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教师要在指导上下功夫,消除学生怕写议论文的畏怯心理,指导学生写议论文时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讲究方法,举出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到议论文并不难写,这样就达到教学的目标了。
关键词:议论文教学;消除畏怯心理;指导得法;循序渐进
有关议论文的写作训练,通常是从中学起步的,这是考虑到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符合教学规律的。那么,在中学学习阶段,教师可在学生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下,正确有效的引导他们从写记叙文到写议论文,从写简单的议论文到写较为复杂的议论文,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感到引导中学生学写议论文,要讲究步骤方法,注意有序性和系统性,循序渐进,则收效较好。
一、消除学生学写议论文的畏怯心理,让学生感到“我也能写”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学写议论文也是这样。学生刚接触这种体裁,往往感到茫然,未曾提笔,先是畏怯。如何消除学生学写议论文时的畏怯心理,树立写议论文应有的信心,这是初期指导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也是整个议论文训练的第一关。教师告诉学生:议论文作为一种文体,同写记叙文、说明文一样,不存在能否学会的问题。正如《为学》所说:“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只要从弄清议论文与其他文体的不同入手,细心琢磨,勤于收集,多写多练,就一定能写好议论文。
二、注重对初写的具体有序的指导,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写”
指导要讲究方法,做到有序,做到由读到写,由说到写,由生活到写;在要求上,由基本要求到逐渐提高要求,以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巧妙过渡,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让学生能获得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兴奋,从而激发较高的写作热情。
(一)着眼范文,从读到写。
训练初期,利用课文加强对学生进行“三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比较阅读。
通过比较阅读,使学生弄清三种不同文体的区别。首先让学生反复读(直觉感知),识别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文章,使他们熟于口,谙于心,这样多读了,读多了,就会逐步加深对议论文的直感认识。其次,在形成直感直觉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对“三体”的不同特点进行归纳概括,让学生明确:记叙文侧重于描述人、事、景、物,传达感情,其笔墨主要落在人、事、景、物上,让人身临其境,感其情味,得其感触。因此,“以情动人”是其基本特点,表达方式上是重用叙、描,次用抒情;而议论文则以阐述个人对某个问题的见解、主张,陈述观点为主,它虽也叙事,目的却不在叙事(故叙事简略),而在借事说理,阐释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其方式是“晓之以理”,目的是“以理服人”,表达方式主要运用议论;说明文则是详其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联系,给人以知识,使人认识某种事物,“使人知之”是其主要目的,表达方式侧重于说明。通过比较,让学生初步认识,议论文文体的特点和用途,以防止学生初写时“走体”(写成其它文体),并对“如何写”起到直接示范作用。
(二)铺路搭桥,由说到写。
这里的“由说到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从认识生活中“说”议论文到自己写议论文;二是由口头训练到笔头训练。笔者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之初,首先让学生认识议论文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个人几乎经常都在“说”议论文,也可以说生活中人人会议论,事事可议论。因此,议论是无处不有,无时不有,议论文也就无处不在了。教师列举许多贴近学生的生活事例。比如,你走在路上,遇见一群顽皮的小朋友正在隔墙抛石块,便对他们说:“别隔着墙抛石块。”这里,你已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看法,这就是议论文的“论点”。然后你说服他们:“因为隔墙抛东西,看不清墙外的情况,容易造成伤人毁物的后果。”这里你已经在运用道理论证,即通常所说的“讲道理”,用“说理”的方法来阐明你前面提出的观点。你还可能进一步讲述一件事,说某人某次曾隔墙摔石块砸伤了人,闹上了法庭。这里你已经在运用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了,这种方法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摆事实”。最后你说服了小朋友,你可能告诫小朋友:“要记住,今后别再隔墙抛石块了。”这就是议论文的“结论”。
像这样的生活事例举不胜举。可见,议论文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常常要“写”议论文。只不过生活中的议论文,往往只“写”一两句,如说“别下水(观点),这水里有玻璃片,当心扎伤脚(论证)”。借此还可告诉学生,议论文来自生活,又反过来服务生活(平时不妨去试试,如何用简练的话说服别人),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说能促进写,写反过来促进说,练好议论文要做到说写结合。接着便引导学生在作文课上进行口头写议论文训练,鼓励学生,要会说就要在平时爱说话,多辩论,同时要懂得一些道理,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此外,还要多积累一些材料,如生活事例、俗语、谚语等,才能提高论辩水平。要求同学们经常就身边最近的所见所闻或假想的某种情况、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说服你面对的不同对象,想想说说,然后记下来。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也觉得议论文很有意思,写好议论文大有用武之地。这样步步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以说促写,以生活促写,并反过来以写促说,以写促生活,说写联袂,互相搭桥,收效甚佳。
(三)“微型”起步巧妙过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在学生学写议论文的初期指导中,教师要设想一种篇幅短小,高度浓缩,具有议论文完整结构,包含议论文三要素和基本论证方法的四句话形式的“微型议论文”,以此作为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指导议论文写作的最初形式。其基本形式是:(第①句)用一句话提出一个观点(引论)。(第②句)用一句话简述一个事例(论证一)。(第③句)简析一句道理(论证二)。(第④句)作一句归结(结论)。(注:第②、③句为本论,其川页序可互换。)这个格局,“麻雀虽小,肝胆俱全”。看重这一形式,不仅因为它包含了议论文必备的方方面面,而且因为它具有很大的弹性,可以充分地向纵深拓展。所以这一格局是很具延展性的,也是一种规范的议论文章法,很适合议论文写作初期训练,适合刚刚起步学写议论文的学生训练。
用这一“微型”形式引导学生由说到写,学生都乐意,很投入,大都能做到论点鲜明,论据能服从论点的需要。这样说写训练之后,个个便跃跃欲试,想写事例充分、分层阐述较长的议论文了。这时,便及时引导学生重视收集论据材料。在引导中,始终贯彻一条原则,就是一定让学生感到入门容易,会写不难,做到步步有目标,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关键词:议论文教学;消除畏怯心理;指导得法;循序渐进
有关议论文的写作训练,通常是从中学起步的,这是考虑到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符合教学规律的。那么,在中学学习阶段,教师可在学生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下,正确有效的引导他们从写记叙文到写议论文,从写简单的议论文到写较为复杂的议论文,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感到引导中学生学写议论文,要讲究步骤方法,注意有序性和系统性,循序渐进,则收效较好。
一、消除学生学写议论文的畏怯心理,让学生感到“我也能写”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学写议论文也是这样。学生刚接触这种体裁,往往感到茫然,未曾提笔,先是畏怯。如何消除学生学写议论文时的畏怯心理,树立写议论文应有的信心,这是初期指导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也是整个议论文训练的第一关。教师告诉学生:议论文作为一种文体,同写记叙文、说明文一样,不存在能否学会的问题。正如《为学》所说:“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只要从弄清议论文与其他文体的不同入手,细心琢磨,勤于收集,多写多练,就一定能写好议论文。
二、注重对初写的具体有序的指导,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写”
指导要讲究方法,做到有序,做到由读到写,由说到写,由生活到写;在要求上,由基本要求到逐渐提高要求,以体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巧妙过渡,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让学生能获得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兴奋,从而激发较高的写作热情。
(一)着眼范文,从读到写。
训练初期,利用课文加强对学生进行“三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比较阅读。
通过比较阅读,使学生弄清三种不同文体的区别。首先让学生反复读(直觉感知),识别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文章,使他们熟于口,谙于心,这样多读了,读多了,就会逐步加深对议论文的直感认识。其次,在形成直感直觉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对“三体”的不同特点进行归纳概括,让学生明确:记叙文侧重于描述人、事、景、物,传达感情,其笔墨主要落在人、事、景、物上,让人身临其境,感其情味,得其感触。因此,“以情动人”是其基本特点,表达方式上是重用叙、描,次用抒情;而议论文则以阐述个人对某个问题的见解、主张,陈述观点为主,它虽也叙事,目的却不在叙事(故叙事简略),而在借事说理,阐释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其方式是“晓之以理”,目的是“以理服人”,表达方式主要运用议论;说明文则是详其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联系,给人以知识,使人认识某种事物,“使人知之”是其主要目的,表达方式侧重于说明。通过比较,让学生初步认识,议论文文体的特点和用途,以防止学生初写时“走体”(写成其它文体),并对“如何写”起到直接示范作用。
(二)铺路搭桥,由说到写。
这里的“由说到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从认识生活中“说”议论文到自己写议论文;二是由口头训练到笔头训练。笔者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之初,首先让学生认识议论文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个人几乎经常都在“说”议论文,也可以说生活中人人会议论,事事可议论。因此,议论是无处不有,无时不有,议论文也就无处不在了。教师列举许多贴近学生的生活事例。比如,你走在路上,遇见一群顽皮的小朋友正在隔墙抛石块,便对他们说:“别隔着墙抛石块。”这里,你已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看法,这就是议论文的“论点”。然后你说服他们:“因为隔墙抛东西,看不清墙外的情况,容易造成伤人毁物的后果。”这里你已经在运用道理论证,即通常所说的“讲道理”,用“说理”的方法来阐明你前面提出的观点。你还可能进一步讲述一件事,说某人某次曾隔墙摔石块砸伤了人,闹上了法庭。这里你已经在运用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了,这种方法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摆事实”。最后你说服了小朋友,你可能告诫小朋友:“要记住,今后别再隔墙抛石块了。”这就是议论文的“结论”。
像这样的生活事例举不胜举。可见,议论文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常常要“写”议论文。只不过生活中的议论文,往往只“写”一两句,如说“别下水(观点),这水里有玻璃片,当心扎伤脚(论证)”。借此还可告诉学生,议论文来自生活,又反过来服务生活(平时不妨去试试,如何用简练的话说服别人),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说能促进写,写反过来促进说,练好议论文要做到说写结合。接着便引导学生在作文课上进行口头写议论文训练,鼓励学生,要会说就要在平时爱说话,多辩论,同时要懂得一些道理,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此外,还要多积累一些材料,如生活事例、俗语、谚语等,才能提高论辩水平。要求同学们经常就身边最近的所见所闻或假想的某种情况、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说服你面对的不同对象,想想说说,然后记下来。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也觉得议论文很有意思,写好议论文大有用武之地。这样步步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以说促写,以生活促写,并反过来以写促说,以写促生活,说写联袂,互相搭桥,收效甚佳。
(三)“微型”起步巧妙过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在学生学写议论文的初期指导中,教师要设想一种篇幅短小,高度浓缩,具有议论文完整结构,包含议论文三要素和基本论证方法的四句话形式的“微型议论文”,以此作为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指导议论文写作的最初形式。其基本形式是:(第①句)用一句话提出一个观点(引论)。(第②句)用一句话简述一个事例(论证一)。(第③句)简析一句道理(论证二)。(第④句)作一句归结(结论)。(注:第②、③句为本论,其川页序可互换。)这个格局,“麻雀虽小,肝胆俱全”。看重这一形式,不仅因为它包含了议论文必备的方方面面,而且因为它具有很大的弹性,可以充分地向纵深拓展。所以这一格局是很具延展性的,也是一种规范的议论文章法,很适合议论文写作初期训练,适合刚刚起步学写议论文的学生训练。
用这一“微型”形式引导学生由说到写,学生都乐意,很投入,大都能做到论点鲜明,论据能服从论点的需要。这样说写训练之后,个个便跃跃欲试,想写事例充分、分层阐述较长的议论文了。这时,便及时引导学生重视收集论据材料。在引导中,始终贯彻一条原则,就是一定让学生感到入门容易,会写不难,做到步步有目标,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