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创业心理资本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rasc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业心理资本是创业情境下创业者的心理能力与状态,高职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直接影响创业绩效的实现。以广东省423名高职学生实际创业者和887名潜在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将高职学生创业心理资本分为积极成长、主动应对、热情创新、敏锐卓越、自我效能、社交智慧和乐观希望7个衡量维度,通过调研,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创业心理资本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自我效能外,其他6个创业心理资本细分维度都与创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尤其是创业心理资本对于潜在创业者更为重要。为此,建议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的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构建创业心理辅导的平台,针对学生创业者提供相应的教育支持和心理疏导。
  关键词 高职学生;心理资本;创业绩效;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06-0050-07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指引下,越来越多的高职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的道路。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2010年至2019年高职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不断上升,而且连续六年自主创业比例高于本科生[1]。现实中,我们注意到除了已经登记注册创立企业的实际创业者外,还有部分学生有较强的创业意向,这部分人尚处于创业的预备阶段,可以视为潜在的创业者。但是并非所有的潜在创业者都能更进一步,真正建立自己的企业。我们观察到,对于已经建立并在行业内立足的一部分企业,已走向了有序发展的道路;反之,很大一部分企业都遭遇各种困难,勉强维持一段时间后以破产告终,创业者负债累累并且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两种迥异的结果呢?或者说已经创立的企业绩效受哪些关键因素影响呢?诚然,客观环境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业绩效,但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的角度看,在客观环境的基础上,值得关注的是哪些个体主观特征对创业绩效有重要影响。研究这些问题对于高职创业教育和学生的创业实践都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创业绩效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主要包括个体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就个体因素而言,除性别、年龄等个体特征外,最为重要的是以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创业心理资本为代表的四类创业资本。经济资本衡量创业者拥有的资金和财产;人力资本衡量创业者接受的教育和积累的经验;社会资本则是基于创业者的人际关系而拥有的资源。心理资本主要是指个人的积极心理能力,是个体在一定环境下对待绩效、任务和成功的积极心理状态,包括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坚韧四个方面[2]。虽然心理资本较难衡量,但對创业而言至关重要,将心理资本应用于创业研究中,就形成了创业心理资本的概念,专指创业情境下创业者的心理资本。高娜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了创业心理资本七维度模型,包括积极成长、主动应对、热情创新、敏锐卓越、自我效能、社交智慧和乐观希望[3]。
  目前,学界主要针对前三类资本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关于心理资本方面的文献较少,尤其是对于那些高职院校刚毕业或者未毕业的潜在创业者,心理资本会起到怎样的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对此,从创业心理资本视角出发,选取广东省423名高职学生实际创业者和887名高职学生潜在创业者进行深入调研,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试图探寻创业心理资本与创业绩效的关系。
  二、研究假设和方法
  (一)提出假设
  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内外主要相关文献中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发现不同学者对心理资本的理解有差异,选择的样本或数据也不同,这就导致他们关于心理资本构成要素的研究结论存在差异。但心理资本的主要构成要素一般集中于自我效能、乐观希望、积极进取等,见表1。本文采取高娜建立的创业心理资本的七维度模型,七个维度分别为积极成长、主动应对、热情创新、敏锐卓越、自我效能、社交智慧和乐观希望,基本囊括了以往研究中的各类核心要素。
  积极成长。其是指学生倾向于尝试具有较高风险的项目,愿意承担失败可能带来的后果,在风险中追求利润。创业属于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的事业,具有上述特点的学生既愿意将创业理想付诸实践,也能够在创业过程中承受各种较大的压力。
  H1:创业者积极成长的水平与其创业绩效正相关。
  主动应对。其是指当一个人面临挫折、困难和逆境时,能够不忘初心,持之以恒,迅速寻找合适的应对方法。创业是具有极大挑战性的事业,创业者在开拓事业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困难,主动应对的心理资本将帮助创业者克服挑战。
  H2:创业者主动应对的水平与其创业绩效正相关。
  热情创新。其是指创业者首先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活力,热爱生活中的一切,而且希望有所创造,热爱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创业成功往往意味着开拓出一片新的领域、新的事业,如果囿于已有的事物就很难出类拔萃。
  H3:创业者热情创新的水平与其创业绩效正相关。
  敏锐卓越。其主要衡量创业者的心理认知能力,即能否从众多可能的选择中识别出潜力较大的机会,并对其有清晰地认识,进而把握和利用好这些机会。一般认为,创业过程中努力的方向与努力的程度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因此,一个敏锐卓越的人更可能取得较好的创业绩效。
  H4:创业者敏锐卓越的水平与其创业绩效正相关。
  自我效能。其是指创业者对所从事的创业活动取得高绩效的一种主观信念。这种心理状态会帮助创业者建立自信,从而勇于面对挑战,最终实现创业目标。
  H5:创业者自我效能水平与其创业绩效正相关。
  社交智慧。其在企业内部表现为:为员工创造热情和承诺,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的高效团队;在企业与外部交涉方面则表现为:筹集外部资本、发展商业关系网络等能力。显然,创业者如果想获得较高绩效,必须要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关系,也要能从外部获得必要的信息和资源,这就需要创业者具有较高的社交智慧。   H6:创业者的社交智慧水平与其创业绩效正相关。
  乐观希望。其一方面是指对未来形势具有积极的预期,另一方面是指创业者在指向目标的能量水平与实现目标的计划交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动机。
  H7:创业者的乐观希望水平与其创业绩效正相关。
  上述7个假设中的创业者,既指潜在的创业者,即企业尚未成立,仍处于准备阶段的创业者;也指实际的创业者,即创立企业并经营一段时间的创业者。
  (二)确定调查对象
  首先,课题组采用网络调查问卷的方法,在2019年7月至12月选取广东省范围内423名高职学生实际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中要求创业者已经完成注册登记等步骤,正式成立企业。课题组共发放问卷423份,收回374份,其中有效问卷296份,包括237名男性和59名女性,年龄从23岁至3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30.92岁。调查过程中,寻找潜在的创业者是一个难题,因为潜在的创业者的创业活动尚处于准备阶段,没有正式成立企业,必须采取一定方法确保被调查者真正具有创业的意愿。为此,笔者按照以下步骤开展研究。第一步,在广东省选取25所高职院校,定期举办创业研讨会,由于研讨会的组织者一般要求申请加入研讨会的高职学生提交一份创业计划书,在审核通过后才允许参加,所以可以认为参加研讨会的学生至少为创业做了部分准备。第二步,向每名参加者发放问卷并告知研究目的,将问卷结果按照简丹丹等人[9]设计的《创业意向量表》评分,进一步筛选出对创业真正感兴趣并已经采取行动的人。该量表采用Likert 5点量表法,分数范围是从1至5,最终只有创业意愿强烈的人被筛选出来,大约占全部参加者的1/4,他们问卷中全部問题的得分均为4分或者5分。总体上,广东省25所高职院校中潜在的创业者共有887人,包括541名男性和346名女性,年龄从19岁至24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0.82岁。
  (三)创业心理资本的衡量方法
  对创业心理资本的衡量主要采用高娜根据我国实际编制的《创业心理资本量表》,该量表采用Likert 5点量表法,分数范围是从1分至5分,分别对应“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典型的问题如“为了实现一个目标,我能长时间坚持不懈”。问卷题目从七个维度衡量了创业者的心理资本,积极成长维度衡量创业者如何看待生命、是否具有目标意识以及行动执行力等,主动应对维度衡量创业者应对挫折和困难的韧性和能力,热情创新维度衡量创业者是否敢想敢做、是否愿意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敏锐卓越维度衡量创业者的思考力和判断力,自我效能维度衡量创业者的自我信念和效能预期,社交智慧维度衡量创业者对情绪的把握、与他人的沟通能力,乐观希望维度衡量创业者的主观心态是否积极向上、充满希望。
  (四)创业绩效的衡量方法
  由于所处的创业阶段不同,涉及的创业行动不同,所以衡量潜在创业者和实际创业者创业绩效的方法也应当有所区别。对于潜在的创业者,虽然他们的企业尚未创立,但仍可以应用Przepiorka编制的《预启动事业量表》来衡量其创业绩效。该量表共包含11项,也采用Likert 5点量表法,分数从1分至5分,分别对应“完全不同意”至“完全同意”。分数越高,说明受试者的成就越高,其创业的准备进程越完善。典型的问题如“我已经制定了详细而完整的创业计划”和“我对我要建立的企业有明确的想法和展望”等。对于实际创业者的创业绩效,主要从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两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进而评定分数。财务指标主要反映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上,包括公司年利润、投资回报率、销售增长率;非财务指标反映公司的生存与成长状况,包括持续经营时间、员工人数等。
  (五)其他控制变量的衡量方法
  经济资本的衡量方法根据创业者所处阶段而不同。对于实际创业者,公司的财务压力是较好的衡量指标。公司的财务压力越紧张,说明公司的资金越紧缺,经济资本的评分也就越低;反之亦然。对于潜在的创业者,邀请资深投资人审阅其在研讨会上提交的创业计划书,对创业计划的可行性与创业前景作出评估,然后按照自己愿意投资的数额高低对每个计划评分。
  人力资本是用来衡量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培训经历、职业经验等的指标。由于高职毕业生的学历水平相同,所以研究中根据创业者的成绩排名、所获得的主流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实习经验等方面对人力资本进行综合测评。
  社会资本则借鉴Reynolds的测评方法,测评项目力图反映出被试者利用社交网络来促进创业进程的能力。该测评同样采用Likert 5点量表法,分数从1分至5分,分别对应“完全不同意”至“完全同意”。
  (六)变量的信效度检验
  为了检测上述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变量数据的信度以及相互间的区分效度,我们运用SPSS和Amos软件对其进行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变量的因子载荷值都大于0.5,符合理论要求;全部变量的信度(即α值)都大于0.7,见表2。以上检验证明文中的变量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水平。此外,表2的后四列展示了各变量的GFI、CFI、TLI 和RMSEA等拟合指标,其中,GFI、CFI、TLI均大于或等于0.90,RMSEA均小于0.10,都满足理论要求。
  表3结果显示,各变量的聚敛效度指标较好,因素负荷量λ值方面,各变量均在0.5~0.7之间,且p值小于0.005,较为显著。项目的共同度COM方面,各变量大致在50%左右,达到一般标准。采用卡方差值来衡量各变量间的区分效度,结果见表4。由于所有11个变量两两之间均达到显著,可以认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5显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对创业心理资本的7个维度加以比较,可以发现创业者在各维度的平均水平相差不大,主动应对的平均水平最高,为4.04,敏锐卓越的平均水平最低,为3.12。综合来看,高职创业人群在主动应对、乐观希望、自我效能方面表现较好,即创业者的心态较好,自信、乐观、不怕困难;但在积极成长、敏锐卓越、社交智慧方面表现较差,即创业者的心理能力不够好,他们的执行能力、交际能力、思考能力还有待加强。   就每一个创业心理资本细分维度而言,不同创业者的水平差异不大,除敏锐卓越一项的标准差为1.13外,其他各维度的标准差均小于0.7。由此可以看出,就某一维度而言,水平最高的创业者与最低的创业者相差较大,如热情创新这一维度,最高分值高达4.98,接近满分,而最小分值仅为1.79,差距很大。
  创业绩效方面总体的差异不大,标准差为0.32。实际创业者的平均水平是4.45,略高于潜在创业者的4.19,这可能是因为实际创业者的经验比较丰富。而且,当创业活动进入到正式成立企业的阶段时,实际上已经淘汰掉一批创业者;同样的,并非现在观察到的所有潜在创业者未来都会成功步入下一阶段,这也是实际创业者平均绩效略高的一个原因。
  (二)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表6列出了各主要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总体上存在两个规律:一是创业心理资本各维度之间及各维度与其他创业资本之间的相关性较弱,除个别情况外,相关系数大多低于0.10,且统计上不显著;二是创业心理资本的各个细分维度与创业绩效之间一般存在一定相关性,二者正相关,且统计上显著。而其他创业资本中,经济资本与创业绩效有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与创业绩效间几乎不存在相关性,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在潜在创业者群体和全部创业者群体中有正相关关系。
  (三)回归分析
  表7和表8列出了应用stata软件进行的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分别对应潜在创业者样本和全部样本。笔者采取的分析方法是分层次回归,第一层次中仅取性别、年龄为解释变量,第二层次增加其他创业资本为解释变量,第三层次考虑创业心理资本的影响,是完整的回归模型。此外,在全部樣本回归中加入虚拟控制变量,以区分潜在创业者和实际创业者。结果表明7个创业心理资本维度的回归系数均为正数,即创业心理资本各因素与创业绩效正相关。而且除了自我效能因素外,其他6个创业心理资本因素的影响作用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这验证了笔者的研究假设。
  对比表7和表8可以发现,创业心理资本对于潜在创业者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明显大于实际创业者,如在乐观希望维度上,潜在创业者群体的回归系数高达0.17,而总体样本回归中该项仅为0.11,其他维度上也存在一定差别。因为潜在创业者和实际创业者的心理资本是不断变化的,相比于潜在创业者,实际创业者对各方面的挑战有更加积极的应对态度,并且已经做好了系统的准备,对于当前的形势有更加敏锐的判断,在创业过程中更加注重个人的成长轨迹,对于个人能力有着更加充分全面的认识。观察表8可见,积极成长、敏锐卓越、乐观希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较为显著,而自我效能因素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可见,个体对创业具有积极的心理预期和心态,并能够承受较大的创业压力,且愿意将创业理想付诸实践,勇于识别和把握机会,对创业成功影响较大。
  其他资本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各不相同,经济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较为显著,而社会资本对于实际创业者的创业绩效没有影响,只影响潜在创业者的创业绩效,人力资本对于两种类型创业者的创业绩效均不存在影响。对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回归结果,较为合理的解释是:第一,社会资本往往在创业初始阶段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社会资本是决定潜在创业者能否投入创业实践的决定因素之一,而在实际创业者群体中,普遍具有较为充足的社会资本,即在市场竞争中他们彼此的社会资本差距不大,而差距较大的经济资本、心理资本显著影响了竞争结果;第二,人力资本衡量的是个体在基本知识和技能上的积累,而创业意味着进入新领域、开拓新事业,需要应对、解决新生问题的能力,这正是心理状态良好的人具备的优势,文中人力资本的回归结果与Hmieleski和Carr的结论类似,尽管该研究中并未区分两类创业者。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虽然影响创业成功与否的因素复杂而多样,但创业心理资本无疑在创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从本研究调查的样本来看,高职学生实际创业者和潜在创业者心态总体较好,普遍具有自信、乐观的良好心理状态,但在心理能力方面,执行能力、交际能力、思考能力还存在不足,有待加强。
  第二,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已经成立企业的还是正在计划创业的高职学生,积极成长、主动应对、热情创新、敏锐卓越、社交智慧和乐观希望这六个维度的创业心理资本都与创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这与理论分析得出的假设相符。但自我效能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并不显著,该实证结果可能与笔者研究的对象群体为高职学生这一特定群体有关。至于为何高职学生创业群体中自我效能因素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还有待将来进行深入研究。
  第三,比较研究表明,在创业准备阶段(创业者是潜在的)与创业实践阶段(创业者是实际的)中,创业心理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创业心理资本对于潜在的创业者更为重要。究其原因:一是潜在的创业者尚未建立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比如搜寻市场机会以确定企业的主营业务方向、寻求他人的支持与帮助,而这些过程对创业心理资本所包含的敏锐卓越、社交智慧等要素要求较高,因此创业心理资本的影响作用较大。相反,企业在运营一段时间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可能更多聚焦在资金和管理上,而此时其他创业资本的影响作用较大。二是对于潜在创业者而言,他们正在开拓新的道路,缺乏解决问题的丰富经验,这时创业心理资本相对而言就较为重要。当然,创业心理资本具体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实证研究。
  本文的关键创新在于对比研究了潜在创业者和实际创业者,但由于这两类人群具有较大差异,所以研究方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由于潜在的创业者并未实际创立企业,所以创业绩效较难衡量,笔者采取了设计量表的方法加以弥补,但这与实际创业者的衡量方法不同,就有可能导致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的绝对数值大小的可比性较差。第二,观察到的实际创业者,都是将潜在的创业理想付诸实践的人,相对于观察到的潜在创业者而言,存在着“幸存者偏差”问题。   (二)几点建议
  1.开展创业心理资本测试,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
  高职院校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创业心理资本测试,学生要积极参加,特别是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至少要完成一次创业心理资本测试,以了解自己的创业心理资本状况,从而为创业活动做好相应的准备。测试的内容上,应该充分囊括七个维度的测试题,除了总体评分外,还应对每个创业心理资本维度评分,方便被试者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扬长补短。对于各个维度均表现较好的学生,应该重点关注和培养,物质上给予支持,精神上给予鼓励,还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创业者进行一对一指导,以促进其早日走上创业之路;对于部分心理资本维度得分较高而某些心理资本维度得分较低的学生,如果坚持走创业道路,学校应该着重帮助其补足短板;对于各维度得分均偏低的学生,负责就业教育的教师应加以引导,尽量促使其放弃创业,选择其他道路,否则创业失败概率较大,及早转变方向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加强创业心理资本的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
  心理资本虽然与个人性格、家庭、成长历程密切相关,但后天的培养也能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创业心理资本具有潜在性和可开发性,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发,可提升个体心理资本水平,促使其发挥作用,帮助创业者克服困难,最终取得创业成功。由于创业心理资本对创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在创业预备期格外显著,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的教育,设置系统的创业课程,结合创业所需的共通能力以及学生自身的专业特色,进行创业心理资本教育。同时,高职创业教育还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对成功创业典型的宣传形成榜样引领、配合创业理论激发学生的创业意向。此外,高职院校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模拟大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成功体验,增强学生的创业心理资本积累,帮助学生将意向转为行为。
  3.构建创业心理辅导平台,为学生创业者提供教育支持和心理疏导
  高职就业创业指导部门应加快构建创业心理辅导平台,针对高职学生创业者提供相应的教育支持和心理疏导,根据创业者所处的创业阶段以及创业心理资本特点采取相对应的心理辅导方法。在一般普适性的培养过程中,培养的内容和方法应该侧重于高职学生的薄弱项目,即积极成长、敏锐卓越、社交智慧等方面,让学生从创业的视角了解到市场运行的基本原理和相关规则,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双创工作有序开展,通过创业创新的成果彰显职业教育的魅力。
  参 考 文 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51.
  [2]LUTHANS F, AVOLIO B J, WALUMBWA F O,
其他文献
摘 要 综合实训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而如何组织开展仿真、动态、综合的全新实践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难题。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强调能力横向拓展的多专业综合实训打破经管类高职院校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多专业融合、多组织对抗、多岗位协同和高仿真运营。  关键词 经管类高职;多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
摘 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推进创新创业工作中,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对创新创业政策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握党和国家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期望和方向。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采用Nvivo11软件对国务院16个创新创业政策文本实施编码、分析发现,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期待主要集中在教育体系和科研体系改革上。为此,建议高职院校依托教育、科研带动创新创业的发展,包括培养创新创业文化软实力、建设
摘 要 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培养学生“对岗”所需的身体素质,是高职体育教学要积极探索的课题。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以通识教育服务于专业技能培养,实行体育精准化教学,通过引导教学模式、督导教学模式、向导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观和对未来就业岗位的认知。  关键词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精准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
摘 要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关注,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得以建立并不断完善,新世纪以来的20年已取得了巨大成就:资助范围逐步扩大,标准不断提升;资助结构持续优化,管理逐渐规范;助力脱贫攻坚,顺应时代发展。与德国职业教育资助体系进行比较,从资助来源、资助标准、资助理念、资助制度四个方面分析中德两国资助体系的不同,得到对我国中职学生资助体系发展的启示:减少财政依赖,拓宽资助来源;明确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企业转型升级以及新工科建设创新发展,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以三螺旋理论为依托,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通过构建包括政府——支撑机制、企业——外部机制、高校——内部机制在内的多主体联合培养机制,不断提升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工程类博士多主体联合培养机制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以细化培养目标引领发展、以多学科交叉课程带动发展、以创新培养方式助力发展、以健
19824747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宏观视野 顾明远 《教育研究》 2014年第6期 10500字  19824748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高等教育认识论及方法论诉求 刘振天 《中国高教研究》 2014年第6期 15600字  19824749 回归与创新: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选择 王丹中 《高等教育研究》 2014年第6期 7600字  19824750 我国技工院校办学模式与职业学校教育发
摘 要 高职教育正处于深刻的变革当中,高职教育日益回归教育的本质属性。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的“独特性”和“一流潜质”正在形成。同时,现行高职教育评价模式面临着评价主体利益化、评价手段单一性、评价指标零碎化带来的弊端,评价效度低下,严重阻碍了高职教育的生长。基于“独特”与“一流”建构高职教育整体性评价模式,有利于破解高职行政性和营利性困境,回归人才市场需求。该模式从人力资源供给的角度,建构起产品理念
摘 要 特色化是促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命力。湖南堅持扎根湖湘大地办好职业教育,探索了特色化发展的区域实践。职业教育对接湖南经济战略,构建特色院校布局,形成服务区域发展合力;瞄准产业变革趋势,打造特色专业布局,凝聚错位发展定力;把握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创新构建“芙蓉工匠”新生代职业素养培养范式,激发“芙蓉工匠”潜力。其形成的经验主要有:区域职业教育实现特色化发展要精准定位自身发展
摘 要 从教育观与人才观的双重视角分析发现,现代学徒制是实现青年一代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人才培养形式。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中德SGAVE项目实施中,通过搭建政行企校多元合作人才培育平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发课程体系与教学标准、创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等措施,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较好地对接了双主体育人、双身份成长、双导师培养与双环境学习等现代学徒制关键问题。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人
摘 要 主观社会地位是个人对其在社会系统中所处地位或受尊重程度的自我判断,探究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提升中职教师职业获得感提供理论支持。基于2019年末对浙江省12所中职学校教师的调查数据,利用描述统计与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前中职教师的主观社会地位虽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但较5年前已有显著提升;校内地位感知是影响中职教师主观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