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打破和拓展了传统的企业知识共享的时空限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企业个体层面知识共享和团队层面知识共享的研究和发展。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个体层面 团队层面 知识共享
1 引言
移动互联环境,顾名思义离不开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随着PC互联网的日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己经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的态势。
随着移动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扩展功能、快速多样的无线网络连接功能都给知识共享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移動互联环境下的知识管理,简单的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利用合适的移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共享知识资源的活动。
2 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个体层面的知识共享
2.1 个体知识共享动机
Porter等(1968)根据回报与行为的可分离性,将动机划分为内生动机和外生动机[1]。内生动机是指个体因行为本身而获得满足,比如完成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等;外生动机则是指个体获得的与行为本身无关的回报,比如经济奖励、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此外,知识共享包括知识贡献与知识获取两个维度。
对知识贡献者而言,获取经济奖励是其贡献知识最常见的动机。但大量研究表明,经济奖励与个体的知识共享意愿没有显著关系(SEBA等,2012)[2],在某些学者看来,两者甚至负相关(金辉,2013)。究其原因,我们发现经济奖励失效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组织无法为知识共享设计精确、完备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Bartol和Srivastava指出,外部奖励要想有效,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其一是组织能够观察、记录拟奖励的行为,其二是能评估其价值(BARTOL等,2002)。这两点在奖励知识共享时都是很难做到的:大量的知识共享发生在非正式场合,具有很强的偶发性和隐蔽性,组织难以对其进行监控和记录(金辉,2013);此外,评估贡献的知识量及其价值也并不容易。
朋友圈、微博等移动社交媒体的兴起,有助于管理者克服这些障碍。当员工在微信群、QQ群分享知识时,管理者和其他普通同事的参与和“点赞”,会提升知识贡献者的声誉,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和愉悦感,也使其相信,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同事们也都会伸出援手。总之,移动互联技术有助于全面强化知识贡献者的内生动机和外生动机。
2.2 个体知识共享能力
知识共享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递知识采用的媒介。根据Daft和Lengel(1984)提出的媒介丰富度理论,丰富度较高的媒介具有下列特征:能同时处理多重线索;能提供快速反馈;能传递个人的感觉和情绪;能使用自然语言传递信息。移动互联技术的移动特性可以使我们摆脱时空的限制,利用自然语言,辅以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尽可能地将知识共享的情境因素显性化,根据接收者反馈做出调整,从而提升知识贡献能力(田鹏,2011)[3]。
就知识获取而言,为解决问题而搜索、获取知识时,首要任务是清晰地定义问题,并将知识需求准确地传达出去。事实上,许多知识获取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因为知识拥有者有所保留或不愿共享,而是因为知识需求方没有清晰地描述问题。移动互联技术能帮助我们将重要的情境信息包含在问题的描述中,并依据对方的反馈实时补充信息,从而更全面准确地传递知识需求,提高知识获取能力。在明确知识需求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通过多种渠道检索、定位、提取、验证所需要的知识,移动互联技术同样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刘灿辉等,2016)。
3 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团队层面的知识共享
共享心智模型是指团队成员共享的、对团队情境中关键要素的系统理解和心理表征(KLIMOSKI等,1994)。共享心智模型的形成离不开成员间的知识共享,正是在共享的过程中,大家就团队的目标、使命达成了共识。知识共享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使团队形成高水平的共享心智模型。
但在团队内部一味追求高水平的共享心智模型既不可行,也无必要。首先,随着竞争的加剧,团队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和复杂,个体学习的时间却在缩短,这使得团队很难形成高水平的共享心智模型;其次,高水平的共享心智模型意味着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存在大量的相似或重叠,此时团队的高度同质性易使团队陷入群体迷思,不利于提升团队绩效(WILLIAMS等,1998)。
因此,学者们开始探讨另一种团队认知:交互记忆系统。交互记忆系统是团队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彼此依赖的,用以编码、存储和提取不同领域知识的合作性分工系统(LIANG等,1995)。交互记忆系统承认并保留个体在知识结构、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它会给各成员分发一张详尽的知识目录,上面列明“谁知道什么”。当员工遇到问题时,他可以通过查询知识目录迅速找到团队内的专家帮助解决问题。交互记忆系统可以降低知识传递成本,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LEWIS等,2003)。
总体而言,共享心智模型更关注团队成员间相似、重叠的部分,体现了整合性思路,着眼于“同”;交互记忆系统更关注成员之间互补、协作的部分,体现了分化性思路,着眼于“不同”。
【参考文献】
[1] PORTER L W, LAWLER E E. Managerial attitudes and performance [M].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2] SEBA I,ROWLEY J,LAMBERT S. Factors affecting attitudes and intentions towards knowledge sharing in the Dubai Police For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2,32(4):372-380
[3] 田鹏.Web2.0环境下组织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个体层面 团队层面 知识共享
1 引言
移动互联环境,顾名思义离不开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随着PC互联网的日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己经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的态势。
随着移动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扩展功能、快速多样的无线网络连接功能都给知识共享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移動互联环境下的知识管理,简单的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利用合适的移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共享知识资源的活动。
2 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个体层面的知识共享
2.1 个体知识共享动机
Porter等(1968)根据回报与行为的可分离性,将动机划分为内生动机和外生动机[1]。内生动机是指个体因行为本身而获得满足,比如完成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等;外生动机则是指个体获得的与行为本身无关的回报,比如经济奖励、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此外,知识共享包括知识贡献与知识获取两个维度。
对知识贡献者而言,获取经济奖励是其贡献知识最常见的动机。但大量研究表明,经济奖励与个体的知识共享意愿没有显著关系(SEBA等,2012)[2],在某些学者看来,两者甚至负相关(金辉,2013)。究其原因,我们发现经济奖励失效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组织无法为知识共享设计精确、完备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Bartol和Srivastava指出,外部奖励要想有效,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其一是组织能够观察、记录拟奖励的行为,其二是能评估其价值(BARTOL等,2002)。这两点在奖励知识共享时都是很难做到的:大量的知识共享发生在非正式场合,具有很强的偶发性和隐蔽性,组织难以对其进行监控和记录(金辉,2013);此外,评估贡献的知识量及其价值也并不容易。
朋友圈、微博等移动社交媒体的兴起,有助于管理者克服这些障碍。当员工在微信群、QQ群分享知识时,管理者和其他普通同事的参与和“点赞”,会提升知识贡献者的声誉,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和愉悦感,也使其相信,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同事们也都会伸出援手。总之,移动互联技术有助于全面强化知识贡献者的内生动机和外生动机。
2.2 个体知识共享能力
知识共享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递知识采用的媒介。根据Daft和Lengel(1984)提出的媒介丰富度理论,丰富度较高的媒介具有下列特征:能同时处理多重线索;能提供快速反馈;能传递个人的感觉和情绪;能使用自然语言传递信息。移动互联技术的移动特性可以使我们摆脱时空的限制,利用自然语言,辅以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尽可能地将知识共享的情境因素显性化,根据接收者反馈做出调整,从而提升知识贡献能力(田鹏,2011)[3]。
就知识获取而言,为解决问题而搜索、获取知识时,首要任务是清晰地定义问题,并将知识需求准确地传达出去。事实上,许多知识获取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因为知识拥有者有所保留或不愿共享,而是因为知识需求方没有清晰地描述问题。移动互联技术能帮助我们将重要的情境信息包含在问题的描述中,并依据对方的反馈实时补充信息,从而更全面准确地传递知识需求,提高知识获取能力。在明确知识需求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通过多种渠道检索、定位、提取、验证所需要的知识,移动互联技术同样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刘灿辉等,2016)。
3 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团队层面的知识共享
共享心智模型是指团队成员共享的、对团队情境中关键要素的系统理解和心理表征(KLIMOSKI等,1994)。共享心智模型的形成离不开成员间的知识共享,正是在共享的过程中,大家就团队的目标、使命达成了共识。知识共享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使团队形成高水平的共享心智模型。
但在团队内部一味追求高水平的共享心智模型既不可行,也无必要。首先,随着竞争的加剧,团队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和复杂,个体学习的时间却在缩短,这使得团队很难形成高水平的共享心智模型;其次,高水平的共享心智模型意味着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存在大量的相似或重叠,此时团队的高度同质性易使团队陷入群体迷思,不利于提升团队绩效(WILLIAMS等,1998)。
因此,学者们开始探讨另一种团队认知:交互记忆系统。交互记忆系统是团队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彼此依赖的,用以编码、存储和提取不同领域知识的合作性分工系统(LIANG等,1995)。交互记忆系统承认并保留个体在知识结构、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它会给各成员分发一张详尽的知识目录,上面列明“谁知道什么”。当员工遇到问题时,他可以通过查询知识目录迅速找到团队内的专家帮助解决问题。交互记忆系统可以降低知识传递成本,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LEWIS等,2003)。
总体而言,共享心智模型更关注团队成员间相似、重叠的部分,体现了整合性思路,着眼于“同”;交互记忆系统更关注成员之间互补、协作的部分,体现了分化性思路,着眼于“不同”。
【参考文献】
[1] PORTER L W, LAWLER E E. Managerial attitudes and performance [M].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2] SEBA I,ROWLEY J,LAMBERT S. Factors affecting attitudes and intentions towards knowledge sharing in the Dubai Police For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2,32(4):372-380
[3] 田鹏.Web2.0环境下组织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