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文言文循序渐进的“四文”教学策略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we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是中职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模块。然而,纵观当前的中职语文教育,文言文教学存在明显的“死于章句,废于清议”问题。“死于章句”源于中职语文教师死板僵硬的教学方式,“废于清议”则重在指摒弃文言文本身,任意拓展,肆意解读文言文文本思想的现象,这两种现象的最终结果是导致“文和言”割裂,学生学习文言文愈感索然。对此,本文特地以中职文言文《师说》为例探索循序渐进的“四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职文言文;《师说》;循序渐进;“四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教学内容历来是中职语文教师倍感困惑的环节。是先向学生传授“文”,还是传授“言”?应采取何种手段在“文”与“言”之间潜移默化地让中职生感知“道”?种种疑问,层层堆叠,往往使中职语文教师顾此失彼。在这种情况下,文言文逐渐被隔离于白话文,导致中职生抑或是语文教师自身都无法把握自己在“教什么”。因此,中职文言文教学有必要构建既定且可靠的“章”,让语文教师有章可循,既能传授文言文的表层知识,又能有序地解构文言文本内涵,进而使中职生循序渐进地了解并把握文言文本身。这个“章”,即本文接下来将详细阐述的“四文”教学策略。
  一、文学:隐于文言文幕后的文学常识
  此处所指文学,是狭义层面上的文学知识,重点关注的是文言文本作家的背景及其相关事迹。纵观当前,普遍中职生的文学常识积累均不丰厚,作者、文本之知识建构尚未建立,以至于其在赏析作家作品时无法准确把握隐藏于作品深处的内涵。就学生而言,他们多半是通过语文教师的讲解来取得文学常识的,而由于教学内容多,课程时间紧张,语文教师通常无法向学生系统地阐述作者、文本相关常识,学生只能零碎地接受常识普及。因此,循序渐进地引导中职生学习文言文,中职语文教师首先要不厌其烦地向中职生普及隐于文言文幕后的文学常识,并尽可能让学生熟知这些文学常识。
  譬如《师说》是由中国知名文学家韩愈所作。而韩愈之所以撰写《师说》,主要是因为,魏晋之后,国家出现了严重的“人益不事师”现象。人们将拜师学习者视作“狂人”,并对主张尊重师道的人“群怪聚骂”。但韩愈却不为所惧,不但久居长安“收召后学”,还撰写《师说》宣扬自己的尊师观点。由此写作背景可知,韩愈是深谙师道之人,其《师说》宣扬的必然是其“为师”的看法。在作品背景之上,再延伸韩愈的生平,如韩愈是“古文运动”的提倡者,中国古代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首,终其一生不愿随波逐流等。了解韩愈的生平性格后,再过渡到《师说》内容本身,便可能使中职生在“我已与韩愈产生联系”的潜意识中产生更进一步了解《师说》的兴趣。
  二、文言:品味文言字、词、句
  文言文与白话文最大的不同在于文言文具有“文言味”,即孔乙己念叨的“之乎者也”。这种“文言味”有较为具体的表现形式,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实词虚词、同义复指、特殊语句等。唯有中职生通透地掌握这些表现形式,才能理解文本句意,通读文言作品整体,体验隐藏于文言底层的作者思维。然而,受文言文教学时间限制,品味文言字、词、句必须有重点地挑选,而不可逐字逐句翻译。否则,文言文本将被解构成稀稀落落的“点”或只能汇集成某条“线”,无法转化成完整的“面”。
  譬如体悟《师说》的“文言味”时,可先挑选其所有的通假字进行解析,包括“受业”之“受”通假字“授”,意为传授;“句读”之“读” 通假字“逗”,意为停顿;“或不焉”之“不”通假字“否”,意为不从师学习。通假字完成,再品读一词多义。如“师”既有老师的意思,又有“以……为师”的意思;“传”既有“传授”的意思,又有“流传”的意思。值得一提的是,《师说》还包含有特殊句式与固定句式,其中特殊句式有以“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被动句“不拘于时,学于余”。而固定句式则有“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中的“庸……乎”,意为“难道……吗?”唯有让中职生细细品味文言字、词、句,了解其隐藏的意义,才能让中职生顺利地通读文言文本,提高文言学习积极性。
  三、文章:解读文本结构或行文技法
  此处所指“文章”,主要指向的是文言文本的篇章结构或行文技法。中职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学习文言内容,必须引导中职生在文言字、词、句的基础上对文言篇章结构进行划分,如分析文本的起承转合、写作手法、深层内涵等。即中职语文教师应在文言基础上向学生传达隐藏于文字表层之下的“文章”内容。
  如在《师说》的篇章解构过程中,可对文本进行不同语气句式分析以理解文言的起承转合。如“其皆出于此乎”是一种揣测的语气,表明作者对自己看到的师道的疑惑;“吾未见其明也”使用的是一种肯定语气,表明作者已洞察“人益不事师”现象背后的危害以及人之愚昧;“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表明作者在多角度对比以及论证后强调观点“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整体行文技法上而言,从揣测到肯定再到感叹,加强文势的顶针使整篇文章的观点与论述更加鲜明有韵味,使得文本耐读有味。因此,在循序渐进地引导中职生品悟内涵文言文时,不可忽视“文章”环节。
  四、文史:流传于古今的丰富概念
  其他研究者在提及“四文”策略时,通常会将包含传统风俗、文化常识的“文化”归类为第四文。但受限于《师说》文言内容本身,本文特用“文史”来解读第四文。所谓文史,即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已发生的不可变化的历史之人、事、物。这一点在《师说》中有丰富的体现。如《师说》文本中提及的巫医(降神祈祷者)、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些人物都有其特定的故事,且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人对后世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因而,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必须要将这些具备时代烙印特性的人物告知中职生,甚至向中职生教授人物背后的故事,以使中职生更好地把握不同人物的共性以及其对历史的感知,从而让中职生更好地结合文言文本,更深层次地探究作者的意图。
  参考文献
  [1]崔娟.实施“四文”策略,进行文言教学——以时鹏寿老师《师说》教学为例[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4.
  [2]郑晓艳.浅谈韩愈创作《师说》的动机[J].文学教育(下),2015.
  (编辑:张驰)
其他文献
德国女子网球选手朱莉亚·戈格斯说:“我的身体能感受到,没有那么紧张和疼痛了。精神压力会对身体和思想产生影响,但现在它已经消失。”  在过去十年里,戈格斯一直活跃于职业网坛,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2020年10月,32岁的戈格斯宣布退役,她终于摆脱所有压力。  新冠疫情在许多方面影响了体育界,但也为那些高龄运动员提供了一丝喘息空间,让他们去思考究竟是否有足够的意愿和动力继续职业生涯。2020年8月
曾经,手机还不能拍照,网络还是拨号,人们在电视屏幕前等待着那个跑得很快的身影。每当他出现时,大家就会握紧拳頭,在心中默默加油,他就是刘翔。他有些腼腆,脸上笑容很多,却把痛苦都埋在心里。他很给黄种人争脸,打下了中国田径的半壁江山。人们陪伴他一点点成长,他从无羁的少年成长为民族英雄,再从神坛回落到人间。  他就是那个带给我们很多惊喜的刘翔,他曾经是个飞人,永远停留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寻找那个潇洒
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当日本代表团走进体育场时,人们发现男旗手八村塁比其他运动员个子高很多。23岁的八村塁在日本出生、长大,肤色黝黑,身材高大,外貌特征和大部分日本人都不一样。他是一名混血运动员,母亲是日本人,父亲来自非洲贝宁。  在参加东京奥运的583名日本运动员中,至少35人拥有多种族背景,参与拳击、帆船、短跑、橄榄球和击剑等项目的角逐。其中,八村塁和女子网球选手大坂直美最具代表性,23岁的大
【摘要】任务驱动型作文已成为当前高考语文备考的热点,本文在分析学生立意方面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索提出相应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更好地提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立意。  【关键词】深度思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立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形势下,任务驱动型作文已成为高考语文备考的热点。因此,对任务驱动型作文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升策略,有助于学生在高考中写
【摘要】希望学校在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中能加强并完善,给教师提供良好的网络资源,为教师搭建有效的信息化技术学习的平台,在团队建设上多鼓励多支持,毕竟一人作战远远比不上一个团队。相信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与主观努力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会得到质的飞跃。  【关键词】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信息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
庞盼盼在2006年体操世锦赛比赛中世锦赛上夺冠军  庞盼盼是第三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团冠军成员之一,那场比赛距今已有14年了。  刚进入国家队时,庞盼盼基础欠佳,又被伤病困扰了大半年,在较长时间内默默无闻。2004年冬训后,她的状态发生变化,训练水平逐渐提高,2006年在丹麦奥胡斯走进世界体操锦标赛赛场。  那是庞盼盼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既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也有紧张的情绪。预赛中,她在强项
在日本每天数千名新增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的情形下,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的难度前所未有。因为疫情再次严峻,大阪府不得不取消了在公共道路的傳递。《朝日新闻》指出,4月14日是奥运会倒计时100天。真的能举办吗?应该举办吗?有关人员的担忧正在加强。  过去一年多来,“取消”一词如影随形般伴随着东京奥运会的筹办过程。只要东京奥运会还没开幕,关于取消的声音就不会消失。火炬传递在艰难中开启  3月25日上午,奥运圣
【摘要】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孔乙己》中以酒店小伙计的视角记叙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三个主要场景的精彩描写道出了孔乙己最终成了“孔乙己”,让读者在鲁镇酒店的小格局中看见了当时的大社会。  【关键词】孔乙己;人物;叙事视角;科举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读文学经典,常读常新。它其中的厚度,就足以让它成为经典。《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经典短篇小说,也是鲁迅先生在《呐喊》中最喜欢
【摘要】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因此,把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学生的学情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学习文本和展示自我,教给学法,使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语文素养得到最大化的发展,是一种最适应当代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学;导;研;读;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因此,把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学生的学情上,给学生足够
刘冰玉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辽宁 大连 116000)  【摘要】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至今,课堂的内容丰富了、形式鲜活了、氛围活跃了。但是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问题却有缺失。于是我们不断的反思,不难发现我们的课堂实践教学中,出现了两个极端——脱离基础,过分地追求形式和能力;固守基础,僵化不变。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课堂中语文基础知识效果检测势在必行!  【关键词】语文基础知识;课堂效果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