剪影,只一眼,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可为何在九扇屏万千旗袍前,眼前挥之不去的全是她的身影?思想乏味的时候,禁不住想象莞庄的酱油到底有多鲜,意大利牌的盐究竟是何滋味?
  终于明白,原来我早已中了一味名叫雪小禅的毒。歇斯底里。
其他文献
柏相,祖籍陕西扶风。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为陕西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著有诗集《早安,首善街》(宁夏人民出版社)。  范墩子是陕西小说界近些年来横空出世的一匹黑马。他之所以在陕西小说界最新一代的作家中最是引人注目,不仅仅是因为他年轻,只有二十五岁;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诸多小说,尤其是中短篇小说,总是闪耀着空旷的幽思与粗粝的阔远,有着自己独特的小说向度;而且,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带给了陕西小说界,乃至整个
期刊
虚构出的一场雪,不会空走一遭  人间的留白,只是臆想中的剧情  怀抱着棉麻和烈酒,注定  我是一个有着月光一样惨淡的偷渡者  被北风高挂在枝头的冬天  内涵不只是空旷那么简单  纵情的喉咙喷吐不出火焰  沉寂或消亡成为多项的选择  如果你率先一步  让歌声替代一度活跃的鸟鸣  我就循声而至,抖动霜落一片的肩头  承接你,無处安放的碎梦残片
期刊
《吕氏春秋》将每个季节分为三部分,既是孟、仲、季。以春季为例,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夏秋冬亦是如此。季春的“农科城”杨凌,是一年当中最美的季节。我们正是在这样春风醉人的日子里,组织三十多位文艺工作者采风,沿湋水、至渭水,领略春日里杨凌迷人的迤逦风光。  这次采风活动与以往不同,除了看风景,我们想让大家更多了解杨凌的人文历史,所以邀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位重量级教授加入采风队伍,他
期刊
出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南门,便是五台山。所谓“五台山”,其实是五组台阶组合,每组台阶有二三十级踏步,杨凌人称之为“五台山”。站在“五台山”顶,放眼远望,一条宽畅笔直的大道直通渭河岸,大道两旁是一溜两行的毛白杨,若在夏秋季,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条大道以陇海铁路为界,南边称邰城路,北边的为西农路。西农路在杨凌,犹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外滩、西安的解放路。  杨凌的地势呈台阶状,由北向南分为三个台
期刊
老孟是杨陵区大寨镇孟寨村人,卖面皮40多年了。我刚开始吃老孟面皮那会儿,觉得这面皮很特,跟我们西府的调法不一样。后来去了武功镇,才找到了根儿。原来老孟面皮的调法是正宗的老武功吃法,只是少了武功镇的豆面糊配对儿。  老孟四十年如一日,跟他老婆俩人卖面皮。一个切、搅,一个端饭,收碗,打扫卫生。老孟调面皮除了盐、醋、辣子之外,另外要放芥末和芝麻酱,配菜是黄豆芽、绿豆芽二选一。芥末的辛辣和冲劲儿与芝麻酱的
期刊
冬夜里的话题难免与雪有关  一个十指刨过泥土的人,替幼年的麦子  喊叫着冷,而那些新鲜的根須  暗里向深处的温暖盘结  村庄被疲惫拽向黑暗  失眠的鸡鸣狗吠,守着庭院的风吹草动  一根枯枝的断裂声也有可能成为宿敌  只要一场雪落下,离我而去的三分薄田里  梦就不会醒来,而一片白  正被另一片白覆盖着
期刊
杨凌有个五泉镇,五泉镇有个五泉村,五泉村是我出生的地方。16岁以前,我的全部世界就只有五泉那么大。后来,上学的路越走越远,到了杨陵,到西安,又到南京,人像风筝一样飘,心却始终被一根线牵着,最终还是回到了家门口,尽管当时找了很多个借口,其实我知道,回来的真正理由,只是割舍不了对故乡的依恋。  五泉的地界上,有一座皇帝的寝陵,是隋文帝的泰陵,可老百姓都叫杨陵。五泉原来隶属于宝鸡市扶风县,饮食习惯、风土
期刊
走遍世界,把风景看遍,蓦然回首,才知最美的风光还是走进大自然。在湛蓝澄澈的天空、饶沃膏腴的土地、日升月落的田野,聆听水的低语,对话山的回响,叩问心的悲欢,恪守梦的方向。  初秋的杨凌,多了一分轻盈、三分淡香、五分清幽、七分斑斓,走进小湋河,才知多了九分宁静,致远恬淡之风迎面而来。  晨光穿过橘红色略带娇羞的云层,撒向金色的小湋河,清风拂掠,深绿色的草叶频频点头,似致意,又似婉拒,摇晃着一颗徘徊的露
期刊
上篇:释居图  民国三十三年(1944),夏日的某个夜晚,居士彭大融在寮房里不能入眠。山间的夜晚是静谧的,他听见自己在床上辗转反侧的声音,床板在每一次身体的翻动带来的压力之下,发出仿佛痛楚地叫声。这声音在窗外鸣虫的乐声制造的潮汐中,被放大了。因而有时使人难以忍受。他用手指按按鼓胀的太阳穴,甚至从枕头底下摸出一盒万金油,用嘴舔湿手指抹了点油膏,擦在那个穴位,但无济于事。于是,干脆坐起来,点亮灯,坐到
期刊
“泾渭分明”原本是用泾河、渭河来比喻两个不同类的事物和是与非的。泾清、渭浊,两支河流一路向东,于高陵县船张村相汇,合二为一,注入滔滔黄河。  这个金色的十月,我从渭河之滨出发,又临泾河,两天时间历经武功、乾县、礼泉、泾阳、三原数县。这是一段曾经熟悉的路,时隔二十多年心中依然有星星点点的冲动和恋情。  那时,我在咸阳上学,在同学的引领下多次去北边几个县区,听着当地的口音,体验当地民俗,颇感新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