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ngda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马个子大,接近一米九,人精瘦。大马人挺挑剔,穿衣戴帽,平时讲究个牌,样子做得很足。手包中装满了各种头衔的名片。小马个矮,一米六不到,但是人很胖,走起路来有点横。
  大马是个人物,他名下注册了好几个公司。大马的办公室很大,大得吓死个人,整个一栋楼十六层,就他和女秘书两个人办公。你说牛不牛,大到总统,富到首富,哪个人也没有这么大的办公面积。这不是雷人,是真事。大马注册的公司,房产开发、汽车环保项目等等,都是务实的,可是大马没有能力去实际操作,他用务虚的办法去代替务实的办法,找人合作。但是一直也没有能够落实。
  整个大楼中,就大马和女秘书二人在办公。因为这是个盖完了主体没有装修的烂尾楼,所以他们很奢侈地享受了广大的空间。大马很有能力,也很有魄力,可是虚的大于实的,成功的美梦迟迟没有得到实现。好在他将另一栋楼下大面积的门市租给了商户,靠租金足够养着他的日常消费。
  小马那一张嘴了得,见什么人能说什么话,他本来没有文化,却给人很有文化的样子。小马为人很会看眼色行事,又能说会道的。他经常换工作,今天可能是个电台的记者,明天可能就是个杂志编辑,后天又会摇身一变,成为法务工作者,帮人打官司,捉奸盯梢,帮人讨债,他无所不能。小马的女朋友今天可能是陈,后天可能就是李,换得很勤。他的工作不安定,但总能找到下家混了日子。
  经人介绍,小马要与大马见面认识,谋求合作,共图大业。两个大能人结合到了一起,那将是不可限量的未来。小马找到了这力公楼,给他绕得迷迷糊糊。小马想,与这马大老板合作,一定会擦出火花来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小马终于在九楼找到了大马的办公室。屋中那个气派呀,大班台上插着小红旗,桌上并排摆着各类颜色的座机。大班台下点着电暖气——因为是烂尾楼,没有暖气供应。大马从书柜中拿出一大摞各类执照和文件,给小马看。小马不住地点头,附和着一些好听话。大马说他的这些公司的项目,都是时下最热门的。小马想说些什么话,可是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插不上嘴。大马又拿出了一沓名片给小马看,什么香港某公司的顾问啦,什么香港某公司的董事啦,还有很多很多这些个名头的头衔。
  小马是抱着巨大的希望来的,他希望能在大马的旗下,有一番作为。可是自始至终,大马也没有说出有什么能够合作的项目。小馬如坠五里云雾中,只能当个听客。大马谈话很务虚,很有鼓动力,很振奋人心。不一会儿,小马被大马鼓动得热血沸腾,好像被扎了针鸡血,兴奋,血脉偾张。别说满嘴跑火车了那点玩意儿,就是满宇宙飞火箭也不用现学。小马张嘴就来。大马长期在这个烂尾楼中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应该是孤独的,所以需要人来说说话,否则人会憋坏的。大马说认识不少上层人士,很多事情打个招呼,过个话,就能解决。
  大马和小马二人忘了要合作的事情了,开始了对未来的伟大畅想。小马说我要搞一个什么什么,大马说那好哇,我这边有的是地方,完完全全服务到位;小马又说我还要搞一个什么什么,大马说可以呀,我还会帮你把外围的事情打点得漂漂亮亮;小马说,我还有一些哥儿们,他们也会帮我搞很多的资源。大马说,我的资源更加广阔,我们好好合作,干一番大事……他们两人越谈越投机,要合作的项目越来越多,能合作的项目一箩筐。
  兴奋中,他们去酒店喝酒。大马低估了小马的酒量,二人都喝得没有尽兴,喝完了白酒喝红酒,喝完了红酒喝啤酒。从中午开喝,这一喝就喝到了晚问,两人总算有了疲意,双眼迷离着,眼角都挂了眼屎。女秘书说,没有不散的宴席,下次再醺吧。
  总算是结束了。小马本来走路就有点儿横,这一醉酒,走路不仅仅是横,还晃。回到了家中,小马怎么也想不起来,他和大马要合作什么项目。大马回到家中,也是同样把谈着的那些美好的项目,忘得一干二净。
  第二天,大马给小马打电话,说,没事来坐坐,聚聚,喝点儿酒,谋划一下合作项目。
  小马说,好哇,和马老板合作,一定能干成大事业,马总好酒量啊。对了,我们要合作什么来着?
  大马说,是呀,我们要合作什么来着,你提醒一下我。
  小马就幽默了一下,说,好像是除了黄赌毒之外,都合作。
其他文献
1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上海乃至中国金融业、金币、金领密集丛聚的区域。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宁波银行、花旗银行、东亚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日本东京三菱银行、德意志银行、印度海外银行、荷兰银行、新加坡华侨银行、瑞士银行、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公司、安联保险……种种巨大或精致的机构标志
期刊
1  高铁的速度考验了张铭思考的速度,他还没拿定主意,G市站就到了。只有两分钟的上下车时问,他突然从座位上站起了身,对自己说了句什么,从行李架上拿下提包,就匆匆下了车。他买的并不是到G市的车票。  出了站,张铭对出租车司机说,去长江饭店。  司机是个年轻人,侧目望着他。没有长江饭店,他说,你是不是要去世豪大酒店,据说它过去就叫长江饭店,就是长江路上的那家。  那可是当年这座城市最高级的饭店。这话张
期刊
昨天晚上,老董被老高拽去喝酒了。  老董老高不仅是安徽老乡,还是当年补习班的难友,如今又先后来到深圳这一方热土,不约而同进了一家电子厂,如今还是邻居,这缘分,恐怕要一万年才能修得来吧。所以老高一喊,老董没讲二话,爬起来揉揉眼就拐过去了。  昨天是十月六号,还在“黄金周”里,中国人民正乐呵着。  原来是老高把他和黄丫的照片取回来了。  老董进门的时候,老高正站在凳子上,举着相框左右比划:快来帮我看一
期刊
我梦见了棉花。  一望无垠的棉田,秋阳硕硕,炸开口子的棉果上,棉花水流般漫出,又霜冻似的遮蔽了尖锐的棉壳。一朵、再一朵、一片、无垠……柔软和洁白盛大无比,它们蔓延梦境,遮天蔽地。接着,它们举起了我的身体。我坐在那片柔软洁白的云团上,抱着双膝,却瞌睡连天。  这是失眠状况下做的一个梦。梦短暂却稳妥,以至于醒来后,我长时间都陷在其间无法自拔。但是,我多少被安慰,长期失眠的人终于碰上了眠梦,有棉花铺呈的
期刊
在这个世界做一名作家,就和做一名侦探一样危险,须得行过坟场,对视鬼魂。   ——摘自波拉尼奥《最后的访谈》一  柯雨洛是近年我小说里常常用到的一个女性名字,如果你们读过我的小说,你们会知道她的。至于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女性人物,你们应该有所了解。但这个人物是我虚构的。这个人物的命名权不属于我。她是属于韦宁的。  有一天,我在写作,突然想给小说里的一位女性起个名字。写作这么多年,给人物起名字对我来说是一
期刊
一  “早上朋友们约我上丽娃栗妲摇船去;他们说那边儿有柳树,有花,有快乐的人们,在苏州河里边摇船是江南人的专利权。”这是1933年新感觉派作家穆时英的小说《公墓》里的一段文字。穆文提到的“丽娃栗妲”,就是华东师大人念兹在兹的丽娃河,毕业于华东师大的学者张闳认为这是关于丽娃河的最早的文学书写。其实不然,茅盾在《子夜》第18章中至少就有五处提及丽娃丽妲。在茅盾的笔下,丽娃丽妲河畔有许多被五四的青春召唤
期刊
一  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和生活环境不同,对于故乡的依恋程度也会有所差异,但思念故乡的情怀应该是同样的。人总是那样,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尽管故乡给予自己的不一定是丰衣足食的岁月,也许有过太多的忍饥挨饿和衣不遮体,曾经想长出一双翅膀飞出去,飞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可是,当你真正离开家乡之后,故乡就成了一份温暖的精神寄托和心灵抚慰。尤其是人到中年之后,怀旧与日俱增,对家乡的思念似乎就成了缕缕挥之不去的乡
期刊
1. 小先生奔前程去了  对于龙门,有的鲤鱼跳过去了,有的鲤鱼没有;对于龙门,有的鲤鱼去跳了,有的鲤鱼没有;对于龙门,有的鲤鱼听说过,有的鲤鱼不知道。跳龙门的,除了鲤鱼,还有别的鱼;除了鱼,还有其他。跳过了龙门的鲤鱼,有的变成了龙,画在画上;有的变成了年纪更大一点的鲤鱼,后来,它们或者在海里,或者在网里。  它们呢?有金盔银甲,是水中飞翔的鸟儿,或为盘中餐,或是砧上肉,或有五德之才,或在五脏六腑中
期刊
一个穿着浅蓝色短袖衫的老人靠在码头栏杆上,右臂肘弯里横着一根扁担,扁担两头各担着一只竹筐,竹筐落在地上,每只筐里蹲着四五只鸡,白的,黑的,公的,母的。码头外就是长江,满满一江水,拍打着堤岸,哗哗作响,快要没过码头。那些鸡似乎没听见这浪涛声,仍旧缩着脖子,眯着眼睛打盹,一副万事不关心的样子。老人戴着顶旧草帽,草帽上像落了一层灰,和他的脸一样黑。过江的人都挤在码头上,只等着渡口的铁栅栏门一打开,就拥到
期刊
临近年关,生病的老娘又在我面前念叨:“二旦,德福来拜年了吗?记得要还他两个苹果……”  二旦是我的乳名。  娘生病这几年,总是念念不忘许多年前的那两个苹果。  娘到底咋啦?  这还得从三十年前说起——  那时,从大年初一直到初三,我们小孩子总是要到邻居家拜年。哪家来拜年的孩子多,哪家就觉得脸上有光。为了表示心意,主人家往往倾尽全力准备零食,可是由于穷,一般只能准备些瓜子花生。  我们小孩子吃腻了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