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m8020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合作学习成为了组织教学的主流模式.要想借助于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习小组内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集中智慧促进所有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得到有效发展.
  一、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
  1.借力小组优生资源,有效突破难点
  每节课都有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师大多是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突破重、难点的,这样做的结果是不少学生由于缺乏过程体验,导致对知识的理解浮于表面,等过一段时间,这些重点和难点成为了考试的易错点.但是,这些重点、难点知识如果放手由每个学生自主探究得到,又感觉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困难.怎么解决?此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学习小组内部的优生资源,通过这些学生的“先知”带动其他小组成员的“后觉”,而且重点、难点知识在学习小组内部是哪一个学生最先突破和解决的,人名比知识更容易记住,下次应用该知识点存在困难的时候,小组成员会自然地向“优生”寻求帮助,多次互动可以实现全体成员对重点、难点的有效掌握,而且无论哪个小组成员在这一过程中均能获得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2.学习小组内部合理分工,分担学习任务
  初中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在结构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要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可以在学生阶段性学习后,要求学生对前期的学习进行梳理和整理,而整理工作是非常繁杂的,如果是学生个体独立整理,不仅耗时,而且容易受到个体认知水平的影响,难现数学知识的整体轮廓.此时,小组合作学习是解决该问题很好组织办法.
  3.多种交流,达成共识
  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学生间会产生分歧,彼此认为自己的想法最合理,原因是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差别,从思考问题的角度、方式以及对问题的理解上都是有一定差异的.这时有利于合作学习,先让各小组内讨论、交流,统一思想,然后在组间交流,达成共识.并要找出产生分歧的原因,整个教学过程效果良好,学生之间也不会因为争执而不快.
  二、教学实践
  例题:观察图1,找出图1中所有的内错角,同时指明它们分别是由哪两条直线所截而成?
  教学片段:此题的最终答案是一共有16对内错角,但是学生的第一次答案五花八门,就是没有一位同学能够得到“16对”这一答案的,“无一人做对”,这有点出乎笔者的意料.怎么办?笔者进行了如下的课堂组织.
  (1)继续投影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及基本图形,旨在帮助学生再次回顾相关知识.
  (2)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最先探究出正确的结果.这个过程各组刚刚开始时非常沉寂,大家都在动手画着,思维进入了僵局.不要着急,此时,正是静待学生拔节生长的重要时机.
  (3)有少数思维敏锐的学生突破瓶颈,此时小组讨论才真正开始,有这些学生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于有些做法还不够成熟,但是会激发链式反应,小组内部学生在有用信息的刺激下争先恐后地发表见解,头脑风暴,越来越多的同学激动、兴奋起来,答案逐步趋向于“16对,17对,18对.”
  (4)我将得出答案“17对”和“18对”的学习小组思维过程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进行思考,结果班上几乎所有的学生很快发现了有重复的对数,答案基本锁定为16对.那么,做错的学生的好奇心也就来了,怎样才能又不漏解又不重复地得到答案呢?接着,让答出“16对”的学习小组进行经验交流,这几个组在交流汇报的时候,不同的小组讲解不相同,给下面的学生一种杂乱无序的感觉,也就很自然地催生出再次讨论和交流的需要.
  (5)深度讨论:“不容易漏解或重复”的解决方案,最终方法也趋于一致:“按照某一个方向找“Z”字结构,依次盯准一个角找完,不回头.
  在这个环节中,学习小组内的学生不仅仅在“优生”的带动下,顺利解决了问题,发现了正确的解题方法,而且能够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解答这个问题的易错点在哪里,深化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有一个女孩在文章中写道:“数学好抽象,好像和我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数学对于我来说就像一座坟墓.”简短的几句话语道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感受——数学抽象,枯燥无味.为改变这
班主任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听话的孩子缺少个性”,而“有个性的孩子有时候不听话”,因此难以做到“听话”与“个性”的协调统一。如何做到得而兼之?解决这个问题,必需首先厘清几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是“听话”。在此处,是指服从某人的言语。但“听话”本身是一个多种因素组合的过程性概念,它包括说“话”者、听“话”者、“说”的方式、“话”的内容等多个要素,不能忽略这些要素,而一味要求孩子“听话”。  第二个概念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面对新的教育发展形势,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专业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方法要进一步更新,努力为学生
竹溪县地处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是湖北省西北部最为偏远的国家级贫困县。“穷县办富教育,小县办大教育”,让孩子们共浴教育公平的阳光,是竹溪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人的不懈追求。  近年来,竹溪县克难勇进、因地制宜,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区域教育发展之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全过程的“阳光教育”。全县在整体推进阳光教育的过程中,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
素质教育已推行了十多年,素质教育要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就必须对素质教育的本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本文针对当前人们对素质教育的本质存在的模糊认识,从分析“素质
不能说“听话”就是不好,追求“个性”就是好,“听话”与“个性”不能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正如我们会不满意于课堂上异口同声的“对”“是”的听话,也会反感会场上聊天、打电话的个性。  听话有被动与主动之分。刚入学的小学生常常是被动地听话,我们常常会听到他们说“老师说……”,在他们看来,老师说的就是规范,且必须要遵守。像这样的听话也有其积极意义,有利于小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但随着年龄的
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有意识地为学生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桥梁和阶梯.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数学课堂提问的难度、梯度、密度的把握谈点认识与体会.  一、掌握好问题的难度  课堂提问难度要适中.课堂提问内容要有难易差别,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要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设计一些适合的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而让学生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力求面面俱到,学生的提问意识受到束缚,而课堂提问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灌输式学习中,学生沦为接受知识的容器,鲜有创新的见解表达,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提问,并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能迸发思维的火花,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依标据本,从教材中提问  教师要立足教材,认真研读教材,可以在重难点处提问,可以对概念、定理、
物理公式与物理图象的结合是一种重要题型,也是高考的重点及热点.本文就动力学中图象问题的特点、解决策略结合具体的例题进行分析.  一、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概述  1.常见的图象有v-t图象,a-t图象,F-t图象,F-x图象,F-a图象等.  2.图象间的联系.加速度是联系v-t图象与F-t图象的桥梁.  3.图象的应用.(1)已知物体在一过程中所受的某个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思想的一种.数形结合的思想,不仅可以应用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还可以应用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多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学习数学知识.如果学生能用这种宏观的数学思想来看待数学知识,就会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部分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常常给学生灌输抽象的概念,部分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教师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