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评优课看天水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成长与进步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_Frank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学生人文教育的最好平台和最佳途径。新时期,新要求,在孩子们离那个年代越来越久远和陌生的时候,作为小学语文教员,我有责任和义务研究、分析、探讨、实践小学古诗教学新径,为能够实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孩子心灵深处而付出努力。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使自己积累了一点心得体会,总结了一点经验,愿与同仁交流。
  小学语文课本每册都选有古诗,这些古诗风格流派各异,有哲理诗,写景诗,也有咏物诗。每一首诗都流淌着生命意识之泉的汩汩清流,起伏着作者诗人丰富的情感。古诗是融音乐美、书画美、意境美为一体的古典艺术,如何使这种艺术的教育、培养达到制高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诗作画,再现古诗的画面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就不乏“诗中有画”的千古名作。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句一景,从而构成了一幅农村春末特有的温暖热闹、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案。
  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要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1教师作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诗意,用简笔画的形式一次性或逐步再现诗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诗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如在教学《小儿垂钓》一诗时,将一幅小儿垂钓图用简笔画勾勒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理解诗句。诗画结合,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可爱的儿童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活起来了。
  
  1.2师生同画。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画,把无形的语言变为直观的画面,理解诗的画面美。
  
  1.3学生自画。《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句,是童子回答来访者的话。为了让学生体会“云深”一词所描绘的意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是寻访人,当你顺着小书童的手向大山方面望去时,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让学生自由作画。学生越画兴趣越浓,对诗中的画面美有了深刻的感受。
  
  2咬文嚼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语文学科的基本要素是语言,由语言组成的文章,绝不是字词句的简单拼凑堆砌,而是生命意识的符号化。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第七册),整首诗是从“望”字展开的。“日照”、“紫烟”、“瀑布”、“银河”每个物体中分别包含着色彩红、紫、白、蓝这四项组合起来,就是一幅斑谰的画面,从无色彩的字词的描述中,引导学生看到绚丽的七彩,引起他们对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的热爱与赞美。诗中“挂前川”,“飞流直下”、“落九天”,浩浩荡荡奔流的声势与一泻千里飞流的动感中,具有了线条美。其线条笔墨随意、酣畅淋漓,大有踏破贺兰山缺之气势的快感。诗人的心灵怦怦地跳动,也带着学生的心脏有力地收缩。无数线条加上多种色彩织成了雄伟壮美的庐山风景画,生命意识的唤醒使学生读诗时仿佛把着诗人的脉,身临其境地沐浴着大自然的美丽。“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用“飞”字?可通过比较,改“奔、快、急……”等多个字的反复琢磨,细细品味用这些字和用“飞”字的差异,体会其中的微妙变化。通过咬文嚼字,一步步地把学生唤醒,让学生看到庐山瀑布叹为观止的强大落差,听到瀑布抑扬顿挫的水流声,感受到瀑布豪迈磅礴的气势,从而激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3反复吟咏,加强对语言的理解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巨大潜能,在获得对诗歌感情而生喜悦的同时,也品尝到成功或比较成功地解析与运用语言的快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凡诗,熟读深思子自知”,强调的都是朗读在学古诗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学时要加强朗读训练,反复吟咏,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从而读出韵味,感悟其内涵。
  
  4运用艺术手段,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诗重感情,也重想象,更重创造。由此及彼,展开想象,唤醒了学生的生命意识,才能欣常到绝胜的佳景,体悟到动人的情思,感受到美妙的旨趣。如柳宗元的《江雪》(第九册),千鸟飞绝、万人踪灭,孤独寒冷不同凡响,常人一般不可能有此体会,便需要借助书画、配上相应的音乐或其它艺术手段,调动学生展开想象来加以理解。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寒冷凄清的环境之中。群山连绵中没有一只飞鸟,无数小道上没有一个人的身影。一“绝”一“灭”使画面寒冷到极致,没有一丝一毫的生气,再加上大雪覆盖,茫茫一片,空间无限之大,而色彩极为单调,凄清到了骨髓里。偌大的背景下,一叶小舟飘浮,一位老渔翁独自于寒冷的江水垂钓。天地之间如此纯洁而宁静,一尘不染,万籁俱寂。在声声凄楚悲凉而又孤独的旋律伴奏下,引学生置于诗句描述的画面中,让他们展开想象去体会,去走近诗人的心灵。独钓,老渔翁独自钓的是什么呢?钓鱼吗?还是在钓一种心情?江面上浮着冰,就仿佛是一江冻结的语言,而冰层覆盖的深处,有江水不停地此起彼伏,有诗人内心情感的澎湃涌动,也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把万千情肠浓缩于这精炼的二十字。在体会余味的无穷之中,学生的思绪便会自由翱翔,个性得到发展,生命意识就会强烈地被唤醒。
  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艺术。优美的歌曲,能创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我教古诗,常常用歌曲、音响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如学习《咏柳》一诗,要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时,首先播放一段乐曲——《春芽》。该曲以优美抒情的曲调,轻快舒展的节奏,诗一般的音乐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田野、湖泊、森林,抒发了少年儿童的热爱祖国、热爱春天的感情。学生一听乐曲,便置身于优美的春景之中,美好、愉悦、向上的情绪便油然而生。这时,再学古诗,学生较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笔下美丽多姿的新柳,便能很快唤起学生的共鸣。
  
  5启发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初读此诗,似觉平易,细加欣赏,则易中有难。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要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初步领悟诗的意境。
  一首首古诗,进入学生视线的是文字符号的排列,没有可视的绘画,没有可赏的舞蹈,没有形、色、音具一体的影视动态形象。然而有的学生从中听到了落叶的叹息、看到了溪水欢快流淌,闻到了缕缕的野花芳香,甚至感悟到悲欢离合的种种人生活剧,其原因,就在于优秀传统文化于现代教学手段的巧妙结合。
其他文献
镜头一:一个家长牵着小朋友一边吃着早点一边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幼儿园,当他吃完早点后,就把酸奶的瓶子朝旁边的垃圾桶扔了过去,瓶子掉在了垃圾桶旁边的地上,家长没看见似的走进了教学楼……  镜头二:走在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都是废纸、泡沫、塑料袋、矿泉水瓶子……  镜头三: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各班走廊里挂出了各种各样的孩子和家长共同制作的灯笼。瞧、有饼干盒子、牙膏盒子叠成的、有大小不一的塑料桶子作成的、最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一题多解,寻求不同的解题思路,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现举一例加以分析。  例: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2,6),(-1,6),(1,4)三点,求这个函数解析式。  分析:求二次函数y=ax2+bx+c的解析式,就是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求出a、b、c的值,如果能根据所给条件,选择适当的表达形式,可以降低解题难度,
期刊
《小巷深处》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散文,述说一位瞎眼的母亲收养一个弃婴,含辛茹苦养大女儿的故事。歌颂了母亲对养女真挚、博大、隐忍的爱,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伟大无私的母亲形象。文中感动人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泼辣的盲母亲变得温和,拿出所有的积蓄搬家,坐在最毒的太阳下卖冰棍来养家。而最让人动容的是盲母隐忍内心的巨大的痛楚给予“我”最大的尊重,这也使得盲母的形象从众多的母亲形象中突出来,最终抛光打磨精致成型。 
期刊
现代运动训练控制理论的产生,不仅为现代运动训练的理论宝库提供了具有时代意义的科学指导思想,同时也是现代运动训练实践提供了重大意义的科学控制方法。重复训练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手段。  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通过同一动作或同组动作的多次重复,经过不断强化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有利于运笔动员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通过相对稳定的负荷轻度的多次刺激,可使
期刊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人们在不断的创新、探索,寻求自己一方乐土的同时,也在不断追寻自然的脚步,在碧绿的森林和草地、鲜艳的花朵、飘动的云彩中,寻找那份来自于大自然的神清气爽,享受那份终身难忘的快乐感受。而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幼儿随时随地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同自然亲密接触。草地、花丛、蝴蝶,甚至是雨后的一潭小水洼,一片纯净的雪花,这大自然的一切一切,都是幼儿慕名向往,不断追随的,是他们最初获得具体知识的
期刊
今天,多媒体教学已然稳步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诸多的变化,集中反映在它提高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引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而了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实践,我认为,运用多媒体上好英语课应把握以下几点:    1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从学生熟知的人物和事物入手    利用多媒体展开的教学集声音、动画、图片于一体,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教学中
期刊
在高中数学中向量是一个新增内容,它只是一种方法,高考不会单独出题,所以它一定是依附于其他知识点——比如圆锥曲线问题——中出现。解析几何就是利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而在坐标法中,向量是和几何问题结合最紧密的方法,因此如果涉及角度等一些问题,就可以用向量去做。由于点的坐标也可视为向量的坐标,因此许多解析几何问题均可与向量知识进行综合。高考对解析几何与向量综合考查,新旧结合,以旧带新,使新旧内容有机地
期刊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过:“决定未来的是孩子,决定孩子的是父母,民族的未来掌握在父母手中。”的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耳濡目染。孩子能否健康成长、成人、成才家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成功的家庭教育需要家长既要有正确的理念做指导,又要有有效的方法去
期刊
1 我当了“后妈”    中途接班的班主任常被戏称为当“后妈”。我们班大部分学生考入了市、县重点高中,刚想松口气,校长又让我接手了一个初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及初二(5)班的班主任工作,我当然又收获了不少同行的一脸“坏笑”:“恭喜你!又当后妈了!”这次中途接班虽然无奈,但从大家的调侃中深深地感受到了同行们的理解……    2 当“后妈”真的是很累    初二(5)班共有38位学生,其中23位男生,
期刊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了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了许多课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引领对话,善于捕捉对话信息,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间。这样,我们的教案、我们的教学才能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    1接纳对话信息,调整预设目标    一般地,教学目标是教师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