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不只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更普及到千家万户,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与小学生和幼儿相比较,初中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以及处事方法渐趋向于理性阶段,其自我应变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因此,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而言,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浅析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关于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几个方面的重要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思维创新;道德修养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趣味性、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该学科按照培养创新精神、增强信息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原则教学。其教学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一个良好载体,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极好途径。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今后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而信息技术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互友好、开放的实践操作环境,非常适合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只要教师善于设计环境,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上机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探索,积极地思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例如,在上机操作过程中,每节课都让一部分学生充当小老师,专门解决同学们上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那么这部分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在上课之前先预习,先弄懂问题,好让自已能帮助到同学,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这样就可以充分發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顺利地建构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还可以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老师、同学、书本、网上请教,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演示和浏览的工具,更主要的是为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来弥补教材和课堂学习的不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性地学习。
二、信息技术能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创新力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三个主要特点,而信息技术课程理念的指导性要求突出,操作性强,很多实际的任务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和步骤加以解决,例如,复制文档的方法可以是右击鼠标再从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复制,也可以按ctrl+c键,这就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供了舞台。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了情境,激发了欲望,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兴奋状态,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了条件。在进行用画图软件画图的课堂教学时,学生画的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每逢节日,学生用自己的电脑绘画制成了精美的节日贺卡,送给亲戚朋友;学生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一些神奇的动画等;计算机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带进了知识的宝库,让学生们的思绪插上翅膀,展翅飞翔,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角度探讨问题,布置无限制的综合性任务,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及方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信息技术能培养学生道德素养
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奇妙的、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它能给我们带来便捷,但随之了全带来一些弊端,如今在网络群体中,学生的人数日益见长,QQ、微信,已成为学生比较热衷的话题,平时也好,信息技术课中教师给学生巩固练习的时间也好,学生都会处于兴奋状态,他们抓紧时间完成任务的同时,偷偷地上网,玩小游戏,上网聊天,成了他们最大的乐趣。然而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所以对网络中大量的、丰富的信息,大多数的学生不懂得辨别好坏,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这也就要求教师要立足信息技术课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会采集、传输、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要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纠正学生观念,明确信息技术课的实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信息技术课,帮助学生养成文明上网的好习惯,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从面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中学生信息技术课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目标是加强学生的现代信息化意识,培养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正确地获取、掌握、分析各类信息,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学习意识,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现代化工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王宝华.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2011(11).
[2]李继红.浅析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J].现代农村科技,2011(19).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思维创新;道德修养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趣味性、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该学科按照培养创新精神、增强信息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原则教学。其教学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一个良好载体,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极好途径。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今后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而信息技术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互友好、开放的实践操作环境,非常适合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只要教师善于设计环境,善于组织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上机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探索,积极地思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例如,在上机操作过程中,每节课都让一部分学生充当小老师,专门解决同学们上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那么这部分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在上课之前先预习,先弄懂问题,好让自已能帮助到同学,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这样就可以充分發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顺利地建构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还可以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老师、同学、书本、网上请教,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演示和浏览的工具,更主要的是为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来弥补教材和课堂学习的不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性地学习。
二、信息技术能发散学生思维,增强创新力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三个主要特点,而信息技术课程理念的指导性要求突出,操作性强,很多实际的任务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和步骤加以解决,例如,复制文档的方法可以是右击鼠标再从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复制,也可以按ctrl+c键,这就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供了舞台。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了情境,激发了欲望,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兴奋状态,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了条件。在进行用画图软件画图的课堂教学时,学生画的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每逢节日,学生用自己的电脑绘画制成了精美的节日贺卡,送给亲戚朋友;学生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一些神奇的动画等;计算机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带进了知识的宝库,让学生们的思绪插上翅膀,展翅飞翔,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角度探讨问题,布置无限制的综合性任务,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及方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信息技术能培养学生道德素养
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奇妙的、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它能给我们带来便捷,但随之了全带来一些弊端,如今在网络群体中,学生的人数日益见长,QQ、微信,已成为学生比较热衷的话题,平时也好,信息技术课中教师给学生巩固练习的时间也好,学生都会处于兴奋状态,他们抓紧时间完成任务的同时,偷偷地上网,玩小游戏,上网聊天,成了他们最大的乐趣。然而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所以对网络中大量的、丰富的信息,大多数的学生不懂得辨别好坏,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这也就要求教师要立足信息技术课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教师在信息技术课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会采集、传输、加工处理信息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要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纠正学生观念,明确信息技术课的实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信息技术课,帮助学生养成文明上网的好习惯,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从面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中学生信息技术课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目标是加强学生的现代信息化意识,培养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正确地获取、掌握、分析各类信息,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学习意识,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现代化工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王宝华.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2011(11).
[2]李继红.浅析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J].现代农村科技,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