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断裂到新的桥接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yv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十七大新的排兵布阵之后,一个大转型、大发展的时代正在到来。
  
  扭曲中的崩解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十六大召开的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0333亿元,人均国民总收入首次超过1000美元。然而,以经济改革为主的单兵突进式改革模式在赢得效率的同时,却极大地损失了公平。改革与发展共识都因此而陷入断裂。
  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人对改革和发展方向的质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从国企改革到以医疗、教育问题为中心的公共品供应改革,再到以物权法和农民问题为中心的经济社会改革,争论都相当激烈。改革利益的分享变成少数人的盛宴,使得改革之初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进而达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初衷被一定程度地扭曲,相当一部分人甚至越来越多的人承担了更多的改革成本却未得到相应的收益。
  关于中国改革前途与路径的“共识”一度断裂。
  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方式也面临质疑。经历高速经济增长之后的中国却日益面临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贫富悬殊加大、高增长与高失业共存等种种困局。2003年中国GDP占世界4%,然而消费的石油占到了全球7%、电力占13%、原煤占30%、钢材占27%、铝材占25%、水泥占40%。1990年代,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高达10.1%,而同期就业的增长率却只有1.1%。GDP的高增长也并没有带来人民幸福感的增强。据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国城市中穷人增加了80万,相当一部分百姓面对经济增长反而感觉了更大的生活压力。
  经济发展与民生状况的突出差异显示出:我国长期以来高投入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无法再适应社会与国家的长期和谐发展需要。
  
  全面修复与全面发展
  
  断裂的改革与发展共识需要修复,但改革本身不能搁置。这一切在十六大之后的5年间,由党和政府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实现了。
  2002年2月24日,中共十六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改革开始向着深化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纵深迈进。2006年3月,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上表示了要坚定推进改革的决心。6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的署名文章。就此,此前关于改革的所有疑虑被消除。在中央坚定改革信心的同时,改革的策略和方式也在进行积极调整。整个改革的重点开始由单纯的经济改革转移到综合配套的整体改革上来。
  2003年10月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此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开始成为国家发展进步的主旋律。从此中国社会发展开始与经济发展等量齐观,中国改革逐步进入全面改革时期。
  胡锦涛曾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显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的理想,又是一种治国的方略、治国的机制,同时也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以及创建和谐社会构想的提出,超越了纯粹意义上的“民生主义”,同时也昭示着一个大转型、大发展的时代正在到来。
  很显然,在十七大新的排兵布阵之后,新的执政理念将进入加速实践进程。而民众,有理由期待国家会有更加全面、良性的转型与进步。
  (本文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杨光
其他文献
过早地暴露国际化野心,甚至不惜与巨头们四面交恶,联想意欲何为?    新近宣布成功完成了并购IBM PC整合过渡阶段的联想,如今正迫不及待地证明自己,并试图与对手在全球的每个角落展开对决。  8月7日晚,联想集团发公告确认有意收购自称为欧洲第三大PC制造商Packard Bell。这将其最贴身的竞争对手宏挤了出去,尽管之前一直风传并购的主角将是宏。当然,联想有这个实力。其公布的2007/08财年第
期刊
西方、日本、韩国企业  20年前看待中国市场截然不同的态度,  决定了它们10年前截然不同的战略选择,  也决定了它们今天在中国截然不同的生存处境。    现在,外企已经占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0%,如果单从商贸方面看,外企甚至超过了60%。因此,外企在中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对外企又非常重要。在2004到2005年间,据EIU(经济学家智库)调查显示:35%的外企从中国获取
期刊
找到确定的需求,再反向配置资源,是最好的竞争战略。    企业如何才能在竞争中取胜?低成本、差异化、拥有核心技术、拥有品牌、找到蓝海……这是管理大师们给出的经典答案。而现在却有人说,这些都不足以让你在竞争中取胜。因为现在是需求的时代,只有找到确定的需求,再反向配置资源,才是最好的办法。  这个人就是北京资和信集团总裁、北京大学当代企业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规模需求理论创始人王吉绯。  规模需求理论注重
期刊
“公然”散步——信任的力量    哲理的故事  这天清晨,弗格斯家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他刚握起话筒,一个陌生而嘶哑的男中音便在电话那头响起:“弗格斯先生您好,我是杰克法官。有人指控您偷了一家商店的两本书,请您务必于下午一点钟到达法庭接受审理,希望您积极配合我们。”  弗格斯一头雾水,他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去过商店了,再说以他的地位与经济实力,还用得着去偷书?很显然,这是有人设计陷害他。  弗格斯刚刚被
期刊
如果想提升并购的成功率,  请在并购开始之前,  多问自己一些问题。      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在1980年代,企业间的并购曾一度成为热潮,“并购狂躁症”成为那个年代的最恰当形容词。  20年后,同样的情景再现,2006年更成为井喷期,全球完成并购交易31000桩,交易额达4万亿美元,创近几年之最。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在全世界发生87起并购事件,即每小时就有4起并购交易落锤定音。  中国显然也汇
期刊
“80后”太自我,怎么管?    随着“80后”渐渐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经理人们不得不迎战一个新主题:如何管理“80后”员工。  事实上,仅就“80后”的“个人主义”这一点,主管就已经伤透了脑筋,其过分自我使得主管们陷入了管理难、合作难、沟通难、共识难的困境。  面对“可以引导,但无法改变”的“80后”,主管们又该如何管理他们呢?    对很多部门主管来说,繁忙的日常工作之外,还要考虑如何去管理“
期刊
既然无法改变,就要积极适应。无论是环境,还是事情,抑或是人……    熟练运用计算机、游刃有余地掌握英语、开车,这些对于“80前”来说,还属于技能和工具的范畴;而对于“80后”来说,则是一种很自然的生活方式。  不可否认,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不但父母和长辈对他们的宠爱更多,而且他们对自己也会有一种溺爱,甚至会不自觉得“娇惯”自己。于是,“80后”很不愿意也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在职场中的忍耐性
期刊
面对质疑,“80后”用“真实”来评价自己……    出生于1983年的我,是一个典型的“80后”:独生子女,大学毕业,追求小资。  我进入职场年头还不长,只有两年多。但在这短短的两年里,就已经充分感觉到了“非我类”们对我们的“歧视”。  比如:很多管理者认为我们这些年轻人不好管。刚刚进入企业时,我是激情四溢的,然而也特别容易遭遇挫折,于是常常情绪化;我们这代人普遍更重视自己的心理感受,不愿意委曲自
期刊
袁老十六年来的教诲    我国《企业法》起草主持人、经济界和企业界的前辈袁宝华同志,是大家十分敬仰的经济建设领导人之一。  他今年已经92岁高龄了。在他90岁诞辰之际,我在他家见到许多老同志给他的贺寿祝词,其中我国航天事业领导人之一林宗棠同志的贺词是:“仁者寿,智者寿”,说出了我们那一刻共同的感悟。  朱镕基同志在那天也来函祝贺。信中说:“1951年,我毕业后在您领导下工作,那时候您就是我们年轻人
期刊
十七大在关键的时刻召开——既指关键的形势,也指关键的决策与行动。将来的历史,或许正是以这样的角度来评价十七大。    近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大隆重召开。在海内外关注的焦点之中,政治体制改革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之一。  对此,我们必须首先回顾中国近30年来的改革历程。    30年水到渠成的期待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基本上是从经济部门开始的:由农业而工业,由生产而贸易,由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