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若能与美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定能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教育。需要我们对教材中精美的语言文学进行比较,弄懂词语的修辞,理解把握课文的思路,分析課文的结构,把握文中人或物的形象特征,分析课文抒发的感情。
  语文课文从文学角度讲,几乎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具有比较好的美学特征。在语文教学中,若能与美育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定能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教育。那么,如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对学生施以美育呢?
  一、对教材中精美的语言文学进行比较,揣摩语言美
  这是挖掘教材中美学因素的主要方法。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写背影的词句最富有表现力:先写看见父亲的服装,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写他平地走路,用了“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用“探”字,动作写得十分准确。最精彩的一笔是写他怎样爬上去,两手的动作用一个“攀”字,那高度显示了攀的吃力可以想象;两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把怎样爬法写得更细致了,又点出他爬的困难,“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动作描写,细腻而简练,给人一个过程的动态,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丰富这种形象,确实是栩栩如生。在教学中,要十分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匠心所在,从而欣赏文章的语言美。
  二、弄懂词语的修辞——艺术美
  为了增强语言的艺术美,诗人常常巧妙地运用修辞方法。论文参考。论文参考。我们只有剖析清楚词语的修辞意义,才能领悟其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这儿巧用比喻和拟人,头句写整体,用“碧玉”作比,形容柳树颜色美;第二句写枝条,用“绿丝绦”作喻,形容柳条倒垂披拂的轻柔艳丽之美;第三句写柳叶,用拟人手法,勾画出柳叶繁密、尖细、均匀的形态美;第四句颂春,用“剪刀”喻春风,形容春风的伟力,表达对春天的无比热爱之情。诗人连用这些新奇、贴切、隽永、有趣的比喻,令人叹为观止。
  三、从理解课文的思路入手,来把握课文的内在美——思路美
  《海滨仲夏夜》这篇文章用细腻的笔触,抓住夕阳落山不久到月上中天这段时间内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景色和海滨沙滩上劳动者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抒发了作者对海滨夏夜优美景色的赞赏和对人民幸福生活的由衷祝愿。随着夏夜海滨夕阳落册以后光线的色彩的变化,文章描绘出五幅流动着变化着的清晰画面,内容充实,让人感受到一种思路美。
  四、从分析课文的结构入手——整齐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写百草园,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中间一个过渡段。对于这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是甜美的欢乐和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和韵味之所在。全文前后层次清晰,结构完整,读来感觉有一种整齐美。
  五、从把握文中人或物的形象特征出发——形象美
  《白杨礼赞》是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流畅生动的笔触,从对西北高原的“所见”、“所感”展开。写“所见”,从“扑人”入手,见景生情,涌起“感情来是必然的”。这感想有两点:一是雄壮、伟大;一是倦怠、单调。写白杨树为什么要写高原呢?意在描写白杨树生长的环境。这环境如此雄壮、伟大,那么生长在这码头、伟大之中的白杨树,也必定是不平凡的。这就对白杨树做了很好的衬托。这样,学生就能从白杨树旺盛、坚强的风貌中体会到白杨树有一种不平凡的气质,初步体会到作者已将白杨树人格化了。虽寥寥数笔,但却使读者深刻感受到白杨树虽身处劣境却如此坦然自若,无疑使学生受到形象美的熏陶。
  六、从分析课文抒发的感情入手——情感美
  《背影》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具体细致的刻画。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呢?这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都有密切关系。因为父亲老境“颓唐”,饱经患难,半生潦倒。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作者抓住父亲这样一个“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论文参考。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和慈父孝子之间的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从而让读者受到了一次情感美的教育。
  七、通过朗读来挖掘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思想感情的交流。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这种感染作用更为突出。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激情,富有感染力,要能诱导学生丰富的情感,把学生引进美好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渗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教师要注意品味语言文字,“披文以入情”,通过复述、范读和讲解,把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心灵的撞击。
其他文献
什邡县"366"星火示范企业——四川蓝剑集团公司是该县食品产业的一大支柱。公司高举星火科技旗帜,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已初步形成科工农贸一体化,原料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以啤
【摘 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怎样课堂中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呢?“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可见“问题”是激活学生潜能的刺激最直接因素,“问题”情境的合理有效创设最终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较好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数学 问题情境 方法  一、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的学习是以一切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出发点,所以知识的引入只有
当今中国,渐入市场经济轨道,知识产权日益显示巨大的潜在价值。这个曾经陌生的词语频繁地冲击着中国人的观念,闯入了中国人的经济生活。由此,有关知识产权的官司越来越多,越
【摘 要】农村高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任重道远,教师既要在课堂上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教学策略,因材施教,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摈除偏见,胸怀爱心。在课外也要加深师生交流,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关注 激发 毅力 成长  学困生,百度百科解释为: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  在农村实际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广泛应用与工业控制网络,简要介绍PLC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摘要】文学鉴赏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能有效地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语文教师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语文综合素养全面提高的需要,加强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开展鉴赏性学习,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使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学鉴赏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知识、经验和能力,同时社会的发展对高中
根据当前教育的需要.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上要尊重学生意愿.以整合的方式形成。但从微观层面即实施层面看,教学内容的设计如何满足学生需求仍有待于研究。笔者曾观摩过一节展示课。
【摘要】历史教育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渗透和培养起着启蒙性的作用。在历史教学授课的过程中要将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一大核心,围绕这一核心进行相关的教学开展。历史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人文精神培养的主要的阵地,要充分利用历史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人文精神 培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的科技就会受欺 ,没有民族的人文精神就会虚无。中华民族是人类最古
海南王光兴男,54岁,海口罐头厂厂长、书记、高级经济师王光兴自1986年任海口罐头厂厂长至今把连续数年亏损、面临破产边缘的企业挽救为盈利大户。几年的改革,使企业发生了五
有效性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要用心研究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