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xy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说到读书,我总想我小时候得到父亲的叮嘱。
  那个时候,他常说:“杀猪匠要杀猪,说书匠要说书”,可能是逢年过节经常看到杀猪匠那种“烹羊宰牛且为乐”的获得感,他经常用这句话来启发和鼓励我要紧靠书香,才能拥有人生阳光。
  那个时候,大家都在为温饱而发愁,我家也没有闲钱可以买课外书。幸运的是,我从乡邻亲友家的墙壁上看了不少短篇故事或新闻等——因为那个时候家家户户为了节约,习惯用过期的报纸等贴墙壁。因为光线暗淡,我不得不一手端着煤油灯拂开灰尘细瞧那些墙壁上的文字,有一次为此差点引燃了舅舅家的电线引发火灾。挨打后不久,我又忘了疼痛,钻到房间里找小人书来看了,好像文字的魅力,可以让我对一切痛楚忧伤都可以忽略不计。
  那时的我,我特别乐意去的亲戚家一定得是他们家墙壁上有贴精彩的报纸或年画的那种亲戚家。记得有几家亲戚,墙壁上贴了十大元帅戎装照或八仙过海、哪吒闹海、牛郎织女等传说的年画,我就喜欢一边欣赏着这些画一边听着父母长辈的讲解,也算是奠定了自己最初对人性,对真善美的理解。真心觉得,最幸福的地方就是有故事、有图书、有年画的地方。就算是走到外地的亲戚家去,一下长途车就要向小伙伴打听当地的图书馆、新华书店或供销社在哪个地方,然后前往蹭书看。
  那个时候读书,还没意料到这是一种必要的输入,只是觉得在书中见到了日常所见不到的异国场景。这种习惯持续到了高中,几乎将身边能找到的书都拿来翻了。虽然高考总分成绩并不高,但是想,就算在大学里去当食堂煮饭的伙计我都愿意,因为至少可以有机会去蹭大学图书馆的书。
  毫无疑问,大学是汗牛充栋、书堆如山的地方。在我读大学的后半段,国内刚刚引入国际互联网,很多学校新修电子阅览室。我所在的母校的图书馆的老师为了腾地方出来改建电子阅览室,就让我去参与图书馆期刊过刊室的期刊清理,将那些复本,缺漏期刊清理出来。那段时间是我迄今翻杂志最勤最快最集中的时间,差不多花了连续几周将我们学校图书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将近二十世纪的杂志翻了一遍。发现了很多预料之中的缺漏、重复,也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所谓“毒草”文章,“莫名惊诧”之余,再次把他们放入故纸堆中。
  那些时光里,我几乎以书库为家。因为翻杂志,翻到手起老茧;最后从图书馆出来的时候我就像一个工地上的农民工一样,“满面灰尘书卷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虽然没有卖炭翁的“烟火色”,但那些穿越数十年的故纸堆的气息,熏得我更加的乡土气息浓厚。
  也许是受这次翻阅过旧期刊的影响,我自己后来选择了古典文献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可能只有古典文献学那种较真的态度,那种对文字的敬畏,才能让我们在各种文献交杂中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才能兴亡继绝,才能像延续命脉一样为中华文明传递文明火种。
  因为,一切都是从文字传递来的。就像古代的孔子曾经说的——“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也。”如果没有文献凭借,则他也不敢对前代礼乐制度有所论述。
  一方面说,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无论是反面教材还是正面经典,都值得我们翻阅;另一方面,每一本书,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折射出作者特定的时代气息、人生抱负,都值得我们后代读者不断顶礼、敬畏!
  就像网上常说的,某人已不在江湖,但是江湖却永久有他的故事。对于书籍,我就是看成一个一个鲜活故事的底本,是现实世界最为生动的写照。
  二
  因为硕士阶段学中国古代文学的原因,很多人都想象我们这个专业的人都应该是仙风道骨、长袍曳地,满口之乎者也,让人半懂不懂的样子。
  我很想对这种凭想象胡乱猜测的人说——你想象的可能是那种过时的老古董或像孔乙己那种旧时代的落魄文人吧!这种落伍于新时代的对读书人的“意淫”,可不是真实写照。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算起,我大概断断续续写了将近二十余年,现在也在做一些自媒体账号。我越来越发现,多亏互联网缩短了读者和作者、编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将以往高高在上的作者、编者们重新拉回人间。现在,每天到办公室,我都有三个问题拷问自己:“今天的热点新闻有创意了没有,今天的文章有素材没有,今天的推送已经有及时落实了没有?”如果没有落实,那这天我就会有寝食难安的感觉。
  也是因为自媒体需要不断输出的原因,我现在继续保持着应有的阅读量。有人喜欢用一年读多少本作为自己的励志目标。我却觉得,在读书之路上,我的目标不是完成某个名人的推荐,也不是为了朋友圈的装X,我更在乎的是,我能不能综合利用线上线下的各种书籍,各种资源,整合、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实操技能,让自己不断给自己的粉丝奉献最好的精神大餐。
  也许,我能力低下,但是处在这个开放、共享、自由、繁荣的新时代,我得到了很多前辈的帮助,我通过类似于真人图书馆的方法,接触了很多业界前辈,行业精英;我也通过我的朋友、我的学生以及我的粉丝们的推荐接触了当下年轻人所热衷的一些读物;当然,为了节省时间,我也利用每天往返共三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在路上听喜马拉雅等有聲书,听罗振宇的得到APP上的各种专栏。
  听说,有人在朋友圈反思自己的咪蒙指数,意思大致是你的微信朋友中如果关注咪蒙的人数比较多,那么你的人生过得也许有点失败。对于我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得到APP产品的忠实爱好者来说,我却想说:
  如果看书也没有时间,在坐卧行走间歇听听也可以!
  因为一本书就是一个人,一个人就是一本书,两者就是统一的整体。
  据说,按照六度链接理论,通过六个人可以链接世界上任意一个人;那么通过六本互有关联的书,也许,我们可以通过世界上任意一本书。
  毕竟,那也许是一个精彩的世界!




  ——选自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平台
其他文献
飞絮飘落,融入了那一池春水,孳生出满眼的绿萍;春笋一个尖一个尖迫不及待地从土里冒出来,转眼已是棵棵秀竹。姹紫嫣红的花瓣被谁偷偷挪移到了这亭轩中,池塘畔?不远处,零落的花枝间仍有“留连戏蝶时时舞”。葱郁的庄稼外,绿荫浓密,乳鸠稚燕嬉戏盘旋。  在这些芳情氤氲的暮春别样情致中,穿着谢公屐的史达祖,扶着祓兰,看着流淌的曲水,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一阕浓浓的伤情:  “坠絮孳萍,狂鞭孕竹,偷移红紫池亭。余花未落
期刊
老屋原本不老。  三十年前,村子里落成第一幢一楼一底的八间砖瓦房。  苍翠的柑橘林掩映着白墙、青瓦、朱红的木窗、透明的玻璃。房前有一宽敞、用水泥硬化得平平整整的地坝,地坝干爽、整洁,找不到一星半点的枯枝败叶。地坝的边缘砌有花台,山野里最寻常的花经过姐姐的手便增添了不少姿色,桃花还未谢幕指甲花已迫不及待地登台,野菊花还未收起笑脸蜡梅花已悄悄地献上花蕾。  村口,上山下街的村民都会停下来,指手画脚地谈
期刊
我这只孤雁划破青天,奋力的飞,不停不止,不悔不怨,衔着真诚,怀抱夙愿,投下一片清影,留下了几许爱恋,把泪水,把悲伤留给自己,把真诚,把深情写上蓝天祝愿于你们,我就是这只悲伤的孤雁。  我说我怎么就那么爱听古琴,马头琴,悲哀的曲子,原来你在荒野中拉的就是那古琴,拉的也是那悲伤的曲子,飘渺的天空幻化成的彩云,飘荡在平静的心湖。我不禁努力向前奔跑,只为捕捉你遗留下的背影与灵魂。一次与你平常的相识,竟有一
期刊
相对于各种诗歌节、朗诵会频仍的青海诗歌现场,青海散文作家们依然保持着少有的矜持与沉稳。这样的创作姿态在微信写作之风席卷过纯文学的平静湖面之后,面对不断扩大的快餐文学涟漪,显示了一种守望的诗意与可贵。评论家彭学明在《走进沼泽:迷路的中国散文》中也持有类似的观点:“散文跟任何文学样式一样,需要诗心、诗意和诗情,诗心、诗意和诗情是一切文学艺术所必需的。文学艺术有了这三点基本要素,就会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期刊
这块鱼跃龙门硅化木石73cm×19cm是存放于亿昌博物馆众多藏品之一——鱼跃龙门石。  它的整个轮廓像一条大鲤鱼,身体向前上方直立起来,鱼翅像两把划桨的竹篙,扑闪着腾跃而起,大鲤鱼嘴形宛如一个“o”型,有吞吐天地的韵味。仔细再看,在它的怀抱中又隐藏着四条相对小的鱼,四条小的鱼在母腹中也翩翩向上遨游。排在最前面的那条侧着水面体型偏大,显然精神状态极佳,大有冲锋陷阵,时刻牺牲自我的精神状态在为后面的小
期刊
正值天寒地冻、北风凛冽之时,南京紫金山南麓梅花山的梅花却开得异常热烈,三万多株梅树亭亭玉立、蓬蓬勃勃、云蒸霞蔚,开满了密密层层的花朵,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儿空隙,竟是这样饱满,这般豪放和烂漫,带着狂野和自信。空氣中弥漫着点点香气,这新鲜的奇香,不像玉兰花那样浓郁,倒像水仙花透出的淡淡香气。  梅花把一个冬天所蕴藏的精、气、神都尽情地散发出来。梅树风姿卓雅,铁骨虬枝。细细的花蕊似抽穗,像刀刻
期刊
五月,炮仗花开了。  我青少年时的家,在村子东北角隅。房子白墙黛瓦,围裾一圈黄色土墙的院子,四不搭邻,稍显突兀和凄落。院子东边不远处,就是田岸;北边稍远一点是一条深阔干涸的河。所以,一年中,我比村里其他孩子,能早看到村外面朝朝暮暮的不同风景,能早领略四季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五月的此时,炮仗花开了,楮树叶长出来了,榆树叶长肥了,我家的猪又有好的吃食了。  此时,我要背起小箩筐,寻着有楮树生长的田岸和荒
期刊
我竟然没有失声赞叹,面对屋外落了一夜的雪。以往常的性格,我会尖叫起来的,会一骨碌爬起等不及系鞋带,趿拉着鞋子往屋外冲。可现在,我迟疑了,我觉察到雪与我之间存在一种斥力,这种斥力令我无法挪步往前。  整个冬天我都沉陷在极度的安静里,我甚至开始讨厌被声音惊扰过的世界。那些雪落下来的时候是安静的,它们连我的梦都舍不得摇醒,便悄无声息地用它们无暇的身子覆盖了粗糙的万物。  好多宿,我无法把梦从现实中抽离出
期刊
恕我直言,在化隆各乡镇中,黑城乡是我难以说出”喜欢”两个字的地方,幸亏有一座古城——黑城。而黑城乡在十几年前的行政机构改革中被并入别的乡镇之中,虽然黑城作做为一级行政单位消失了,但人文地理的黑城依然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中。黑城人依然说自己是黑城人,并以此为荣。  今日独自一人登上黑城西部高山,眼前树木葱茏的黑城让我遐思,原来陈旧的见解消解了,一个人文地理的黑城浮现在我的眼前。  其实黑城有悠久的历史、
期刊
周末,带着上小学的女儿来到书店购书。在书店的一隅,我看到琳琅满目的小人书,就不由得有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于是,我从中挑选了一本熟悉的《铁道游击队》看了起来,  那种感觉仿佛一下子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我出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的童年是在小人书中长大的。那个年代,在一贫如洗的小山村,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唯一的高科技娱乐活动就是看露天电影了,可是这样的机会一年也就一两次而已。因此,小人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