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x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道是“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进行个性化阅读训练,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认知,使学生先从内心里喜欢文学作品,进而思考其内在蕴含,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成为身心健康、积极上进、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通过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的实施,能达到 “最主要的是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源泉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素质,达到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最卓越成绩。”(苏霍姆林斯基语)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我们才提出了“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思考”这一课题。
  关键词:语文 个性化阅读 策略 思考
  个性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能否获得最大利益的根本。以前,我们只谈阅读,不谈如何阅读——即使谈如何阅读,也很少会有人注意到个性在阅读过程中的那份举足轻重的意义。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以个性化阅读模式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追求个性化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阅读主体通过对阅读对象——文本的接触,从而感受体悟或发现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完成一次带有一定指归性的阅读任务——或愉悦赏析或丰富积淀或夯实底蕴或谋求功利。但是,当内涵深沉缤纷多姿的文本内容衍化为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同一种结论的时,当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被抽象为几条枯燥干瘪、琐碎沉闷的概念时,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失败和读书人的莫大悲哀了。于是,呼唤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股异常强劲的带雨的春潮。只有在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才能使之丰腴厚实,有智慧,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因此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1.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想象是人们头脑中原有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它主要处理图形信息,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头脑中,而不是以词语、符号以及概念等方式呈现。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
  2.把握文本个性,挖掘教学资源
  我们身边校本课程资源相当丰富,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是数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具有校本特色的“实践与综合运用”教学资源的开发,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紧扣现实生活,体现其生活性、趣味性、思维性、活动性、开放性等特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学生活动为主,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发展,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3.重视文本意义的阅读感悟,让创造精神在个性思考中闪耀
  悟性,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地球上最美妙最神奇的思维之花,是激发人类潜能的智慧源泉。激发悟性,就是指教师要紧扣教材提供的文本,通过语言文字、插图、音乐及视频创设出来的内容及情境,让学生多读多悟、吟咏品味、含英咀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熏陶。阅读是一种自由、智慧的学习方式。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文本本身,一是读者的赋予。读者应是主动的、开放的、富有个性的读者。在课堂上应该努力营造个性化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面对文本敢于发表独到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精神,而不是只停留在教师预设的轨道上滑行。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独到的意见,让创造精神在他们个性化的思考中闪耀。
  4.实施差异教学,促进多元发展
  差异化教学,由来已久,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孔子提倡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蔡元培主张教育要“尚自然,展个性”;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人;现代教育论则强调弘扬人的主体性,特别重视学生敏感的个性、独立人格和能力的培养等等。如上诸多理论中都含有“各施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的差异教育思想。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认知方式、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存在着客观差异。如果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发展。因此,教学中,应“正视差异、利用差异、消除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
  其实,语文阅读既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朦胧与博大,也有“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趣,更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虽读无定法,但大的策略还是应当有的,提高阅读效果和效率的办法是存在的。个性化阅读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但是,阅读教学要从传统的分析型模式中彻底解脱出来,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仍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然而,尊重个性、弘扬个性是时代的呼唤,发展个性化教育也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我在本文提出的思考,希望能对中学语文阅读个性化的探索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广杰.《个性化阅读旨在引导深度阅读》[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钱正权.《把个性化阅读引向正确轨道》.《小学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三年级是小学作文的启蒙阶段,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习作训练的基础。因此中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分教师没有正确把握课标理念,对中年级学生缺乏有效的指导,学生无从下笔,对习作毫无兴趣而言,进而产生了畏惧心理。如何让他们消除畏惧心理,以最快的速度接受作文,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最终形成自己较为理想的习作指导方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最大弊病就在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习惯于先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原文,再在“翻译”的基础上讲解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此种教学策略,费时久而收效微,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畏之如虎,唯恐避之不及。因此,如何改善教学策略,引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成为当前语文教学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我根据近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探索,谨提出将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代化”的策略,以飨读者,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期刊
高中语文《新课标》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种错误倾向:为了应对高考而急功近利,进行高消耗、低效益的简单重复式的教学。其实,语文教学中除了需要教师诗意语言的奔涌、真情
期刊
摘要:在目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要让学生能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对作者的意境和创作情怀有全面准确的认识。从目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来看,老师应把握以情动人、意象捕捉的教学方法,通过诗歌教学全面培养学生意象捕捉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诗歌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在诗歌中获得充分的启发和教育,为日后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这种现实的需要,我们必须切实做好中学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交际活动的广泛、活跃、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口语交际”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  新课标实行以来,新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设有口语交际这个环节。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改革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模式,开发口语交际的训练途径,采取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善于倾听,乐于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
期刊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水平的高低、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质。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新的中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方法,希望能给中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注入新的理念,改变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效果差、效率低、学生丢分严重的困境。  【关键词】作文 写作素材 写作兴趣  一、作文的概述  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
诗歌是一种非功利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于创造性的文学样式。它渗透了作者浓烈的情感,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悟性和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然而我们面临的现状是:一、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诗歌。不喜欢是因为读不懂,读不懂就体会不到诗意之美,甚至还会产生厌恶情绪。二、诗歌是历年来的必考题,考查内容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如何解决“不懂”和“必考”的矛盾,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喜欢到喜
期刊
人们在读书的时候,看到书本上所写的内容,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们和别的事物联系起来,人们把这种思维活动叫“联想”。联想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有时候是把书本上所写的事物和道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比如,我们读了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就会由野草的顽强的生命力联想到革命事物也是压迫不倒,摧折不了的。读了陶铸的散文《松树的风格》,就会联想到那些具有共产主义精神的人,进而
期刊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深入课堂,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为现代教育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学实践证明,相比于传统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在阅读方面和写作方面的能力。  1、多媒体教学对培养学生阅读能
期刊
钱家营矿为水平大巷上下山开拓布置系统,由于上山系统煤水较多,造成采区下部车场煤泥淤积,因此,在各采区下部均设有煤水沉淀池,经集中沉淀后,再排入大巷。但受工程量所限,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