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元素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u203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语文教育的三大问题:一是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二是过分强调标准化考试而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三是过分强调写作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这三大问题是相当长时期以来语文教学的弊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弊端,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语文的学习与教学才会一步步地被边缘化。为了让语文课上得“有趣”“ 有味”“ 好玩”,应该给语文课注入一些新的元素,让语文课堂有效一些,高效一些。
  【关键词】语文教学;弊端;元素;高效
  语文新课程标准有三个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注重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基于对这种理念的认同,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进行着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了。比如深圳的吴泓老师,他的“高中语文专题(模块)学习”教改实验就真正把语文课堂还给了学生。他的语文课堂上,没有传统的语文教材,没有大量的练习题、课后作业,甚至没有老师精彩的讲授。他的授课内容,更多的是引导。他的教学没有使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而是专门为学生设置了28个专题,进行“读写一体”的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的课改实验。这种突破了死板、零碎、相对散漫的高中语文学习模式,带学生“走进了一场思想盛宴”。
  程少堂老师更是主张“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这样的课才是有“语文味”的课。
  为了让语文课上得“有趣”“有味”“好玩”,我认为应该给语文课注入一些新的元素。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真正变得高效起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三个方法。
  一、在语文教学中注入探究性学习元素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消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语文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语文学习的全新认识,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这种积极的学习不是来自于教师作业布置的外推力,而是产生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内驱力,也就是学生自身兴趣使然。语文科内涵丰富,既有丰富的艺术特性,更有强烈的人文思想精神,所以应该是“问题”最多的科目。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已成为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例如,我在教庄子的《逍遥游》时,为了让学生对这篇飘逸洒脱、雄奇深邃的美文产生兴趣,上课时,我让同学们用自由来畅谈“自由”。关于作者的介绍不拘已往,而以《庄周家贫》(《庄子·外物》)来导引,不仅使同学们了解作者主要经历,也使大家从“枯鱼之肆”寓言故事中领略到庄子文章风格特点。《庄子》想象丰富,形象突出。生动的艺术形象往往能激发起人们浓厚的兴趣,在围绕形象而展开讨论活动的实践中,学生一步步被他那自由自在的逍遥境界所吸引,从而去探究庄子的人生理想和《庄子》的艺术风格。然后,我再适时地引导学生对李白与庄子的“逍遥”进行比较、探究。学生借助学习小组的力量,充分讨论、探究。他们引用李白的诗歌进行解读,从他的诗中看到一个精神放逐的诗人,一个没有完全被尘世所拘累的灵魂。李白和多年以前的庄子一样,为了摆脱压抑而忧郁的情绪,便把美好的希冀付之于文字,这样便做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精神逍遥。因此,作品成了一种寄托,成了一种梦境。月亮是李白性格中忧郁成分的象征,也是李白精神漫游的最好归宿。他最美好的愿望就是能够与明月为伴,遨游于天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舒畅洒脱。李白诗中对月亮的偏爱,是诗人放逐心灵,崇尚精神自由的最有力的表现,也是庄子《逍遥游》中所要表达的境界:虚静、逍遥、游于无穷之野。
  这样的课,学生不再拘泥于文言词语与句式,也不用担心文言文翻译的问题,因为他们已经在把庄子与李白进行比较的时候,真正懂得了庄子的逍遥境界。
  二、在语文教学中注入综合性活动元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注入综合性活动元素,可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从学生所处的实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展开综合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教师作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和评价者,与学生一道参与综合性活动,不仅对学生的个性特长、思想状况、社会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还有利于建立民主、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能协调学生、学校与家长的关系,协调社会有关部门、机构与学生活动的关系,为学生开展实践性学习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课程资源。
  粤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认识自我》,这单元属于语文综合学习活动,里面三篇课文的主题分别侧重于意志力、自信心和成长经历。这是新课标改革中一次结构性的尝试,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活动指引”,二是“参考阅读”,三是“点击链接”。活动指引包括的“反省与阅读”、“借鉴与寻找”、“交流与表达”、“整理与评价”四个基本环节是开展学习活动的基本范例。因此,教学过程以此为顺序,并要不断地探索更适合的教学方式。为了加深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生活观念,同时也为了激发高一新生学习的兴趣,我根据课本里的“活动指引”设计了一堂活动课。我指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布置他们搜一搜“认识自我”的美文,写一写“认识自我”的作文,说一说“认识自我”的反思,议一议“认识自我”的规划……通过反思、比较、阅读、表达等一系列活动,探索自己的心路历程,引导学生坦然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学生在这样的读、写、听、说中认识自己,展现自我,树立自我进步的目标。整堂活动课,学生主持、主讲,教师只是把握话题大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这次活动课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生是这样评价这次活动的:通过这次活动课的开展,我们从深层次全新认识了自我。我们从中学会了理性剖析自己,学会了理性反思过去,更学会了理性规划未来。
  三、在语文教学中注入个性化自主元素
  在语文教学中注入个性化自主元素,需要语文教师有一种兼容并包的精神。对于一篇文学作品,语文教师有他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学生也有。这些审美感受由于师生年龄、心理、阅历、知识结构的不同肯定存在着差异。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的充分阅读和自主体验,尊重学生自己的细致品味和用心理解,鼓励学生自己的深入思考和大胆质疑,推崇学生自己投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阅读审美过程中的这些差异教师应该持包容的态度。对学生独立思考后提出的想法要予以肯定,即使这些想法是幼稚的、偏激的甚至是稀奇古怪的,也应该对他们的思考行为予以赞赏。如果有些想法的确不着边际,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引导,给学生讲明为什么不好;如果想法有新意有创造性,教师应给予鼓励和赞许。
  我在教陶渊明的诗文时,总会在引导学生理解陶渊明“鄙弃官场,固穷守节”的志操之后,让学生尽情的发表他们自己的见解。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发言踊跃。有的学生会把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理解成迂腐固执,有的学生把“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看成是陶渊明的虚饰矫情,有的学生把《归去来兮辞》看成辞官归隐后心有不甘的情绪表露……这时,往往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我绝不会将教参或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他们。我会耐心听取他们的见解,尊重他们的评判,然后告诉他们,阅读理解向来就是这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阅读欣赏的指导中注入个性化自主元素,激励学生和文本亲密接触,和文本直接对话,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她)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她)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这是肖川博士在他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中说的。但愿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早日走出尴尬的怪圈,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诗意一些,灵动一些,趣味一些,好玩一些……那么,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堂离高效课堂肯定不会太远。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指导通过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以及阅读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以《惊弓之鸟》教学为例,尝试运用角色朗读这一教学策略,按“读为主线、读中悟法、读后拓展、读有所得”四步骤进行教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角色朗读;阅读指导;四步教学法  《惊弓之鸟》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一篇课文。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没有急于直奔主题,而是将学生的底子打好,充分发挥学生、教师
期刊
【摘 要】语文课标两次推陈出新,都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名语文教师,应该一直坚持这个信念。在如今新课标的理念下,对于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改变“想法”和“教法”,一方面要设定好详细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变想法;变教法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基本性质是语文课标两次推陈出新而未曾改变的,可见语文教学对每个学生影响之深
期刊
【摘 要】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效协同,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我校一直致力于以“新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家校合力教育的切入点,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就如何协同学校和家庭教育、推进“新经典”诵读工作,从创设诵读氛围、开展“亲子共读”、灵活的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家校合作;诵读;“新经典”  有效整合家庭和学校教育并形成合力,对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加强学校和家庭教育
期刊
【摘 要】在山区非网络环境下,由于缺乏“人手一机”的教学资源,而且山区小学生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较少,同时山区小学英语教师本身专业素养也有待提高。这都导致山区非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英语交际比较困难。在此背景下,结合丰富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五个具体的方法,来改善教学方法,解决非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口语交际问题。  【关键词】非网络环境;小学英语;口语交际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说过:“
期刊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科学素养。指导小学科学研究论文写作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措施。结合小学科学研究论文的现状,根据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具体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研究论文;指导策略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学生创新项目之一是评选中小学生的科学研究论文。用科学的方法对事物、问题的研究并形成结论,为中小学生打好科学研究的基础
期刊
【摘 要】“思考”是数学的灵魂,成功的课堂需要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尤为重要。立足教学实践,尝试了对比启思、争辩启思、问题启思、反思启思以及引导启思等几种方法,启迪学生的智慧,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启思;策略  新课标(修改稿)指出: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句话说,善于思考是学
期刊
【摘 要】本文将围绕如何创设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这一命题展开,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学生课堂表达的现状、学生课堂表达训练的实际意义、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重点放在第三点,有理有据地论述了如何以“表达”为突破口开展教学,为我市实施“高效课堂工程”做些许贡献。  【关键词】表达;现状;策略;高效  上学期,我校(东莞市光明中学)通过了“高效课堂工程”实验学校的申请,经过学校领导再三的推敲、论证,从初一初二选
期刊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学生摆脱对文言文的厌烦情绪,让文言文教学由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多思索,勤总结。在十多年的文言文教学中,总结了“读”“说”“析”“背”“写”文言文教学“五部曲”。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模式;“五部曲”  笔者从事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已有十多年,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文言文教学,是令广大语文教师较为头疼的一件事。尤其是对农村孩子来说
期刊
【摘 要】在“认识图形”教学中,不少老师总是“中规中矩”地进行教学,这些老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正是这种基于课本的程序化教学流程,仅仅是把视野停留在知识层面上,淡化了知识的联系,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更为上位的思考,将“认识图形”放置到整个知识体系中进行考量,关注图形更为深刻的数学属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重建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提
期刊
【摘 要】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升学的角度来说,素有“半壁江山”之称的作文成绩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然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大多数学生觉得作文课内容枯燥,一节课下来收获甚少,写作文犹如挤牙膏一样难。针对此种情况,尝试把流行歌曲引入作文教学中,并与作文结合起来讲解,从而调动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师生间的关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