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缓和同轨

来源 :历史教学·高校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9yhbky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尼克松时期中美关系的突破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但事实证明,美国在这一时期实-行的是双轨制外交,对华缓和的政策与美国对台继续支持的政策是并行不悖的。本文以美国新解密外交档案为依据,专门探讨尼克松时期的对台政策,认为这一时期美国的对台政策是其传统“两个中国”政策的变相,其实质是服务于中美缓和的形势要求,最大化地维护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
  [关键词]尼克松,台湾,缓和。全球均势
  [中图分类号]K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7—6241(2010)02—0054—05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双方之间最敏感的问题。至今这一问题仍困扰着中美关系的发展。尼克松时期作为中美关系发展史上的历史性时刻,对台湾问题的解决程度将决定着事态的后续发展。针对这一时期,国内学界关注的重点是中美关系缓和的新气象及历史动因分析,而对尼克松政府对台政策的专门探讨却成果寥寥。近年来,美国政府新近解密的一批外交档案,为考察这一时期的美国对台政策提供了翔实的史料依据及研究的可能性;台湾问题作为遗留至今的现实热点问题也推动着我们重新反思美国的外交逻辑,因此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很有必要性。本文主要以新解密的美国外交文件作为研究依据,对尼克松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作初步探析,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揭示中美缓和的本质以及美国全球均势战略的意图。
  
  一、对台政策的背景
  
  (一)台湾问题的缘起
  早在1942年初,五角大楼的远东战略小组为美国军方准备的一份备忘录认为,鉴于台湾对美国经济和战略的“潜在的”重要意义,美国不能“轻易将台湾交给中国人控制”。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确立了台湾归属中国的问题。虽然台湾问题正式得到了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条约确认,但事实证明美国并没有放弃对台湾的政治图谋。1948年底,美国开始单独考虑台湾问题。这一方面源于华盛顿对当时的冷战格局怀有强烈的“战后不安全感”;另一方面也基于当时中国国内形势的迅速发展超出了美国的预料。因此,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在立即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的同时,又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自此,美国迈出了直接干涉台湾事务的第一步。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这标志着台湾成为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遏制苏中的新月形防御线上的重要一环。该条约的签订不仅正式确立了美台军事联盟,而且也在事实上促成了“两个中国”局面的形成。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三届政府继续奉行“两个中国”的政策。台湾问题由此成为中美关系矛盾与冲突的火药桶。
  从50年代至70年代,美国死守台湾不放的原因之一是希望将台湾纳入战后美国的战略轨道,防止中国内地利用台湾为突破口,破坏美国在远东的战略防线;另一方面,美国企图利用台湾牵制中国,并制造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加强在亚洲与苏联对抗的力量。
  
  (二)尼克松主义的出台
  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对美国来讲,它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直接受到苏联的严重挑战。深陷越南战争的美国已无力单枪匹马地维持遏制战略。而对中国来讲,苏联霸权主义的恶性发展也迫使中国重新调整对外战略布局。1969年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致使中国在国际战略态势方面实际上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不利的状况。国际格局的演变使中美双方都认识到必须从新的角度,重估对方的价值,调整双方的关系。
  1969年1月,尼克松正式就任美国第37任总统,美国的外交政策也随之发生了决策性调整。该年7月,尼克松的关岛讲话标志着美国新亚洲政策的出台。在讲话中,尼克松强调两点:一是美国将恪守“条约义务”,继续在全球范围内遏制苏联;二是关于亚洲国家的“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美国将鼓励由亚洲国家“本身来负责”。这表明美国将对其外交进行以守为攻、以退为进的战略调整。从此,缓和成为国际大三角关系的主要特征,中美和解的大门也即将打开。而作为台湾问题的始作俑者,美国如果期望实现与中国缓和,势必要对以往“两个中国”的政策改弦易辙。正如研究中美关系的著名学者陶文钊教授所论:“如果说,在中美关系中有一个问题处理得不好可能颠覆了整个中美关系,那就是台湾问题。”因此,台湾作为双方关系的试金石,尼克松政府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就成为探究这一时期中美和解的关键所在。
  
  二、尼克松政府对台政策内涵及实施
  
  1972年2月28日,尼克松在结束为期一周的访华后回顾说:“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然而事实表明,美国对台政策并没有随着中美关系的急剧升温而发生实质性的转变。1969年12月17日,在同蒋介石举行的一次会谈中,尼克松详细阐述了美国对大陆中国和台湾的政策。他表示:“美国坚守对台防御的承诺,与中国内地寻求更好关系的任何举动都不会抵消这种义务。美国政府把强烈支持台湾并与其保持亲密关系作为恪守不渝的政策。”这次会谈是美国对台政策的总结性表态。可见,美国在试图同中国内地缓和的同时,根本不打算对台湾问题做出任何更张。在基辛格访华前夕,尼克松特别强调此次同中国的会谈“不能看起来像是对台湾的出卖”,他还指示基辛格不要谈论美军在台湾的情况以及永远撤军的问题。可见,尼克松政府对台政策的要旨仍是维护台湾的政治实体地位,并继续保持对台关系的稳定。
  
  (一)对台直接支持
  根据最新档案显示,美国在确定对台基调后,在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对台湾进行直接支持。
  1 经济方面:虽然美国早在1966年就停止了对台经济援助,但美台之间的经贸关系仍在不断发展。至1975年,美国进出口银行对台直接贷款超过12亿美元,其他各种担保累计达7亿多美元,台湾成为美国的第二大客户。尼克松访华后不久,助理国务卿格林强调政府鼓励对台继续投资,并表示愿在今后的几个月内向台湾提供3.5—4亿美元的贷款,以后仍将给予长期贷款以支持各种私人投资项目。
  2 军事方面:台湾频繁要求美国提供先进尖端的武器设备,美国政府对此也予以满足。1969年7月,台湾方面要求美国提供9只巡航舰。4艘雷达护航船及1艘柴油潜水艇,美国答应了除潜艇外的全部要求。同年11月,美国又增加5艘驱逐舰和护航舰以增强台湾的海军力量。1970年4月,美国批准给予台湾包括新型飞行器在内的大量军事援助。1972年10月,美国把两艘潜水艇运送至台湾海峡用做反潜战训练。更有甚者,美国对台湾秘密发展核武器虽有所觉察并做出详细评估但却不加制止。正是在美国的一再纵容下,台湾的军事防御力量不断增强。
  3 外交方面:1969年9月鉴于缓和的需要。美国决定减少对台湾海峡的巡逻,面对台湾的强烈不满,美国解释说财力不足是实行该决定的唯一因素,美国第七舰队执行命令的能力以 及美国对台防御的义务是不会改变的。1971年7月16日,即尼克松突然宣布基辛格秘密访华消息的第二天,格林就向台湾驻美“大使”沈剑虹表示“总统发表的公报不会影响美台关系,美国会继续坚守条约义务”。
  4 国际地位方面:尼克松政府时期美国自始至终都承认台湾政府的地位。即使是在1970年,当赞成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票数首次超过反对票时,美国仍不顾历史发展趋势,炮制所谓“双重代表权”案,继续阻挠联合国正确解决中国代表权问题。美国明目张胆地搞“两个中国”的阴谋是其传统对华政策的延续。
  
  (二)对台间接支持
  中美双方在1971~1972年间召开了多次高层会谈,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了细致的讨论。台湾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双方探讨的重中之重。从会谈进程的复杂缓慢程度分析,美国的对台政策依然是不离不弃的支持策略。下面仅从美国在中美会谈中的斗争策略及结果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美国在一系列的会谈进程中针对台湾问题主要采取了三种谈判策略:
  1。模糊战略:基辛格访华前夕,尼克松指示他在中美会谈中“对于台湾问题的总体声明应该让人有些费解”,以至于“使我们在台湾问题上退步的意愿变得难以理解”㈣。因此,美国在谈判中对台湾问题的立场一直是模糊不清的。从最后签署的公报看有以下两点很不明确:(1)美国对台湾的政治归属与主权划分态度模糊。公报中,美国只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当局都坚持自己是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这一立场不持异议,但是对到底是哪一个中国这一重大原则问题却表述不清。由于它并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也就表明美国仍可在事实上与台湾维系关系。(2)对撤军期限表述模糊。美国在公报中并没有对撤出台湾的最后期限做出明确规定,而按照美国的说法“这不是条约,因此最好保持它的语意含糊"[151。因此,中美公报中美国的表态并没有实质性的约束力。
  2。拖延策略:1971年基辛格表示:“在印支战争结束后的一个短时期内将撤走相关的驻台美军”,并且美国将“在以后一个较长时期内逐渐减少它的军队,这一进程将会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而加快”。在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唯一合法政府这一问题上,基辛格表示预计在尼克松政府下界任期的前两年可以解决。这明显反映出美国有意在中方最关切的问题上采取拖延的办法,刻意回避重大政治问题。直至公报最终发表,美国还对撤军这一目标预设了限制,认为这一前景在“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这等于表明,该前提是否实现与紧张局势的缓和程度都是由美国按照自己的标准做出主观判断的,不仅撤军的主动权掌握在美国手中,而且美军驻台的合理性在时间上也得到了保证。
  3。避实就虚策略:在谈判过程中美国还刻意输出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按照自己的认知框架来保证美国的国家安全。美国在谈判中高举理想主义的大旗,表示“让我们马上放弃所有老朋友是难以接受的”,并要把中美分歧“交给历史去审判”。美国一贯声称其对台的中心原则是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其实这只是美国妄图继续驻台的托词,用以论证其观点的合理性,掩盖其支持台湾的真实动机。美国把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看做是两种制度之间的竞争,把保持美台关系这种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当作坚守民主政治的内容,致使台湾问题难以得到彻底解决。
  美国在积极尝试与中国缓和的同时,始终坚持对台不独不统的灵活策略。而且,美国在借台湾问题同中国展开的谈判中,还达到了以下目的:第一,中美缓和加强了美国同苏联对抗中的地位;第二,中日关系迅速升温,整个亚太地区的形势对美国更为有利;第三,美国很快与越南达成了停战协定并得以脱身;第四,美国在中国开辟了一个新的潜在市场。
  
  三、美国对台政策的实质探析
  
  尼克松政府时期美国对台支持的政策与对中国内地的缓和战略是并行不悖的,可以称得上是双轨制外交或两面外交。美国以务实外交原则为基础,以灵活斗争策略为手段,在台湾问题上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己的利益。在中美和解的表象背后,美国对台政策的实质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以“两个中国”的传统政策为变相
  从尼克松政府对台政策的产生背景分析,美国的政策调整是为时势所迫。实际上,美国既不想改变对台政策,也不可能在法理意义上做出更多让步。如果美国解除了对台湾的安全承诺,其他盟国完全有理由担心美国作为盟友的可信度。离心力的加大必然威胁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安全。因此,美国不能以丧失台湾作为盟国的地位为代价。虽然打着同中国缓和的旗号,但是,美国政府不仅公然在经济、军事、外交上支持台湾,而且在谈判的过程中亦处处维护对台关系的稳定性,小心翼翼地保持对台政策的连续性。因此,尼克松政府对台政策的实质是美国“两个中国”传统政策的延续与变相。
  
  (二)以中美缓和为服务目标
  尼克松政府认为,中美和解与继续保持美台关系是不冲突的,中美之间可以跨越分歧,保持各自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因为美国充分相信自己在国际力量对比中的优势。美国利用中国对国家安全的担心大打苏联牌和日本牌。在基辛格访华前夕,尼克松特意强调与中国的谈判应建立在三种恐惧的基础上,包括“对他们(中国)侧翼的苏联威胁的恐惧”以及“对日本复活的军国主义的恐惧”。尼克松认为在谈判中一定要让中国人意识到日本有足够的能力、资源以及知道怎样以急促的方式重建武装,一旦美国在台湾完全撤军,这将导致带有极大危险的日本好战性的复活。美国正是利用中国对日本的担忧而为自己继续驻台增加合理性,光明正大地充当起亚太和平的保卫者。既然美国知道中国对其有所诉求,就必然不会在缓和的问题上做出原则性妥协。而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闪烁其词和避实就虚也反证了美国以退为进政策的本质。
  
  (三)以全球战略利益为政策基石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没有做出实质性改进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两国在此问题上没有共同的战略利益。从中国方面说,当时中国最关心的是苏联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与美国和谈主要是想给苏联一些压力。而美国实施同中国缓和关系的策略完全服务于其全球均势战略的大前提。作为台湾问题现实利益的享受者,美国在中美台亚洲小三角关系中处于最有利的位置。“美国的目的不是要放弃台湾,也不是要丢弃与台湾的《共同防御条约》,而是要同北京朝新的方向迈进”。1969年,台湾对中国船只的袭击引起了美国的高度重视,美国明确表示“要求台湾对有可能制造台湾海峡紧张局势的任何行动予以克制”。同样,当1972年台湾当局向美国表示自己对中日接近感到担忧时,美国的表态也是含糊的。其实,美国的做法并不难理解。因为它关注的根本问题是维持亚太稳定、最大化地实现美国的地缘政治利益,为台湾而彻底地得罪中国或为同中国缓和而放弃台湾都是不符合美国根本利益的。
  总之,美国的整个对台政策是“冷战”的产物,尼克松时期的双轨制对华外交迄今为止仍是美国政策的主要趋势。但随着中美关系基础的日益多元化,台湾问题已不再是能够羁绊中国发展的决定性掣肘力量。美国狭隘的利己主义外交必将招致失败。
其他文献
华夏民族与国家的演进和互动走着一条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由此形成古代中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同一性传统及民族意识中的民族与国家认同相一致的深层价值结构,同时也导致古代中国独特的政治地缘与民族地缘的特征。它使中国在国家与民族认同上呈现重要特点:即族别上的兼容性、民族统一与国家安全的一致性、文化的开放性。近代以降,传统“家天下”的国家与民族意识受到严峻挑战,其认同观念面临断裂和重新阐释、再塑的问题。以
期刊
【摘 要】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围绕是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复交问题,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内部意见不尽统一。其中,自民党内“亲华派”和“亲台派”之间展开的博弈和斗争对复交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多重因素制约,“亲台派”的主张一度成为日本政界对华认识的主流。然而,经过自民党内“亲华派”和在野党及民间人士等各方面的努力,加之国际格局的转变,“亲华派”的主张逐渐成为日本政界对华认识的主流,为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铺平了
期刊
[摘要]新中国成立前,华北地区的婚姻家庭以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为主,多数是保守的传统形式。建国后,在《婚姻法》的带动下,该地区的婚姻家庭发生了巨大而迅速的变迁。在这一变迁过程中,围绕婚姻自由、家庭财产保障等产生了一些值得观注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并非只是因为婚姻自由权利无法得到保障,更多地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新中国成立初期婚姻家庭的变迁是一种国家权力支持下的自上而下的变迁,虽然没有获得全
期刊
[摘要】国家实力和安全利益是後金发动“丁卯之役”、却在行军途中首倡和谈的原因,也是後金与朝鲜在战後利益争执过程中互指“渝盟”、彼此牵制的要素。“江都盟誓”以金鲜两国各自的战後安全为诉求,试图通过外交途径实现两国战後在军事上的相互制衡与防范。然而,随着军事上的胜利,後金的朝鲜战略逐渐由“试探”转向“侵略”,“江都盟誓”中相对平等的停战约定也终究被後金的种种侵略性要求所取代。不过,为了全力进攻明朝,後
期刊
[摘 要]1915年《南满东蒙条约》签订后,日本借口《间岛协约》与《中日新约》条款的冲突,挑起了间岛交涉的事端。中日两国遂就《间岛协约》的存废、间岛地区的法权所属、间岛韩民的入籍等问题展开了论战与博弈。日方在交涉过程中咄咄逼人,在理论上曲解条约,在实践上对中方诉诸以武力威胁。中方则在交涉之际严守条约,据理力争,并拟定各种补救之法,以期将交涉的危害降低到最小。间岛交涉的结局表明,弱势的北京政府终难逃
期刊
[摘要]1930年代参与“剿共”是地方实力派与蒋介石互动的重要内容。地方派系因应“助剿”,仅以反制或顺应形势等词难以概括其复杂面相。在晋军李生达部赴赣“助剿”个案中,就晋方而言,获得协饷以减轻财政负担在晋系的考量中占据重要分量,而借此消解蒋介石的疑忌也是其动机之一;就蒋介石而言,兵力捉襟见肘之际,调晋军入赣,自有“助剿”功用,但更重要的是借此试探晋方,以及消解两广联合北方以图反制“中央”之意图。表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知识建构史的角度出发,考察了张仲景自宋以来不断被尊崇和圣化的历程。该运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医圣名号的加封与逐渐固化、生平事迹的不断追加丰满和形象的日渐光辉、祠祭的出现和不断更新,并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12-13世纪初步兴起、15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期的进一步发展到医界独尊地位的确立、1930年的重新确认。仲景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和“符号”,其医圣的名号和内涵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层累地
期刊
[摘 要]“陈学”即“援庵学”,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学问。它以现代著名史学大师陈垣及其时代和学术为研究对象,知人论世,探讨学术兴衰之理。“陈学”由著名史学家刘乃和先生创建,经过她多年的开拓研究与人才培养,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人才一代接一代,形成了梯队。学术体系初步构成。理论与方法已逐渐成熟,已经成为当代学术史研究方面的一个新领域。  [关键词]刘乃和,“陈学”,陈垣,学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K
期刊
[摘要]天津开埠后,随着国内外贸易、近代工商业、文化教育事业等发展,居民消费结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公报》创办人英敛之在其日记中较为详细记录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津中、上层居民饮食消费概况,本文以其日记为中心对近代天津居民饮食消费结构、消费观念发生的变动、变动的原因及对天津餐饮业、食品加工业、餐饮观念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  [关键词]近代天津,饮食消费,餐饮业,食品加工业  [中圈分类
期刊
[摘要]胡适与马叙伦在1920年代初的索薪运动中,围绕着罢教问题发生了意见分歧。这种分歧体现了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在教育政治化和自身经济利益等问题上所发生的内部分化,而产生这种分化的更深层次原因则在于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所经历的教育背景、环境熏陶和实际生存境遇等因素在起作用。  [关键词]胡适,马叙伦,索薪运动,罢教,分化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