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与优化

来源 :跨世纪·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基础上,以中原城市群为例,探讨了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和优化问题,并通过旅游线路体系的完善和空间结构的重组与优化促使中原城市群旅游区演变为较理想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中原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074(2008)06-0014-02
  
  在旅游地理学中,空间是指旅游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聚集程度和聚集状态,它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以及相互关系,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1]。对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特征的把握及其在旅游规划、开发、管理中的应用,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的建立能够为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供关键性答案。因此,加强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研究十分重要。作为我国传统旅游目的地,中原城市群地区在河南省乃至全国旅游经济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研究中原城市群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不仅可以为产品开发、线路组织提供决策依据,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河南旅游区旅游空间结构,深化旅游业发展的相关问题。
  
  1 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的内涵及演化
  
  区域旅游系统由旅游目的地内部各种对旅游活动过程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它是具有独特的结构体系与功能的旅游系统。在冈恩旅游目的地模型[2]的基础上构建的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3],其空间构成的各关键要素包括旅游目的地区域(Tourism Destination Districts)、旅游区(Tourism Districts)、节点(Nodes)、区内路径 (Routes)、入口通道(Gateways)和客源地市场(OriginMarkets)。这六种要素是区域旅游空间构成的基本单元,各要素之间的空间相互关系和形成模式如图1所示。在目的地核心吸引物的影响下,游客通过对目的地的认同,从客源地市场经过外部交通通道进入旅游目的地区域,并通过区域内部的旅游路径对不同旅游区内的旅游节点进行访问[4]。这种从区域尺度建立的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充分考虑了客源地和目的地(O-D)两个区域的实际发育情况,并通过交通方式将模型的各个组成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系统,能够相对完整地表述一个成熟的旅游目的地空间发展的实际状况,相较于哈格特的空间结构模式和冈恩目的地带模型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2 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化
  
  旅游业总是在不断发展演化的,经历一种由不发达向发达、由不成熟向成熟状态的演化过程。旅游的地域要素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与组合,使得旅游地域系统有着丰富多样的内部形态和结构,这是确定区域旅游系统空间发展模式的基础和依据[5]。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地域系统对应着不同的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旅游发展的重点以及模式必然存在差别。因此,在对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优化之前,必须首先确定该区域旅游发展演化所处的阶段及其采用的模式。根据旅游地域系统内部的结构特征和不同演化阶段的特征,可以把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的模式分为凝聚模式(a)、放射模式(b)以及扩展模式(c)[6]三种类型。其中,凝聚模式主要形成于起步阶段的旅游地域系统,放射模式则对应了旅游地域系统的成长阶段,旅游地域系统演化的成熟阶段是扩展模式阶段,这也是区域旅游系统演进的最终结果。
  
  3 中原城市群地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与优化
  
  3.1 中原城市群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演化 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特征。近年来随着洛阳龙门石窟于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号称“天下武学正宗”的少林武术名满天下,中原城市群旅游业的发展开始出现端倪。但是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优先国际旅游而后国内旅游的发展历程特征,以及中原厚重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所产生效应的双重影响下,初期中原城市群旅游业的发展以凝聚发展模式为其主要特征,即区域内部未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和旅游系统空间网络,游客在该地区的空间流动方式仅面向有限的主要节点,旅游流空间上的流向极度不均衡,旅游线路利用以洛阳龙门石窟和嵩山少林寺的利用率最高,这种特征对后期中原城市群旅游流的时空分布具有重要影响。随着中国旅游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以及发展重点从单纯重视国际旅游到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并重的转变,经过十多年的历程,中原城市群旅游产品类型和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演变逐渐进入一种新的阶段,表现出新的特征。由于洛阳龙门石窟以外其它旅游景点的开发(如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焦作云台山)以及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所兴起的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从游客空间行为上分析,外地游客来黄山市旅游时,其空间行为不再单纯的表现为对特定节点的偏好,而是表现为“汇聚”———“放射”两个阶段的时间序列模式,即首先沿不同的方向汇聚到中心城市郑州市,然后以此为基点,将旅游行为沿着不同的路径扩散,空间流动表现出单向放射的特征;从旅游服务体系空间结构上分析,郑州市区作为中原地区最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无疑在该地区旅游体系中居首要地位,是旅游服务和信息的主要承担者,而各市、县则处于从属地位,这种特征使资金流、信息流、物质流等服务要素也呈现出以郑州市区为中心向各市、区单向放射的特征,无论从旅游开发时序,还是从发展的重要性上都可以得到验证。可见,尽管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旅游服务体系,尤其是基础设施等方面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但总体上看,中原城市群旅游系统处于放射发展模式,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旅游线路体系不完备,缺乏成熟的环行线路,游客旅行过程中路上花费时间过多;线路空间利用率不均衡;旅游服务跟不上,过度依赖于少数大城市,物价高,游客满意度下降等。
  3.2 中原城市群地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
  3.2.1 中原城市群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目标 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致力于旅游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体现,突出可持续性。优化过程中以区域旅游资源结构为出发点,充分考虑接待服务设施的现有条件及发展基础,稳定区域旅游行为层次结构,建立一套旅游资源结构的对应变换模式,为区域旅游管理提供战略性方向和发展对策。空间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是探索旅游业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空间关系的和谐性和空间网络的完备性。目前中原城市群地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属于放射模式,该模式表现的弊端限制了区域旅游业发展和旅游经济效益的发挥,为使中原城市群旅游业实现更进一步跨越式发展,必须从空间结构上突破现有放射模式,向更合理的扩展模式方向发展。区域旅游的实现是以旅游线路为发展平台的。因此,中原城市群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不能脱离交通通道现状,必须在客观审视产品特征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与改善交通通道网络现状结合,给出相对应的具体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3.2.2 中原城市群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措施 第一,强化与豫北、豫西南地区的联系,拓展旅游目的地空间。整个河南地区在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文化上本来就有许多共性,必须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合作,促进对称性兼容和一体化互惠共生,中原城市群向豫北、豫南周边地区拓展形成更广阔的区域,使得各区域旅游业协同发展、相对集中,为扩展旅游地空间结构提供条件。同时,协调旅游空间竞争和空间合作的关系,重塑新型旅游区域关系,实现“多赢(multi-win)”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第二,完善旅游产品谱系,实施多元化旅游产品战略。在拓展旅游目的地空间的基础上,中原城市群旅游业发展应根据河南各区域旅游资源类型不一、“聚集优势”不同、“景点群落”多样化的有利条件,丰富旅游产品类型,实施多元化旅游产品战略,满足游客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中原城市群围绕少林功夫和陈氏太极拳开发武术旅游产品,围绕龙门石窟开发佛教旅游产品、围绕嵩山地质公园开发地质旅游产品、围绕云台上等山水旅游资源开发自然观光旅游产品、围绕新郑祭祖大典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并辅以饮食旅游、乡村旅游等项目,完善旅游产品谱系,丰富旅游产品内容;云台山地区丰富的植被资源和优美的环境素有天然“氧吧”之称,在传统的以观光功能为主的旅行方式逐渐被以度假休闲功能为主的旅行方式所取代的大背景下,该区应重点开发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和地质旅游等产品。第三,加大旅游线路建设力度,解决交通瓶颈问题。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主要实现方式在于线路组织。同时,除了继续加强目前流行的精品线路外,还应关注一些正在崛起的景点,按照强弱结合和内容互补的原则重新设计线路。在地方公路的建设上,主要解决一些路段的通道以及山地自然灾害对道路的影响问题,但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特别要注意旅游公路建设与旅游区景观保护相互协调的问题。第四,注重入口通道设计,完善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旅游形象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决定了设计要建立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在区域空间上要分核心地段和一般地段、光环区和阴影区来策划,注重点面过渡;在概念上要有从整体到局部的衔接;在时间上要突出旺季和事件性旅游形象的氛围营造,分阶段按时序建设。在郑州火车站、旅游者进出各个景点的汽车站等客流集聚性入口建立、完善旅游导引系统和宣传系统。利用这些地区人流密集的条件,重点建设几个具有中原文化底蕴和风格的雕塑作品,向游客展示独特的中原文化;净化周边环境,烘托意境流的氛围;在外国人经常出入的站点增加相应的外文解说牌示,在旅游者前往饭店、景点、娱乐场所途中所经过的干线道路,完善为旅游者服务的解说服务,将汉字、拼音双重牌示改为汉字、英语双语牌示;在光环效应区建立全景牌示、景点牌示、忠告牌示、服务牌示等各类景点解说体系。第五,细分目的地市场,针对性重点营销。面对多元化的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和消费需求,一要突出日本、美国和欧洲诸国等传统主要客源市场,针对不同需求,强化专题促销,加大世界文化遗产游、中原古都游、黄河文明游、宗教文化游等方面的促销力度,同时,大力开发韩国、俄罗斯、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等近距离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多层次的促销热点;二要积极开发适合不同类型游客的专题性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寻求新的海外客源市场。围绕洛阳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少林武术旅游产品和北宋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为切入点做文章,搞好度假休闲旅游项目和观光旅游项目,开发参与性强、娱乐味浓的旅游产品,重点开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客源市场和周边省区省会城市的客源市场。
  
  4 结论和讨论
  
  事实上,任何地理模型的建立都只是在理想状态下对现实地表空间发育状况的一种抽象[8],所以立足于区域尺度的地理模型,只能代表旅游空间结构的部分状态,并不能反映所有旅游地空间的实际状况。本文所提供的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也存在一定的表征“盲区”,例如,本模型就不能反映近年来许多学者关注的大城市周边区域环形都市带旅游空间结构特征等。因此,从理论上讲,对不同区域和尺度的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研究需要在对区域特征和空间结构实际状况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选择相对应的便于操作的应用模型,对区域发展过程进行对应模拟和预测。旅游地理学是区域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学科的本身特征决定得到一个全面反映区域旅游发展实际状况的普遍性模型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从上述意义来分析,本文提出的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存在很大的应用上的不足,但是这种不足并不妨碍本模型在对特定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5 参考文献
  
  1 冯进松,苏振.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初探———以广西为例[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9(2): 107-111.
  2 Gunn,C.A.Vacationscape Designing Tourist Regions[M].New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1988.
  3 黄金火,吴必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以西安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1): 116-125.
  4 吴晋峰,包浩生.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J].地理科学,2002,22(1): 96-101.
  5 张玲.旅游空间结构及演化模式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6): 65-68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世界由于网络的连接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人们为迎接网络时代忙着进行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教育界跃跃欲试将传统课堂转变为网络学习,有人预言:网络学习将来会取代传统教育的主导位置,也有人说网络学习与传统教育“谁也代替不了谁”,而会“和平共处”。  【关键词】网络学习;传统教育;取代  【中图号】G640【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3-0124-01    在网络学
期刊
【摘要】高校社团不仅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为实现大学生的素质发展和人生成长提供了舞台。本文以浙江海洋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学生在社团中获得发展的现实状况,并提出改善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发展  【中图号】G640【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3-0137-02    社团是大学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在校园中参加过社团。
期刊
【摘要】现代基础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已不容忽视,德育不仅仅指学校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而应渗透在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最重要的是准确地把握住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另外,课外阅读也是语文教学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德育渗透;语文教学  【中图号】G633.3【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3-0180-01    
期刊
【摘要】简要介绍了NLP理念,说明NLP系统思想,并结合心理咨询实践说明了“三赢”原则的应用效果及注意问题。  【关键词】NLP;“三赢”原则;应用  【中图号】G444【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3-0171-01    1NLP简介    NLP被公认为是美国催眠治疗大师米尔顿·埃里克森(MiltonH.Erickson1901~1980)创立的一门学问。它是关
期刊
【摘要】基于众多原因许多学校都施行了分层次教学,学生根据入校成绩被分在实验班,提高班或平行班。在各类型的公开课上,实验班和提高班的学生就成了香饽饽,纷纷入选授课班级,而平行班的学生却被我们老师拒之门外。本文就在我校青年教师汇报课中出现的这一现象进行反思,分析科学的课堂评价,以实现教育及教学评价的公平。  【关键词】实验班;平行班  【中图号】G630【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
期刊
【摘要】我就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整合谈了一些思考与探索,即解读现代教育技术概念,认识信息技术与政治教学整合的必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整合起来。希望能给未来的网络教育做一个探路者,最大限度推动信息时代教育的发展,为提高中学政治教学的课堂效益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政治教学;信息技术;整合;创新  【中图号】G623.1 【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由于分值比例高,难度大,因此,它成了众多家长和考生关注的焦点。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写作困境,而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最终形成能力。  【关键词】激发热情;打开思维;培养习惯;落实教学  【中图号】G633.34【文献标示码
期刊
【摘要】给材料高考出现频率高,近几年又有复出趋势,应该引起高三师生的重视。给材料作文写作时,要弄清材料题旨,确定写作中心;要明确要求,确定最佳文体;引述材料,亮明观点;补充材料,多方论证;联系实际,重申总结。通过两篇学生习作,印证此类作文的写作过程。  【关键词】作文;题旨;文体;论证  【中图号】G633.34【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3-0219-02    
期刊
【摘要】卡夫卡在《在流放地》中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困境:人类一直在承受苦难,却无法得到救赎。对此,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进行了冷静的观察,并表现出隐隐的焦虑、绝望。《规训与惩罚》是福柯运用谱系学来分析权力的最重要的成果,作者告诉我们,权力渗透于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人进行规训,使人只剩下的空空的躯壳。福柯的权利观是分析《在流放地》的最为得心应手的工具。一位作家,一位学者,用不同的方式,给予人类相
期刊
【摘要】中西方绘画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由于不同民族文化(包括宗教、政治、哲学等)的影响,中国画与西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观察方法、表现语言、构图处理、色彩运用等各个方面。但随着文化交流的相互渗入,二者在不断的演变的同时,既继承了先辈遗留下来的风格,同时也加入了每个时代赋予的新元素,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关键词】中国画;西画;艺术;差异  【中图号】J209【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