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文:癫狂戏痴性子慢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AO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电视剧《金水桥边》正在北京卫视热播。剧中,实力演员李乃文饰演的公安干警“孙光大”表面看起来老实憨厚,内在却是个不好惹的主儿,角色格外饱满丰富。李乃文曾塑造过众多脍炙人口的“小人物”,“我就是喜欢这样的人,包括生活中,首先不伤害任何人,同时能够豁达乐观地去面对生活和世界。”不过,李乃文经常在人物的“缺点”上做文章,“太高大上、符号化的角色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去诠释,没缺点我也得给他演出点缺点来,这样才真正像个人。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他自己的问题,所以我愿意演这种看上去非常真实的人,就是让大家相信,同时让我自己也相信,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李乃文喜欢将自己的表演方式调侃为“正经的话不正经地去说,特别不正经的话必须特别严肃地说”。拿到角色之后,李乃文着力去捕捉、创造人物身上那些生动、鲜活的小细节—一脚臭到能当生化武器,一顿饭能吃六大碗面条,和黄志忠饰演的钱有根肝胆相照却也处处较劲。
  入行二十年有余,李乃文身体里依然流淌着文艺青年的血液,他说自己愿做一个“癫狂的戏痴”,享受塑造角色时跟自己较劲的状态。“只要碰到特别好的角色,即使不给片酬我也愿意演。”每次拍戏,他都会沉浸在角色之中不可自拔。“只要一个角色拿到手里,就是上厕所或者吃饭的时候,睡觉前的时候,醒了的时候,随时随地都会在想。”在拍摄《铁甲舰上的男人们》中一场情绪激动的戏时,他需要从海里游到岸上,在海边的岩石上失声痛哭,拍摄中他满手鲜血却全然没有察觉,直到上岸才发现两只手已经被锋利的岩石“划烂”了。而在一场战争戏中,因为入戏太深,他右腿的膝盖骨直接撞在草丛覆盖的石碑上面。也正是这份“痴”,让他的角色总能展现出丰富的内涵和饱满质感。在李乃文看来,“演戏其实没什么秘诀,最基本的就是要兴奋,必须兴奋,必须喜欢,必须爱它。”
  涉足影视剧之前,李乃文曾是话剧舞台上的佼佼者,与孟京辉、赖声川、林兆华、田沁鑫等著名话剧导演合作过诸多经典话剧。“话剧能够给你一个足够长的时间去排练、去想,而电视剧则要求演员迅速地进入一种状态。如果前期没有准备好的话,迅速进入状态的过程会很困难,或者说会很容易进入一个错误的状态。而舞台剧的这种磨合,我觉得对一个人去把握自己的这个状态很重要。现在身边的朋友、家人一排练话剧,我也经常回去看,哪怕不演,光看着就很舒服。”生活中的李乃文喜欢顺着自己的慢性子,喜欢跟普通人一样乘坐地铁,喜欢跟朋友喝酒、聊天,他还透露自己从小就爱看科幻小说,在他看来,演员就需要一些天马行空的东西,多接受一点跟常人不太一样的思维,挺好。
其他文献
唐代的北京城叫幽州。从幽州开始,北京这地界,就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城市,而且人口一直处于流动之中。到了后晋(公元936年至947年)的开国皇帝石敬瑭这儿,北京这地界的归属才发生了变化。  石敬瑭在历史上是个不招人待见的皇上。此人有野心,也有野胆儿。为了灭掉后唐(五代时期的一个国家),这位什么都豁出去了,在向北边的契丹国求兵时,愣管比他小十岁的耶律德光叫“亲爹”,而且“咣咣咣”磕了响头,甘当耶律德
期刊
朱军拿画笔比拿话筒时间还长!作为主持人,他能唱歌、玩乐器、说相声,还善制婚纱和家具。这些傲人才艺怎么不曾阻止他成为画家的梦想?现场他展示自己的多幅画作,用绘画表达自己对爱妻的情感,如此浪漫感动了现场的春妮、史国良!本周日《我爱书画》春妮出难题,朱军即兴演绎春晚倒计时现场。  十多年前偶然重拾画笔,“画家朱军”是他的目标?  面对好友春妮和大画家史国良,朱军似乎回归了非主持状态,言语之间特别放松:“
期刊
周末看了一场国安队的足球赛,感慨万千。  不是因为终于赢了球。今年换帅、引大牌外援后的新国安表现一直很糟,赢了球当然可喜可贺,让人惊叹一声的是这场球背后的一个数字:这是国安队在中超(之前叫甲A)的第600场比赛。还有另一个让人感叹的情节,电视直播的解说嘉宾是前国安队员邓乐军,花白头发、花白胡须,一副吴秀玻式的帅大叔样貌。  笔者曾经当过体育记者。回想起来,从1995年第一次去国安队采访至今,现场看
期刊
著名京味儿作家刘一达,在今年闰六月的大热天里,也润出来了一系列的好事儿,虽然他忙得四脖子汗流,可是他却乐在其中。在本期的采访中揭秘了刘一达传奇的经历:他年幼遭遇横祸,与亲人阴阳两隔;16岁去虐心烧炭,有心迷上京味儿;当记者冒险去卧底,道歹人报复;执着文学创作,放弃仕途和分房;为夙愿卧薪尝胆,修成正果……本期还在36版连载刘一达新出版的“非遗”大作《北京话》。在47年的创作生活中,这位高产的京味儿作
期刊
参加工作一年后的1966年12月份,我用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了一年多的65元钱,在宣武区菜市口百货商场里,买了一台上海牌的风箱式收缩型202照相机。当晚,我高高兴兴把相机拿回家,刚一进家门,就挨了妈妈一顿数落,当时妈妈看到我手里的相机,就非常不高兴地说:“你这个孩子也太不懂事了,花了两个多月的工資买了一个半年闲的玩意儿,不顶吃,也不顶喝的。”但是爸爸非常高兴,他老人家认为,照相机买的太好了,吃完了晚
期刊
第一反应:青春小鸟走了?走了还回来干吗?  一直相信:时光没有重来的可能,也没有重来的必要。  那只能“假如”了……  青春,是什么?如果是指胶原蛋白满涨的皮肤,那的确是青春小鸟决绝地一去不回头了。就算你打250针“童颜针”,那种填充胶原蛋白的僵硬,也没办法与青春相提并论。  非要说青春这事儿,全球范围内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塞缪尔·乌尔曼那首被麦克阿瑟将军、松下幸之助等大人物当成一生的座右铭的散文诗《
期刊
总编给的题目,让大家畅所欲言,做一期“沙龙”。私下和同事们交流,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的确,这世上恐怕很少有人会给自己当下的状态打满分,人生总有许多遗憾,假如青春,乃至人生可以重来,想必人人都会对自己过去的一些选择,做点修正。而做这一类题目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对自己一段生活的一次总结,而总结的目的,又是为了展望未来,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越变越好呢? 题图,车丽军  青春是个奢侈又廉价的消耗品
期刊
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出生在英国威尔士,14岁华莱士跟着大哥威廉做学徒。在六年半的时间里,华莱士担任哥哥的助手,做土地测量员,在英格兰和韦尔斯南部的乡村四处游历,逐渐学会了勘测、制图等技能。这段时间的游历,使得华莱士开始爱上博物学。1841年秋天,他们搬到威尔士的尼斯,继续测量工作,1843年末,华莱士成功地被英国莱斯特大学聘为教师,他认识了同样热爱博物学的亨利·沃尔特·贝茨。  亚马逊之旅 
期刊
人生不能假设,也无法重来,也许这样的安排最好。”这句颇为大彻大悟的歌词出自歌曲《最后一次等待》,收录于姜育恒1987年的专辑《驿动的心》。1989年,他推出专辑《多年以后·再回首》,一曲阅尽沧桑、洗却铅华的《再回首》红遍华语歌坛。有趣的是,那一时期的姜育一巨正青春,那一时期的我们更青春。  对于青春,当局者不见得迷,旁观者也未必清。诚如“幽梦一帘花影深,清风明月露天真”不一定全付诸年少,“山川万物
期刊
人们常常怀念自己的青葱岁月,虽然那时候干的不少是荒唐事儿,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挺=的,可惜没如果,这就是青春,就算再活一次,也许干出来的事会更高科技的傻。但凡有个同学聚会、老友相见,说的还是当年那点儿事,也只有说起那段才是真的开怀。  记得准备高考的时候,住校,当时学校的军事化管理有些不近人情,女生都是一水的短发,男生要求寸头,老师真的会拿尺子量,超过一寸就得剪。两周才准回家一次,一周周末学校会以小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