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使教育理念、教育技术、教育方法不断推陈出新,给传统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变革。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利用信息化环境进行探究、实践、思考、综合运用等高级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的学习应用能力。下面笔者以中职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五章《三角函数》第一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力图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教学目标,更直观、生动地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总结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任意角的概念》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五章第一节。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角的基本概念和特殊角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对角的概念进一步推广,以及在直角坐标系中研究象限角和界限角,它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性质,研究三角函数的图像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十分重要,它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电子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性格活泼,善于观察,喜欢动手操作,但数学基础薄弱,归纳总结的能力不高。因此要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化抽象为直观,使学生自主探究,产生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3.教学目标
(1)了解角的概念推广的实际背景意义;
(2)理解任意角、象限角、界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会判断角所在的象限;
(3)培养观察能力和计算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探索、观察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4.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任意角的概念和象限角、界限角的概念;
(2)难点:判断象限角和界限角。
二、教学策略
(1)教师课前在世界大学城平台上传教学资源,布置学习任务,查看学生完成情况并给予评价;
(2)学生登录空间微信可以提交作业,也可以完成测试并查看评价,师生通过微信交流群和留言板进行及时交流;
(3)学生借助几何画板、动画及游戏等工具强化知识,化抽象为直观,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三、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笔者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导出新课内容。
1.课前准备
学生登陆世界大学城平台观看课程微视频—体操比赛,提出思考问题:体操运动员完成整套动作,旋转多少度?同时完成平台上传的学习任务单—填写初中所学的角的概念、范围以及特殊角的大小,并拍照上传微课群!
2.课中教学
以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归纳,教师总结!
首先,打开微课群,检查学生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跟学生一同回顾初中所学角的概念和范围,再根据课前提出的思考问题展开下列问题。
问题1:生活中的角的范围是否都在0°~360°之间?
通过课前观看体操视频,显然学生很容易得出,完成整套动作,旋转3周也就是1080°,生活中的角还有很多都超过360°范围,因此有必要对角的概念进行推广,导入新课内容—任意角的概念。
问题2:初中所学的角的概念和任意角的概念的区别在哪里?
通过对初中所学角的概念以及任意角的概念的对比,学生归纳,教师总结,得出初中所学的角的概念是静态的,任意角的概念是动态的。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动态角,并告知学生角还可以用小写希腊字母α、β等来表示。接着通过生活实例扳手转动的动画演示,引出新知识—角的类型。
(1)按照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
(2)按照顺时针旋转的角为负角;
(3)一个角不做任何旋转即为零角。
问题3:角的新概念是否对角的范围进行了推广?
显然,通过扳手转动动画,学生很容易得出,如果角按逆时针一直旋转下去,则角的大小可以推广到,如果角按顺时针一直旋转下去,则角的大小可以推广到,也就是角的范围从初中学习的范围推广到了任意角R。
为了强化学生对正负角的认识,寓教于乐,教师通过摘苹果选题目的游戏,让学生加深对正负角概念的理解。
问题4:如果把任意角放在坐标系中研究,要如何放置才方便研究?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把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角的始边放在x轴正半轴,则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称这个角为第几象限角,由此引出了象限角的定义。按照这个定义,让学生归纳一共有四个象限角。
让学生登陆世界大学城平台,利用几何画板完成课堂作业1(判断60°、-100°、120°角分别为第几象限角),平台实时统计作业成绩,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度。
问题5:90°角是第几象限的角?
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动手操作,作图观察90°角的终边落在哪里,把做好的图像截图发到微信交流群,教师查看学生作图情况,并进行点评。教师对易错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例如角放置的位置、90°角旋转的方向等。观察图像发现,90°角的终边落在y轴正半轴上,既不属于第一象限,也不属于第二象限。
由此引出新知识—界限角的概念:如果一个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x轴或y轴),我们称这个角为界限角。
总结与拓展:师生共同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提出拓展问题。
(1)分针旋转每分钟转过多少度?时针每小时转过多少度?
(2)留心观察,本专业实践中还有哪些角?
(3)利用几何画板作出390°、-330°以及30°的角,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并观察它们的终边有什么关系?
3.课后巩固与提高
课后学生登陆一生一空间平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作业包含基础作业和提高作业两部分;借助互联网、几何画板等进行拓展问题的思考,并把结果实时在微信群交流。
四、教学总结
(1)運用信息化资源,弥补以往教学的缺陷。通过视频、游戏、动画突破重点;通过几何画板突破难点,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
(2)改革评价方式,构建多元评价体系。通过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相结合,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实时、多元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平台应用的普及,促进了学校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推进了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任意角的概念》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五章第一节。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角的基本概念和特殊角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对角的概念进一步推广,以及在直角坐标系中研究象限角和界限角,它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性质,研究三角函数的图像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十分重要,它对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电子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性格活泼,善于观察,喜欢动手操作,但数学基础薄弱,归纳总结的能力不高。因此要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化抽象为直观,使学生自主探究,产生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3.教学目标
(1)了解角的概念推广的实际背景意义;
(2)理解任意角、象限角、界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会判断角所在的象限;
(3)培养观察能力和计算技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探索、观察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4.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任意角的概念和象限角、界限角的概念;
(2)难点:判断象限角和界限角。
二、教学策略
(1)教师课前在世界大学城平台上传教学资源,布置学习任务,查看学生完成情况并给予评价;
(2)学生登录空间微信可以提交作业,也可以完成测试并查看评价,师生通过微信交流群和留言板进行及时交流;
(3)学生借助几何画板、动画及游戏等工具强化知识,化抽象为直观,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三、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笔者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导出新课内容。
1.课前准备
学生登陆世界大学城平台观看课程微视频—体操比赛,提出思考问题:体操运动员完成整套动作,旋转多少度?同时完成平台上传的学习任务单—填写初中所学的角的概念、范围以及特殊角的大小,并拍照上传微课群!
2.课中教学
以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归纳,教师总结!
首先,打开微课群,检查学生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跟学生一同回顾初中所学角的概念和范围,再根据课前提出的思考问题展开下列问题。
问题1:生活中的角的范围是否都在0°~360°之间?
通过课前观看体操视频,显然学生很容易得出,完成整套动作,旋转3周也就是1080°,生活中的角还有很多都超过360°范围,因此有必要对角的概念进行推广,导入新课内容—任意角的概念。
问题2:初中所学的角的概念和任意角的概念的区别在哪里?
通过对初中所学角的概念以及任意角的概念的对比,学生归纳,教师总结,得出初中所学的角的概念是静态的,任意角的概念是动态的。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动态角,并告知学生角还可以用小写希腊字母α、β等来表示。接着通过生活实例扳手转动的动画演示,引出新知识—角的类型。
(1)按照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
(2)按照顺时针旋转的角为负角;
(3)一个角不做任何旋转即为零角。
问题3:角的新概念是否对角的范围进行了推广?
显然,通过扳手转动动画,学生很容易得出,如果角按逆时针一直旋转下去,则角的大小可以推广到,如果角按顺时针一直旋转下去,则角的大小可以推广到,也就是角的范围从初中学习的范围推广到了任意角R。
为了强化学生对正负角的认识,寓教于乐,教师通过摘苹果选题目的游戏,让学生加深对正负角概念的理解。
问题4:如果把任意角放在坐标系中研究,要如何放置才方便研究?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把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角的始边放在x轴正半轴,则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称这个角为第几象限角,由此引出了象限角的定义。按照这个定义,让学生归纳一共有四个象限角。
让学生登陆世界大学城平台,利用几何画板完成课堂作业1(判断60°、-100°、120°角分别为第几象限角),平台实时统计作业成绩,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度。
问题5:90°角是第几象限的角?
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动手操作,作图观察90°角的终边落在哪里,把做好的图像截图发到微信交流群,教师查看学生作图情况,并进行点评。教师对易错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例如角放置的位置、90°角旋转的方向等。观察图像发现,90°角的终边落在y轴正半轴上,既不属于第一象限,也不属于第二象限。
由此引出新知识—界限角的概念:如果一个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x轴或y轴),我们称这个角为界限角。
总结与拓展:师生共同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提出拓展问题。
(1)分针旋转每分钟转过多少度?时针每小时转过多少度?
(2)留心观察,本专业实践中还有哪些角?
(3)利用几何画板作出390°、-330°以及30°的角,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并观察它们的终边有什么关系?
3.课后巩固与提高
课后学生登陆一生一空间平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作业包含基础作业和提高作业两部分;借助互联网、几何画板等进行拓展问题的思考,并把结果实时在微信群交流。
四、教学总结
(1)運用信息化资源,弥补以往教学的缺陷。通过视频、游戏、动画突破重点;通过几何画板突破难点,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
(2)改革评价方式,构建多元评价体系。通过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相结合,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实时、多元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平台应用的普及,促进了学校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信息化环境,推进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