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师工作室多专业协同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07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面对珠三角轨道交通和智能装备高端制造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具有高职业素养和精湛技能复合人才现状,针对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出了通过职教云搭建多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校企共建双师工作室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构建基于多专业师生项目团队,以机电产品售后服务、职业技能竞赛、企业产品研发、创新创业项目为团队工作任务。基于双师工作室多专业协同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取得系列成果和广州市教学成果奖。
  [关    键   词]  双师工作室;协同培养;复合技能型;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5-0234-03
    一、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广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及布局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行业产业急需升级。针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实践的现状,将行业新的人才需求融入职业教育发展中,培养出“智能制造”的复合技能型人才,为国家整体制造产业升级起到推动作用,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实现“智能制造”创新创业改革。当下我们需要培养的人才是具备多方面技能的人,以单一技能为主,其他技能为辅,能解决专业中尖端的问题。如果技能单一就无法从多方面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无法突破常规,往往循规蹈矩。“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的新热点。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早在2013年前就把“双师”工作室作为教学平台、科研平台、技术服务平台以及技能竞赛培育平台的具体实践。因此,针对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基于双师工作室多专业协同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研究与实践成为当下职业教育研究的重点。
    二、复合型技能人才的特点
    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不仅体现在知识的复合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素质能力的复合上。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合理的知識结构,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具有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质。简而言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应是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精神品格上都处于较高层次的、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渗透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拓展知识学习和顶岗位实习等各个环节,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
    传统的手工制造现已被智能制造取代,当今社会已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技术已是每个年轻人必须要学习的。现在发展智能制造业的过程当中,有制造经验的人员没有信息化技术,有信息化技术的年轻人缺少制造加工的经验。而要成就当今智能制造,这两者是不可互缺的基本条件。
    三、当前高职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存在难点
    当前的高职教育以单一的专业培养为主,各专业之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协同性不够,学生在面向复合人才发展中面临着知识学习及实践技能训练的制约,这些问题制约着复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针对职业教育复合型创新性技能人才的培养,为适应社会发展与经济利益的需求,当前高职教育在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以下难题:(1)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协同育人积极性不够,企业参加校企合作主体和建设客体的动力不足,校企合作比较松散;(2)高职教育存在理论多,实际教学效果差,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对复合型技能人才能力培养支撑度不够的问题;(3)高职教育一线教师自身素质不能兼顾常规教学,培养复合型学生素质和技能的问题。
    四、依托职教云,构建复合型学生自主学习环境
    职教云平台是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成果,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和运营,3000多家行业企业参与了国家级资源库的建设,这个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和在线教学服务平台整合了国家项目成果和自有资源,支持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创新实践,能构建专属在线课程,允许在课程之前、期间和之后进行混合式深度交叉融合。利用职教云平台已有的国家级课程资源,搭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可以设置各专业方向课程的学分互换,学生利用手机在业余时间可以在线学习各方向专业教学视频。学生不管在学校还是在企业都能上网进行学习或者提出疑问,教师可以在线讲解及解答。激励企业工程师开发拓展课程资源,逐步把企业文化带入课堂中来,把企业的经验与遇到的问题创设到教学情境中进行教学,实现课中就可以解决问题,在问题中学习知识,掌握经验。并把校园的文化与企业的内涵相结合,把学校的环境模拟成实际工作环境。学生学习不只局限于教室,学生了解了专业的互通性、专业方向性,接触到不同的人,增强了学习兴趣,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校企合作构建专业协同实践育人平台
    校企合作对高素质应用人才、创新性复合人才的培养是最
  切实、最直接的方法。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企业的深度介入同样必不可少。通过企业的实践教育,学生将自己已经掌握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在具体情境中加以运用,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为解决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与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复合技能人才的要求存在差距的问题,依托我院牵头成立的广州工业交通职教集团,共建“周玉海+陈伟俊”等一批装备制造双师工作室。在此基础上,先后立项“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先进制造人才培养   协同育人平台”“智能制造与智能检测协同育人基地”,全面覆盖我院装备制造类专业,逐步形成双元共建、双师冠名、双重保障的工作室长效运行机制,校企搭建多专业协同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平台。
    (一)校企共建专业协同育人实践平台组成
    面对智能装备高端制造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具有高职业素养和复合精湛技能人才的现状,针对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竞技水平低、培养难度大的问题,借鉴德国工作室的“双轨教学制”,创新高校专业实训室管理体制。(1)以专业实训室为依托,与行业优势企业合建学校名师与企业技能大师冠名的双师工作室,构建基于多专业协同下双师工作室育人平台;(2)在双师工作室平台上,通过制造类专业教师和学生协同,形成以工作室为育人平台的学生实践教学、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等方面一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赛促学新模式。协同育人平台由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等多个专业双师工作室、多个省级校外大学生实践基地,以及多个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组织形成的电子协会、机械协会、工业机器协会而成。对接广州产业发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由我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等多个专业分别与东莞信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合作,选拔学校教学骨干和企业能工巧匠成立“教师名师+企业技师”的双师工作室。依托工作室,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场地、设备、人员开展生产、技术攻关和项目研发等,深化校企合作。激发企业主体参与育人的积极性,汇聚企业设备、项目、能工巧匠、文化等优质资源,开展“训·赛·研·培·创”五位一体的育人实践。
    (二)协同育人平台师资与学生组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教育教学高质量开展的重要保证。新时期,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其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较大影响[6]。由学校机械、电子、机电等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工程师或专家组建双师工作室师资团队,企业工程师要求具有相关领域一线企业工作经历及专业理论基础,能直接胜任相关领域岗位工作,掌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熟悉产品企业开发流程,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及沟通能力。专业教师要求有扎实的机械、电子、机电等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技巧,具备企业级产品开发能力,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学生组织采取分层分类、以兴趣爱好为导向原则,在电子协会、机械协会、工业机器协会挑选骨干成员,要求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良好团队协作、组织管理能力,以大二、大三学生为主,构建各专业方向学生团队,由各专业方向成员组织学生参与学习及技能训练。由双师工作室师资团队根据双师工作室工作任务方向及企业需求,以项目需求为导向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活动、企业项目研发、创新创业项目、职业技能竞赛等。
    六、学生复合技能人才培养过程
    (一)组织学生参与机电产品检修活动
    在双师工作室教师指导下,通过电子协会、机械协会、工业机器人协会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实训室教研设备、工业园区定点机电产品维修点工作,以及每月两次下企业与社区进行机电产品维修服务,服务范围包括企业常见机电工具、电气柜检修,家用电器保养与检修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需自己做好活动计划、执行路线,做好学生自我分工与组织管理,并使学生能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创新创业所必需的组织协调、团队协作、沟通技巧等素质,有利于学生正确应用机械、电子、机电相关专业基础理论解决产品实践应用问题。
    (二)专业协同培养学生专项技能
    學生在双师工作室教师指导下学习企业产品模块设计过程,有助于其了解企业现有产品特点、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的改进思路,培养大学生专业理论与实践综合应用能力,如对机械产品设计、可编程器件控制、电机控制、机电传动等应用能力。例如学生参与学习项目“立体停车库”,设计一款可充分利用停车场空间的立体车库,涉及的专业知识有机械构造、设计、电机控制、电机驱动、信号检测、信号传输等。学生通过学习设计报告,主要包含设计背景介绍、设计总体方案、各部分详细设计、总结等部分,有助于其了解机电产品在设计时涉及机械与电子、电气配合,吃透原有设计对专业技术创新、知识技能复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组织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改”教育教学理念,将技能竞赛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构建了专业技能竞赛体系,在全校形成追求精益求精、培育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引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的提升、课程教学的改革和优化,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的深度衔接,培养有精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加强职业院校之间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的重要手段。
    依托工作室,紧密围绕专业技能竞赛主题,项目成果也为学校其他系部专业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学生在创业和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受益学生较多。
    双师工作室指导学生参加职业竞赛,通过跨专业组织师资、学生团队参与各级竞赛,从校赛、市赛、省赛、国赛层层选拔,选取最优秀的学生团队,完成学生团队组织、团队成员内部分工、参赛任务技术技能训练、历年职业技能大赛题型创新点分析等。如组织学生参与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高职高专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赛区竞赛)、全国教师组“中望杯”机械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创新成果交流赛、全国“互联网+”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职业技能大赛对参赛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技术技能复用上,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如组织管理、团队协调、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提高。通过现场紧张的比赛,检验参赛团队在压力环境下,进行技术创新、组织管理、任务协调综合应用能力。     (四)学生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工作
    复合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真实、创新环境。复合型知识和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培养不出来的,需要在实践工作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双师工作室通过引进企业在研项目开发,采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指导学生团队参与项目模块的开发与验证工作,实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各方向同步展开,并在各方向混合各专业学生,有利于学生团队成员内部学习,引导学生体验企业岗位,感受岗位工作职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意识。这种基于企业项目的进度式学习,使学生及时适应有压力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毕业顶岗学习阶段,鼓励学生自己组建项目团队,主动接社会企业项目订单,开发企业项目,以达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开发能力的目的。
    (五)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组织学科多专业协同竞赛,推进专业项目化课程改革,将专业课程与技能大赛紧密结合,形成教学新局面。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校企双师工作室师资团队指导、鼓励学生组团参与各级创新创业项目,例如学生在参加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基于单片机控制带自锁自动跟随分布式太阳能发电”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过程中,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太阳光位置,并且由单片机按程序处理运行驱动电动机使得太阳能电池板绕着轴旋转,使其能够始终正对太阳,提高太阳能20%~35%的利用率。项目涉及传感器检测技术、单片机接口控制及编程、机械模块搭建、电机驱动控制等部分。需要综合应用电子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知识,由双师工作室师资团队对学生项目组成员提出的設计方案进行指导,论证可行性,提出优化及改进的方向,由学生项目组成员团队内部实现分工协作,根据方案划分各任务模块,制订模块任务责任人,由学生项目负责人推动整个项目的进度工作,各模块责任人负责本模块的工作,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团队成员集体商议解决,解决不了提交教师工作团队。制订项目进度开发责任书,层层推进,落实到人,研发了专利产品和创新创业作品,最终项目通过省级教学质量工程认定,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获得一等奖。贯彻落实了中央十九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激发高职学生开展发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发明、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基于双师工作室多专业协同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研究与实践,促进服务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加强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规范教学管理,示范引领带动工作室建设。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职教育办学规律、具有地方特色、国内领先的高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之路。对高职院校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地方和服务社会将产生更大的促进和支撑作用。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工作室建设起步早、时间长,成果较为丰富,在广东省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2020年,广州铁职院的“基于双师工作室多专业协同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研究与实践”获得了广州市教学成果奖。教学成果是学校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之一,本文对职业院校开展教学成果奖培育、凝练及申报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Z].2016.
    [2]马令珍.基于“双师”工作室的传媒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9):265-267.
    [3]许爱军.构建以“双师”工作室为多功能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9):39-41,45.
    [4]蒋新革,薛胜男,许爱军.高职院校双师工作室运行机制“五四”特色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26):8-12.
    [5]孙明哲.基于技能名师工作室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精神建设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4):90-91.
    [6]申利民,周玉海.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船舶职业教育,2018(3):69-72.
  ◎编辑 原琳娜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Multi Specialty Collaborative Training of Compound Skilled Talents Based on Double Division Studio
  ZHOU Yu-hai,SHEN Li-min
   Abstract:In the face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ail transit and intelligent equipment high-e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t is urgent to ha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exquisite skills compound talent demand, and there are teaching problems in talent training. It is proposed to build a multi-disciplinary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 space through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cloud, and build a practice platform for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by the school and enterprise. Based on the multi-disciplinary teachers and students project team, the team work tasks ar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after-sales service, profess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enterprise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s.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training of compound skilled talents in Shuangshi studio, a series of achievements and Guangzhou teaching achievement award have been obtained.
   Key words:Double division studio;collaborative training;compound skill type;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其他文献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在文化视野下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化进行思考,注重职业上的自主性,探讨其群体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内在的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双师型”教师压力源相关因素与对策.方法:于我院担任护理“双师型”教师的护师中随机抽取10例,使用调查问卷评估护师的压力程度,统计压力源事件,并提出缓
[摘 要]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背景下,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科技在各个领域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在教育行业中奠定了信息化教育与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从而为教育之路带来飞跃式的进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因为这些网络新媒体等科学技术的出现受益不浅,让高校学习更加科学化、高效化与智能化。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智慧管理在各个方面百花齐放,为教学管理带来了智能化、信息化、便捷
随着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对职业教育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得以显著发展,而高职舞蹈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使得信息化教学具有较大
学风建设是高校实施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和有效保障,训导师制是我校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贯彻落实“闽大观”的重大举措,训导师工作助学风建设有其必要性
[摘 要] 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是高职院校实施预科教育的首要任务。而机械地引导学生说、练是难以实现此教学目标的。立足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在组织高职少数民族预科生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尝试实施任务教学,以明确的任务调动学生说国家通用语言的兴趣,并使其在体验任务的过程中,积累国家通用语言经验,积极表达,真正地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打好语文学习基础。以“环境介绍”任务为切入点,从
近年来,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其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一个健康且积极向上的身体,是完成一切生活、工作、学习的保障.因此,实现全民性的终身体育,迫在眉睫.特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提供系统性的理论知识为大学生创造以人为本的学习和成长环境.阐述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摘 要] 在参与式教学中,因为学生必须共同努力解决难题,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兴奋度,提高了他们的合作与协作水平。学生表现出了更多的兴趣,并且非常渴望学习,他们学习的动力也在增加。他们很高兴在小组中讨论任务,直到他们找到解决方案。课程也变得更加有趣,从而减轻了学生学习的恐惧和压力。  [关 键 词] 教育改革;高等院校;学习参与度;课堂参与感;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今年6月15日是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日。在6月15日上午召开的纪念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受党中央委托,发表了重要讲话,向人民日报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