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疑”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nru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此可知,“思”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思”又源于“疑”。这就要求教师将 “疑”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始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疑问进行相机诱导;可以以质疑为切入口展开教学,紧扣重点语段词句,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质疑;可以展开合作探究,借助个人的力量和集体的合力释疑;可以借疑拓展延伸,发散思维。以疑促思,使得学生在思考质疑的学习过程中学有所获,使得阅读课切实有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达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一、阅读之初,引疑激趣
  在阅读教学之初,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的疑点加以引导,激起学生的疑惑,鼓励学生发问。正如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学与问》中所讲:“‘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的确,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这个过程才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语文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发挥工具书的作用,并结合自己已经掌握的方法自学课文,同时根据教师的提示点进行深入预习,从而了解课文的类型及特点,写下不懂的问题。这样让学生带着疑问思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也在阅读中尝试了解决疑难,充分感知教材,使得预习的效果更加明显。
  比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我让学生先进行充分的预习,在以简单谈话导入之后,我便问:“同学们,预习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疑问呢?”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天游峰到底是什么样的?”、“天游峰的扫路老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老人到底累不累,为什么呢?”……学生们的问题层出不穷。很明显地看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一段时间之后,我欣喜地发现学生们从原来的无疑到有疑,从原来的不敢问到大胆问,从原来的不会问到会问,学生的提问水平提高了,学习情绪也高涨了,思维变得活跃了,自主意识也增强了。我的课堂也变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阅读之中,探究质疑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是仅仅引导学生生疑,也不是去帮助学生质疑,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质疑,让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进行思考,通过合作探究、交流,从而释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精彩语段,紧扣重点词语、关键句子质疑;可以抓住“看似矛盾却又合乎情理”的地方质疑;可以从课文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质疑,深入阅读理解文本。
  仍以《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例,在深入理解文本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真正领会扫路人的精神实质,我让学生紧扣“老人到底累不累,为什么呢?”这一问题展开思考,同学们首先静静地思考,再用笔写下自己的观点和理由,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最后集体辩论。学生在这样的思考质疑、讨论探究中,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辩论的时候一个个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本课的难点也因此迎刃而解,同学们不仅深入理解了文本,同时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训练,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再比如在教学《夹竹桃》时,学生读到第三自然段时,不禁产生了疑问:“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是什么?他既然这样喜爱夹竹桃,又为何还要介绍家中其他的花儿呢?”我没有急于给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继续一边读一边想,在互相交流中体会散文的特点,体会作家构思的精妙之处。
  在这样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合作探究、交流,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挖掘了学生的潜能。
  
  三、阅读之终,激疑拓展
  在深入阅读课文之后,我们还应该留一点时间激发学生再质疑,启发他们从文章的思想内容、谋篇布局等方面,提出不同的看法,进行深入的学习。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在反复地激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得到训练,得到强化。
  比如,在即将教完《船长》这一课时,我便问:“学完了《船长》这一课,你现在还有什么疑问吗?”有一位同学提出:“老师,为什么就哈尔威船长一人没有登上救生艇逃生,而和船一起沉没呢?”同学们听了,各抒己见,发言特别积极。在激烈的争辩之后,达成一致意见:船长是有机会逃生的,但是他把这艘船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才选择了与船同归于尽,他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这样,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十分活跃的状态中,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孩子的思维能纵横千里,任意驰骋,在幼小纯洁的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火花,打开创新思维之门。
  再比如在即将学完《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一课时,学生们意犹未尽,对巴金爷爷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此时我没有急于结束课文,而是问道:“学完了本文,你对巴金爷爷有了哪些认识?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们兴趣浓厚,还利用课余时间读了许多有关巴金的著作,从而积淀了文化底蕴,提高了写作能力。
  在实践中我深深地明白,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几节课所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长时间地训练、强化、积淀、提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把“疑”贯穿始终,大力引导学生不断产生疑问、思考质疑和创新思维,这才是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有效途径,才能使得阅读课充满语文味。
  (责编钟岚)
其他文献
美国教育家华特很早就提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句话充分显示了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
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儿童产生的“错误”,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历来得到中外各教育名家的重视。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视野出发,以儿童“错误”性学习资源作为突破口,着力研究“错误”性学习资源的内涵与价值,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是极为重要的。  一、概念定位  资源:就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石油资源、人
安捷伦科技日前为ESA—E系列经济型频谱分析仪推出新的测量能力,只需按一个按钮,就能进行10MHz至26.5GHz所有需要的噪声系数和增益计算。
目前科技信息产品都朝着轻、薄、短、小的目标发展,在计算机外围设备中,拥有悠久历史的显示器产品当然也不例外.在便于携带与搬运的前提下,传统的显示方式如CRT显像管显示器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有效诱导?他认为一重提问,二重指点。问缘于疑,发问即质疑;要问有道,须疑有方。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
日前德州仪器(TI)推出50A PTH12040与60A PTH04040 POLA兼容型、非隔离式插入电源模块。这两个模块均采用多相开关拓扑,拥有高达96%的功率转换效率,能够为高级计算平台与服务器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潘新和教授强调,在语文教育中,阅读独立目的论是站不住脚的。管建刚老师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也正悄然兴起。这一切无不在告诉我们:写作,已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从说好话起步  “你说得不错,如果去掉一些词,效果会更好。”“你的意思没有表达清楚。”……我们常会听见这样的说辞。走进一线教师的课堂,有心的你会惊讶地发现,学生能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说清楚
科利登系统公司(Credence)日前宣布,推出Sapphire系列的新成员Sapphire-D10。该系统是一款创新、高产能、多功能的圆片和封装测试解决方案,特别为微控制器、无线基带、显示驱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