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引申情况在《左传》中的考察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3839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对《左传》的考察,可以发现“复”、“反”、“还”、“归”在回来(去)义上的特点与它们能否引申出归还义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同步引申出的新的意义仍会保留由旧有意义而来的遗传义素,并拥有独立的存在价值;一组同义词中有几个词能够产生同步引申决定于概念系统对于意义表达的需要,这一点归根结底又是由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主观分类所决定的。
  关键词:同步引申 遗传义素 价值 分类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许嘉璐先生曾经指出:“一个词意义延伸的过程常常‘扩散’到与之相关的词的身上,带动后者也沿着相类似的线路引申,我们把词义的这种伴随性演变称为‘同步引申’”。许嘉璐先生的发现打开了词汇系统研究的一个新的窗口,此后有很多人为词的同步引申找到了大量的佐证材料。时隔20年之后,我们会进一步发出这样的疑问:在一个词汇系统中相关的词(具有同义、类义、反义关系的词)很多,为什么只是我们看见的这一小部分的词产生了同步引申呢?在先秦时期,“复”、“反”、“还”、“归”均有回来(去)义,可以算是一组同义词,其中“反”与“归”同步引申出归还义,“复”与“还”却鲜见归还义的用法。要探究其中的原因,还是应该从“复”、“反”、“还”、“归”在回来(去)意义上的特点入手。维特根斯坦曾指出:“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使用。”本文打算考察“复”、“反”、“还”、“归”在《左传》中的使用情况,从中概括出它们在回来(去)义上以及“反”与“归”在归还义上的特点,然后再据此分析同步引申产生的原因。《左传》中的“复”、“反”、“还”、“归”用于回来(去)义分别有101、81、190、354例,“反”与“归”用于归还义分别有22、59例。
  一 回来(去)意义上的“复”、“反”、“还”、“归”
  1 “复”与“反”、“还”、“归”之间的差异
  在回来(去)意义上,“复”与“反”、“还”、“归”这三个词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后者表示的都是具体的行为、动作,而“复”表示的是一种结果,它的意思是回到原来的地方或是状态。如:
  (1)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闵公二年)
  (2)焚其榇,礼而命之,使复其所。(僖公六年)
  (3)使复其所,改命曰“生”。(宣公五年)
  (4)子罕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襄公十六年)
  (5)郑伯如晋吊,及雍乃复。(昭公元年)
  例(1)中的“必复其始”是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的意思,它表示的是一种结果。例(2)至例(4)中均有“复其所”,例(2)中的“复其所”杨伯峻注曰:“复微子之国也。微国本在纣之畿内,后又封武庚於畿内,乃改封于宋,”这里的“复其所”是指回到原初的生活的地方以及生活的状态之中,例(3)杨伯峻注曰:“使克黄复任箴尹之官。”这里的“复其所”是指回到他以前的职位上去,例(4)中的“使复其所”是让他回到以前居住的地方。例(5)中的“及雍乃复”,杜预注曰:“吊赵氏,盖赵氏辞之而还。”就郑伯本意是要到晋国去的,但因赵氏辞之,最终并未到达目的地而回到了原先的地方,此处的“复”表示的仍是一种结果。
  2 “反”、“还”、“归”之间的意义差异
  “反”、“还”、“归”在回去(来)意义上表示的都是动作、行为,但“反”表示在行进后再转回去,“还”表示离开某个地方退回去,“归”则表示回到某个归宿地。如:
  (6)内史过往,闻虢请命,反曰:“虢必亡矣。”(庄公三十二年)
  (7)二子追公,公孙丁御公。子鱼曰:“射为背师,不射为戮,射其礼乎?”射两而还。尹公佗曰:“子为师,我则远矣。”乃反之。(襄公十四年)
  (8)其孙箴尹克黄使于齐,还,及宋,闻乱。(宣公五年)
  (9)夏,诸侯伐郑,以其逃首止之盟故也。围新密,郑所以不时城也。秋,楚子围许以救郑,诸侯救许,乃还。(僖公六年)
  (10)丙辰,文子使召之,请曰:“无宇之母疾病,请归。”(襄公二十八年)
  (11)孟献子请于诸侯而先归会葬。(成公十八年)
  (12)邢迁如归,卫国忘亡。(闵公二年)
  (13)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哀公元年)
  例(6)中的“反”发生在“过往”之后,例(7)中的“反”是在先“还”之后再折转回去,它们在线路上都是先行进后再转回去。例(7)中的“还”表示离开当地退回去,例(8)中的“还及宋”表示从齐退回到了宋国,例(9)中的“乃还”表示从新密退回去。例(10)中的“请归”是请求回家,例(11)中的“先归”是先回国,例(12)中的“如归”,可以说是如同回了家,也可以说是如同回了国,例(13)中的后缗乃夏后相之妻,有仍氏之女;夏后相被杀,有孕在身的她回到有仍氏那里。无论是回家还是回国、或者是丈夫死后回到娘家,都是回到某个归宿之地。
  “复”、“反”、“还”、“归”的回来(去)义的区别如下:
  复: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反:行进之后折转回去;
  还:离开某地退回去;
  归:回到根本之地。
  二 “归还”意义上的“反”与“归”
  1 “反”的归还义表示将原本属于对方的东西还给对方。如:
  (14)乃馈盘飧,璧焉。公子受飧反璧。(僖公二十三年)
  (15)及庆氏亡,皆招之,具其器用,而反其邑焉。(襄公二十八年)
  (16)及郑,使介反币,而以夏姬行。(成公二年)
  例(14)中所“反”之璧是对方送给公子,公子又还给原主。例(15)中所“反”之邑,本是群公子的,群公子出奔而失邑,现又把他们的邑还给他们。对于例(16)中的“使介反币”,杨伯峻注曰:“巫臣应是完成使命后归途中始‘使介反币’”,《新序·杂事一》云:“申公巫臣废使命,道亡,随夏姬之晋国。”我们认为《新序》所言为是。这里的所“反”之币是楚国派使者送给齐国的礼物,巫臣不能完成使命,因而就让助手把礼物还给原主楚国。
  2 “归”的归还义表示将本该给予对方的东西还给对方。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其一:所“归”之物按照约定应该给予对方。如:
  (17)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不祀泰山也。(隐公八年)
  (18)太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僖公四年)
  (郑玄在《周礼·夏官·祭仆》中注云:‘臣有祭祀,必致祭肉于君,所谓归胙也。”)
  其二:所“归”之物原本就是对方的。如:
  (19)使司徒禁掠栾氏者,归所取焉,使候出诸辕。(襄公二十一年)
  其三:所“归”之物(人)与对方有联系。如:
  (20)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晋。(成公三年)
  (21)十二月,郑人夺堵狗之妻,而归诸范氏。(襄公十五年)
  (杜预注曰:“堵狗,堵女父之族。狗娶於晋范氏。郑人既诛女父,畏狗因范氏而作乱,故夺其妻归范氏,先绝之。”)
  其四:所“归”之物是对方给予的,并且对方仍拥有处理权。如:
  (22)子产为丰施归州田于韩宣子,曰:“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今无禄早世,不获久享君德,其子弗敢有,不敢以闻於君,私致诸子。”(昭公七年)
  (23)晋赵鞅谓邯郸午曰:“归我卫贡五百家,吾舍诸晋阳。”(定公十三年)
  (杜预注曰:“十年,赵鞅围卫,卫人惧,贡五百家,鞅置之邯郸。今欲徙诸晋阳。”)
  “反“与“归”的意义区别如下:
  反:把原本属于对方的东西还给对方;
  归:把应该给予对方的东西还给对方。
  三 “复”、“反”、“还”、“归”同步引申不平衡的原因
  1 “反”与“归”同步引申的基础
  “反”与“归”的归还义是由它们的回来(去)义引申而来的。回来(去)义表示空间上的位移,而归还义则是物品从一方手中转移到另一方手中,这是一种抽象的位移,空间上的位移与抽象的位移的相似性是引申发生的基础。
  “反”与“归”在由回来(去)义到归还义的同步引申中,它们的归还义都保留了由回来(去)义而来的遗传义素。“反”与“归”分别可作以下的义素分析:
  反1:在行进之后掉转头回去;
  反2:给予对方物品使物品在脱离原主人之后又到达原主人手中。
  归1:回到根本之地;
  归2:给予对方物品使物品到达应该拥有它的人的手中。
  词义引申的过程是人们在认识新的事物现象的时候,把新的事物现象与旧的事物现象相比较,以旧的事物现象来隐喻新的事物现象的过程。通过词义引申,新的事物现象与旧的事物现象之间产生了一种有形的而且比较固定的联系,这种有形而且比较固定的联系一旦产生,就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人们在以后的相关的词义引申活动中往往会参照它而进行,从而引起同步引申。“反”与“归”都由回来(去)义引申出归还义,它们的引申决非同一时刻发生的,而是有先有后,后发生的词义引申必然会受到因先前的词义引申而形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
  2 词汇的系统性限制了“复”与“还”的同步引申
  并不是所有的同义词都会产生同步引申。词汇系统中的每个词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这样它们才有存在的理由。“复”、“反”、“还”、“归”的回来(去)义都表示空间上的位移,它们都有引申出归还这种表抽象的位移意义的基础,但是假如它们都由回来(去)义引申出归还义,而且它们引申出的归还义的遗传义素不保留它们在回来(去)意义上的不同点,那么它们所引申出的归还义必定毫无差别。这时词汇系统就会自动地调节,使得最终只留存一个,淘汰掉其余的三种可能。
  那么,能否让“复”、“反”、“还”、“归”都由回来(去)义引申出归还义,并且它们引申出的归还义均保留它们在回来(去)义上的遗传义素呢?这取决于词汇系统的需要。一个词汇系统中到底会有多少词(词义)存在,不由词汇系统内部决定,而是由人对于客观的事物现象的主观分类而定。当人们对于客观现实世界中的某些对象有了特别的关注,认为它们不同于其它的事物,应该单独地将它们分为一类时,才会产生一个相应的词。
  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分类是在人自身的生命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正如卡西尔所言:“如果这种归类永远是由事物的本性所规定的话,那么它就一定是唯一的和始终不变的。然而,人类语言中出现的名称,不可能用任何这样不变的方式来解释。它们并非被派定指称实体性的东西,指称独立存在的实体,倒毋宁是被人的兴趣目的所决定的。”在一个词汇系统中到底需要有哪些词存在取决于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现象的主观分类,取决于当时的概念系统。这自然又直接地影响了一组同义词中到底有几个词能够产生同步引申。
  在先秦时期,人们对于把本属于别人的东西还给别人与把应该给予别人的东西还给别人的区别有明确的认识,觉得应该将它们划分为两个类别,这就促使了“反”与“归”同步地由回来(去)义引申出给予义,因为在“复”、“反”、“还”、“归”中,“反”与“归”的回来(去)义与把本属于别人的东西还给别人,和把本应该给予别人的东西还给别人最为契合。当时的人们没有将把与对方有着其他的什么关系的东西给予对方这样的行为单独划为一类,这样词汇系统就没有产生表达与这样的行为相关的意义的词的必要,这就限制了“复”与“还”同步地引申出给予义。
  在现代汉语中,“还”既可以表示把本属于对方的东西还给对方,也可以表示把应该给予对方的东西还给对方,而“反”与“归”均已不能作为词独立使用。这是词汇系统调整发展的结果,“还”在长期的与“反”与“归”的竞争中已经取得了优势地位。“复”在回来(去)义上就与“反”、“还”、“归”差别较大,它的意义要素中不含路径,因而“复”始终都没能发展出归还义,它走上了另外的引申道路。
  
   参考文献:
   [1] 许嘉璐:《论同步引申》,《中国语文》,1987年第1期。
   [2] 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 [德]卡西尔,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简介:吴峥嵘,女,1968—,湖北汉川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词汇、语法,工作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探春性格开朗、大方,才情高且有着自己的一番抱负,是个有政治家风范的小姐。面对危机四伏、日趋破落的家庭形势,探春既不同流合污,也不熟视无睹,尽管与大观园里的群芳同为悲剧性女子,探春却独具个性。尤其是其胸襟与才志堪为其他女子所不及。本文试从其性格和才智等方面,分析探春这一人物形象。  关键词:贾探春性情才智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红楼梦》中关于探
期刊
摘要唐代是女教传统承上启下的新变时期,不仅产生了诸多的女教训诫作品,而且从多方面呈现出与以往女教所不同的发展新趋向。作为唐代女教文献中仅有的两部保存比较完整的作品,《女孝经》和《女论语》为我们了解唐代女教纂述的内容与特点提供了直接而详尽的资料。  关键词:《女论语》 《女孝经》 唐代女教文献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唐代社会本是儒释道三教并行,且儒教不占绝对统治地位,因而
期刊
摘要明末清初,出现了一批以才子佳人为男女主人公,双方因才情而互相爱慕,几经波折,终成眷属的一类小说,文学史上称之为才子佳人小说。才子佳人小说在创作题材上一改以前小说通过历史的、神话的、色情的成分来表现内容,而是运用中篇章回小说的形式,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作为表现对象,能够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来表现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带有知识分子书卷气息的文学语言风格。  关
期刊
摘要《红楼梦》巨大的艺术成就突出地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小说中,王夫人这个人物始终贯穿着全书,掌握着全局。文章通过对王夫人与贾政、贾母、宝玉、探春、金钏儿、晴雯等所处的关系加以考察,把王夫人放到她所处的社会背景、家族的位置中来探讨,发掘王夫人这个人物既矛盾又复杂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王夫人 性格特征 关系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其
期刊
摘要蒲松龄是清代著名短篇小说家,他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堪称世界著名短篇小说。本文通过蒲松龄设奇造幻所写的狐仙鬼异的故事,探析了作者寄蕴其中的丰富思想内涵:揭示社会黑暗、表达理想追求、道德上劝诫他人、传布知识等。而这丰赡的思想内容,正是《聊斋志异》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蒲松龄 《聊斋志异》 狐仙鬼异 思想内容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蒲松龄(1640-1715
期刊
摘要白居易三峡诗从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形式角度看,题材多以揭露社会现实及弊端、记录地方治理、反映忠州及巴渝民俗、吟咏花木、唱和宴饮、怀念为主要特点,艺术特色表现在情景交融、意境深长、比喻夸张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充满闲适感伤的色彩四个方面。  关键词:白居易 三峡诗 题材 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期刊
摘要苏轼以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的综合身份,以题画诗的形式对绘画提出了一系列画学主张。最重要且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是:苏轼的形神观、诗画一律、淡泊情怀,正是这几方面构筑了中国文人画的理论基础,转变了中国绘画的发展方向,从图真艺术而转入写意艺术。  关键词:苏轼 题画诗 形神观 诗画一律 淡泊情怀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是中
期刊
摘要《游仙窟》是唐人小说作品中以骈体作小说的一个变调。对于这部小说的骈文体式特征,学界一般认为是受到了汉魏辞赋、六朝以来的俗赋和民间说唱文学如变文、民歌等的影响。但长期以来,这些观点缺少强有力的材料支持。对于《游仙窟》以骈体作小说的成因,本文从这篇小说产生的文坛背景和时代文学特征入手,发现了促使作者选择这种特殊文体形式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游仙窟》骈文体例的形成是科举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初唐时代文坛
期刊
摘要敦煌变文是唐五代时期流行的一种配图讲唱故事的综合艺术形式,它的产生和繁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其产生、成熟的原因,本文拟从佛教的流行及其中国化;秦汉以来看图讲故事技艺的成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文学创作追求“奇”、“变”的审美倾向;唐代并蓄兼收的时代风气等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敦煌变文 产生 成熟 原因  中图分类号:H02文献标识码:A    敦煌变文是唐五代时期流行的一种配图讲唱故事的
期刊
摘要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被称为婉约正宗,她所创作的诗词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细腻而真实地抒发了词人自己的感情,所体现的艺术魅力至今不衰,对我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其代表作《一剪梅》为例,从用词、叙事、抒情、意象等方面探讨了这首词作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李清照 创作背景 艺术特色 结构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言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