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机制分析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分立的状态被逐渐改变,产业融合在全球范围内渐成新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制造业结构全面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两者的融合逐渐成为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因此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目前融合发展的状态如何、以及今后如何融合发展等问题值得我们研究思考。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融合发展
  在发达国家中金融、信息、物流、研发等服务发展迅速,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可以优化国家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因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目前融合的状态如何以及融合的机制等问题值得我们研究思考。本文从融合的动因、融合的过程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
  一、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动因
  不同学者对融合的动因解释不一样。从已有文献看,大多从产业融合的动因理论分析,下面具体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动因:
  1.价值链相关。迈克尔E.波特(1985)提出价值链是指企业生产活动中每一个价值创造环节的集合。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产业,贯穿于制造业的上、中、下游的价值链环节。从制造业的发展过程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发挥“粘合剂”的作用,对制造业需要的服务产生更好的关联配套服务。例如居于产业上游的研发服务等,能够提升制造业企业产品的创新力。而居于下游的售后服务等直接与客户接触,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品牌及信誉度。两个产业是不可分的,是相互融合的关系。
  2.技术创新。产业融合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技术革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因。经济快速发展之后,各产业之间的固有的技术障碍被消融,形成具有共通性技术基础需求,发挥技术外溢效应,模糊不同产业的边界。随着科研投入比例大增,技术创新形成产业之间技术的渗透融合,降低两者的生产成本,为两者的相互融合提供外在驱动力。
  3 .放松规制。不同的产业有着各自的边界,企业在进入新的产业时存在着障碍,产业进入壁垒某种程度上是政府的经济性规制导致的。因此,放松规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导致产业融合的出现。放松规制并不是说完全不需要规制,规制是必要但要将其合理化,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合理效果。
  二、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过程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包括两方面:一是制造业服务化,二是服务业产业化。本文从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过程:
  1.价值链的分解。价值链是由企业内部从原材料供应商到生产者、运输过程以及到消费者使用的最终产品全过程中不断实现价值增值的所有价值创造活动。价值链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基本活动,具体包括生产产品、货物销售等实现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增值的过程;二是辅助活动,具体有财务管理、研究开发、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物流等支持类的服务。
  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价值链环节逐渐增多,同时伴随着规制放松,原有产业价值链开始分解,一些原来属于制造业价值链活动中的生产性服务的功能活动,逐渐从中分离出来,造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分解为零散的链条,并且形成散落的网络体系。根据价值链的活动状态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渗透分解、延伸分解、重组分解。渗透分解主要指原有制造业的价值链断裂分解,相关联的生产性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形成专门化的服务部门。主要是保障生产能够如常运作必须的服务。延伸分解主要发生在与制造业的研发、销售服务等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上游或下游的环节中。重组分解指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能够彻底的分解,形成一种混沌状态下的价值链网,这种分解方式更为彻底。
  2.价值链的整合。通过价值链的分解形成混沌的价值网络体系,具有优势的核心环节被截取,成熟而精湛的技术以及具有成本优势的价值链环节被嵌入新的价值链中,重新整合成更具竞争力优势的价值链,迫使其他不具优势的企业同样依照自己的比较优势选取价值链环节增强其创造价值的能力。
  依据价值链分解方式的不同,分别对应介绍价值链的整合方式。前两种整合主要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渗透、延伸来实现,制造业内部的具有生产性服务功能的价值链条被分离出来,例如研发、售后支持等分解为混沌网络后,企业可以依据自身的优势及客户需求重新整合为新的价值链。其中渗透融合方式下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产品有较高的关联性要求。渗透型融合的关键在于价值共创,拓展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链的深度。延伸型融合对于实物产品和生产性服务的关联性有一定要求,但无需捆绑销售。这种融合主要发生在产品前期研发或者是后期使用上等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之间。重组融合指根据目前的产业特征以及未来的潜在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截取属于原有价值链重要的价值增值活动,重新有序整合,形成新的价值链。重组型融合对产品与生产性服务的关联度要求最低,如销售过程中的金融贷款服务等,需要在原来的价值链上寻求新的具有价值融合的点,该融合适用于大中型企业。
  三、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的关键突破口。因此,必须要提出切实可靠的建议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1.健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机制。从两者融合的机制分析来看,加强产业关联是必要的,形成区域、产业等协调融合发展。通过建立健全两者融合发展的体制最终形成生产性服务业能直接对制造业生产流程起作用的状态,同时也要推动企业内部的服务外包市场化。从渗透延伸方面看,企业不仅要完善服务外包机制,更要通过拓展制造企业上下游的价值链,为企业生产提供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价值链,实现价值链的升级。从重组方式看,企业应认识自身的核心价值,努力实现技术创新发展,健全管理体制等。
  2.制定健全而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首先应当建立健全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信息披露等市场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行业协会在信息、价格等中发挥其监督指导作用,切实监督好行业内的企业;其次建立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强调必须要维护产业的合法权益,为各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扫清障碍。
  3.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协调发展。制造业处于战略转型期,需要进行结构优化升级,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因此生产性服务业也要进行战略发展。若制造业单一过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能满足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就会导致融合偏离,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不能形成良好的融合发展狀态。若制造业的发展过慢不能满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同样不能达到良好的融合发展状态。因此必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价值链的协调发展。
  4.培养专业型人才,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一方面需要制度保障,另一方面需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以及产品的质量。因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尤其是知识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高等院校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Michael Por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M], Free Press. New York,1985.
  [2]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2(6):58-62.
  [3]于刃刚,李玉红.论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J].生产力研究,2003(6):175-177.
其他文献
摘 要:邯郸车务段管辖的邢台站受多种因素影响,旅客运输组织工作难度极大。本文重点指出了该站旅客运输组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详细分析了其中原因,同时针对性提出了临时性及长期性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旅客 组织 难点 对策  邯郸车务段管辖内的邢台站位于京广线396KM+585M处,一等站,年发送旅客356万人,是邢台市及其周边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现在的邢台站为1988年重建,当初日均客流800人,远
期刊
摘 要:信息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信息科技在经济管理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信息化的经济发展为经济工作的管理带来了便利。高速公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血管,高速公路的管理工作必须要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趋势,向信息化、科学化迈进。本文从高速公路管理现存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针对加快高速公路的管理水平的相关办法进行研究,为构建完善的高速公路管理制度提供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 高速公路 管理  一、引言
期刊
摘 要:当前,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已成为我国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本文选取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从技术与政策两方面探索创新我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及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新型生物医学材料 产业 发展 创新 研究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促使我国生物医学材料与产业迈进了崭新的时代,传统生物医学材料已逐渐走向没落,新型生物医学材料与产业已成为新常态时代我国
期刊
一、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种自我调整和制约的手段,从其形成至完善,大体经历了内部牵制的采用—制约机制的建立—控制体系的形成三个阶段。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为保证经营业务活动的有序进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会计政策和程序,它的主要作用是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以及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约束企业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及相关岗位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发展作为支持基础,竞争环境的改变与全球化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使得物流行业成为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注焦点。我国现阶段对于第四方物流的仍未形成更加贴近国家实际的定义与理论体系,对其运作模式的研究也仍处于初期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如第三方物流发展程度较低、物流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较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尚未制定完善等因素的挑战。本文试图将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概述其不同运作模式的
期刊
摘 要: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能够有效提升治污效率,大幅降低治污成本,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但实践中存在法律责任界定不清楚、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政府政策连续性不强给污染企业和第三方治污企业带来风险。因此,应尽快明确排污企业、第三方治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加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完善有关配套政策,有序地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关键词:企业污染 第三方治理 障碍  一、引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于智力资本的研究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智力资本在企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关于智力资本的研究停留在企业经济发展中,还远远不够。因此需要从宏观角度实现对智力资本的研究,从区域经济发展中进行分析,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基于此,本文就区域智力资本进行研究,分析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并从区域资本智力资本中寻找答案。  关键词:区域智力资本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气候异常,空气污染的加重,使得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持续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要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首先需要有效开展节能降耗措施,进而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企业只有充分贯彻节能降耗措施,才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企业做好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就是管理好计量器具,计量器具所产生的数据信息是节能分析的主要依据,计量器具的配置及实际使用情况已然成为了企业强化节能降耗管理的重要参照
期刊
摘 要:公路作为一种服务型行业,其发展经济所取得效益能够为沿线的乡镇带来一定建设契机。基于此,文章对当前公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公路系统的经济体制不健全以及建设资金不足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旨在使公路经济的发展更具实效性。  关键词:公路经济发展 拓宽融资渠道 增加经营形式  我国公路系统的经济发展是需要符合市場经济发展的策略方向的。然而,当前的公路经济发展还存有计划经济时代的建设
期刊
摘 要: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中美中间投入产品的国产化以及国际分工进行实证分析,并用数据准确表明中美产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结果是,中美产业间国际分工水平逐渐向水平型国际分工关系迈进。  关键词:中美 产业依存关系 水平型分工  一、引言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大国,两国的双边贸易不仅为各自国家的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动力。随着中国加入WTO,中美贸易关系上升到一个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