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明的寒窑到周处的山洞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ji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域中一大“发现”,虽算不上石破天惊,却也足以令人振奋,那便是山西运城宣布,诸葛亮出生的窑洞在该市临猗县天兴村被发现!
   关于诸葛亮的归属,本来是湖北的襄阳和河南的南阳在争,刀光剑影几十年,硝烟弥漫直至今。“名高天下,何必争襄阳南阳”的和事佬劝解,丝毫不能让双方各退半步。现在又出来个山西的运城,居然“发现”了孔明出生的窑洞,而且“这个窑洞今天还存在”,这就不但“坐实”了诸葛丞相是俺临猗人,没有襄阳南阳什么事,而且为该地的旅游发展,打开了一大片新天地呢!
   这些年来,九州之大,关于“出生地”的捷报纷至沓来,岂但是开疆明君、诗宗文祖,也不光是奸相国贼、军阀逆子,便是神话中的虚构人物,如女娲、如王母娘娘、如观世音菩萨,甚至如石头里爆出来的孙猴子,不是都有了呱呱落地之处被“坐实”吗?便是西门庆那样子虚乌有的小说反角,不是也圈起了“出生处”么——所以一个诸葛孔明,实有其人的名家,他出生的“窑洞”怎么能不去“发现”,怎么能不“修古如古”,开发为“景区”,为南来北往摩肩接踵一掷千金的游人“打开一片新天地”、辟出一条“寒窑游”的新线路呢?
   话又说回来,诸葛亮确有其人,说他是运城人,按说也有三分道理,所以他“出生”的窑洞,大概还有那么一点影影绰绰,算不得全是空穴来风。其实关于故地的报道,居然还有毫无影踪的怪事——读者诸君,还记得曾经热播过的《乌龙山剿匪记》吗?乌龙山这个地名,本是剧作者水运宪的虚构,但湘西的龙山,坚称自己就是“乌龙山”,一条长峡谷,挂称为“乌龙山大峡谷”,此地的酒肆饭庄,莫不叫“乌龙山寨”。龙山说半世纪前的“乌龙山匪帮”,就在它的峡谷中横行,更给近30年前那电视剧的主角申军谊睡过一宿的招待所,赫然挂上了“钻山豹故居”的偌大招牌——水运宪顺道参观了一个山洞,当地陪同也当面宣称,这就是“榜爷”的故居,当年钻山豹和四丫头他们还经常在这过夜呢!所以您看这摆设,全是当年的实物啊!弄得水运宪哑口无言,只好听凭导游历数“这作家和榜爷的血缘关系”!不管怎么说,这以“钻山豹故居”为核心的乌龙山“匪文化游”却早已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啊!
   诸葛亮出生的窑洞,据说是这些天才被“发现”以及被“求证”,但是这类的“洞”之被“坐实”,却不是近时才有——20多年前,曾有友人被宜兴的一家招待所邀去参加一个“论证会”,论证什么呢?原来要证明屋后的一个积水山洞,就是晋代“周处杀蛟处”。友人等曰,这周处虽有其人,但其事卻系刘义庆《世说新语》的虚构,唐人刘知几早已论其“谬说妄谈”,怎么千年之后又来“论证”这个“洞”呢?但是不管,俺这几幢楼房,生意一直不济,不搞出一个“周处洞”,叫我吃什么?再说周处不是“义兴阳羡人”么?这不就是今宜兴吗?他不在俺这里屠龙,宜兴别处他人,也会捷足先“抢”啊……
   20多年过去了,那个“洞”后来不知道“论证”与否,“坐实”了没有;那江南福地,早已不止一个“周处杀蛟处”了,都是足以“令人振奋”的事儿啊,就像孔明出生的“寒窑”不断地被“发现”一样!
   摘自《解放日报》2019年12月4日 童玲/图
其他文献
中考之后的那个暑假,带儿子去俄罗斯旅游,在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剧院,我们观看了经典的芭蕾舞剧《天鹅湖》。  入场,坐定。儿子左右看看,忽然轻声说:“爸,我可能看不懂。”  那是儿子第一次看芭蕾舞。我自己对芭蕾舞也所知甚少,看过的芭蕾舞剧更是屈指可数,不过,在出国之前,我就做足了攻略,恶补了一些芭蕾舞知识,对《天鹅湖》的剧情也进行了详细了解,自忖应该能够基本看懂它了。而我之所以做这些准备,还有一个很重
期刊
“鸡肋”,本是普通的一种乏味食材,也许因为《三国演义》中,杨修因自作聪明,擅自解析口令“鸡肋”导致丧命这则典故,使“鸡肋”一词,常常被用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比喻。纵观如今,餐桌上依然会有“鸡肋”,而在生活中,不同表现的“鸡肋”现象,包括由此衍生出收效甚微的形式主义,似乎更不时可见。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鸡肋”:“比喻没有多大价值、多大意思的事情”。既然“没有多大价值”,那么本应不做
期刊
和一位畫画的朋友聊起将来一同办画展,因画风不同,题材、体裁也不一样,展名就叫“各美其美”,才知“各美其美”出自费孝通先生。他在80岁时瞻望人类学前途时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想起多年前去同里,《苏州日报》一位老记者陆同志讲起他当年跟随费老回家乡的经历,也对这句“各美其美”颇多感触。  何为“各美其美”,作者解说:“就是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人群对自己传统的欣赏,这是处于分散、孤
期刊
晋惠帝司马衷一句“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的话,招致世代嘲讽讥骂,迄今长达1700年。  司马衷的确说过这话,他自己并未否认,但另有隐情苦衷,因此他一直耿耿于怀,愤愤不平,阴魂游荡,飄到哪里骂到哪里:“唐初房玄龄等一帮扯淡文人杜撰《晋书》,把我丑化成昏瞆愚痴的傻瓜,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天,司马衷邂逅皇后贾南风,所有的火气一股脑地发泄到了这个女人身上:“好你个祸国殃民的妖后,把你撕成十八块
期刊
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会站在这座陌生的烟厂门口。这是一座被遗弃了的烟厂,它座落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大区首府塞维利亚城内。准确地说,在城内沿着中心大广场,绕过一大片幽静的花园,就能见到西尔皮斯街上一幢巨型长方石砌的建筑。这座古老而沉重的建筑大门上有一块椭圆形棕红色的门牌,刻着安提瓜烟厂的名字,门框的上方镶着制烟工具、烟叶、烟民的铜饰图案。这就是建于18世纪的西班牙皇家卷烟厂旧址。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期刊
一些地方强行将农民栽种的道旁树、宅旁树全部砍伐,然后在路边重新规划建设绿化带,种上冬青等灌木丛;   一些地方不允许农民在房前屋后、种瓜种豆,只让种植花草;   一些地方要求村民院落的篱笆不得使用竹木柴草,必须使用漆成白色的木条或塑料片……   庭院经济,何去何从?   以上这些怪现状,都是在建设农村的过程中出现的。近些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古老的农村,在人、地、钱等各个方面,得到
期刊
雅活,这个“活”不是活法,而是活计,它大多属于手艺。三百六十行,每一个行当都有它内在的节奏和门道:做法、手艺、态度、力道、火候和快慢。有些活粗,比如挑担、夯土、搬运、挖掘……有些活细,比如画画、写字、绣花……做哪些事情属于雅活?写一首诗,画一幅画,养半园子的花,那些文人墨客的格调,早已渗透到民间。采薇是雅活。春天,采薇女子手挎小竹篮,到麦菽稗草间去寻薇。纤纤素手,采回来一道春天的素食。薇,如词,如
期刊
如今网络语言的口语化促进了对话,活跃了气氛,但也容易失之浅白。其实,回顾历史,有两位精神巨人一生也是“述而不作”,却成为历史丰碑。他们的思想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记叙而传诸后世的。一本是孔子《论语》,另一本是《苏格拉底对话录》。这种在古希腊被称为“口语著述”的散文文体,在中国古代则概念更加宽泛,主要是与韵文相区别。不过那时还不是分门别类的时代,重要的是,《论语》和《苏格拉底对话录》作为中西文化发展的精神
期刊
2018年1月,因在上学路上结了一头冰霜,“冰花男孩”王福满引发各界关注。据媒体报道,2019年12月8日王福满的父亲王刚奎在网上发文称,想申请贫困户的资格,同时给家人争取村中公益性岗位,但是都没有被批准,王刚奎怀疑因和村主任有矛盾有关。对此,当地村主任王刚明回應记者称,王刚奎家的贫困户评定资料已经递交,但由于不够评定标准,未被获批。虽然此前两家确有过节,但是公事就是公事。   此前“冰花男孩”
期刊
齐白石画《谷穗螳螂》,题跋曰:“借山吟馆主者齐白石居百梅祠屋时,墙角种粟,当作花看。”耐人寻味之“味”,不离文字,不在文字。文人雅士,有爱梅者,有爱莲者,有爱菊者,有爱兰者,似未闻有以谷“当作花看”者,即种谷之农民虽爱谷亦未闻有以“当作花看”者。  由此,使我想起多年前写的一篇小文:  “墙角处,枝叶掩映中一绿油油肥硕大葫芦,我们几个老头儿闲扯起来。有的说:‘这多像铁拐李背着的盛仙丹的葫芦。’有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