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作家要么是丈夫,要么是情人。……在艺术中,正如在生活中,丈夫和情人不可或缺。当一个人被迫在他们之间做出取舍的时候,那真是天大的憾事。”桑格塔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纽约时报·书评》中的《加缪的<日记>》如是说。刚刚故去的当前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的苏珊·桑格塔,是美国“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她在这篇书评中称后者是法国乃至世界“当代文学的理想丈夫”。桑格塔接着写到:“(加缪)带着这样一种如此理智、适度、自如、和蔼而不失冷静的气质。……这正是加缪何以唤起读者的挚爱之情的原因”。很显然,桑格塔对被评论界莫衷一是的加缪是持赞扬态度的。
把桑格塔这段话用于农民作家,准确地说应该是农民诗人、长篇叙事诗《遮羞布》的作者吴奎南,同样适用。但却要这样表述:现实中的吴奎南,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农民品质的丈夫,也是一个具备了《遮羞布》所反映的那个时代品质的理想情人,同样的,当我此刻要在他们之间作出取舍,也同样是一件难事、憾事。
我这里所要说的是吴奎南,这个具有中国农民品质的丈夫。作为现实中的吴奎南,被当年自上而下的极“左”的时代主题所左右、所驱赶,到水库做工、到林区伐木烧炭、到藏区修路、到矿井背矿等等,他不得不贩卖着背负着还有时代烙印的疯狂、荒诞、扭曲共存的矛盾心态,和其他的普通,极其平凡的“疯狂者”一样,“带这美妙的梦想顽强地对待工作”,“很多人因空气稀薄被送转下山/我却带着梦想精神抖擞与冻土拼搏”。我断定,这时他的梦想是美好的爱情,作为那个时代的理想情人所应具备的品质,但更多的则是被时代所召唤的,充满激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伟大理想。再后来,从更加荒诞的、扭曲的“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代,到改革开放,他依旧在这块土地上拼搏,抗争。我曾在一篇简单介绍吴奎南和他的作品《遮羞布》的短文中这样写到:“八十年代成为当地有名的私营企业主的吴奎南,经年沧桑,一路坎坷,现在仍旧为生计在奔波。”其实,作为生活中的吴奎南,丈夫的吴奎南更为具体,六十年代初与他的第一位妻子结发之后,便育有子女十二个,为了这个庞大的、贫穷的家庭,他疲于奔命,
七十年代末,第一任妻子死后,他又与现在的妻子组成家庭,接着又投入到当地第一个私营企业的创业和发展,之后便起起落落、坎坎坷坷,直到今天,他还在为生存而抗争,跋涉。
在一个不大的范围里,人们每当谈论起吴奎南和他的《遮羞布》,总是有人把个人的、道德的、粗浅的和文学的评论混杂在一起。有关他的评论,除了人们对《遮羞布》里所描写的在今天看来是多么荒诞不经、扭曲的时代嗤之以鼻之外,更多的则是对诗中美好梦想的否认,以及对那些被诗人、评论家费嘉称之为“对一些生活及人性细节的描写的真实和坦率”则横加指责,甚至嘲讽。对此我们大可不必在意,因为这是他们对时代,对理想和对人性本身的无知。
(吴奎南简介:吴奎南,农民作家,1937年生于云南省祥云县米甸镇邑尾村,幼时仅受过四年的私塾教育。八十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发表处女作品《灵丹妙药》,并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以其深刻的现实主义手法,普遍的题材和通俗的表达方式,获得了读者的普遍关注,一些诗作被广为传唱,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出版有长篇叙事诗《遮羞布》等。)
把桑格塔这段话用于农民作家,准确地说应该是农民诗人、长篇叙事诗《遮羞布》的作者吴奎南,同样适用。但却要这样表述:现实中的吴奎南,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农民品质的丈夫,也是一个具备了《遮羞布》所反映的那个时代品质的理想情人,同样的,当我此刻要在他们之间作出取舍,也同样是一件难事、憾事。
我这里所要说的是吴奎南,这个具有中国农民品质的丈夫。作为现实中的吴奎南,被当年自上而下的极“左”的时代主题所左右、所驱赶,到水库做工、到林区伐木烧炭、到藏区修路、到矿井背矿等等,他不得不贩卖着背负着还有时代烙印的疯狂、荒诞、扭曲共存的矛盾心态,和其他的普通,极其平凡的“疯狂者”一样,“带这美妙的梦想顽强地对待工作”,“很多人因空气稀薄被送转下山/我却带着梦想精神抖擞与冻土拼搏”。我断定,这时他的梦想是美好的爱情,作为那个时代的理想情人所应具备的品质,但更多的则是被时代所召唤的,充满激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伟大理想。再后来,从更加荒诞的、扭曲的“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代,到改革开放,他依旧在这块土地上拼搏,抗争。我曾在一篇简单介绍吴奎南和他的作品《遮羞布》的短文中这样写到:“八十年代成为当地有名的私营企业主的吴奎南,经年沧桑,一路坎坷,现在仍旧为生计在奔波。”其实,作为生活中的吴奎南,丈夫的吴奎南更为具体,六十年代初与他的第一位妻子结发之后,便育有子女十二个,为了这个庞大的、贫穷的家庭,他疲于奔命,
七十年代末,第一任妻子死后,他又与现在的妻子组成家庭,接着又投入到当地第一个私营企业的创业和发展,之后便起起落落、坎坎坷坷,直到今天,他还在为生存而抗争,跋涉。
在一个不大的范围里,人们每当谈论起吴奎南和他的《遮羞布》,总是有人把个人的、道德的、粗浅的和文学的评论混杂在一起。有关他的评论,除了人们对《遮羞布》里所描写的在今天看来是多么荒诞不经、扭曲的时代嗤之以鼻之外,更多的则是对诗中美好梦想的否认,以及对那些被诗人、评论家费嘉称之为“对一些生活及人性细节的描写的真实和坦率”则横加指责,甚至嘲讽。对此我们大可不必在意,因为这是他们对时代,对理想和对人性本身的无知。
(吴奎南简介:吴奎南,农民作家,1937年生于云南省祥云县米甸镇邑尾村,幼时仅受过四年的私塾教育。八十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发表处女作品《灵丹妙药》,并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以其深刻的现实主义手法,普遍的题材和通俗的表达方式,获得了读者的普遍关注,一些诗作被广为传唱,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出版有长篇叙事诗《遮羞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