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川东化工集团公司,一派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10多台叉车来回运送货物,着装整齐正忙着包装的员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工厂接的单太多啦,我们搞都搞不赢。”
一个从百多人起家的小型化工厂,迄今已连续赢利27年,成为南岸區化工行业的“龙头老大”,其“常青”的秘密是什么?
走出去,“借鸡下蛋”扭乾坤
1992年的一天,一位领导到川东化工厂调研,当时厂里正准备大规模生产黄磷。这位领导对此十分担忧,并根据市场行情对企业前景作了大胆预测:如果不及时找到一座富矿,企业最多能活两年。
这位领导的话不幸言中。半年之后,厂里一算账,虽然市场对黄磷的需求量大,但由于无原料优势,加上电费、运费,每生产1吨产品亏损200元。照此下去,要不了两年,企业就将关门。
是坐以待毙,还是积极突围?危难之际,厂长高光凡亲自带队到周边省市考察,一个多月后,一条信息令他们眼前一亮:与重庆同处一隅的贵州不仅电价低廉,而且有着丰富的黄磷资源。厂领导一盘算:如果到贵州去办厂,生产1吨黄磷就能降低生产成本600多元,这可是一笔划算的买卖。经反复权衡,厂领导决定借“鸡”下“蛋”。
于是,川东化工投资几十万元,在贵阳承包了一家即将倒闭的黄磷厂。这一次运作让做熟了黄磷业务的川东化工如鱼得水,第二年就收回投资成本,第三年创造经济价值近100万元。这一抉择,解决了厂里“无米之炊”的困扰,为企业扭亏解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尝到甜头后,1994年,川东化工又一鼓作气和贵州惠水县联合办起了磷酸厂,仅8个月时间就生产磷酸1800吨,产值660万元,获利40万元,收回了实际投资的70%。1995年川东化工参股20%兴建了惠水黄磷厂,当年收回本金;1998年又控股68%建起了万吨五钠厂,生产出全国成本最低的五钠产品。如今,川东化工已在惠水投资1100万元,建有1个磷酸厂,2个黄磷厂,1个磷酸盐厂。经过一系列运作,川东化工摆脱了困境,拓宽了市场,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重激励,跳起“摘桃”增动力
在川东化工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员工之间不打听工资。因为员工每个月工资都不一样,工资的多少取决于业绩的多少。
以计件工资为基础的分层分配工资制度,是川东化工的一项激励机制,目的就是要员工们跳起来摘“桃”。该制度以工作在一线的工人生产产品数量为基础,中干的工资在一线工人的基础上乘系数,而副总经理以上的管理人员又在其管理的中干工资基础上乘系数。川东化工集团党委副书记魏如平在谈起自己的工资时,笑着说:“我自己都不清楚每个月能拿多少,一线工人干得好,我就拿得多,反之,则拿得少。”
虽然每个人不知道自己能拿多少钱,但“奖勤罚懒,多劳多得”的原则却深入人心。
秦磊在2001年从四川大学应用化学系毕业后,在钾酸钠车间当了一名普通工人。由于踏实肯干,每月工资节节看涨。在2002年的中干聘任会上,他凭着扎实的功底,从几十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被公司聘为技术部副部长。他高兴地说:“我做梦都没想到会摘到这么大一个桃子!”
而同在生产一线的工人李思俊就没有这么幸运。有一次,他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做出合格的产品,自作聪明的他把不合格产品悄悄混在里面,企图蒙混过关,结果被质检部发现,当月被扣发工资500元。
除了奖罚分明外,公司还积极鼓励员工自学成才。张秀界,1990年中专毕业后,在工厂钠盐车间当操作工人。她一边勤奋工作,一边刻苦自学,1996年取得自考本科文凭。如今已担任节能计量部部长的张秀界说起考核制度感慨地说:“要想获得较高的报酬,就必须跳起来摘桃子,这种弹性的激励机制,让我们既有压力,更有动力。”
“产品树”,居安思危兴产品
“居安思危、居危思进、惟有惶者才能生存。”这句话通过企业的《文化建设纲要》,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个职工心中。
王禄是川东化工的副总经理,1988年从四川大学化学系毕业分配到厂。已是高级工程师的他,深有感触地说:“要想打造百年老店,就必须有危机意识。”
决策层清楚,川东化工的主要产品是磷酸盐,要想与市场要求同步,产品就必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经过一番大讨论,决策层根据化工生产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产品树”的概念:以黄磷为主干,分枝延伸发展,在每一分枝上又产生产品链,上一道产品不仅是下一道产品的原料,而且还可独立分段销售。
本着这个思路,公司加大产品开发力度。2002年,当甲酸产品市场出现看好的苗头时,公司在设备还不能完全适应的情况下,抢先一步接下了订单。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对设备进行改装、调试,一线工人则通宵生产,终于按期将合格产品交到了用户手上。
围绕“产品树”,近年来,川东化工进行技改项目20多项,开发新产品10余个,其中有3项生产技术保持国内领先。靠着这些新产品,公司产品已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部分品种已远销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
今年1月,川东化工再次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收购了广西三柳化工厂。到目前为止,川东化工已通过控股、参股、全资购买等各种方式,发展成拥有8家生产企业、3家销售公司、年产值达7个多亿的大型民企,“常青”的美丽神话在延续……
一个从百多人起家的小型化工厂,迄今已连续赢利27年,成为南岸區化工行业的“龙头老大”,其“常青”的秘密是什么?
走出去,“借鸡下蛋”扭乾坤
1992年的一天,一位领导到川东化工厂调研,当时厂里正准备大规模生产黄磷。这位领导对此十分担忧,并根据市场行情对企业前景作了大胆预测:如果不及时找到一座富矿,企业最多能活两年。
这位领导的话不幸言中。半年之后,厂里一算账,虽然市场对黄磷的需求量大,但由于无原料优势,加上电费、运费,每生产1吨产品亏损200元。照此下去,要不了两年,企业就将关门。
是坐以待毙,还是积极突围?危难之际,厂长高光凡亲自带队到周边省市考察,一个多月后,一条信息令他们眼前一亮:与重庆同处一隅的贵州不仅电价低廉,而且有着丰富的黄磷资源。厂领导一盘算:如果到贵州去办厂,生产1吨黄磷就能降低生产成本600多元,这可是一笔划算的买卖。经反复权衡,厂领导决定借“鸡”下“蛋”。
于是,川东化工投资几十万元,在贵阳承包了一家即将倒闭的黄磷厂。这一次运作让做熟了黄磷业务的川东化工如鱼得水,第二年就收回投资成本,第三年创造经济价值近100万元。这一抉择,解决了厂里“无米之炊”的困扰,为企业扭亏解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尝到甜头后,1994年,川东化工又一鼓作气和贵州惠水县联合办起了磷酸厂,仅8个月时间就生产磷酸1800吨,产值660万元,获利40万元,收回了实际投资的70%。1995年川东化工参股20%兴建了惠水黄磷厂,当年收回本金;1998年又控股68%建起了万吨五钠厂,生产出全国成本最低的五钠产品。如今,川东化工已在惠水投资1100万元,建有1个磷酸厂,2个黄磷厂,1个磷酸盐厂。经过一系列运作,川东化工摆脱了困境,拓宽了市场,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重激励,跳起“摘桃”增动力
在川东化工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员工之间不打听工资。因为员工每个月工资都不一样,工资的多少取决于业绩的多少。
以计件工资为基础的分层分配工资制度,是川东化工的一项激励机制,目的就是要员工们跳起来摘“桃”。该制度以工作在一线的工人生产产品数量为基础,中干的工资在一线工人的基础上乘系数,而副总经理以上的管理人员又在其管理的中干工资基础上乘系数。川东化工集团党委副书记魏如平在谈起自己的工资时,笑着说:“我自己都不清楚每个月能拿多少,一线工人干得好,我就拿得多,反之,则拿得少。”
虽然每个人不知道自己能拿多少钱,但“奖勤罚懒,多劳多得”的原则却深入人心。
秦磊在2001年从四川大学应用化学系毕业后,在钾酸钠车间当了一名普通工人。由于踏实肯干,每月工资节节看涨。在2002年的中干聘任会上,他凭着扎实的功底,从几十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被公司聘为技术部副部长。他高兴地说:“我做梦都没想到会摘到这么大一个桃子!”
而同在生产一线的工人李思俊就没有这么幸运。有一次,他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做出合格的产品,自作聪明的他把不合格产品悄悄混在里面,企图蒙混过关,结果被质检部发现,当月被扣发工资500元。
除了奖罚分明外,公司还积极鼓励员工自学成才。张秀界,1990年中专毕业后,在工厂钠盐车间当操作工人。她一边勤奋工作,一边刻苦自学,1996年取得自考本科文凭。如今已担任节能计量部部长的张秀界说起考核制度感慨地说:“要想获得较高的报酬,就必须跳起来摘桃子,这种弹性的激励机制,让我们既有压力,更有动力。”
“产品树”,居安思危兴产品
“居安思危、居危思进、惟有惶者才能生存。”这句话通过企业的《文化建设纲要》,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个职工心中。
王禄是川东化工的副总经理,1988年从四川大学化学系毕业分配到厂。已是高级工程师的他,深有感触地说:“要想打造百年老店,就必须有危机意识。”
决策层清楚,川东化工的主要产品是磷酸盐,要想与市场要求同步,产品就必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经过一番大讨论,决策层根据化工生产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产品树”的概念:以黄磷为主干,分枝延伸发展,在每一分枝上又产生产品链,上一道产品不仅是下一道产品的原料,而且还可独立分段销售。
本着这个思路,公司加大产品开发力度。2002年,当甲酸产品市场出现看好的苗头时,公司在设备还不能完全适应的情况下,抢先一步接下了订单。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对设备进行改装、调试,一线工人则通宵生产,终于按期将合格产品交到了用户手上。
围绕“产品树”,近年来,川东化工进行技改项目20多项,开发新产品10余个,其中有3项生产技术保持国内领先。靠着这些新产品,公司产品已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部分品种已远销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
今年1月,川东化工再次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收购了广西三柳化工厂。到目前为止,川东化工已通过控股、参股、全资购买等各种方式,发展成拥有8家生产企业、3家销售公司、年产值达7个多亿的大型民企,“常青”的美丽神话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