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的导入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BIN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课是一门比较枯燥、抽象的学科,教学时一定要设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好奇、喜悦、趣味、激动等。数学课的导入是数学课教学的前奏曲,它既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触发点。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兴趣 导入课
   导入新课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让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无疑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希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人们对于事物的整个印象,一般是以第一印象为中心形成的。所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为了引出新课,虽不是主体,但它却是整节课堂教学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入新课的成败往往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成败,因此设计好导入,上好导入新课这一部分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1 导入的目的
  导入是在教学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导入成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精心设计的导语能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情绪高涨,愉快振奋;导入成功还能引起学生注意,进入学习情境,排除一切影响和干扰,全神贯注地集中到学习上来;导入成功也为新知识作好铺垫,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分散难点,突出重点;明确学习目的,调动主动性,做学习的小主人。
  2 导入的方法
  2.1 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情境式导入新课的特点是把形、情、境、理融于一体。利用音乐、投影、录音、录像等手段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如一位教师教“相遇问题”时,为扫清学习障碍,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用活动抽拉片显示让学生理解“同时”、“相向”两概念的意义。拉动活动片显示,使学生理解了相距、相遇两概念的涵义,促进了对新知识的探求。
  2.2 过渡导入。在讲新知识前复习与新知识相关联的已经学过的知识,然后设计一些小题目过渡到新知识上来。这种导入的好处是减轻了小学生对新知的陌生感,坡度小,新旧知识的联系紧密,同时能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信心。例如,教学“圆锥体积”时,我先出示几题求圆柱体积的练习,学生通过圆柱的体积公式,很快地求出圆柱的体积,然后我让学生求这些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且告诉学生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是与它同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也是今天所学习的内容。学生有一点茫然,觉得求圆锥体积没有那么简单,“趁热打铁”,我用课件演示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学生自然而然的理解了:圆锥体积等于同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2.3 设悬导入,引发求知欲。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设悬”就是教师在教学新知识时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探索性的思维活动。新课伊始,教师善于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引起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将会触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产生巨大的内驱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和学生先共同探索两种测量圆周长的方法:一种是把实物“圆”在桌面上滚动一周,所走的路程就是这个圆的周长;二是用绳把实物缠绕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所得绳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的周长。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问:“这个圆能用上述方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吗?”这样,教师就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悬念,使学生急于想知道用什么方法才能求出画出的圆的周长。这样学生对如何运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圆的周长充满了好奇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了探索知识的强烈愿望,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2.4 联系实际,调动积极性。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很多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新知识的引入,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一般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有的还亲身经历过。在讲解数学新概念时所举的例子尽量要联系实际。当老师提出与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例子时,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想学以致用,这样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①例如:在学习“面积”一节时,可以这样开场:我们年级张老师家分得一套新房子,他打算用33mm的正方形彩色地板砖铺地面,现在平面图就在我手里,同学们帮助算一下,需要买多少块方砖。看到学生们认真审视平面图后互相商讨的场面,我及时引入了“面积”的概念。②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们也可以采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来导入,可以提问同学们来学校是否用交通工具?用什么工具?同学们马上回答:自行车、公共汽车等。接着提问:自行车有什么特征?学生都争先恐后地答:两个车胎。再问学生对车胎是否还有什么特征?让学生思考。我们提问学生曾经学过什么图形?同学回答:“点、直线、线段、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等。”我们提问:自行车的车胎能滚动吗?同学们都回答可以。③例如,在教学“整数减法中连续退位”时,教师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有一个小朋友要买一支6角钱的铅笔,他身边没有带零钱,怎么办?”学生说:“给一元钱去找。”教师又说:“他也没有一元钱呢?”学生说:“给十元钱去找。”老师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讨论,十元钱怎么个找法。这样从生活经验引出新算法,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连续退位的算理。
  2.5 观察实验导入。通过观察实验或学生的动手操作,把抽象的理论直观化,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能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如“点和线的关系”的导入:教师先准备好一段细线和一个彩色的小球,将彩球拴在细线的一端,教师从一进教室起就边走边演示——彩色小球不停地旋转,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等教师在讲桌前站定后,便停止演示,要求学生解释刚才的现象,通过这样的直观演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使“点和线的关系”这样抽象、难懂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
  当然,导入的形式还远不止这些形式。关键是要掌握因人、因时、因地而变的法则,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导入新课,都应当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诸方面取得好的效果。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尽量给学生审美情趣上的满足。
其他文献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只要你善于捕捉教育信息,以实际生活为素材,用情去感染学生,抓住学生的心,那么,教育将事半功倍。随着新课程的逐渐使用,教材越来越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只要合理运用教材,一定会让老师教的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本学期,我们五年级数学课本在学习分数乘法后,有一道练习题,是讲废纸回收再加工成再生纸的。条件里有“我国每年回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记、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学习。那么教师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呢?这对于我们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熟悉的困惑。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来
期刊
有许多教师经常为批阅作文而苦恼。平时教师在批改作文时挑灯夜改,花费了很大精力,消耗了许多时间。然而,作文本一发到学生手中,他们没有看老师如何评改,只是看看作文的分数就往书包一塞了事,教师花了力气却收不到效果。笔者认为这种传统的批改方式有待更新和探索,于是,我在作文教学中也做了一些尝试。我觉得组织学生进行自评(改)或互评(改)的方法,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措施,是切实可行的。对于刚踏入中学校门的学
期刊
现行的初中生物新课程就是为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探究,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提高创新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在教材中设置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科学探究,以七年级上期教材为例:教材中有9个“观察与思考”,6个“探究实验”,8个“一般性学习实验”,4个“模拟制作”,还有一些“课外实践”和进一步“探究”,这些内容会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增加动手
期刊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生活为写作源泉,讲究读写结合,创设宽松愉悦的写作氛围,让学生以积极的情感爱上写作,我们的作文教学质量就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1 加强生活与写作的联系——解决题材问题  根据有关调查和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最大的原因不在作文技巧,而是题材的匮乏。中学生生活经历有限,生活空间狭小,写作文往往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应教会他们观察生活的方法,帮助
期刊
【摘 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这已是教育创新改革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巧用多媒体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在课堂上使用,运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教学改革的需
期刊
【摘 要】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在当前轰轰烈烈的课改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加强反思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是笔者今天和教育同仁共同探讨的话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反思。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作为一股强劲的教学思潮引起理论界和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是因为研究发现:教师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理论,总
期刊
如何指导学生感知活动主题,这是我们每个老师在教学中要遇到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多方面的探索,下面以“点亮生活”这个主题为例,谈谈我们是如何指导学生感知活动主题的。  1 创设情境三步曲  第一步:播放城市夜景视频,老师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每当夜幕降临,我们漫步街头,放眼望去,犹如人间仙境。是什么把我们的城市装扮得如此光彩夺目呢?是灯。璀璨的灯就像天上闪烁的星星,它既为我们带来光明,又把我们的生活
期刊
【摘 要】 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和表达欲望;还能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形象,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尝到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 激趣 点睛 恰当   课程标准指出:要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认知工具。多媒体这一作为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因为电教媒
期刊
【摘 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不但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而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同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