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shei5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改革中对学生提出的重点培育要求,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增设了技术与工程领域。STEM教育创新理念的融入,为学生的创新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升提供了积极的空间和开放环境,为此老师要充分理解这一理念,不断地探索更有效的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STEM教育内涵
  STEM教育强调,在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融入操作性強、有创新性的学习活动,灵活且包容,用跨学科的方法经验来解决问题。它并不是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简单相加,而是讲究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指导主体应用多学科的思维和知识来思考问题,并灵活处理。小学科学STEM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在科学活动的设计和实践中,引导学生运用理性和活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懂得收集科学数据来分析问题,对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经历多学科知识的探究、整合,其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都会得到发展,最终提升科学素养。
  二、STEM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营造多样的科学情境,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科学STEM教育强调多学科的交叉,即学生能够整合多种知识来解决问题。要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建构多样且有趣的科学探究情境,以丰富的场景和活动来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常,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经历科学知识探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可以主动、积极地深入思考,在原有实践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创意想法,其中包括技术创意、功能创新以及形态创意等。所以,不同情境的营造是重要的载体,学生在全新、多样画面刺激下会开阔视野,脑海中自然而然地吸收,并整合以往经验进行思考,在这一基础上会应用全新的技能、方法来制作具有创意的新事物,以此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垃圾的处理》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创造调查动机情境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现实情境中,去了解自己以及自己家产生垃圾的数量,掌握生活垃圾的种类,了解垃圾的去向和人们对垃圾的处理方式。拓展此内容的认知,然后在现实情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发思维,主动去创新生活垃圾的分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设计合理、环保的新型垃圾填埋场,并建立模型加以检测,让自己的环保意识和思维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体现,提升创新创造能力。
  (二)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创造能力
  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在变化的环境和活动中不断开阔视野,汲取新的能量,产生新的想法。在小学科学STEM教育中,老师需要不断地设计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接触多样的科学知识和任务,亲历探究过程,在吸收和内化中思考、感悟,并不断地呈现个人的想法,从中体验科学创新的魅力。在实践中,老师需要不断地挖掘科学STEM教育中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特别要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思维特征。在活动的设计上,要从易至难,使学生能够不断突破,从创造中获取自信心。另外,传统科学教育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局限于老师设计的实验环节中,学生个人的创新思考受到局限,很多无法在实际中检验,降低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在当下的教学中,老师需要突破理论束缚,设计趣味性强的实践操作活动,从工程和技术角度出发,以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有效创新。
  例如,在学习《小苏打和白醋》一课时,基于STEM教育理念,老师要组织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创新。比如,针对小苏打和白醋这两个物质,从独立的观察活动入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观察两者混合后产生的变化,可引入拓展活动“火山喷发”的模拟现象。在环环相扣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产生创新想法,发现新的问题,再次整合其他学科知识,展开新的探究活动。在科学创造的基础上,通过新的物质变化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形成更深入的理解。
  (三)设计开放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反思水平
  灵活性、多元性是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多种学科知识和经验的整合下,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事物和结论,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开放性的环境支持,在小学科学STEM教育中要打开学生思维,使其独立思考。比如,在设计主题实践活动过程中,老师需要融合科学、化学、物理的相关知识,同时要关注小学生的思维特征,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在此过程中要预留开放的空间场景,让学生从多个维度思考,强化反思能力,以创造出丰富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怎样放得更大》这一课内容时,关于放大镜的使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但学生基本是应用一个放大镜来观察物体,思维存在局限性。要培养创新精神,老师就要提出开放性问题,启发学生反思以往认知的局限性,进而开放思维,去探索用两个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情形,对比一个放大镜看到物体图像的不同,从而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在此过程中,老师要特别向学生强调科学创造力的重要意义,促使学生建立不懈探索的科学精神,独立应用科学技术和创新思维去探寻可以应用两个放大镜放大倍数的方法。六年级学生会在不断的尝试中发现,把两个放大镜叠在一起可以把物体放得更大,还会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发现两个放大镜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效果更佳。学生会根据放大镜片的直径去寻找生活中的材料,尝试制作一架简易显微镜,并利用它不断地探究微小世界的奥秘。
  三、结语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教育的任务,在科学STEM教育中,要针对这一理念和特征创设多样化情境,以活跃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主动积极地接触新事物。同时,要组织丰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开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拥有足够的空间来发展科学思维、实践创新想法和技能,在提升反思创造水平的同时,增强科学综合素养。
其他文献
STEAM理念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项目式学习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要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项目式学习教学,需要老师在课前加强项目任务的设计,按照科学的流程实施教学过程,重视为学生提供知识技能与思维方面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项目式学习取得良好成效。  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點,而STEAM理念下的项目式学习与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理念与特点相
期刊
in这个词虽然小,但它的出现频率却很高.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句子来了解它的用法和意思.rn1. The girl in red is my best friend, Kitty. [in+表示颜色的词,意思为“穿着……(某种颜色的衣服)”,介词]rn2. Kitty has many dresses. She always in blue this year. Because blue is in this summer.(in在第三个句子中是形容词,意思为“流行的,时髦的”,介词)rn3. Kitty wa
期刊
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探索性的课程,在小学教育阶段中,融入STEM教育理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近些年,STEM教育成了当下潮流教育方式,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将这四门学科进行了有机结合,摆脱传统意义的课本,强调跨学科学习。它符合未来科技发展对人的客观要求。科技人才的培养就要从小抓起,针对我国当前小学科学的教育现状,如何在STEM背
期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老师认识到,变式练习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把变式理念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既能对例题教学进行及时有效的巩固,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是打造高效、优质数学课堂的不二选择。笔者在教学中对变式练习进行了广泛研究与探索,获得了很多新点子、新方法。  一、变式练习一:变向思维训练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找到解题思路,老师可以引导
期刊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STEAM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方式,能够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方式构建学生的学习思维。本文探讨的是STEAM教育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融合,具体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STEAM教育应用于实践。其中包括,多学科融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延伸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空间和丰富学生学习的实践资源三方面。 
期刊
陈 彤:小学科学特级教师,杭州市萧山区教师发展学院研究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科学研究中心培训专家,长三角基础教育学科专家。主持课题获中央教科院“十五”课题一等奖、浙江省教研课题评比一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编和参编出版著作5本,50多篇论文在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应邀在2014年全国科学学会年会上做报告,赴全国近20个省讲学200多场次。  在科学课中,没有教师有效引领,发挥学生
期刊
小学信息技术课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在从小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知识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对于全能创新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信息技术课亟须改革创新。STEAM教育作为新型的教育理念,其探究性和实践性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完美契合,受到教育人士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简要对STEAM教育理念融入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对STEAM教育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实践的路径进行思考,供相
期刊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STEM成了一个新兴的教学模式。通过相关的项目学习以及问题的有效解决,能够正确引导学生通过跨学科的思维,针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通过STEM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适应未来的关键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基于STEM下的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当中,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共同提升与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
期刊
当前,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凸显生本理念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得以普及应用。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基于自主合作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能够使得教学效率得以提升。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  尽管小学数学课内容相对简单,但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老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学习能力。小学是学
期刊
韩玉明:小学科学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辅导员,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小学科学教研教学先进工作者,山东省课程专家,国标青岛版小学《科学》教科书核心作者。在全国、省级报刊上发表教学论文30余篇,主持、参与5项国家、省级课题实验研究。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