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经典文本依据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x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一生最主要的理论功绩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其中唯物史观是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主要是对唯物史观的起源、构建、体系形成进行梳理,从宏观上把握唯物史观。
  关键词:唯物史观;起源;构建;经典阐述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041-02
  一、唯物史观的起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关于唯物史观的起源问题,目前最流行的观点就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认为《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后来他又在致弗·雅·施穆伊洛夫的信中进一步明确了这种说法:“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在我看来,……马克思的附录(《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其实就是它的起源!”自此以后,恩格斯的这一说法就成为世人的共识,一直无人去怀疑它的准确性。真理是相对的,探讨唯物史观的起源应该从马克思本人的自述中找答案,但是恰恰在探讨这个问题上人们却忽视了马克思本人的自述。其实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这之前所进行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工作做了一次总结。在总结中顺便也把自己在1844年到1845年期间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工作进行了回顾,指出他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结果”就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而在这期间的创作从1844年5月底6月初到8月间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笔者认为它是唯物史观的起源,是唯物史观的发源地。
  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的运动或是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实现,这里是物质生产方式,而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和艺术等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它们属于精神和制度生产方式,即政治上层和思想上层建筑,即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精神生产方式和制度生产方式即上层建筑。可见,在手稿中马克思最先确认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在人的劳动之上生成的唯物史观的核心命题。
  手稿虽然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但它是实现马克思“两个转变”(由唯心主义者转为唯物主义者,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为共产主义者)以及科学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新起点,内容上可以把它看作唯物史观的起源。如果说手稿是唯物史观的起源,那么在此后的许多文章中马克思就唯物史观进行了具体阐述,使得唯物史观不断发展成熟。
  二、唯物史观的初步构建——《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比利时写的笔记,生前没有发表,是1888年恩格斯在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时把它作为附录首次发表,恩格斯称它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提纲》共11条,语言精练,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全文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认识论和社会生活,第一次全面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同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在一些主要观点上阐明了唯物史观,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获得了新的特征。提纲从批判出发,初步构建了唯物史观。
  《提纲》中的11条是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研究,指出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并从批判旧唯物主义关于“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的形而上学观点出发,评析了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认为人是生活在社会关系的人,是受社会关系制约的人;重点是在第8条中阐述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著名论断,实践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认识产生和发展的源泉,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精神现象,即社会意识,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都可以从社会实践中得到解答和检验。
  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已经看到了社会实践所起的桥梁和中介作用,看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初步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思想。这是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大进步,为其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系统阐述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唯物史观的系统阐述——《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全书批判了黑格尔以后的德国思辨哲学、小资产阶级所谓的“真正的社会主义”以及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及其唯心史观,同时论述了他们形成新的世界观的历程,全面而完整地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其中马克思的很多观点都是在该书中第一次提出或进一步论证的,例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范畴、关于阶级斗争的思想,第一次提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该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的基本结束。
  首先明确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通过批判了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历史理论的前提是抽象的、思辨的、脱离现实的,然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生产和发展依赖于社会存在,一方面,意识是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的产物。另一方面,意识的发展要受到物质的制约,尽管“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的生产者”,但是,人们的意识要受到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关系,即生产关系的制约,主要是所有制的制约。“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由此得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这个民族本身的内部结构也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自己内部和外部交往的发展程度。”他们看到了生产力——分工——交往(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分工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所起的桥梁作用,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即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分工的发展,分工的发展又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分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书中,马克思用“市民社会”这一用语来表示经济基础,并对“市民社会”这一用语做了阐述:“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所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段话则表明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市民社会包括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物质交往。但是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结构的理论,把唯物史观概括为一个出发点、三个要素和两种关系,它们分别是人类物质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四、唯物史观的经典概括——《<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马克思写于1859年1月为他在1858年11月到1859年1月写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分册》所写的序言。在序言中,马克思简略地回顾了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发现唯物史观的艰辛探索的历史过程,对唯物史观的实质做了精辟的说明,对历史唯物主义实质本身下了经典性定义,是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文本根据,这是一篇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重要文献。
  (一)关于生产方式的阐述
  “人们生活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一方面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建立的生产关系是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还应看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二)关于社会形态的阐述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可以理解为三层含义:一是经济基础或是经济结构是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二是上层建筑是由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三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都是在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
  (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阐述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础,制约着全部社会生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序言中马克思具体分析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原理。
  以上是通过对经典文本的阅读简要地概述了唯物史观的起源、初步构建、系统阐述和经典概括,通过整理希望对自己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摘 要:临床实习是口腔医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口腔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生的必经阶段。文章分析了口腔医学生在当前考研和就业与临床实习激烈冲突的社会背景下,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探讨通过对实习模式的改革创新,引入以人为本的带教理念,在严格遵守实习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把握医学生个人特点与要求,制定针对每一名同学的个性化实习方案,进而提升临床实习效果和质量的探索与体会。  关键词:口腔医学生;临床
期刊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及怎样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社会化;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292-02  一、概述  探讨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问题首先要认识
期刊
摘 要:高职学制改革引发了很多对于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思考,这也是提升高职教育理念的好时机,从学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发展战略等几个视角来探讨这一问题。加强对高职特色的理解和对高职定位的认识,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更好地完成高职教育的使命。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学制改革;双师型;开放型战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
期刊
摘 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社会、工作环境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辅导员工作已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轻松,来自科研、教学、行政、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均严重地困扰着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本文采用理论、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当前大连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压力的形成原因,对提高辅导员身心健康、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压力  中图分类号:G715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高校共青团组织精选部分工作以项目化管理的方式进行开展,通过项目专人化、服务大众化、运行团队化、经费专项化、评估经常化的路径,达到“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探索高校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新路径,推动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项目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
期刊
摘 要:萨特在《存在与虚无》这部著作中,对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他认为,“注视”是人与人之间的最根本的关系。在“注视”与“被注视”的模式中,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主客体互交式关系。因为在他人注视下,我自身的自为存在的超越性被他人的目光所超越,沦为他人的为客体,失去其主体的地位。为了回避失去主体性,我要求颠倒凝视关系的方向。萨特创作的戏剧《禁闭》正是他的这一理论的最好阐释。这种主客体互交的人际关系最
期刊
摘 要:在对广西五所高校部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前人相关调研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当下西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原因,探讨增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对策。  关键词:西部;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370-02  弱势群体是高校大学生中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出现了很多新的思潮,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课程和实践课程,因而教学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改革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是思想政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在西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教学评价更是应该在通常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上根据西部地区高校的特
期刊
摘 要:农村社区化管理是现代农村社会管理的一种新思路,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以及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农民要求改善现实生活状况的推动下,使得社区化管理在我国农村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如何使这一新的管理方式在我国农村顺利推行,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对社区化管理实现途径的探讨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社区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随着工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全球化、现代化的结果开始呈现。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意味着变动不定,因而许多因素呈现出极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刺激了风险的产生。我国目前正经历着激烈的经济转型和深刻的社会变迁,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碰撞更是激烈。社会福利作为现代化的一种产物和社会保障的一种必然选择,其未来发展的取向直接关系到我国福利社会水平的高低,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探讨我国社会福利的发展取向,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