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任务驱动型作文

来源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1343946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中出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这种新的作文题型颇受命题者的青睐,迅速流行起来。但考生在写任务驱动型作文时,常存在以下问题,如:审题不清,任务没有完成;角度选择随意,自说自话;文章缺少吸引力;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具备三个写作意识。
  一、任务意识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都会明确提出任务,需要考生完成。一般而言,任务有两种:显性任务和隐性任务。对于显性任务,考生在阅读时,可用笔将其标注出来,提醒自己注意,以免写作时疏忽。比如,2015年全国卷中“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就属于显性任务。考生需要从“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中选择一个对象,用写信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对于隐性任务,考生就需要仔细分析材料,深入思考,把握写作方向。如下面这道作文题:
  20岁出头的瑶族姑娘小卜,是瑶寨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临近毕业时,小卜犯难了:家里的父老乡亲希望她能回去做教师,传播知识,为改变家乡的贫穷状况尽一份力;一家著名的外企对小卜有录用意向,期待小卜能够加盟,发挥她的专业特长;小卜则认为当前市场环境良好,想创办民族服装设计公司,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本材料作文中的“面对小卜的就业选择,你会给出什么建议”就属于隐性任务。它提示我们,写作时应该围绕“小卜的就業选择”展开。而关于小卜的选择,材料中已经给出了限制,即做教师、加盟外企、创办自己的公司。考生只能从这三个选择人手,给出建议,不能“另起炉灶”。任务里的“建议”,则暗示写作者要有强烈的主观意见,给出自己的答案,不能只泛泛地进行客观分析,而没有清楚的结论。
  ◎杨小淘
  二、角度意识
  近年高考作文题的材料,大多会蕴含多个论述角度。站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评判态度,从而产生不同的角度。角度分为主要角度和次要角度。并不是每一个角度都适合写作,也不是每一个角度都能深入问题的本质,抓住材料的关键。所以,考生应做通盘考虑,从多个角度中选取一个最佳的角度进行写作。
  如何选取最佳角度呢?首先,要对材料进行归纳,按照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样的背景下做了什么事,概括出材料的核心事件。然后,从核心事件里寻找材料的矛盾焦点。通常而言,矛盾焦点存在于事件与读者的生活常识或阅读期待反差最大的地方。例如:
  近日,一张安徽桐城交警开出的“空白罚单”在网络热传。收到此张罚单的是一名外地车主,起因是违法停车。这张罚单上并没有填写扣分与罚款,而是交警手写的警告:“前面有停车场,下次注意。”
  此张罚单引发网友热议:很多人为交警“人性化执法”点赞,甚至有人将其称为“最美罚单”。但是也有人提出异议,比如不能选择性执法等。安徽桐城交警大队工作人员表示,这张“空白罚单”实际上是桐城交警大队在优化执法举措后的一种针对外地车首次、轻微违法行为的“口头警告”。
  在这段材料中,存在着两个论述角度:一个是桐城交警的角度,一个是外地车主的角度。桐城交警的角度显然是主要角度,因为交警开“空白罚单”的做法与人们的常识产生了冲突,是事情引起争议的关键所在。如果考生选择外地车主的角度进行论述,表达外地车主的赞同和感激,号召将这种做法推广到全国其他地方,或者表达外地车主的懊悔心理,及保证下次一定遵守行车规则等,可能就会偏离题意。
  三、读者意识
  对于任何写作者来说,都要有读者意识。所谓读者意识,就是指写作时的对象意识,写作时心中存有倾诉或交流的对象。考生的读者是固定的,就是评卷老师。因此,考生也要明白评卷老师的心理,弄清楚他们最想看到什么样的文章,以有效的方法快速吸引他们的注意。
  首先,文章的标题要新颖。如一篇关于抢夺人才的文章,可以“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为题。这样的题目既契合文章内容,又有文化内涵,势必会打破平庸,让评卷老师眼前一亮。
  其次,文章的观点要明确,有正能量。可用简洁的一句话表述,意思清楚,导向正确,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符合评卷老师的心理预期。过于偏激、别致的观点,要慎重采用。观点宜放在文章靠前的位置,让评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到,马上明白整篇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某些情况下,也可提炼出一个精彩的题目作为观点。
  再次,文章的结构要清晰。可用并列式的结构,构思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述。段与段之间多用过渡句,或采用首尾呼应的手法,使文章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这样的文章,具有整体上的结构美,会给评卷老师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享受,从而在第一时间得到高分。
  此外,新颖、独特的素材,具有亲和力的语气,一两个巧妙修辞的运用,都有可能成为文章的亮点,满足评卷老师的审美期待。考生在写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灵活运用。但无论如何,考生都要有读者意识,下笔之前就应该思考自己的这篇文章将以伺种方式吸引评卷老师,切忌四平八稳地写下去,或者自说自话,自由发挥,完全不顾及评卷老师的感受。
  《趣味语文》参考答案
  《倚天屠龙》 曹操 屠龙之技
  《你的样子》鲁迅 皮相 气质(风骨)
  《“苏轼圈”》这个段子意在说明,唐僧就是因为离开“舒适圈”才会遇到危险。根据“舒适圈”理论,只有离开舒适圈,遇到不同挫折和挑战,你才能迎难而上,发挥出最大潜力。但是现在很多网文走向极端,将“舒适圈”批为万恶之源,如果你选择留在“舒适圈”里,你就是一个失败者,就是不思进取。大概是有网友对这些网文不满,就编了这个段子加以讽刺。
其他文献
一张雪白的纸说:“我天生是纯洁的,我要永远保持纯洁。我宁可被燃烧成白净的灰,也不愿让黑色接触我或让不洁之色挨近我。”  墨水瓶听到了白纸所说的话,黑色的内心暗暗好笑,但他从来不敢接近她。彩色笔也听到了白纸的话,也从来不接近她。  于是这张白纸确实永远保持了纯洁--纯洁--然而空虚。  (选自《纪伯伦全集第3卷·先驱者》,吴岩/译)
期刊
古代诗歌阅读,高考是从思想感情、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这四个角度设题的。  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是常考点,同时又是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前提。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需要我们全面把握试题所给的信息,包括标题、作者、注释、题干的提示等。当然,主要还是赏读诗歌本身,一般可从分析诗中的形象入手,品味语言,抓住诗眼,思考运用的手法,来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分析诗歌的形象是解读诗歌的切入口
期刊
真题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成,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试题简析  这则作文材料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物各有性,生命的意义正在于凸显个性;美美与共,宇宙的本质恰恰是和而不同。  材料由四句话构成,从三个
期刊
一个朋友获得了一个大奖的“提名奖”,祝贺不祝贺倒让我犯了难。按说,能杀出重围、获得提名,已相当不易,值得庆贺;但是,毕竟是“只差一步到罗马”,到了这个地步,恐怕遗憾多于欢喜,这个时候祝贺他,不是给他添堵吗?  那么,“提名奖”是个什么奖呢?一般来讲,参与某项大赛或大奖评选,先报名,经过有关组织或机构筛选初评,最后形成数量不多的候选名单进入终评,这个候选名单就叫“提名”,从中产生获奖人。如果落选了,
期刊
贞观四年,太宗问萧瑀①曰:“隋文帝何如主也?”  对曰:“克己复礼②,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③。五品已上,引坐④论事,宿卫之士,传飧而食⑤,虽性非仁明,亦是励精之主。”  太宗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⑥,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承
期刊
艽:  你好呀!如果方便的话,可不可以向我介绍一下,你以“艽”字为自己命名的缘由呢?  你说你自己是一个“不太自信甚至有点自卑的女孩”,但是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在同伴的眼里,你或许有点“高冷”。你以小说和游戏为伴,或许你常常会说一些伙伴们一时听不太懂的话,以至于他们不知道如何来回应你。看着他们有点茫然不解的表情,你怀疑自己哪句话说错了。殊不知,或许他们也在担心自己的哪句话回应得不合适。  正如小草
期刊
在这个年代,“有用”似乎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但诗歌带给我们的,譬如坚定、勇气、同情心、宽容与愛,是不能用“是否有用”来衡量的。当你敞开心扉去体会另一个人的爱与痛,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陈更,北京大学工科女博士,《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冠军。  如果你也有梦想,那就为它奋斗吧。在这过程中,重要的不是你被拒绝了多少次,你摔倒了多少次,又或者被打倒了多少次,而是你勇敢地站起来的次数和你一直到底的坚持。
期刊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佳作点评  国之重器  天津考生 
期刊
我,古小乖,长相平平,成绩一般,在班上总是默默无闻。可是有一天,我这个让老师万分省心的学生,却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冲着老师吼道:“我受够了,我不想再当空气了!”瞬间,同学们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转向我,认为我疯了……  事情是这样的:在一次月考后,按老规矩重新安排座位。班主任柳老师来到夏紫萱身旁,小声说:“你喜欢坐第一排,还是第二排呢?”柳老师既是我们的班主任,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人很温柔,脸上常常带着微
期刊
各位同学,你们好!  中学是你们学业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帮助你们获得最好的发展,使你们升入理想的大学,是我们的愿望和使命。但是,升学不是我们和你们的唯一使命。在你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学业水平越来越高,大脑越来越聪明的同时,我们的内心也不免会产生一些担忧——你们那越来越发达的智力,能不能给我们这个社会的未来带来好运,能不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幸福,能不能使这个世界变得好一点?  请你们理解我们的担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