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里长大的孩子

来源 :好日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b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我原本以为美术馆很稀少,网络地图一找才知道,原來我的身边有好几家,比如省美术馆、市美术馆,还有私人美术馆、艺术馆,以及丰富多彩的画廊。
  我从网上查阅了很多带孩子逛美术馆的攻略,又买来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先和孩子一起读这本书,里面图文并茂,从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都有介绍,一打开,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我在网上搜索这本书时,有网友说英文袖珍本的配图比中译本的优质很多,我本来买的是中译本,于是立刻又买了本英文袖珍本。我故意把两本书放到一起,航航打开后找到自己特别喜欢的那几幅画,他惊讶得叫起来,因为他发现同样的画在两本书中竟然有非常大的视觉差异。借着他的这股好奇心,我说:“如果我们去美术馆里看原画,是不是比书上的更有意思?”这个小插曲,“咚咚咚”敲开了孩子探索美感的好奇心。
  我开始选比较近又规模大的美术馆,进去之后,我对孩子没有约束,只是跟着他跑,几乎没有任何引导,但我仔细地观察,看他最喜欢什么画,记下来。
  孩子容易疲劳,最好的画看了一会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了。我会在画的对面找个地方和孩子一起坐下来,打开从前台那租来的展览解说器,让孩子对着画静静地听。这种声色结合的效果令孩子产生新的兴趣,并且逐渐引导他进入赏画的境界。有时候,我会先让孩子表达对这幅画的感受,尝试用他自己的语言来介绍这幅画,我也同样做一次,然后,我们再打开展览解说器来听,做对比,发现不同,同时借助专业解说提高孩子的赏画能力。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会尽量多地赞扬和鼓励孩子的感受与表达。这种互动和对比的过程孩子很喜欢,他赏画变得仔细,耐心逐渐增强。

2


  最初带孩子去美术馆之前,我会自己先去看一下,找出重点作品,搜索一些作品背景和作者的故事,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孩子听,这样调动起孩子的赏画兴趣,意识到画原来也可以用来表达情感和故事。但是,慢慢地,我不做这样的赏画预习了,因为不想限制孩子的思维和喜好,而是在他赏完画之后我们再来搜索相关资料,与他的想法做一些映照。
  有时,在美术馆里,我们会看到有的孩子站在自己心仪的作品前,安静地临摹,等我们逛几个小时返回时,他还在画,这样的画面真的特别令人震撼。航航凑上前去悄悄地看,对我说:“那个哥哥画得真好,我也要临摹。”
  慢慢地,孩子逐渐把逛美术馆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有时我要他自己进去,给他配个电话手表,我在门口一边等他一边忙自己的事。他往往能在里面待几个小时,有时我忙完事他还没出来,我进去找他时,他正专注临摹,有的作品要临摹几个周末,他一开始坚持不下来,在我的一再鼓励下,渐渐能坚持到底。一旦作品完成,会欣喜好长一段时间。
  很多美术馆、艺术馆和画廊都配有喝茶、吃简餐的地方,而且环境优雅。我可以在那里和客户或合作伙伴谈事,航航则安静沉浸在美术馆里。出差时,如果需要带上航航,我也会在美术馆附近订酒店,事先和那边的朋友或客户方沟通,必要时请求对方帮我找一个绝对可靠的人陪孩子逛一下美术馆,如果实在没有,不少大学生非常愿意做这种兼职。

3


  美术馆确实是一本活的大百科全书,这里不止有画,还有其他各种艺术品,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等。这里有历史,有时尚,有文化,也有世俗生活。
  航航8岁时,我带他去艺术品市场选画,他能一眼识别出店里最贵的那幅作品,我问为什么,他说画布、颜料、装裱都明显不同,我很惊讶,因为我在这方面并没有跟他讲过,他说看多了自然就能认识了。
  我感觉航航很喜欢装裱,就带他走访了一些专业装裱店,认识了几位优秀的装裱大师。打浆糊、托画片、镶边、覆褙、光褙……航航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还勤快地愿意打杂,师傅们说难得见到一个竟然这样痴迷传统手工艺的孩子,都愿意耐心教他,航航一边兴趣盎然地学着手艺,一边从中了解到很多民族文化知识和故事。
  有一次在东京一家美术馆看画,旁边有人用汉语说特别喜欢这些画的装裱工艺,看上去非常雅致。航航微笑着说:“其实这些工艺都来自我国唐代,日本奈良朝时有人来我国学习裱画技艺,唐太宗就曾派专人热心传授。”他又指着一幅画挂轴上的两条飘带,说,“这个叫‘惊燕’或‘惊蝇’,是唐朝的一种典型装裱形式,因为古代建筑高深,都有栋梁,容易吸引鸟雀、苍蝇飞进屋内,那两条飘带遇风就飘动,这样既惊吓鸟雀、苍蝇飞近画作,还能避免它们的粪便损坏画……”那一刻,我觉得我的儿子实在太帅了!
  寒暑假,装裱师傅们往往要准备大型展览,航航也会热情地加入其中,所以我几乎不必担心他的假期生活该如何安排,他跟着他们跑各大城市甚至出国,锻炼了吃苦耐劳的能力,也学会了交际,还增长了见识。由于他逛各大美术馆比较多,经常能给师傅们一些策展灵感。
  之前我有些担心航航的课后时间过多消耗在美术馆会影响他的学习,后来发现他的成绩还算不错,老师说他学习非常专注,效率很高,还有他的卷面书写和布局特别美,赏心悦目,这应该也是他常年徜徉于美术馆吸取到的营养。
其他文献
前几天出席个活动,对主办方请的化妆师印象特别深刻。当时,如果有一群化妆师供挑选,凭第一印象我是绝不会挑中她。她挺朴实的,或者说过于朴实了,不像化妆师,更像街边发廊剪发的小妹,或者足疗店的按摩师。她微胖,脸上化着略有些浓的妆,穿着淘宝上几十一件的劣质爆款。  以貌取人是个坏毛病,但有时挺难改的。我没办法相信一个连自己都倒饬不好看的人,能把别人化好看了。至于这个姑娘用的化妆品,就更廉价了,大部分都是中
期刊
不久前看过这么一组数据:中国女性的就业率全球第一,但中国男性的做家务时间排名全球倒数第四。说出来吓一跳,家务已经成为夫妻离婚的主要原因之一。  闺蜜小恩就曾在电话里同我抱怨,说自己刚刚结婚1年,觉得自己嫁了个“假人”。上周她出差一个礼拜,一回家就看见老公瘫在沙发上,一动不动。明明有人在家,桌上却放着好几天前的外卖;厨房水槽堆满了没洗的碗碟碗筷,家里没人扔的垃圾已经散发出难闻的臭味;更别提阳台上堆积
期刊
要不是出门旅行,意外摔断了腿,身为商业摄影师的七姐,恐怕这辈子也不会把镜头对准已经结婚10年的丈夫的。  摔坏小腿之前,她是一个何等自由,每天穿着棉麻裙子,提着沉重的摄影器材——3台总价值超过20万的照相机,以及七八个单价超过一万的镜头——赶着瞬息万变的光线,追拍瑰丽的天象,翻飞的裙裾,疾走或骑车的美人。  商业拍摄是七姐重要的收入来源,尤其是婚礼跟拍,淘宝五星店铺与服装公司新产品的拍摄。比如,春
期刊
1拒绝别人  之前一个同事去了保险行业,每周需要邀请人去参加公司的插花课。我们这些前同事几乎都被她找过了,大家都没去,只有一個好脾气的同事羊羊,经不住对方的几番邀请去了。羊羊说,那天去插花,起个大早,路上来不及打了个车,半路还遇见一场小车祸,真的是折腾死了。去了之后发现,在楼下要填访客记录,直接标注就是客户,感受到了保险行业的销售性。明明是作为朋友去的,却被当成是客户,心里有些怪怪的。插花课还不错
期刊
每天至少运动两小时  芬兰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是全球最多的,他们每天至少要运动两个小时。  芬兰人是来自森林乡野的孩子,他们春天在树林里散步,夏天在湖里游泳,秋天在森林里远足,冬天在大自然中滑雪、滑冰。在现代信息化社会,芬兰人以这种原始又自然的“土”方式生活着,而这种“土”是真正地接触土地,融入大自然。  无论是极寒天气还是烈日炎炎,芬兰孩子的户外活动都会照常进行。芬兰人告诉我,冷和晒都不是问题,哪
期刊
作为女性,如何在饭局中减少被动,轻松应对,让自己的社交更高效、愉快?下面几条建议,供你参考践行。  1.吃饭时人都会比较放松,很多在正式场合不容易了解到的信息,在饭局上反而容易获得。所以参加饭局,可以早走,但别晚来,重磅的信息八卦,多半在饭局开头就出现了,来晚了是损失。  2.如果确实需要陪伴家人、孩子,要提前确定自己不可变动的时间段。作为女儿,节日可能要陪伴父母:作为妈妈,晚上需要陪伴孩子。让约
期刊
職员:公司的这个计划到现在还没有进展,这跟我没关系,我的那一部分工作已经做完了。  上司:我们强调的是一个团队的表现,你要随时准备承担团队落后的责任,这才是成熟的表现。  建议:我的部分已经做完了,需要的话,我可以帮助别的同事完成他们的部分。  职员:有人体年假,有人跳槽,我的工作怎么这么多!  上司:我不欣赏经常抱怨的员工。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总会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去克服。如果一个人提出这个问题,
期刊
1  一位叫娟子的读者和我说,她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把父亲年轻时出轨的历史告诉给丈夫。她记得父亲和母亲道歉,说这辈子再不犯浑,以后一定好好过日子,不再做荒唐事。母亲也答应不再和他吵,家里从此安静下来,一家人似乎又回到了从前。果然,从那以后,娟子的父亲像换了一个人,努力工作,对妻女也非常好,母亲慢慢原谅了他。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留在娟子心上的阴影,却再也无法抹掉。  她和老公谈恋爱时,老公看出
期刊
对女生来说,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会有个亲戚上门拜访。嗯,不是七大姑八大姨,而是那个来了让人不爽、不来更让人不爽的——大姨妈!大姨妈驾到,除了带来生活的不便,还会带来让无数女生挥之不去的阴影,那就是痛经。  痛经分为继发性痛经和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往往是疾病导致的,引起继发性痛经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盆腔炎性疾病等等。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的临床症状相同,但指的是在没有明确疾病可导
期刊
名词解释  高血糖:当空腹(8小时内无糖及任何含糖食物摄入)血糖高于正常范围,称为高血糖。它属于“三高”中的“一高”,其余两种是高血脂和高血压。高血糖只是血糖监测结果的判定,并不等于糖尿病。  高血糖,有多可怕?  许多人可能还觉得“三高”是中老年病,和自己无关,但是,有糖尿病专家进行过一次大规模调查,发现我国有1.48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即高血糖状态。这些人里不乏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那么,高血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