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院校受限于生源影响,中职生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素质,同时也展现出极具个性的特点。通过心理测试与问卷调查分析,部分中职生心理存在一定的问题。结合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通过语文情感渗透功能,以语文课堂教育为依托,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入口,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心理健康;心理渗透教學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相关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中职生在心理问题上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放纵心理、歇脚心理,面对学习压力与常规考试的“淘汰”,表现出厌倦学习,常常经不起外界诱惑,并通过放纵解压,逃避学习上的困扰;二是自卑心理,中考的“失利”使他们对学习失去自信心,甚至产生自我怀疑情绪,进而不愿尝试新事物,不愿迎接新挑战,害怕失败;三是意志薄弱,自我管理能力差,适应性不强,从众心理较强,遇到挑战很容易放弃,未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习惯;四是逆反心理,对学校教育、教师教导置若罔闻,稍有不满便容易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五是缺乏责任感,做事不计后果,对在校学习缺乏长远规划与打算,犯错了容易推卸责任,不知反思。
二、语文教学在心理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特征,蕴含丰富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语文学科中的优秀的人文精神能够引导中职生以良好的心态和情绪来面对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发挥学科优势,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发育具有积极的作用。中职教育不仅关注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而且还关注学生良好品质、健康心理的形成,而语文的人文性有助于教师关注学生心灵成长,深入了解学生真实需求,进而利用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学生的心智发展受到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关注。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渗透教学
1. 语文教学心理渗透原则
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各自孤立的,应建立相互之间的关联,发挥语文人文性内涵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作用,用美德引领学生。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性化,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教学过程中寻找切入点,以问题为入口,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心理困扰。以教学活动为载体,积极调动学生已具备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以亲自参与的形式完善学生心理品格。语文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以身作则,以鼓励为原则,给学生学习动力,指导学生健康发展。
2. 心理渗透具体操作
中职语文教学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开展心理渗透教育的途径也是多样化的,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心理渗透必须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依托,结合学生心理需求层次,深入融合课堂内外的语文知识,营造良好的心理教学氛围。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教师可引导学生体悟高贵的精神品格。在实际操作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应随机应变,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二是以丰富的语文教学形式为载体,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比如中职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但对学生的心理访谈却发现他们只是对传统课堂讲解式的学习厌倦,而对新颖的、参与式的教学活动却十分感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可适当组织语文专题活动,借助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与精神内涵,结合学校活动,组织专题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自参与重拾信心。
三是发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融入与之相适应的心理健康因子,发掘学生内在潜质。比如开展各种语文学习经验交流活动,促进学生团结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也可开展各种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使学生不仅树立竞争意识,还懂得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
四是发掘语文的人文性内涵,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渗透不同于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而是针对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影响与疏导,关键是学生的自我调节。因此中职语文教学需通过语文学科的感染力、语文内容的精神内涵,提升学生的认知,进而使其自主选择合适的途径调控情绪。
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归因,应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找回自信,使学生学会积极面对困难,能够适时调整心态,循序渐进地形成良好的品格素养。
参考文献:
[1]游惠芳.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J].考试周刊,2016(67).
[2]李新萍.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甘肃教育,2017(23).
[3]齐瑶.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7(8).
关键词:中职语文;心理健康;心理渗透教學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相关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可知,中职生在心理问题上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放纵心理、歇脚心理,面对学习压力与常规考试的“淘汰”,表现出厌倦学习,常常经不起外界诱惑,并通过放纵解压,逃避学习上的困扰;二是自卑心理,中考的“失利”使他们对学习失去自信心,甚至产生自我怀疑情绪,进而不愿尝试新事物,不愿迎接新挑战,害怕失败;三是意志薄弱,自我管理能力差,适应性不强,从众心理较强,遇到挑战很容易放弃,未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习惯;四是逆反心理,对学校教育、教师教导置若罔闻,稍有不满便容易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五是缺乏责任感,做事不计后果,对在校学习缺乏长远规划与打算,犯错了容易推卸责任,不知反思。
二、语文教学在心理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特征,蕴含丰富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语文学科中的优秀的人文精神能够引导中职生以良好的心态和情绪来面对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发挥学科优势,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发育具有积极的作用。中职教育不仅关注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而且还关注学生良好品质、健康心理的形成,而语文的人文性有助于教师关注学生心灵成长,深入了解学生真实需求,进而利用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学生的心智发展受到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关注。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渗透教学
1. 语文教学心理渗透原则
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各自孤立的,应建立相互之间的关联,发挥语文人文性内涵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作用,用美德引领学生。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性化,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教学过程中寻找切入点,以问题为入口,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心理困扰。以教学活动为载体,积极调动学生已具备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以亲自参与的形式完善学生心理品格。语文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以身作则,以鼓励为原则,给学生学习动力,指导学生健康发展。
2. 心理渗透具体操作
中职语文教学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开展心理渗透教育的途径也是多样化的,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心理渗透必须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依托,结合学生心理需求层次,深入融合课堂内外的语文知识,营造良好的心理教学氛围。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教师可引导学生体悟高贵的精神品格。在实际操作中,语文教师应注意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应随机应变,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二是以丰富的语文教学形式为载体,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比如中职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但对学生的心理访谈却发现他们只是对传统课堂讲解式的学习厌倦,而对新颖的、参与式的教学活动却十分感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可适当组织语文专题活动,借助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与精神内涵,结合学校活动,组织专题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自参与重拾信心。
三是发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融入与之相适应的心理健康因子,发掘学生内在潜质。比如开展各种语文学习经验交流活动,促进学生团结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也可开展各种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使学生不仅树立竞争意识,还懂得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
四是发掘语文的人文性内涵,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渗透不同于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而是针对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影响与疏导,关键是学生的自我调节。因此中职语文教学需通过语文学科的感染力、语文内容的精神内涵,提升学生的认知,进而使其自主选择合适的途径调控情绪。
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归因,应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找回自信,使学生学会积极面对困难,能够适时调整心态,循序渐进地形成良好的品格素养。
参考文献:
[1]游惠芳.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J].考试周刊,2016(67).
[2]李新萍.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甘肃教育,2017(23).
[3]齐瑶.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