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时代的誓言与殉情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in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年里,除了我们几个“太阳石诗社”的老家伙,江湖上鲜有人知道杨庆祥写诗。说起当年的太阳石诗社,真可谓怪才云集:如今风靡网络的北大万能文艺青年彭敏,海淀身残志坚的四大才子之首何不言,写古诗“不知春色不伤神”的段莹,长发飘飘取名字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顾城,远走高飞的文湘慧,以及后来接班、一手将社团经营破产的任牧张学振等等。我大一时因为诗社组织的一次诗歌比赛懵懂入伙,此后经年,不能自拔。大约是在某次例行的诗社夜游中,我结识了当时已是研究生的杨庆祥师兄。与其描绘他当年的青涩样貌,不如去看他的近照,十几年过去了,杨庆祥几乎没有变化,像一个永恒的少年郎——这一点,还属我们共同的好友蒋一谈率先发现。犹记得太阳石诗社失散多年后的第一次重聚,他一身时尚走进饭厅,表情亦正亦邪,像极了当年正在热播的“快乐男生”。
  杨庆祥虽萌态可掬,却自带威严。他早早成名,被冠以“80后”著名评论家、“80后”的意见领袖、著名青年学者等名号,然而作为老友的我,却时常忧虑,外界加诸斯的光环,反而对他形成了某种妨碍,掩盖了其自身的光彩。好在,最近他出了新诗集,他的诗歌不会撒谎,这些诗歌把这一切title剥去了,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纯粹的,精神本质上的杨庆祥。一首诗歌可以让一个人精神深处的内在活动暴露无遗,一首诗歌永远不会撒谎。我后来听说,杨庆祥的诗歌是从他14岁—18岁间爱过的姑娘开始,也许他的诗集就是他个人的一部爱的历史。而爱的历史,囊括了人类全部的文明史。杨庆祥自认他跟诗歌的关系是“誓言”的关系。真是如此,这些句子纷纷替他签署了他跟世界的盟约。他的诗集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哭”,一个是“爱”。在我的理解中,爱乃是誓言,哭则指向殉情。或者说,杨庆祥诗歌当中深情的部分,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的誓言;伤感的部分,则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殉情。一部《我选择哭泣和爱你》,有心之人必能品出其中失败的甜蜜。诗歌当中的杨庆祥,则是一副既深情又薄情的形象——一种乖巧的、惹人怜爱的薄情,一种清脆的、不忍用度的深情。他是一个把祖国当成爱人、把爱人当成祖国的诗人,由亲密私语衍生出一番忧国忧民。“祖国”跟“爱人”这两个概念被他不时地置换,如同一双不锈钢健身球,灵巧地转动于手心。我不由得联想起巴勒斯坦诗人达尔维什的诗句:“我们有一个祖国/它没有疆界/就像我们对未知的想象/它狭小而宽广。”
  古典的韵律节奏,配合了一副現代人爱恨别离的面孔,这是杨庆祥诗歌别出心裁的形制,也是杨庆祥有别于当代众多青年诗人写作的特质。他似乎在以一种放弃的姿态去写作,诗集中我读到这样的句子——“现在写的每个字都是为了腐朽”。很多时候,诗歌就是降临,听说杨庆祥的诗歌都是几分钟之内的灵光速写,如果在这几分钟里,他和他的诗歌没有达到彼此彻底的信任和交付,诗人会迅速放手,一首未完成的诗被弃至虚空,永不回生。与之相对应,杨庆祥同样在以一种放弃的姿态去爱,有诗为证——“命运禁止我们爱”。其结果是,如此这般的双重放弃,最终引向一个愈发深情的写作和爱的深渊。
  翻开这本诗集,扉页上写着“新伤痕诗歌”,而在他另一本畅销著作《80后,怎么办?》的扉页上,他写着“献给我的同代人”。是的,他们正在受苦!同代人都在经历他们崭新的伤痕。今天,不论是公路上、地铁上、电梯上、广场上、桥上、站台上,还是讲台上、舞台上、手术台上,人人都兜着各自的内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残酷,痛苦与痛苦无法比较。如今整个社会都处在一场巨大的病症当中。谁知道呢,也许,被伤害才是人类的历史。而每一个个体,哪怕最卑微的个体,对于伤害都有十足的发言权!事实并不像某些精英主义者们认为的那样,没有正视历史现实,就没有体会伤害的能力。
  “他者心”,或者说对他人痛苦的感知,乃是一种天分。杨庆祥天分高,他对陌生人的痛苦有着非凡的体验。印象深刻的是,他曾经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回,坐4号线上班的路上,他看到对面有一个女孩子拖着行李箱,一个人在流泪,默默地,没有表情,也没有纸巾,就那么看着窗外。他不知道她发生了什么,但一定有特别的伤心。他很想去抱她,但不敢,怕被当成耍流氓。诗人与她,近在咫尺,中间只隔了一个行李箱,却对彼此的悲伤无能为力。尽管那一刻,诗人心里有非常多的怜悯和爱,却只能默默相送。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幕,让我一下子想到去往维冈码头的当年的奥威尔。年轻的奥威尔受一家左翼出版社之托,去维冈码头考察大萧条中工人阶级的状况,他描述自己坐在一列火车里,正值三月,天气仍极度地严寒,外面都是废铁、钢渣,还有肮脏的雪,以及各种破败之景。这时,他突然看到一个年轻姑娘跪在石块地上,穿着非常破烂,脸上是贫民窟姑娘特有的憔悴。她跪在那里捅水管!一个二十多岁的人看起来竟像是四十岁。这时,姑娘抬眼看了一下坐在舒适车厢里的奥威尔。这一刹那,作家见到了惊心动魄的人间苦难,他写道:“我在她脸上看到的表情并不是一头牲口的无知的忍受。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遭遇是什么——同我一样清楚地知道——在严寒中跪在贫民窟后院的脏石块上捅一条发臭的排水管,是一种多么不幸的命运。”
  两个故事异曲同工之处在于,诗人/作家被他人的苦痛所深深刺痛。这是创作者的宿命。诗人天然承受双重的苦难,一方面他跟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在经受着时代赐予我们的各种各样的痛苦,就像严寒冬天捅水管的贫民窟姑娘一样,他清晰地知道自己内心的悲惨;另一方面诗人的“他者心”又令他即便坐在豪华列车包厢抑或回家的地铁上,都能够透过车窗看到别人流泪的眼睛。他注定在一个新伤痕时代承受双重的灾难,他同时承载着火车里的奥威尔和通水管的姑娘双方的悲惨命运。
  既然世界是一个大病房,我们都处在一场巨大的病症当中,哲学家们以他们精神病式的话语为这个世界疗伤,诗歌则用一种秘密的言语为自我及为这个世界疗愈。文学起源于巫,巫医不分家。那些咒语、谜题、口诀,它们不解释,它们是言说语言的语言,仅仅凭借其音韵就可以感染人、救治人。所谓诗无达诂,诗歌中那些晦明不定的词句、律令,也往往借由难于言明、无法揣度的神秘之途,完成了对人心的疗愈。杨庆祥怎么看都不像吃素念佛戴手串儿的居士,可他却与佛有着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天然亲近,这种亲近简直令人嫉妒,他竟胆敢唤菩萨“姐姐”!而我们的菩萨一点也不生他的气,还在他的诗中频频亮相。他似乎很容易就领会到了佛陀的心意,就像他随时能怜悯到陌生人的困境。如此这般的天生灵慧,让他甚至不必多做功课,就能课业精进。这些年,他送过我不止一本手抄心经,也时不时忍不住从批评家的角度,文本细读佛经之精妙不可言传。我当下震惊于其慧根之深,而他诗歌中,我最喜欢的也正是那些写菩萨的篇章。在此引用一首如下:   菩萨
  菩萨
  如果今夜无眠
  你会选择三千罗汉中的哪一位?
  陪你诵经——暗暗欢喜
  或者守身如玉,同样暗暗欢喜
  菩萨,菩萨
  你端坐西宁,看着我整个祖国
  你斜倚宁夏,也看着我残缺的祖国
  同样残缺的是
  我的双目、双手
  我已经松弛的——
  阿弥陀佛
  菩萨,我多想生于缅甸、越南、老挝
  我多想在甘南陇西撒泡尿
  一个随便的异端
  或许让你心生爱意
  或许你会宽衣解带
  念我如念一串手珠、一截柳枝
  你南我北,你上我下
  嘘——
  唵嘛呢叭咪吽
  菩萨啊菩萨
  色就是色
  空是不空
  请许我叫你姐姐
  叫你观音
  除这一首以外,他还有诸如“我所能消耗的/不过是菩萨的好怜悯/我说能寄望的/不过是君心似我心”这般的佛性的抒情。抒情,构成了杨庆祥诗歌的独特嗓音。在杨庆祥的这些抒情诗中,相爱是唯一的不朽,爱情是终极的修行。像我这样,读多了节制的现代诗,偶尔读到“把眼泪给了该给的人,就可以死了”这种句子,还是会内心一颤。现代诗歌当中,“抒情”与“反抒情”可能是一场永恒的战争。如果以古典诗人的眼光看,现代派诗人所有抒情,恐怕都是反抒情。而中国古诗词的本源就是抒情。“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倾注笔端的辞令,多来自无限的欲望和无尽的滥情。执意要让诗歌不去抒情,就好像不让猫去吃鱼一样。你要寻找一只不爱吃鱼的猫,最后只能找到虚伪的猫;如果禁止诗歌抒情,那么也只能寻找到不真诚的诗歌。
  事實上,本雅明很早预判到了诗人作为一个“审美主体”自身角色的转变。他在《发达资本主义的抒情诗人》中,详细分析了诗人波德莱尔与以往诗人的不同,诗人开始了对美的造反和暴动,他很可能是一个拾荒者、流浪汉,或者潜在的起义者。就此,诗人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是抒情的歌者。上帝死了之后,现代派艺术纷纷登场,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未来主义的艺术家们都在宣言中远离了抒情。1913年,以俄国诗人赫列勃尼科夫与马雅可夫斯基为首的未来派发誓“要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狂妄地宣告:“要把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从现代轮船上抛进大海里去!”1924年,法国作家布勒东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为超现实主义下的定义是:“超现实主义,名词。纯粹的精神的自动主义,企图运用这种自动主义,以口语或文字或其他的任何方式去表达真正的思想过程。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某种意义上,鲁迅的《野草》也有反抒情的成分。这一代诗人,都是在这样一个现代派的传统之下成长起来的,诗人们也因而拥有了更多不同的身份。如今重新讨论抒情的话题,绝不是鼓动反智,而恰是一种对传统的重新择选。
  真正地活着,不就是一次次胆敢重新选择吗?诗歌是存在最热烈的见证。杨庆祥的诗歌,努力找回那失落已久的古典士人“哭”的传统。一声声一行行长歌当哭,闻者伤神,片刻,又转身赶赴下一场飨宴,一如奈保尔所言,“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都兴高采烈地活着。”
其他文献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北大中文系一直是诗人窝。在这里,诗人不是一个一个出现,而是一伙一伙涌现的。三十多年来,这个诗歌的链条从没断过。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臧棣和我合编过一本《北大诗选》,收1977级到1996级北大出身的诗人78家,其中中文系出身的诗人51家,是当然的主力。其后十多年,这一诗人队伍又有可观的壮大。这些诗人有的本科毕业后即离开母校,有的硕士、博士一直念到学位的尽头,更有少数幸运
期刊
一  我最早的印象里,只有那种花花绿绿的糖。阳光穿透糖纸时,会闪耀出彩色的光芒,刺眼却又美丽异常,我把它们贴在眼睛上,世界瞬间改头换面,成了另一种样子。糖太甜了,当糖饴磕磕绊绊地与舌尖轻轻摩擦时,融化出一股股心醉的味道,我感受着甜蜜在牙齿间流淌,眯起了眼睛。这是三岁那年的春天,我吃到了母亲从远处捎来的糖。整整一大包被喜庆染红了的糖,云姨抓了几颗给我后,就把它锁进了衣柜最上层的抽屉。母亲的糖在我的嘴
期刊
1837年的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弟弟从莫斯科前往彼得堡军事工程学院上学,彼得堡和莫斯科之间的铁路要数年之后才开通,他们的酒鬼父亲雇了一辆马车和他们同行,七百公里的路程走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读《大裂》的感受,就和第一次去体会那段耗时一个月的旅途一样,行进又停止,好像什么都在那个时候决定了。它们具体关系在哪儿我也说不上,但既然总是想到那就肯定有点关系。  带着黄金去往荒原,经历过一场战争,和妓女
期刊
二〇一二年,我念大二,拍完短片后没有事情做,就重新回到中学的状态看小说。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黑河钓事》里的一个短篇,大概在结尾的时候写一个渔夫,撕海星,海星越来越多,他喊道:“奥梅亚拉,看看这个,上帝呀,你能明白这是什么玩意儿么?”直到现在我对“奥梅亚拉”这个名字仍是记忆尤深,但它没有任何意义。从那段时期开始,拍摄的间隙我会写一些小说,这些小说的内容也都很简单,叙述很多人痛苦但不可解决的部分。  《
期刊
上篇  我被人喊作“师傅”已经有十多年了,从三十多岁开始,一直喊到了现在。这说明我的职业剽悍程度不减,从操作手法到交谈方式,都喷涌着男人气概。面对这个称谓,我不知道从事类似职业的其他女性是怎么想的,比如修鞋匠、钳工和摩的司机,我听到过她们被称为“大姐”、“阿姨”和“大妈”,这令我感到无比耻辱。我以为这耻辱只是独属于我的——一个年过半百的肥胖女肉贩子。内衣穿两天就油腻松垮,与陌生男人们称兄道弟,任何
期刊
睡前我扫了一眼朋友圈,看到我的朋友吕贝卡写了三个字:崩溃,哭。  我就点了一个赞。然后就去睡觉了。  到了第二天早晨,我突然觉得不放心,就给吕贝卡打了一个电话,她没接。等了一会儿,她给我发来一条微信,生日快乐。我才想起来我生日,不过是农历的,我自己都不记得我的这个农历生日。  我就说好吧既然是生日,咱俩开个气泡酒唱一下歌吧。  她说好,等一下拎个蛋糕过来。  我接到吕贝卡的第一个电话是她搭错车了,
期刊
没有鸟鸣的时间无法构成清晨  無论失眠,梦魇,欢娱,或伏枕长哭  你都得在夜的狭长软管中排队,蠕动  多少年来,那窗纸被啄开的洞穴  那玻璃上映现的鸟喙的反光  那独奏或协奏的古老的晨光曲  那神秘舞台徐徐旋转的齿轮的中轴线  那精微而深刻的雕刻时光的技艺  那燕尾服,那喉部的滚动,那弓弦跳荡的第一缕水光  秘密被传递,训诫跨出门槛  书籍被打开,诵念或抚摸,咖啡承受吻痕  而在静默的某个片刻,曦
期刊
为《竺可桢国立浙江大学年谱(1936—1949)》探询资料,2016年暑假,我们自驾走了一趟浙大西迁路。正如陈坚师在为拙著《重走西迁路》作的《小引》中写到的:“泰和、宜山、遵义、湄潭,是我们的前辈曾经驻足的地方,是曾经大师云集、思想纵横的地方,是浙江大学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诞生地,说她们是浙大的精神故乡,当毫不为过。”于是,我们的一场以浙大西迁地为中心的自驾游,也像拥有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既得以回
期刊
瑞尼尔·哈特柏(Reynir Hutber):  视觉艺术家,实验电影人,音乐人。从事多种艺术媒介的创作,包括表演艺术、装置、雕塑和新媒体等。他经常利用数字信息的可塑性创造视觉作品,通过展现人体不可能完成的长时段身体耐力和“去真实化”的脆弱行为,勾勒出真实与虚构,可见与不可见,自由与被剥夺状态的边界线。对数字技术的批判使用是他的实践核心,在过去几年里,他在欧洲各地如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布鲁塞尔和
期刊
这些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事了。记忆是细碎的,很大程度上是不准确的,骗人的。我不敢说它们有什么意义。  首先浮现在脑海的是房子,最重要的事情在此处上演。  相邻十来间一款一式的房子,前后七八排:楼高四层,灰水泥墙,暗朱红漆木门和窗框。巷子平整,不见哪一户凸出或凹进。如果站在半空,会觉得这一区的“切边”整齐。  房屋前门带小园子,杂花绿叶藓苔从墙上蹿出,但人们多从后门出入。至少,我们是这样。因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