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更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培养创新习惯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发展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们讨论的重要课题。在此,我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作了一些初探。
一、培養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质疑提问是联系未知与已知的纽带与桥梁,人们要想从未知走向已知,必须经过疑点问题这个纽带与桥梁。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地发现疑点问题、分析疑点问题、解决疑点问题、提高认识的过程。巴甫洛夫说:“怀疑是探索的动力,创新的前提。”创造的过程更是从发现疑点问题开始,没有疑点问题就谈不上创造。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好奇的问题、易引起怀疑的问题、易错的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疑点问题的情境,以引起学生质疑问难。例如,在教学租船时,我利用本班的资源,说:我们班准备去智慧岛玩,有59人,要坐船去,每条船最多只能坐8人,至少要租几条船?通过讨论列式为59÷8=7(条)……3(人)。这时引导学生设疑问:要租7条船吗?学生就会结合实际情况想,租7条船够吗?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争论,让学生在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最后在质疑提问讨论中得出了要8条船。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培养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二、培养实践操作的习惯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的“拨一拨”中,从298一个一个地数,数到302。要学生填的是298、( )、( )、( )、302.很多学生会填第一个空,但第二个空格就有很多学生遇到了难题了。这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计数器拨一拨,进行小组活动。通过拨一拨活动,学生很快会用到在一年级学到的知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这时学生会用同样方法,想到了十位满十又向百位进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学生推到了活动的主体地位上,他们纷纷投入到“如何转化”的学习活动中去,热烈地讨论、大胆地尝试、独立地操作、积极地思考……结果,不少学生找到了不同于教材上的转化方法,表现出了学生良好的思维独创性。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相互合作交流共同探索,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使他们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自身良好的数学素质并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三、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思维进行思考的习惯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而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既是一个知识体系,又是一个思想方法的总汇。一般的说,小学生思维是由于遇到问题而产生的,他们往往不会想或者想不清楚,思维杂乱无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思维,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注意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例如,二年级找规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找出其中的规律,帮助记忆。(1)观察比较,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有顺序,可以从上往下,或从左往右。这题是从上往下看,发现图由一个变成三个,再变成六个等等(2) 观察比较它们的个数由1变3再变6.(3)总结规律列成式是:1 3 6=10个。这样训练能使学生逐渐学会以前者为参照物,逐一观察,逐一对比,有次序地找出前后观察对象之间的异同点,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
(二)注意培养想象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想象是创新的孪生兄弟,想象力丰富的人创新能力也强。心理学家对于不同年龄的人做了一次创新能力的调查,发现了儿童的创新能力高于成年人,这与儿童有丰富的想象力有关。特别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创造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著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例如,我曾在一年级数学课出示一道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图形中包含几个小木块。大部分学生说五块,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说四块。这时我不做评价,让学生拿出学具摆这个图形,说四块的学生通过操作醒悟自己想象中的思维缺陷,即对“躲”起来的一块是想象中的空白。此时教师再出示原图形的视觉轉移图,让学生在思维中留下“躲”起来的一块在立体图上表示的清晰图形。通过学生一定的想象才能得出的,学生也在想象中体现创新的内涵。 (三)注意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过程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以及批判性等良好思维品质,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如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训练。特别是近年来,开放性问题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训练的不足,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有这么一道有趣的题目:树上有5只鸟,被猎人打死了1只,还有几只?公认为都吓跑了,一只也没有了。但有一个学生说:“还有3只。”他说鸟是一个家庭,有鸟爸爸,鸟妈妈和3只不会飞的小鸟,猎人打死了鸟爸爸,鸟妈妈吓跑了,剩下3只不会飞的小鸟。
又例如,教学“分类”时,设计了这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把一些图片进行分类。在分类时,学生有的按“种类”来分类,有的按“图片的颜色”来分类,把图片分成红色、黄色、蓝色三大类;还有的按“图片的形状”来分类,把图片分成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四大类。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掌握数学知识并把知识加以扩展,在愉快情绪的体验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注意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灵感是指创造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是创新火花的闪现,在学生身上闪现的瞬间创新火花会因为教师的不当教育方式给无情地扑灭了。比如在学习活动中,他们无意中说出了别样答案,而且兴奋地向同伴讲述时,教师却给予否定的评价,这会压抑学生灵感,扑灭他们创新火花。保护学生的创新行为、呵护他们创新想象,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例如,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可让学生数一数,后填一填,通过一系列出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一个4是4,两个4是8……使学生在思索中,发现了上一句和下一句是相差4个。从而产生顿悟,体会了创新的快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有一些灵感,教师如果能捕捉到这些灵感,并及时给予鼓励,引导他们去探索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认识上有一个飞跃,而且也是他们创新能力的积累。
四、培养学生学以至用的习惯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只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应用了,可以说学的知识无用。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阅读数学读物,开展数学比赛,写数学日记等活动,促进学生认知延伸,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如学了“元、角、分”后,我让学生到商店调查商品的价钱,或幫大人购物算钱写成数学日记。学了“一千米”后,我让学生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走一千米,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一篇日记。如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
4月7日 晴 星期六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后山公园玩,刚到门口,我想起我昨天刚学了一千米,就问妈妈,从这里走多远是一千米?妈妈说,从这里一直走到山顶,大约是一千米。于是,我和爸爸妈妈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啊走啊,走得汗都流出来了,终于到了山顶,啊!真是累死了,原来一千米那么长啊!爸爸要我经常锻炼,我说是。
只要教师能持之以恒地进行引导和训练,学生会逐渐把握合理的学习过程,他们也会逐渐养成一种勤于思考、勤于探索的良好创新学习习惯,从而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主动地学、积极地学、紧张地学、高效地学。 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创新习惯是一种能力,小学生创新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从思想上进行“软着陆”,也需要从行为上进行“硬加工”,既需要指导,也需要训练。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培養学生良好的创新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波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一、培養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质疑提问是联系未知与已知的纽带与桥梁,人们要想从未知走向已知,必须经过疑点问题这个纽带与桥梁。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地发现疑点问题、分析疑点问题、解决疑点问题、提高认识的过程。巴甫洛夫说:“怀疑是探索的动力,创新的前提。”创造的过程更是从发现疑点问题开始,没有疑点问题就谈不上创造。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好奇的问题、易引起怀疑的问题、易错的问题,设置不同层次的疑点问题的情境,以引起学生质疑问难。例如,在教学租船时,我利用本班的资源,说:我们班准备去智慧岛玩,有59人,要坐船去,每条船最多只能坐8人,至少要租几条船?通过讨论列式为59÷8=7(条)……3(人)。这时引导学生设疑问:要租7条船吗?学生就会结合实际情况想,租7条船够吗?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争论,让学生在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最后在质疑提问讨论中得出了要8条船。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培养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二、培养实践操作的习惯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的“拨一拨”中,从298一个一个地数,数到302。要学生填的是298、( )、( )、( )、302.很多学生会填第一个空,但第二个空格就有很多学生遇到了难题了。这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计数器拨一拨,进行小组活动。通过拨一拨活动,学生很快会用到在一年级学到的知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这时学生会用同样方法,想到了十位满十又向百位进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学生推到了活动的主体地位上,他们纷纷投入到“如何转化”的学习活动中去,热烈地讨论、大胆地尝试、独立地操作、积极地思考……结果,不少学生找到了不同于教材上的转化方法,表现出了学生良好的思维独创性。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相互合作交流共同探索,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使他们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自身良好的数学素质并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三、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思维进行思考的习惯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而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既是一个知识体系,又是一个思想方法的总汇。一般的说,小学生思维是由于遇到问题而产生的,他们往往不会想或者想不清楚,思维杂乱无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思维,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注意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例如,二年级找规律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找出其中的规律,帮助记忆。(1)观察比较,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有顺序,可以从上往下,或从左往右。这题是从上往下看,发现图由一个变成三个,再变成六个等等(2) 观察比较它们的个数由1变3再变6.(3)总结规律列成式是:1 3 6=10个。这样训练能使学生逐渐学会以前者为参照物,逐一观察,逐一对比,有次序地找出前后观察对象之间的异同点,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
(二)注意培养想象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想象是创新的孪生兄弟,想象力丰富的人创新能力也强。心理学家对于不同年龄的人做了一次创新能力的调查,发现了儿童的创新能力高于成年人,这与儿童有丰富的想象力有关。特别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创造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著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例如,我曾在一年级数学课出示一道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图形中包含几个小木块。大部分学生说五块,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说四块。这时我不做评价,让学生拿出学具摆这个图形,说四块的学生通过操作醒悟自己想象中的思维缺陷,即对“躲”起来的一块是想象中的空白。此时教师再出示原图形的视觉轉移图,让学生在思维中留下“躲”起来的一块在立体图上表示的清晰图形。通过学生一定的想象才能得出的,学生也在想象中体现创新的内涵。 (三)注意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过程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以及批判性等良好思维品质,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如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训练。特别是近年来,开放性问题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训练的不足,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有这么一道有趣的题目:树上有5只鸟,被猎人打死了1只,还有几只?公认为都吓跑了,一只也没有了。但有一个学生说:“还有3只。”他说鸟是一个家庭,有鸟爸爸,鸟妈妈和3只不会飞的小鸟,猎人打死了鸟爸爸,鸟妈妈吓跑了,剩下3只不会飞的小鸟。
又例如,教学“分类”时,设计了这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把一些图片进行分类。在分类时,学生有的按“种类”来分类,有的按“图片的颜色”来分类,把图片分成红色、黄色、蓝色三大类;还有的按“图片的形状”来分类,把图片分成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四大类。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掌握数学知识并把知识加以扩展,在愉快情绪的体验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注意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灵感是指创造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是创新火花的闪现,在学生身上闪现的瞬间创新火花会因为教师的不当教育方式给无情地扑灭了。比如在学习活动中,他们无意中说出了别样答案,而且兴奋地向同伴讲述时,教师却给予否定的评价,这会压抑学生灵感,扑灭他们创新火花。保护学生的创新行为、呵护他们创新想象,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例如,在教学“4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可让学生数一数,后填一填,通过一系列出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一个4是4,两个4是8……使学生在思索中,发现了上一句和下一句是相差4个。从而产生顿悟,体会了创新的快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有一些灵感,教师如果能捕捉到这些灵感,并及时给予鼓励,引导他们去探索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认识上有一个飞跃,而且也是他们创新能力的积累。
四、培养学生学以至用的习惯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只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应用了,可以说学的知识无用。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阅读数学读物,开展数学比赛,写数学日记等活动,促进学生认知延伸,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如学了“元、角、分”后,我让学生到商店调查商品的价钱,或幫大人购物算钱写成数学日记。学了“一千米”后,我让学生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走一千米,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一篇日记。如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
4月7日 晴 星期六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后山公园玩,刚到门口,我想起我昨天刚学了一千米,就问妈妈,从这里走多远是一千米?妈妈说,从这里一直走到山顶,大约是一千米。于是,我和爸爸妈妈沿着弯弯的小路走啊走啊,走得汗都流出来了,终于到了山顶,啊!真是累死了,原来一千米那么长啊!爸爸要我经常锻炼,我说是。
只要教师能持之以恒地进行引导和训练,学生会逐渐把握合理的学习过程,他们也会逐渐养成一种勤于思考、勤于探索的良好创新学习习惯,从而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主动地学、积极地学、紧张地学、高效地学。 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创新习惯是一种能力,小学生创新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从思想上进行“软着陆”,也需要从行为上进行“硬加工”,既需要指导,也需要训练。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培養学生良好的创新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波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