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韵袭人又问君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grace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梅桩壶”是一款富有艺术形象和人文内涵的作品,它以自然梅桩为题材,着重于生动趣味的形态展示,而梅花所寄语的自然物语、清新之致而不失君子风雅,深深地打动人心。
  关键词 花货;梅桩壶;君子文化
  艺术创造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指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闻名于世的宜兴紫砂壶艺,就是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工艺品花圃中的一朵奇葩。紫砂壶以宜兴丁蜀镇黄龙山一带特有的紫砂泥为原料,通过全手工制作,将实用、艺术、人文、思想、情感等融于一器,表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历代以来一直是深受世人喜爱的泡茶器皿之一。
  紫砂壶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历代壶艺人的聪明智慧和传承创新,因而它在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的承载物。如果紫砂壶一直只是拘泥于泡茶之效,而没有与生活、与自然、与人文情感等结合,那么它至今或许还只是一种粗陶器皿,它得以上升进入到优雅的艺术品范畴,离不开历代壶艺人与文人的努力。几百年来,紫砂壶与众多的人文素材结合,各类主题层出不穷,深入浅出地使壶艺与人文达到共鸣。“梅桩壶”(见图1)就是一件富于艺术形象和人文内涵的作品,它以自然界的梅桩为题材,着重于生动趣味的形态展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而梅花所寄语的自然物语,更是深深地打动人心,清新之至而不失君子风雅,令人浮想联翩。
  “梅桩壶”具体而言,是一把花货紫砂壶。花货,是人们对模仿自然形态紫砂壶的统称,它主要是以直接摸拟手法,将自然界固有的物象转化为艺术形象,从而巧夺天工,展现出一种绚丽逼真而富有情趣的艺术美感,其往往精雕细琢、缤纷灿烂,极具形与色的魅力。历代壶艺人为后世留下了无数花器作品典范,这些都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深深地打动着人们的心灵,使人们从中获得创意的灵感、工艺的点化以及精神的力量。“梅桩壶”作为传统紫砂壶的经典造型之一,它将其神韵之态完美地延续了下来,既有古雅朴拙的壶味,亦有自然端庄的生命姿态。
  “梅桩壶”主体壶身取一段梅树桩成型,尽得自然天趣,不修边幅而生动盎然,精雕细琢的树桩上呈现出树皮嶙峋、纹络古拙的独特美感,所有细节装饰均恰到好处,丰富了壶身的艺术内容,使之既不单调,又不累赘;壶盖为平盖,以不规则的形态内嵌于壶口,严丝合缝;壶底为平底,盖底上下对应,好似树桩的两个横截面,更加真实动人;壶把、嘴、钮彼此呼应、情境统一,仿佛由壶身生长而出的枝干,攀折弯曲成刚好的曲度,既不失生命气息,又很好地保持了实用属性;在壶身和壶盖面上,一簇簇梅花绽放其间,花瓣或俏丽、或含苞,自然舒展,独显灵韵,使整把壶在意象的提炼与组合上更加完整而完美。整壶形象丰富,对应梅这一主题,充分发挥花货艺术优势,达到了精、气、神的和谐统一。
  梅花象征了凌霜斗雪、迎春开放、风骨峻傲、不趋荣利的品格,这也是它的人文内容。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中華民族的精神,它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梅被古代文人列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是君子文化的集中体现。在紫砂壶艺创作中,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一直是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梅桩壶”显然也是充分运用了这一手法,韧性十足的梅桩和梅枝,绚烂绽放的高洁梅花,无不彰显着中国文人的君子风度,可谓梅韵袭人又问君,让人内心不由为之所动。
  艺术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一种独立的、纯粹的、高级形态的审美创造活动。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通常分为生活积累、创作构思、艺术表达三个阶段,是艺术灵感表现为审美意象的瞬间生成。紫砂壶的创作同样如此,它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因此,对于每一位壶艺创作者而言,需要在自然和生活中细于观察、敏于感受、善于体验、勤于思考,进而将其转化为个体意识,并使之最终成为独特的艺术形象。
  参 考 文 献
  [1]钱剑华.紫砂茶壶的造型与鉴赏[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2]史俊棠,盛畔松.紫砂春秋[M].文汇出版社.1991.
其他文献
摘 要 宜兴紫砂以它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门类、精湛的技艺、独特的神韵蜚声海内外。而紫砂壶自明、清以来,打破了传统茶壶的制作工艺的藩篱,并创新了制作理念,为后续的品茶人开辟了新的观赏美学之路,为宜兴紫砂壶的文化传播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关键词 清趣壶;紫砂;文人雅兴  紫砂壶的造型设计是紫砂从业人员重要的基本功,关系到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文化内涵,也是作品成功的前提。对于当今紫砂从业者而言,造型设计这
期刊
任何文化艺术品的创作都离不开对经典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作品的传承与感悟。在流淌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艺术、手工技艺的长河中,虽说文化艺术品的衍生是随着物质生活的要求而不断升华发展的,但它依然是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提高,不断在生活的实践中,在对前人优秀习惯、创作、文化积累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不断的筛选与艺术文化丰富的过程中流传下来的,而又不断流传下去的优秀文化艺术。  “八方八卦一捆竹壶”就
期刊
常言道:“壶有百象,人有百态。”紫砂壶因其所承载的审美艺术和人文价值而经久不衰,可以说文化内涵是它的生命和灵魂。一把没有灵魂的紫砂壶只可以作为日常使用的器皿,却不具备欣赏、把玩的价值,不能让人为之沉醉。正如人生百态,每把壶也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使命,如果说“用”是基础,“神”是核心,那“形”则是具体的表现形式与载体,它们将自身的使命凝聚于形,篆刻于魂,等待一位至情至性的人来一探究竟。初成的一把壶总带
期刊
前些年常回苏北老家,于是便有了重逢乡亲们的机会。家乡人的纯朴依然如旧,村头田间他们常常是围拢到一起聚合聊天,抑扬顿挫的节奏,喜怒哀乐的表情变化万千。老人们脸上的沧桑、手上的老茧无不诉说着他们的生活经历。面对如此纯朴的形象、动态的语言、动人的故事,不禁使人产生了按捺不住的创作冲动,于是就画了许多人物速写(见图1、图2)。  之后,这些形象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使人难以忘怀,并时时都在打动着创作的心灵。通
期刊
六月的江南到处呈现出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景象,位于江南一隅的蜀山更是显得迷人多姿。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的神奇不是因为它有多么的俊美雄奇,而是因为它孕育出了世间独一无二的紫砂壶,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紫砂陶艺家。一坯土、一张凳、一把壶、一个人,在蜀山下,在太湖边,年复一年地上演着一段段人与壶那美丽而温情的故事。艺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龙窑里火与土的交织,造就了蜀山今天的繁荣灿烂。  越过唐、宋的风雨
期刊
紫砂壶是世界艺术陶瓷中的一朵奇葩,它的用料是宜兴丁蜀黄龙山一带的紫砂泥,并且经由全手工制作成型,它的可塑性高、透气性强,泡茶隔夜不馊,并且越泡越光润醇厚,功能优势明显,是世人公认的极品茶器,数百年来始终深受大众喜爱。同时,紫砂壶又从实用粗陶器皿范畴脱胎而来,进而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相合,呈现出集功能、艺术和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工艺特征。  紫砂壶艺的发展与兴盛离不开历代制壶艺人的努力。他们将自身的聪明
期刊
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陶器,尤其是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就是一部陶器的进化史和陶文化的演变史。从古至今,无数制陶艺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赋予一件件陶器制品以实用性能和丰富的艺术特征,并不断融入文化元素,使之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之一。宜兴的紫砂陶就是中国陶器中出类拔萃的一种,它的制作历史悠久,尤其以紫砂壶最为独树一帜,堪称中国茶器之最,是传统手工艺制品的一朵奇葩。  紫砂壶艺是一
期刊
中国陶瓷从新石器时期的印纹硬陶、仰韶文化的彩陶,到今天各式各样的陶瓷艺术不绝如缕。而宜兴紫砂陶艺术,则以其独有的材质以及极具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更被人称为陶中之最。  紫砂,作为一门传统手工艺,它踏进艺术殿堂的门槛虽然只有几百年,但它所依托的中国文化却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紫砂壶艺无论造型还是装饰所表达出来的美感及文化气息,都反映了中国人朴实、平和、大度的精神追求,这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历史流脉。  1紫
期刊
摘 要 在庞大的紫砂家族里,仿自然形体的壶型我们称之为“花货”,它是通过提炼物象精神,将自然界中的花草、鱼虫、水山、奇石等物象,用紫砂艺术来表现,达到灵秀、象征的艺术效果。这种紫砂壶既有象形美又有寓意美。紫砂茶具“空竹鸣泉”融入了秀竹、山泉、鹅卵石等诸多元素,在充满诗意的艺术形体中表达竹蕴高洁、泉存清明、壶溢茶香的文化品位和艺术特色。  关键词 紫砂茶具、花器、写竹、吟泉。  宜兴紫砂的造型艺术发
期刊
在紫砂的艺术世界里,无数能工巧匠历经时代变迁和生活的感悟、思考、想象,创造出了无数精神结晶,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审美对象。紫砂艺术作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与其它精神作品的形式一样,创作主体介入作用特别重要,在创制过程中创作者思维要有一种核心的精神作统领,即有一种“灵魂”作指引。艺术创作必须有灵魂,否则会使作品处于“六神无主”的状态,有了灵魂,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将是艺术鲜活的灵魂、灵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