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国外经验探索中医药类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9747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职中医药专业教育发展也较为迅速,这就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完善高职中医药的师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国外高职“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经验进行借鉴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师资建设改进措施,以期通过“双师型”模式促进高职中医药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高职中医药;双师型;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202-01
  高职教育是当下我国实用性、专业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中医药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而高职中医药专业教师的整体构架存在很多缺陷,这就使得人才培养存在重大问题。师资结构改革迫在眉睫,“双师型”师资构建能够有效的培养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一、国外高职“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经验
  (一)国外高职“双师型”教师资格限定
  美国向来提倡创新,对于教师的资格要求,必须是学士学位,且具有1年以上实践经验和最新的经验,而“新经验”的目的主要就是要求教师进行创新。德国对高职教师的要求是必须具有博士学位,且具有5年以上的实践经验,与美国不同的是,德国更注重教师基础稳定扎实,严谨教学。日本高职教师的要求为硕士学位,且必须从事过相关研究和技术开发,这也就体现了日本较为务实的教学方式。
  (二)国外高职“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
  德国的教师必须要进行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及职业教育培训,同时还要求教师要掌握职业基本设备的操作规程以及工作知识。而日本的培训则是与我国高职较为相似,其以学科为主体,开设了技术类学校,教师需要先就业,经过积累在转到学校进行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最典型的就是英国的体系,其主要分为两点,即“三段融合”和“三方参与”。“三段融合”主要是指“职前、职后以及入职”三段进行完善的培养,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而“三方参与”则是将高校、高职和企业进行联合,融合三者特点,对教师进行培养。
  (三)国外高职“双师型”师资管理模式
  在师资管理模式上,国外均有针对各国实际情况的严格的教师管理模式。其相通点就是各国均以聘用兼职教师为主,让教师实行任期制。任期制是国外“双师型”师资构建的最主要特点,也是改善“制度疲劳”提升教师工作效率的最有效措施。当下国外的兼职教师均每年进行合同签订,其去留也较为自由[1]。
  (四)国外高职“双师型”师资激励模式
  通常来看国外的“双师型”教师在工作待遇、社会福利以及地位上均要超过普通的教师,甚至一些国家“双师型”教师工资超过专家、教授。比如日本,其教师待遇丰厚,工资与教授等同,相当于公务员的116%,并且随着“双师型”教师的工龄增长,其工资待遇也较高。
  通过对国外高职“双师型”师资构建进行分析,笔者受到很多启发。首先教师本身一定要具备较高的实践经验以及较高的学历。其次,一定要有专业的培养和管理模式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完善的培养和管理。最后在福利待遇上一定要丰厚,让福利对教师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是队伍形成凝聚力。
  二、“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作用
  “双师型”教师是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其不仅能够在技能操作上对学生进行培训,还能够着重的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在中医药专业上来看,“双师型”教师既能够培养学生专业技术知识,还能够通过技术分解,让学生直观的观察。这就能够在培养学生药学技术的同时,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合理培养。这些都需要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才能够胜任。中医药专业相对复杂,实践性要求较高,所以“双师型”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中、提高学生对中医药的整体技术、认知水平等方面占有很大优势,从而为我国中医药提供优秀的人才[2]。
  三、中医药类高职“双师型”师资建设的策略
  (一)增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通过国外的先进经验来看,我国“双师型”教师的整体专业素养必须进行培养提高。为了保障中医药教师队伍的稳定构建,必须要对年轻教师进行专业培养。比如开始“一帮一”活动,即让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帮助年轻教师,对其上课的方式和整体的素养进行完善培养,帮助教师快速成长。另外,学校还可以每周对教师进行听课检查,从各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如果存在问题要及时指正,对其优点要积极鼓励。这样才能使得“双师型”教师的整体素养逐渐升高,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
  (二)增加兼职教师的比例
  从国外优秀的“双师型”师资构建特点来看,增加兼职教师的比例势在必行。而“传,帮,带”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双师素质”培养的最有效方式。另外对于一些中医药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可以全部交给兼职教师进行,这样能够更贴合实际,使得专业便于调整。
  (三)构建完善的激励政策
  物质激励上,要给予“双师型”教师最优的待遇,同时还可以相应设置补贴、奖金以及评优选先等。在精神上也要构建激励政策,可以通过宣传等方式,提升“双师型”教师的社会地位,让其存在优越感。只有完善的激励政策,才能构建完善的“双师型”队伍[3],从而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构建是当下的必然趋势,也是高职中医药专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虽然,我国“双师型”师资构建还处于摸索阶段,并不成熟完善。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外经验的借鉴以及自身的不断研究来克服困难。学校要从管理、激励、培养等方面加大“双师型”师资构建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教师“双师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1.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连云港市海州区贾圩社区卫生服务站;3.连云港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CX09B-264Z)
  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创新基金(xj1109)
  参考文献:
  [1]倪秀芝.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15):92-94.
  [2]郭全虎,张海燕,郭仁维等.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临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困惑与对策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4):541-544.
  [3]包金玲.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63-64.
其他文献
以四机架冷连轧机为背景,开发研制了一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一定开放性的冷连轧过程仿真软件包(TCRSIM),为新的建模与控制方法在冷连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仿真环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逐渐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医院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医院要想提升自身的综合管理能力,就必须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这样才能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进而促进医院的发展。本文以完善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应用为研究对象,从计算机信息化应用对提升医院综合管理能力的意义以及完善计算机信息化应用的措施两
在虚拟现实和分布交互仿真应用中,为增加参与者或观察者的沉浸感,生成多维的感官信息更能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和。本文论述了虚拟环境中的声音渲染技术。
摘 要:PLC可编辑控制器在电梯当中运用,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希望电梯能够向智能化、功能化、舒适化方向发展。因此,运用现代最新的科技应用到人们日常需要的电梯当中,从而满足人们需求。  关键词:PLC可编辑控制器 电梯设计 原理  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016-02  本文就PLC可编辑控制器
摘 要:解剖学是学医的基础,“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这句话在医学界被奉为金科玉律,说课是一种教研性质的活动,在教师备课之后才能进行,它是教学中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与进步的一种手段。说课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以教师为主体以自己对教案内容的理解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在广大师生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说课的概述,以解剖学中躯干骨说课为例,探讨说课在解剖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摘要:我国现行的高校退休养老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证了高校人才资源的集聚,保障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顺利实现,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多方面问题的暴露,导致现行的高校养老制度无论是对高校的发展还是对全社会的进步都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相关制度和办法的陆续出台,拉开了高校养老制度改革的序幕,本文在分析现行养老制度的基础上,针对性的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
以某型号大型飞行器为背景,提出了建立了大型飞行器六自由度仿真模型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综合考虑了飞行器质心运动、绕质心运动、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发动机摆动惯性、推进剂晃
摘 要:东滩煤矿1306轨道顺槽为综放大断面厚顶煤巷道,回采过程中顶板离层量大,部分地段发生过大面积锚杆、锚索破断现象,巷道两帮出现明显的剪切滑移大变形,帮顶基角处破坏严重。本文基于综放大断面厚顶煤巷道围岩破坏特征,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上覆围岩裂隙发育存在明显不稳定的软弱夹层、区内应力异常、前期支护不合理等;提出高预紧力锚杆索协同强化控制原理及技术,关键在于顶板高性能锚杆预应力支护技术、高帮部桁架
对一类采用高斯型模糊产生器的模糊逻辑系统进行了研究,该系统有助于克服实际数据信息中存在的干扰;通过一个定理表明其对致密集上连续函数的一致逼近能力;仿真结果说明本文提出
我国已进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电力企业在当前的历史形式下,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如何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文章对电